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据《Liver Int》2016年10月报道】题:索非布韦/西咪匹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感染HCV基因1型代偿期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作者Pellicelli AM等)在西方国家,65岁以上的HCV感染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索非布韦/西咪匹韦联合利巴韦林(800 mg/d)治疗老年感染HCV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成为当前的热门问题。来自意大利San Camillo Forlanini医院的Pellicelli等评估了索非布韦/西咪匹韦联合利巴韦林12周治疗老年HCV基因1型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共纳入27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33例患者(49.2%)年龄≥65岁。65岁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索非布韦(SOF)联合α-干扰素(PEG-IFN)与索非布韦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 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纳入索非布韦联合干扰素与索非布韦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9篇文献,共8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5篇研究比较了SOF/PEG-IFN/利巴韦林(RBV)治疗的339例与SOF/RBV治疗的269例患者,4篇研究比较了SOF/PEG-IFN/RBV治疗的105例与PEG-IFN/RBV治疗的114例患者。Mate分析结果显示,SOF/PEG-IFN/RBV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RVR)显著高于SOF/RBV组(86.7% 对71.7%,P=0.002),与PEG-IFN/RBV组比为91.7% 对32.3%(P=0.006);SOF/PEG-IFN/RBV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显著高于PEG-IFN/RBV组(85.7%对44.2%,P<0.00001),但与SOF/RBV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 对74.1%,P=0.16);SOF/PEG-IFN/RBV组头疼、疲劳、恶心、皮疹、肌痛、食欲减退、关节痛、发热、贫血发生率较SOF/RBV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索非布韦联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相比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更高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组高。  相似文献   

3.
正【据《J Dig Dis》2016年1月报道】题: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利巴韦林相关不良事件:一个社区实践经验(作者Tong MJ等)由于索非布韦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目前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疗法是治疗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索非布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会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美国亨廷顿医学研究所的Tong等比较了一个社区诊疗机构中联合疗法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索非布韦/达拉他韦加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9例,给予索非布韦/达拉他韦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12周,治疗后随访12周,观察治疗结束12周后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12)、生化学应答、肝纤维化改善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129例患者HCV RNA基线水平为(5.91±1.33)lgIU/mL,治疗2周时为(1.67±1.24)lgIU/mL,治疗2周75.78%患者HCV RNA达到检测下限;治疗12周时93.44%患者HCV RNA检测不到。129例患者基线的FibroScan值为(17.57±9.86);治疗12周时的FibroScan值为(8.32±1.47)kPa(与基线相比,t=15.852,P=0.000);TBil、ALT、AST基线时分别为(24.07±18.12)μmol/L、(91.42±54.56)U/L和(81.06±40.45)U/L,治疗2周时TBil、ALT、AST均显著下降(t=2.408,P=0.017;t=11.054,P=0.000;t=12.227,P=0.000),生化学应答达100%。6例未取得SVR12的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复治是独立预测因子。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和头痛,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索非布韦/达拉他韦加利巴韦林方案可获得较高的SVR12率和生化学应答率,肝纤维化改善明显,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正>【据《Hepatology》2015年4月报道】题:来地帕韦联合索非布韦治疗HCV1型丙型肝炎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一项整体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作者Reddy KR等)在无干扰素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中,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数量不多,很难优化治疗。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Reddy KR等回顾性分析了来自7个临床试验的数据以评价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情况下来地帕韦和索非布韦合剂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有513例初治和经治的HCV基因型1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来地帕韦联合索菲布韦治疗12或24周,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评估了治疗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513例患者中69%的患者为经治者,的患者以前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失败总体而言名患者达到治疗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可信区间  相似文献   

6.
正【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年6月报道】题: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我国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一项3b期临床研究结果(作者Wei L等)索磷布韦是HCV NS5B RNA聚合酶的核苷类抑制剂。这项3b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我国基因1、2、3或6型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既往治疗方案和能否应用干扰素,基因1型或6型丙型肝炎患者接受索磷布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12周  相似文献   

7.
