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病夏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霞 《光明中医》2009,24(5):796-798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病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结果:冬病夏治疗法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穴位贴敷疗法是最常用的中医内病外治疗法。结论: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疗法,若配合中草药的辨证施治,内调外治,其效果可以达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黄景彬 《国医论坛》2002,17(1):22-23
慢性支气管炎 (以下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属于中医的“咳嗽”、“痰证”、“痰饮”、“肺胀”及“喘证”等范畴。对“慢支”的治疗至今还没有一个十分理想的方案 ,单纯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各有利弊 ,均难获得满意疗效 ,如能充分发挥二者的特长 ,并将其有机结合进行治疗 ,则能取得较好疗效。笔者认为 ,对于“慢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1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且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治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缺陷,从而改善患者体质,加快患者治疗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小青龙汤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水炎 《光明中医》2003,18(3):48-49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 ,中老年发病率高达 1 5%~ 3 0 %。急性发作期以咳喘胸闷、喉中痰鸣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喘证”范畴。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把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为寒喘的 6 5例病例 ,用中医治疗 ,并同西医对照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 979年 1 1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和排除病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主症 :…  相似文献   

5.
张恒耀  纪少秀 《新中医》2024,56(6):157-161
中医学现有辨证体系中缺少能够反映慢性疾病病机演变规律的辨证方法,而伤寒及外感温热病有 诸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可以反映病机传变规律和预判病势发展的分期辨证理论和方法。“百病生于气” 和“久病入络”是气病和络病理论的总纲,两者揭示了疾病发生和演变的一般机制。因此,基于气病和络病理 论形成的“气络辨证”法可以指导慢性疾病分期或分阶段辨证治疗,同时气络辨证也可为中医治未病、功能性 疾病辨治、慢性病早期扭转和进展期截断等提供理论依据和辨治方法。本文结合气病和络病相关理论,从中医 发病学和病机学角度对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进行探讨,从而辨析“百病生于气”和“久病入络”的病机内涵,对 气络辨证法在中医慢性病分期诊疗中的临床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在中医学中属“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 ,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辨证分型 ,文献资料较多 ,主要依靠传统的四诊合参 ,关于辨证与现代医学检测指标的关系鲜有报道。本文对70 0例住院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从血象分析、肺功能、痰细菌学培养等理化指标进行调查 ,旨在探讨其相互间的相关性 ,希望从现代医学角度对中医辨证有所帮助。1 对象与方法资料来源 江苏省中医院及部分外院近 3年的住院病例。诊断标准 参照参考《实用内科学》(第 10版 ) 〔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医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中医辨证的思想下运用中西医“治未病”的预防理念,为“治未病”研究拓宽了思路。研讨中医古籍,联系临床运用,试从“治未病”核心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角度浅谈中医辨证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未病在临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咳喘病中医辨证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咳喘病是以咳嗽、喘、哮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喘证”、“哮证”等范畴,现代医学多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在中医临证过程中,我们发现慢性咳喘病中医辨证基本有一个由实证(肺气未虚)逐渐发展到一脏虚(肺气虚)、二脏虚(肺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上对疾病的治疗,如以“病”为单位而言,一般是“同病同治”“异病异治”。例如疟疾、痢疾二病,对它各有一套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措施。但在中医治疗学上,还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这一特点,是中医对疾病的诊疗原则——辨证施治——所决定的。因为中医对疾病诊疗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证”上,它既不同于辨病治疗,又不同于对症治疗。因此,我们在谈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时,决不能脱离辨证施治这一前提。实质上,它是辨证施治的必然结果。最近时期,浏览了部分有关中医方面的杂  相似文献   

10.
慢性脾胃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属于中医“胃痛”“痞满”“嘈杂”“久痢”等范畴,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优势。温启宗教授认为临床中脾虚湿热型脾胃病最常见,且以脾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治疗时应明确病机演变规律,治病求本,以益气健脾治其本、活血清热治其标为治疗原则。临床辨证选用温老独创的黄芪苦参汤加减治疗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将其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支气管炎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义方 《山西中医》1996,12(5):28-29
慢性支气管炎从瘀论治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医院(210004)李义方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活血化瘀慢性支气管炎其临床表现多属“痰饮”、“咳喘”一类疾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即使临床上似无瘀血证可辨,但实质上也是“患病即瘀”,在辨证...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复方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临床用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收集近年来在重要刊物和核心刊物收录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复方,进行归纳和数据处理,以总结出各位医家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观点,以及中医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三辨模式”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与传统的中医辨治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种诊疗模式,即“辨病-辨体-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通过系统整理吴洋教授运用辨病-辨体-辨证诊疗模式诊断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主张临证时首先辨病确定其中西医病名,把握其病因病机;其次辨体预估疾病发展方向,指导临床组方用药;然后辨证确立具体证型,随势辨证。从“三辨”诊疗模式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相对理想的方案 ,可以从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全身辨治和局部辨治结合 ,合理地联用中西药物、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等方面着手 ,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朱婴 《中医临床研究》2017,(25):142-144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了解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治疗现状,笔者对近5年来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中医药治疗三方面来作一详细概述,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去挖掘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于慢性胰腺炎中医治疗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辨证思路灵活,治则治法多样。本文从“脾胃”、“郁”、“痰”角度论治、阐述了其各自治病的病机及与慢性胰腺炎的关系,例举了医家们对三种病机的认识,为临床上防治慢性胰腺炎提供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方剂辨证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剂辨证,也称汤方辨证,其所以行之有效,就是因为中医的证和方剂间有着牢固的对应关系。因此“辨证选方”、“随证治之”成了中医临床上的不二法门。张仲景《伤寒论》强调辨证论治,同时也是方剂辨证的鼻祖和圭臬。方剂辨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则;再结合方证对应施治专一化的推进,也有助于在现在的条件下,不追求打开中医的“黑箱”,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慢性支气管炎 (以下简称慢支 )是以咳嗽、咳痰、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属于中医的“咳嗽”、“痰证”、“痰饮”及“喘证”等范畴。在社会日趋老龄化的今天 ,慢支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外治法本着“内病外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理 ,在慢支的防治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近几年来祖国医药在运用外治法对本病进行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 ,现综述如下。1 临床辨治1 1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法简便易行、灵活有效 ,一直为不少医家所用。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原理 ,穴位敷贴疗…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相对理想的方案,可以从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全身辨治和局部辨治结合,合理地联用中西药物,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等方面着手。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培东 《光明中医》2016,(22):3283-328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给药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后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5.56%)(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