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中选药品的正确贮藏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凡例中药品贮藏条件的相关规定,梳理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第1-5批中选药品与参比制剂药品说明书中的贮藏条件,统计并比较其封闭性、光照、温度及有效期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相同通用名的中选药品和参比制剂药品说明书280份,涉及药品140种,其中片剂87种(62.14%)、注射剂27种(19.29%)、胶囊剂14种(10.00%)。140种中选药品中,52种(37.14%)的贮藏条件要求高于参比制剂,分别是封闭性38种(73.08%)、光照19种(36.54%)、温度15种(28.85%);99种(70.71%)中选药品的有效期短于参比制剂。结论 部分中选药品贮藏条件要求高于参比制剂,多数中选药品有效期短于参比制剂,导致实际贮藏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医疗机构应重视药品的贮藏与养护条件,生产厂家应重视药品有效期的标注,保证药品质量;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曹锦红  李雪峰 《中国药业》2012,21(12):67-68
目的为保证药品质量和促进药品保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药库药品说明书贮藏项的内容要求进行登记、整理,将调查所得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现有药品1 015种,其中化学药品848种(占83.55%),中成药156种(占15.37%),生物制剂11种(占1.08%);药品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282种(占调查药品的27.78%),有湿度要求的733个(占72.22%),有光线要求的310个(占30.54%)。结论药品说明书贮藏项标注应全面、具体,最好能有更具体的贮藏条件表述,以期使药品质量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梁佩红 《中国药业》2012,21(14):5-6
目的为药品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药房所有的药品说明书中贮藏项进行分类调查分析。结果所调查药品632种,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317种(50.16%),其他需阴凉处和凉暗处贮藏的药品139种(21.99%),需冷处贮藏的药品35种(5.54%),未注明贮藏温度的药品315种(49.84%)。结论现有药品对贮藏温度的要求种类繁多,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很难按贮藏温度的规定执行。我国应结合国情,以安全性和实用性为根本,调整药品贮藏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拆零药品的管理,减少药品的损耗和浪费,保障药品被拆零后在有效期内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将中心药房所有药品的说明书中贮藏项的内容进行统计、分类、归纳,制定管理方案。结论:医院中心药房应重视拆零药品的贮藏与养护,拆零药品应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要求的贮藏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贮藏,为临床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药品说明书贮藏项内容浅谈药品贮藏环节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桂凌 《安徽医药》2011,15(6):786-788
目的完善药品贮藏工作和方法。方法随机统计717种药品说明书贮藏项内容,分析药品储存影响因素、说明书贮藏项内容和目前药品贮藏工作现状。结果各种剂型的药品贮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影响;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是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一些说明书贮藏项内容用语随意模糊;贮藏管理工作不尽人意。结论遵循药物特性,科学贮藏药品,规范贮藏用语,保障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门诊药房药品储存情况,提出管理对策,为保证药品质量和改善药品养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门诊药房全部药品(1030种)使用说明书中储藏信息,分类并统计中成药、西药、生物制品储存温度、光线、密封表述情况。结果:药品储藏有光线要求共480种(46.60%),有温度要求共530种(51.46%),有密封要求共520种(50.49%);密封标准表述以中成药最多, P<0.05;光线标准表述以西药最多,P<0.05;生物制品具体温度表述率最高,P<0.05。结论:中成药、西药及生物制品对光线、温度、密封等储藏条件要求有所不同,需要将贮藏温度具体化,保证药效及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药品说明书中贮藏一项的统计分析,规范药品说明书,指导正确贮藏药品,保证药品质量。方法收集目前使用的药品说明书360份,对其贮藏一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说明书中贮藏一项用专业术语表示贮藏条件的标注率为100%,但是采用具体温度表示的仅有53.3%。结论应规范药品说明书中药品贮藏条件的表示方法,使人们能掌握正确的贮藏方法,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冯小敏  张继明  徐亮 《中国药房》2008,19(13):1034-1035
目的:为药品保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药库所有药品说明书中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药品进行分类调查分析。结果:库存药品1254种,贮藏项下有温度要求的483种(38.52%),在常温贮藏注明具体温度的158种,在冷处贮藏注明温度的61种。结论:药品在贮藏时要根据其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温度,从而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建议药品说明书中贮藏项下最好注明具体温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儿童医疗机构常用镇咳祛痰药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收集我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20家三级儿童医院(中心)和14家妇幼保健院(中心)的100种常用镇咳祛痰药的说明书,对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专用儿童镇咳祛痰药只有7种,其他均为非儿童专用药;镇咳祛痰药中片剂占18.00%,注射剂占18.00%,胶囊剂占4.00%;100种镇咳祛痰药中72种(占72.00%)标注了儿童用法用量,63种(占63.00%)标注了儿童用药项,59种(占59.00%)注意事项中注明了儿童信息,均未标注儿童药动学参数;对比进口或合资的镇咳祛痰药,国产药品儿童用药信息标注缺失较多;63种标注有儿童用药项的药品说明书中,多种说明书标注信息指导意义不大。结论 镇咳祛痰药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存在标注缺乏的情况,儿童专用药品占比低,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标注信息对儿童用药指导意义不大。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进镇咳祛痰药的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完善,保障儿童用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杜满香 《北方药学》2016,(7):189-190
目的:对药品说明书中贮藏项统计分析,规范药品说明书,指导正确贮藏药品,保证药品质量.方法:统计本院205份药品说明书中储藏项的贮藏内容,分析药品贮藏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种剂型的药品贮藏均受环境因素影响.结论:应规范药品说明书中药品贮藏条件的表示方法,便于药品使用者及相关人员掌握正确的贮藏方法,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笑媚 《中国医药》2014,(8):1205-1207