<正>【据《Antiviral Res》2016年10月报道】题: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65岁以上HCV基因Ⅱ型感染伴或不伴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者Eiichi O等)老年HCV感染被公认为难治性疾病。本研究为大样本、多中心、真实世界的研究,旨在评估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基因Ⅱ型感染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65岁以上患者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对初治、经治HC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HCV感染患者268例,随机分为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组(二联组)135例、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联合利巴韦林组(三联组)133例,疗程24周,比较治疗24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和随访24周的复发比例,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SVR12(80.45%和85.94%)和SVR24(94.70%和96.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CV基因型、IL28B基因型和既往治疗情况进行亚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SVR2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和24周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40%、0.83%和5.65%、4.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劳,发生率分别为17.04%和27.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41%和39.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0,P=0.031)。结论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对慢性HCV感染患者有较高的应答率,联合利巴韦林时应答率基本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提高,不推荐利巴韦林联合DAA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据《Hepatology》2016年1月报道】题:西咪匹韦联合索非布韦(12周和8周)治疗无肝硬化慢性HCV基因1型感染者:OPTIMIST-1,一项3期、随机研究(作者Kwo P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HCV感染者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至关重要。II期COSMOS研究报告称西咪匹韦联合索非布韦(有或无利巴韦林)治疗初治和先前无应答的基因1型HCV感染者12/24周可获得高SVR率。OPTIMIST-1(NCT02114177)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性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西咪匹韦联合索非布韦8周和12周对无肝硬化HCV基因型1型初治和经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患者按1∶1随机分配到12周治疗组或8周治疗组。随机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分层:HCV基因型亚型和有无NS3 Q80K多态性(GT1b,GT1a有Q80K,GT1a无Q80K),HCV治疗史,和白细胞介素28B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疗效影响因素.方法以干扰素(interferon,IFN) 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基线的相关化验指标、抗病毒治疗方案及经过.分析抗病毒治疗后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8例经IFN 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入选,9例获得了SVR,占32.1%.SVR组和非持续病毒学应答(non-SVR,N-SVR)组基线性别比例、年龄、感染时限、HCV RNA、转氨酶、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HGB、PLT和Child-Pugh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 α患者的SVR率高于普通IFN α(P =0.003),但去除中途脱落的患者后2组SVR率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 =0.308).依从性好的患者SVR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 =0.004).普通IFN α治疗的患者终止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Peg-IFN α(P =0.009),Child-Pugh评分高的患者终止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Child-Pugh评分低的患者(P=0.034).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SVR率较低,主要与其依从性差有关,而依从性与干扰素类型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osbuvir/velpatasvir,SOF/VEL)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至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就诊的84例基因3型慢性HC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丙型肝炎56例,代偿期肝硬化1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11例。根据患者病情予以SOF/VEL联合或不联合RBV抗病毒治疗12~24周,检测患者基线、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后12周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白蛋白(albumin,ALB)]、肾功能[尿素、肌酐(creatinine,Cr)]和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和血小板(platelet,PLT)]等指标,检测基线和治疗结束后12周的肝硬度值。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结束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和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80例患者(95.2%)达到SVR12,其中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SVR12分别为100%(56/56)、94.1%(16/17)和72.7%(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慢性丙型肝炎组、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结束后12周肝硬度值均较基线显著降低[(6.7±0.7)kPa vs(7.4±1.1)kPa,(17.8±3.1)kPa vs(25.9±3.4)kPa,(23.0±4.5)kPa vs(31.0±4.9)kPa;P均<0.001]。3组患者治疗后ALT和AST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均<0.05),尿素、Cr、WBC和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后ALB较基线显著升高,HGB较基线显著降低(P均<0.05)。84例患者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1%(11/84),其中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9%(5/56)、11.8%(2/17)和36.4%(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疲劳、头痛和贫血等,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无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止。结论应用SOF/VEL联合或不联合RBV方案治疗基因3型慢性HCV感染者具有较高的SVR12,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肝脏》2016,(9)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疗程及用药安全。方法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纳入治疗1组,给予干扰素a2b注射液500 wu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2组(治疗48周)和治疗3组(治疗96周)给予小剂量干扰素a2b注射液(100~300 wu)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观察各组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及生化学指标的改变。结果肝硬化患者给予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生化各项指标、PTA及Child-Pugh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1组的ETVR、SVR均明显高于治疗2组(93.2%对68.5%、43.7%对24.1%),治疗3组的ETVR、SVR也明显高于治疗2组(92.9%对68.5%、54.8%对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经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及肝功能均有好转,用药疗程延长至96周可达到较高的SV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对我国基因3B型HCV/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B型HCV/HIV合并感染者299例,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周,停药后随访12周。