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复方乳酸钠注射液中乳酸钠的含量测定李景田(韶关市药检所,广东512028)关键词复方制剂;乳酸钠;醋酸汞;非水滴定中图号R927.2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收载于《广东省医院制剂规范》(1985年版)[1],(下简称规范)。其主要成分为乳酸钠、氯化钠、氯化钾...  相似文献   

2.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的电解质分析仪快速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的电解质分析仪快速含量测定张志宏,李荣川(广东省南海市平洲医院,广东528251)关键词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电解质分析仪,含量测定中图号R927.2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医院常用制剂,其组成成分较复杂,按中国药典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1],...  相似文献   

3.
复方乳酸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及乳酸钠等。目前,在该制剂的分析中,常以银量法和离子交换-洗脱-滴定法或碳化-酸碱剩余滴定法分别测定总氯量及乳酸钠含量。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在30 min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替硝唑注射液,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替硝唑与氯化钠制成注射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舍量。结果 替硝唑在5.0-25.0u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为0.029%。结论 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复方乳酸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及乳酸钠等。目前,在该制剂的分析中,常以银量法和离子交换-洗脱-滴定法或碳化-酸碱剩余滴定法分别测定总氯量及乳酸钠含量。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在30 min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电位滴定法测定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的含量。方法采用银电极为指示电极,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0.1mol/L硝酸银为滴定剂,用电位滴定仪测定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4.50-108.06 mg(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3%。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无干扰,可用于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室温6小时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钟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利巴韦林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钾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定量分析氯化钾的测定条件。方法: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钾浓度分析是通过KCl与NaB(C6H5)4反应生成KB(C6H5)4的反应实现的。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产物四苯硼钾KB(C6H5)4溶胶含量。结果:在pH45醋酸-醋酸钠溶液中测定四苯硼钾溶胶最大吸收在520nm波长。该方法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016~100μg/ml(K+),回收率991%,变异系数小于21%,用这种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药典的重量法定量测定溶液中的氯化钾,两种方法测定KCl含量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该方法是溶液中KCl的间接测定法,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溶液,于室温密闭放置0、1、2、4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检查。结果在0~4h内,混合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本次实验考察的范围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甘露醇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旋光法。结果 甘露醇注射液在19%~21%浓度范围内比旋度为142.8°,且较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0.21%。结论 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电位滴定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的含量。方法采用DM141-SC金属银环电极,以0.1 mol/L硝酸银为滴定液,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的含量。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468 7~13.406 1 m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0%。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考察市售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活性成份,并对丹参素及原儿茶醛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RSD为1.69%,不同厂家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的含量范围为0.56-2.30mg/ml,原儿茶醛的含量范围为0.17-0.69mg/ml。本方法不能检测到复方丹参注射液中脂溶性活性成分。其中丹参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氯化钾注射液的含量,实验表明,氯化钾浓度在5~30μg/ml范围内与其光谱线经度(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3.2667+2.8514C相关系数,r=0.9998(n=3),平均回收率为99.81%,相对标准差为0.27%,此种方法简单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钠与咖啡因的主成分回归测定法。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同时测定安钠咖注射液中各组分含量。且与药典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主成分回归法测得苯甲酸钠与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7%。1.06%与99.2%。0.94%,与药典方法比较。两者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t检验)。结论:主成分回归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复方药物制剂中的多组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四组分的含量。在222~290nm区间内,间隔2nm测定吸光度,实验数据用单纯形法进行计算。维生素B_1、B_2、B_6和烟酰胺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9.95%,100.1%和100.0%。样品的成分含量计算值与药品标准测定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8%。该法可用于多组分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计算。  相似文献   

1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定注射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定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61nm。标准曲线范围2006~3009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019%,r=09999。本法简便、快速,适合医院制剂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玉龙 《中国现代医生》2012,(30):108-109,113
目的建立一种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香菇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香菇多糖精制品为对照品,使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结果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在(10.15~30.4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RSD=0.87%(n=6),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04%(n=9)。结论本法简便、可行、准确,适用于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香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定复方半边莲注射液定性、定量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半边莲对照药材对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中的半边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对香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半边莲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对香豆酸含量测定在0.079~0.394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99.97%。每支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中对香豆酸(C9H8O3)含量以不得少于60μg为宜。结论建立了复方半边莲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定量检查方法。该方法可靠,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制定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4种测定氯化钠注射液的常用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部分改进。方法1、荧光黄指示剂法,2、荧光黄指示剂加碳酸钙法。3、铬酸钾指示剂加碳酸钙法。4、重量法(挥发法)。结果 荧光黄指示剂加碳酸钙法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20(n=5),铬酸钾指示剂加碳酸钙法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18。结论 荧光黄指示剂加碳酸钙法操作简便,终点突出,是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灯盏花注射液分别与10%葡萄糖和0.9%氯化钠配伍时的微粒变化。方法: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两种中药注射液和两种大输液体以及两种中药注射液分别与两种大输液液体配伍后的微粒。结果:混合液中≥10μm、≥5μm、≥2μm的微粒均有显著增加,不同中药注射液溶于不同输液液体中微粒增加数目不同。结论:同种输液比较,复方中药注射液对微粒的影响较单方中药注射液显著;同种中药注射液比较,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变化比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