目的 对临床选用抗感冒药进行分析总结,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感冒患者病历资料436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6例病历资料中涉及中成药884种,其中风寒感冒药101种(1 1.4%),以使用感冒清热软胶囊者为主,占52.6%(229例);风热感冒药417种(47.2%),以使用风热感冒颗粒和银翘解毒片者为主,分别占38.7%(169例)和30.3%(132例);暑湿感冒药250种(28.3%),以使用藿香正气水及相关剂型者为主,占88.1%(384例);体虚感冒药72种(8.1%),使用参苏宣肺丸与玉屏风颗粒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3.6%(190例)和45.4%(198例);时行感冒药44种(5.0%),以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者为主,占82.6%(360例).结论 合理选用抗感冒中成药物,可有效保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本院急诊内科开具的2015张抗生素应用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抗生素合理用药情况,并随机选取其中500例抗生素应用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观察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结果 实际应用中2种抗生素联用者占50.22%,明显高于1种抗生素、3种及以上抗生素联用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类抗生素应用比例(占72.70%)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抗生素(P<0.05);119例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5.91%,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溶媒不对等.结论 临床中抗生素有严格的应用原则,但临床依然存在诸多用药不合理现象,应用时还需考虑其耐药性,合理选择药物种类.  相似文献   

13.
于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3,(16):173-174
目的研究并分析西药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基本规律及其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所收治住院患者中出现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620例为研究对象,就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药物品种、抗生素类型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是出现西药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最主要药种类型,占41.13%(255/620);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主要类型,占51.29%(318/620);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是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最主要临床表现,占48.06%(298/620)。结论西药抗生素不良反应问题值得重视,需要慎用此类药物,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发生情况及改进方向。方法收集民航总医院药剂科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门诊药房非惩罚性用药错误报告系统的报告,筛选出调剂差错,按照差错发生率、差错分级、差错内容、引发差错原因、差错发生时间、差错药品分类及引发和发现差错人员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0例调剂差错报告。2012年2月、7月和8月差错报告较多,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037%、0.022%及0.034%,全年调剂差错发生率0.009%。130例报告中,A、B及C级差错分别为4例(3.1%)、120例(92.3%)及6例(4.6%)。126例B及c级差错报告的引发人员依次为初级药师(108例)、实习人员(13例)和中级药师(5例),发现人员依次为中级药师(95例)、初级药师(30例)、护士(2例)、患者(2例)和高级药师(1例);差错内容以药物品种差错最为多见,占73.8%。130例报告中,以药名相似为错误原因者最多,占34.6%。差错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8:00至10:59及13:00至14:59。126例B级及C级报告中,西药、中成药、高危药品和麻醉药品差错报告占比分别为57.9%(73例,涉及129种药品)、38.1%(48例,涉及74种药品)、3.2%(4例,涉及3种药品)和0.8%(1例,涉及2种药品)。结论可通过更新设施、规范药品摆放、优化工作规范和流程、加强教育培训、建设非惩罚性安全用药文化等措施防范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海燕  马晓菲 《中国医药》2013,8(3):316-317
目的调查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药房计算机数据库调查并记录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86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疗程、数量、费用、联合用药情况等资料,统计分析联合用药情况,并通过药物利用指数来评价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药有效率为88.3%(761/862),最常用的3类抗高血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用药频度分别为5387、4936和931。用药频度排名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均在的合理范围内(0.74—1.05)。联合用药率为52.2%(450/862),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38.1%(328/862)],联合用药基本合理。结论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中成药说明书内容思考用药安全性及药学服务的开展,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我院应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的324份中成药说明书(包括16份注射剂),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标准,逐一核对其中的项目是否完整,每一项下的内容是否具体。结果 324份说明书中,63份有不良反应内容(19.44%),118份有禁忌内容(36.42%),239份有注意事项内容(73.17%),3份有相互作用内容(0.93%),2份有临床试验(0.62%),45份有药理毒理(13.89%)。结论中成药说明书项目不够完整,内容不够规范。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药学服务,应加强管理力度,不断完善中成药说明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所收载中药的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和中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和饮片,了解药典记载的中药材和饮片四气五味等,归纳其药性特点。结果药典一部所收载的683味中药,温性药有25.84%,苦味药有43.47%,入肝经有51.40%,有毒药物有14.35%。结论本文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和药效学等研究,提出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概括中药药性理论的共性,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院16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上报的16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转归与评价等进行分析.结果 167例报告中,7例为皮肤过敏试验阳性,有效报告160例.其中患者女47.50%(76/160),男52.50%(84/160),平均年龄54.37岁;静脉给药145例(90.63%),口服给药ll例(6.88%),皮下注射给药4例(25.00%);涉及药品12类73种,列前3位的药品是抗感染药物83例(51.88%),中药制剂40例(25.00%),消化系统用药9例(5.63%);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药品不良反应多为一般性的(97.50%),严重的4例(2.50%),并且转归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年龄和性别差异.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及静脉给药途径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合理用药监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