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分组,对照组行开放甲状腺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服务满意度、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护理前后病人负面情绪评分、声嘶及手足抽搐等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声嘶、手足抽搐等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做好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相关护理工作,可减轻病人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获得病人认可和满意。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26-1527
对比分析腔镜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随机选取就诊的甲状腺瘤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腔镜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美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腔镜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美容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与胸乳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组40例和胸乳入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卫生经济学指标和切口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中转开放的情况出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拔管所需时间、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卫生经济学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胸乳入路组,手术标本完整取出率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组患者NSS评分高于胸乳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中,与胸乳入路相比,全乳晕联合腋窝入路手术标本完整取出率更高,在肿瘤切除的应用中可有效防止种植,且切口更为隐蔽,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全乳晕人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双侧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奇偶数分配的方法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腔镜组(n=69)采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开放组(n=69)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疼痛、术后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08.6±20.3)min,明显长于开放组[(77.6±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84,P=0.000);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28.7±9.2)mL,明显少于开放组[(42.1±1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0,P=0.000)。②腔镜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开放组患者(P〈0.05)。③腔镜组、开放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喉返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治疗双侧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但腔镜手术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且较开放手术美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经口腔前庭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6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以2017年2月-2020年6月在该院接受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33例作为经乳晕组,以同期接受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作为经口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吞咽障碍评分量表(SIS)评估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嗓音和吞咽功能变化,手术前后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 QLQ-C30)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口腔组手术时间较经乳晕组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瘢痕长度明显少于经乳晕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 < 0.05),但术后经口腔组VAS评分较经乳晕组低(P < 0.05)。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VHI评分、SIS评分明显降低(P < 0.05),但术后两组患者VHI评分、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降低,且经口腔组明显低于经乳晕组,两组患者术后EORTC QLQ-C30评分明显增高,且经口腔组明显高于经乳晕组(P < 0.05)。经口腔组并发症发生率较经乳晕组略低,且两组患者中双侧切除者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单侧切除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相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无瘢痕,更利于维持患者术后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质量,且后者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4月采用经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15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90~20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2mL;均未出现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d。随访6~20个月,均无复发,患者对伤口满意。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3D腔镜全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血清炎症介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例行甲状腺切除术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D腔镜下全乳晕入路组19例(观察组)和开放手术入路组23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均完成预定腔镜术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上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术后24、72h WBC、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腔镜全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的早期炎性反应轻,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腔镜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周高晋  闫军 《大医生》2022,(2):19-21
目的 观察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5年8月80例采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手指麻木、颈部酸痛、恶心、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离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减少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2例PTC患者,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行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短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CR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CEA、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QLQ-52评分、PSAS、O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术治疗PTC具有疼痛少、应激反应轻、并发症少、术后美观度及生存质量更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改进胸壁分离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行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改进组(35例)与传统组(35例),改进组采用充分利用Trocar长度,经各切口建立隧道会师于胸壁上部空间的方法,传统组采用扇形分离至胸壁上部空间的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进组与传统组相比,胸壁皮下剥离面积缩小了31.37%,改进组中72 h内引流量、胸前皮瓣区皮肤淤斑发生率、术后疼痛等指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过性声嘶、低钙性抽搐等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径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时,采用改进胸壁分离方法可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和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时聚焦解决模式组NASH健康知识掌握达到优的患者占90.0%,对照组占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分(238.3±24.68)分,高于对照组的(201.53±2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8,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完全依从患者占86.6%,对照组占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NASH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单发良性肿瘤结节≤6 cm患者105例,按结节大小分为两组,其中小结节组(结节≤3 cm)46例,大结节组(3 cm<结节≤6 cm)59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中转率和复发率.结果 小结节组46例顺利完成手术;大结节组有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大结节组高于小结节组(P<0.05).术后随访6~5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 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但结节较大时手术安全性降低,且可能中转开放手术.故对结节较大者应持慎重态度,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胸壁皮下瘀斑2例,其中1例伴皮下积液;皮下气肿1例;声音嘶哑1例;胸前壁不适感3例;胸壁不适感4例;无颈部不适感病例;无甲状旁腺及气管损伤并发症出现。乳晕切口愈合美观。结论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只要合理选择病例,规范手术操作,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王欣  高婕 《天津护理》2018,26(3):270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甲状腺癌手术合并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行甲状腺癌手术合并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我效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够减轻甲状腺癌手术合并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机体创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机体的创伤程度。方法分析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23例)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21例)患者围术期血浆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T)、血糖(BG)、白细胞计数(LDC)及体温(BT)的变化,比较它们应激反应程度的不同。结果6人退出实验。每一组内各指标的含量在术后不同时点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体比较,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术和开放甲状腺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穴贴压对减轻绝经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焦虑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进行宫腔治疗的绝经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再次行宫腔置器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估,对宫腔置器术中疼痛评分及术后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周,观察组SAS得分为(42.3±44.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76±4.5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0,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1级15例(25%),2级42例(70%),3级2例(3.33%),4级1例(1.67%);对照组疼痛1级2例(3.33%),2级28例(46.67%),3级27例(45%),4级3例(5%),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74;P<0.001)。观察组术后满意度得分(4.89±0.1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3.87±0.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1,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穴贴压能够减轻宫腔置器术中的焦虑紧张、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2例,术前均行双乳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对照手术所见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32±5)岁。其中30例累及单侧乳腺、2例累及双侧乳腺,共34个患乳。MRI显示7个(20.6%)患乳内病灶局限于乳晕周围及后方、4个(11.8%)累及单个象限及乳晕区、23个(67.6%)累及多个象限及乳晕区,并有21个(61.8%)累及乳后间隙。3个(8.8%)患乳病灶呈非肿块样,31个(91.2%)呈肿块样病灶。1个(2.9%)呈单发均匀强化结节,5个(14.7%)呈单发不均匀强化结节,23个(67.6%)呈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2个(5.9%)呈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伴均匀强化结节,并见16个(47.1%)多发不均匀强化结节间相通。15个(44.1%)患乳乳晕皮肤增厚伴乳头凹陷,13个(38.2%)伴邻近皮肤增厚,8个(23.5%)伴皮下脓肿形成,均与手术所见一致。术中见12个(35.3%)患乳局部皮肤瘘管形成,MRI仅显示9个(26.5%);术中见6个(17.6%)患乳脓肿间瘘管形成,MRI仅显示3个(8.8%);术中见9个(26.5%)患乳脓肿与乳头孔间有管道相通,MRI仅显示7个(20.6%);术中见25个(73.5%)患乳乳导管扩张,MRI仅显示19个(55.9%)。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与手术所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MRI能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累及范围及深度、皮下及病灶间的瘘管,并显示病灶与乳头相通的管道,对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