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5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资料541例。其中76例肝硬化合并PVT的患者为研究组,同阶段通过匹配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76例肝硬化不合并PVT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PVT患者中,42.1%(32/76)隐匿起病,57.9%(44/76)有明显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 B和C级。血小板、血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浆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值比(OR)=1.044,P=0.040]、血浆D-二聚体(OR=0.091,P0.001)、门静脉宽度(OR=0.030,P=0.008)、脾脏厚度(OR=0.427,P=0.003)为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PVT可隐匿起病,也可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肝硬化PVT常发生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早期诊断仍是临床上一个难题,急需要发现可早期预测诊断的无创指标.目的探讨门静脉宽度与PVT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1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VT分为PVT组(n=66)和非PVT组(n=35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影响PVT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不同危险因素预测PVT的效能.结果与非PVT组患者相比,PVT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更高、Child-Pugh A级比例更低、血小板水平更高、D-二聚体水平更高、门静脉宽度更宽、门静脉血流更慢,上述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门静脉宽度(OR=3.941,P=0.001)、门静脉血流(OR=0.841,P=0.007)、血小板水平(OR=1.024,P=0.008)和D-二聚体水平(OR=2.383,P=0.000)是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门静脉宽度诊断PVT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74,最佳诊断值为>12.5 mm,此时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82%.结论门静脉直径增加是肝硬化患者PVT发生的危险因素,对PVT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444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并发PVT者44例,无PVT者400例。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与无PVT组患者在Child-Pugh评分(7.65±2.01对6.90±1.85)、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蛋白、门静脉内径、脾脏长径、脾脏厚径、门静脉流速和糖尿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内径(OR=1.258,95%CI 1.035~1.616,P=0.009)、D-二聚体(OR=3.915,95%CI 2.243~5.796,P=0.000)和糖尿病(OR=4.189,95%CI 2.067~6.231,P=0.000)是肝硬化并发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肝硬化并发PVT发生的因素众多,其中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门静脉内径增宽和伴有糖尿病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4例,接受脾切除联合食管下段周围曲张血管离断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系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PVT形成30例,未发生PVT患者64例;PVT组有腹水者为56.7%,显著高于无PVT组的32.8%(P0.05),脾脏厚度为(75.8±9.4) mm,显著大于无PVT组【(69.1±8.8) mm,P0.05】,脾脏体积为(141.7±18.1) mm2,显著大于无PVT组【(126.8±17.2) mm2,P0.05】,门静脉内径为(16.2±2.1) mm,显著大于无PVT组【(14.1±1.9) mm,P0.05】,门静脉血流流速为(12.2±1.5) cm/s,显著慢于无PVT组【(14.6±1.6) cm/s,P0.05】;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无PV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应用抗凝治疗(OR=0.503,P=0.023)、门静脉流速减慢(OR=0.491,P=0.014)、脾脏体积增加(OR=1.872,P=0.044)和门静脉内径增宽(OR=1.982,P=0.021)是肝硬化脾切除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脾切除术患者术后可能存在PVT形成,了解一些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的干预可能减少PVT形成的发生,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设为PVT组,同时期肝硬化无PVT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PVT形成的危险因素。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Child-Pugh分级、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门静脉主干直径、脾脏厚度、门静脉血流速度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Child-Pugh分级、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肝脏功能、门静脉血流速度和D-二聚体,尽早发现和治疗PVT,预防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109例为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患者,109例为肝硬化无门静脉血栓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的结果,组间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门静脉血栓的发生与Child-Pugh分级(χ~2=20.293,P0.01)、脾脏切除术(χ~2=11.869,P0.01)、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t=3.125,P0.01)、脾脏的厚度(t=2.283,P=0.024)、血红蛋白(t=-3.751,P0.01)、白蛋白(t=-3.924,P0.01)、D-二聚体(t=5.861,P0.0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t=3.110,P0.01)有关,不受性别、年龄、族别、吸烟、病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胱抑素、血肌酐、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胺酰转肽酶、脾静脉内径宽度、脾脏的长径、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两组患者发生腹泻、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痛(χ~2=4.598)、发热(χ~2=7.72)、消化道出血(χ~2=18.435)、原发性腹膜炎(χ~2=16.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二聚体、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Child-Pugh分级、脾脏切除术是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686、0.161、3.193、9.515),均P0.05)。结论 D-二聚体、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Child-Pugh分级、脾脏切除术是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PVT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硬化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病中心2013-09/2014-12资料完整的肝硬化住院患者171例,其中34例肝硬化合并PVT患者作为门静脉血栓组(PVT组),137例肝硬化无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筛选出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判断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二聚体(D-dimer,DD)(OR=12.021,P=0.001)、门静脉宽度(OR=28.574,P=0.001)、门静脉血流速度(OR=19.568,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门静脉血流速度AUC0.5,不能用于预测.DD、门静脉宽度AUV分别为0.669、0.742,P0.05.