评估治疗结束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和不良反应。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Agresti-Coull方法构建SVR12的95%CI。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VR的影响因素。结果 299例3B型HCV/HIV感染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92±6.84)岁,男性占77.3%(231/299),肝硬化患者占36.5%(109/299),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占13.4%(40/299),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患者占27.8%(83/299)。患者总体SVR12为87.0%(260/299),其中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与联用利巴韦林SVR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据《Hepatology》2018年8月报道】题: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的雷迪帕韦-索非布韦对6~11岁慢性丙型肝炎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Murray KF等)目前,对于小于12岁的HCV感染患者,没有可用的无干扰素治疗方法。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西雅图儿童医院的Murray KF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索磷布韦/达拉他韦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和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丙型肝炎LC患者129例和CHC患者311例,分别给予索磷布韦/达拉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或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12周,停药后随访12周。观察停药后12周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12)、生化学应答、肝硬度测量(LSM)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时,LC组血清TBIL、ALT 和AST 水平分别为(18.10±3.46) μmol/L、(32.48±9.97) IU/L和(31.99±6.65) IU/L,显著低于基线时水平【分别为(20.98±28.64) μmol/L、(97.76±106.43) IU/L和(72.47±80.81) IU/L,P<0.05】,CHC组分别为(20.15±3.48) μmol/L、(35.18±18.47) IU/L和(35.05±13.22) IU/L,显著低于基线时水平【分别为(24.07±18.12) μmol/L、(91.42±54.56) IU/L和(81.06±40.45) IU/L,P<0.05】;CHC组血清HCV RNA为(1.83±2.88) lg IU/ml,LC组为(1.67±2.34) lg IU/ml,显著低于基线时水平【分别为(6.12±1.19) lg IU/ml和(5.91±1.17)lg IU/ml,P<0.01】;CHC组LSM为(8.09±0.90)kPa,LC组为(13.32±1.47) kPa,显著低于基线时水平【分别为(11.81±3.33) kPa和(17.56±9.86) kPa,P<0.01】;两组不同基因型感染者SVR均在94%以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肝硬化或复治是不能获得SVR12的高危因素;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和头痛。讨论 应用索磷布韦/达拉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可获得极高的SVR12和生化学应答率,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程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索磷布韦联合盐酸可洛派韦12周方案治疗中国西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4家医院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接受索磷布韦(400 mg)联合盐酸可洛派韦(60 mg)治疗12周的101例患者,其中肝硬化13例,无肝硬化88例。无论是否有肝硬化、任何基因分型均未加用利巴韦林等其他抗病毒药物。提取患者基线、治疗12周及停药后12周的HCV RNA定量、肝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主要评估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和治疗12周时的安全性。其次评估治疗12周对肝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共101 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55例(54.5%),中位年龄53岁,12.8%有肝硬化,1.0%合并肝癌,3.0%为经治患者,3.0%合并有2型糖尿病。基因型分布:1型8%,2型60%,3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例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治疗结束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束肝肾功能、尿蛋白的变化和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27~81岁; 4例男性,2例合并肝硬化; 4例基因1b,1例基因2a。2例患者进行肾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分别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索磷布韦+利巴韦林(n=2)、雷迪帕韦/索磷布韦(n=2)和索磷布韦/维帕他韦(n=1)治疗12或24周。5例患者均取得SVR12。与基线相比,治疗结束和随访12周ALT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伴有血清白蛋白水平的轻度升高,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改善或维持不变。仅有1例患者出现利巴韦林相关的消化道副作用。结论基于索磷布韦的无干扰素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有效且耐受性良好。需要长期随访患者以明确HCV清除后肾脏疾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正【据《Hepatology》2015年12月报道】题: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年龄65岁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者Saab S等)老年患者一直较少涉及丙型肝炎的抗病毒临床试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aab等回顾性评估了在Ⅲ期临床试验中,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65岁和≥65岁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个开放性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了雷迪帕韦/索非布韦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雷迪帕韦(Ledipasvir)-索非布韦(Sofosbuvir)治疗丙肝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株洲市中心医院自购药物治疗的80例株洲市丙型肝硬化患者,HCV-RNA水平≥80 IU/m L,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属于A级,将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给与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定量分析患者血清中HCV-RNA水平,检测患者病毒学应答情况。分析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接受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后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有效率均为100%,其中肝硬化代偿期组HCV-RNA转阴率(71.05%)高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66.67%),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EVR、ETVR和SVR均发生改变,比例均高于85%,治疗后两组PC III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4.76%和7.89%,包括2例疲乏,1例头痛,1例恶心和1例腹泻。结论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丙肝肝硬化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正>【据《J Viral Hepat》2016年11月报道】题:8或12周西咪匹韦联合索非布韦治疗HCV基因Ⅳ型感染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者Raziky M等)来自开罗大学的Raziky等开展了一项半随机、开放、多中心、Ⅱa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8或12周西咪匹韦联合索非布韦治疗伴有HCV基因Ⅳ型感染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共纳入患者63例,其中33例为初次治疗,30例既往接受过PEG-IFN/利巴韦林治疗。Metavir病理分期(METAVIR)F0~F3的患者按1:1比例、以既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