结论:门静脉宽度、DD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门静脉直径越大,DD值越高,PVT形成的风险越高.门静脉宽度1.3 cm或DD25冚g/mL时,预测发生PVT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综合较好.肝硬化患者应注意监测门静脉宽度、DD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分析影响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肝硬化未合并门静脉血栓者7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Child-Pug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切除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出现黑便/呕血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血白蛋白、脾切除史、Child-Pugh评分、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门静脉内径、饮酒史、腹水、CHE是影响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白蛋白30g/L、脾切除史、门静脉内径1.0cm、腹水、高Child-Pugh评分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白蛋白、脾切除史、门静脉内径增宽、腹水、肝功能差是影响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thrombosis,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6-2007年我院确诊的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其中23例肝硬化PVT患者作为血栓组,67例肝硬化非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d-dime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剂(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I(PAI-1).将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纳入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dimer升高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OR=13.236,95%CI:2.345-74.721),PC和AT-Ⅲ升高是肝硬化PVT形成的保护因素(OR=0.242,95%CI:0.08-0.727;OR=0.917,95%CI:0.841-0.999).研究未能提示性别、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APTT等止凝血指标是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d-dimer升高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PC和AT-Ⅲ升高是肝硬化PVT形成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门静脉血栓(PVT)可增加肝硬化患者死亡率。研究发现,D-二聚体升高、脾脏厚度增加、高Child-Pugh评分是肝硬化PVT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门静脉直径增宽、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P-选择素水平升高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PVT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就肝硬化PVT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10~2018-10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59例(PVT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未合并PVT患者78例作为对照(非PVT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PV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脾静脉内径、食管套扎术史、胃底硬化剂注射史、脾切除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升高(OR=1.014,P=0.008)、脾静脉内径增宽(OR=1.959,P=0.000)、脾脏厚度增加(OR=1.117,P=0.012)、有脾切除史(OR=4.559,P=0.001)是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脾脏厚度、血小板计数、脾静脉内径在诊断肝硬化合并P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5、0.640、0.725,脾静脉内径指标对肝硬化合并PVT的诊断价值最高。腹胀、消化道出血、发热、腹水、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静脉内径增宽、血小板计数升高、脾脏增厚、脾切除史是肝硬化合并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VT形成可加重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造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1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的5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n=217)和升高组(n=283),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D-二聚体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VT的早期预警效能。结果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ALT、AST、TBil、Alb、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P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3、0.455、0.214、0.756,P值均<0.05)。共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PVT,PVT阳性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PVT阴性患者[1.96(0.82~4.91)mg/L vs 0.61(0.19~1.54)mg/L,Z=-6.0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佳诊断界值为0.76 mg/L,ROC曲线下面积和95%可信区间为0.758(0.719~0.796)。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对于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患者,需警惕PVT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预后价值。方法共收集肝硬化患者111例。入组时及入组后每3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数据和影像学检查数据,随访所有患者至研究终点(发生PVT或基线后12个月),评估DIC评分作为肝硬化患者PVT的一项新的预测指标的预后价值,并比较DIC评分与其他常见凝血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用于预测PVT发生的有效性。结果 111例患者中有15例(13.5%)发生PVT。在研究终点,PVT组的D-二聚体、Child-Pugh评分和DIC评分均显著高于非PVT组(均P0.001),门静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非PVT组(P0.001)。在4项因素中,DIC评分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845),其次是Child-Pugh评分(0.778),D-二聚体(0.732)和门静脉速度(0.709)。结论在筛选出的4项因素中,DIC评分对肝硬化患者的PVT早期预测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外周血中水平,阐明其水平检测作为肝硬化合并PV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随访或者住院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0例(PVT组),同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但无血栓者161例(LC组)。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WBC、PLT、TBil、ALT、Alb、PT、INR、AT-Ⅲ水平。双抗体夹心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危险因素。结果 PVT组与LC组患者基线指标比较,血清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82,P 0.05)。不论是Child-Pugh A级还是B+C级,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3.749、5.469,P值均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血清VEGF水平是肝硬化合并P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4,95%CI:1.003~1.006,P 0.001)。结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外周血VEGF有着更高的表达水平,对临床诊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胆碱酯酶(CHE)和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94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组(n=35例)、Child-Pugh B组(n=32例)和Child-Pugh C组(n=27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检测血清CHE和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 94例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水平(4.37±2.77 ku/L)明显低于30例健康人(8.26±2.98 ku/L,P0.05),血清HA、IV-C、LN、PCⅢ[分别为(824.04±442.21)μg/L、(155.08±45.09)μg/L、(133.17±47.87)μg/L和(230.65±92.12)μg/L]明显高于健康人[分别为(98.35±72.15)μg/L、(58.91±20.36)μg/L、(74.32±22.67)μg/L和(78.11±59.54)μg/L,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逐渐递增,血清HA、IV-C、LN、PCⅢ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0.05),而血清CHE水平呈进行性降低(P0.05);血清CHE水平与血清HA、IV-C、LN、PCⅢ呈负相关(r1=-0.482,r2=-0.364,r3=-0.718,r4=-0.780,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CHE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升高,对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为PVT的早诊早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8-01~2020-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7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34例合并PVT为PVT组,另136例未合并PVT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病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危险因素。结果PVT组的门静脉主干宽度、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脾切除术、自发性腹膜炎、Child-Pugh评分为C级的人数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延长和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并发PVT的危险因素。结论PT延长和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注意对此类患者进行筛查、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及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将32例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1年-2013年住院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患者设为血栓组(PVT组),40例肝硬化非门静脉血栓的患者设为非血栓组(非PVT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Ag)、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的含量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PVT组GMP-140、TM、v WF:Ag、DD含量分别为(20.68±1.49)μg/L、(47.24±1.36)μg/L、(194.32±7.68)%、(0.86±0.12)mg/L,均明显高于非PVT组(13.05±0.97)μg/L、(34.05±5.03)μg/L、(136.21±3.68)%、(0.42±0.08)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VT组伴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血浆GMP-140、TM、v WF:Ag、DD水平分别为(19.68±1.29)μg/L、(45.24±1.26)μg/L、(196.32±6.68)%、(0.79±0.12)mg/L,显著高于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2.05±1.07)μg/L、(35.05±4.83)μg/L、(141.21±3.45)%、(0.36±0.0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VT组伴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浆GMP-140、TM、v WF:Ag、DD水平分别为(18.98±1.18)μg/L、(46.78±1.35)μg/L、(197.32±6.39)%、(0.81±0.14)mg/L显著高于无出血患者(11.98±1.12)μg/L、(36.02±4.78)μg/L、(138.21±4.12)%、(0.35±0.1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可能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有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4例,接受脾切除联合食管下段周围曲张血管离断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系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1个月随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PVT形成30例,未发生PVT患者64例;PVT组有腹水者为56.7%,显著高于无PVT组的32.8%(P<0.05),脾脏厚度为(75.8±9.4) mm,显著大于无PVT组【(69.1±8.8) mm,P<0.05】,脾脏体积为(141.7±18.1) mm2,显著大于无PVT组【(126.8±17.2) mm2,P<0.05】,门静脉内径为(16.2±2.1) mm,显著大于无PVT组【(14.1±1.9) mm,P<0.05】,门静脉血流流速为(12.2±1.5) cm/s,显著慢于无PVT组【(14.6±1.6) cm/s,P<0.05】;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无PV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应用抗凝治疗(OR=0.503,P=0.023)、门静脉流速减慢(OR=0.491,P=0.014)、脾脏体积增加(OR=1.872,P=0.044)和门静脉内径增宽(OR=1.982,P=0.021)是肝硬化脾切除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脾切除术患者术后可能存在PVT形成,了解一些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的干预可能减少PVT形成的发生,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与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对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34例TIPS肝硬化患者和24例TIPS联合GCVE肝硬化患者,收集术前和术后的Alb、TBil、PT、腹水及肝性脑病等数据,获得Child-Pugh,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PS组的Child-Pugh评分在术后第1、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12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IPS联合GCVE组术后的1、3、6、12月的Child-Pugh评分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S组的术后Child-Pugh评分为8.56±1.82、8.01±1.68、7.58±1.32、7.29±1.45,显著差于TIPS联合GCVE组的(7.53±1.91)、(7.16±1.34)、(6.69±1.57)、(6.08±1.21),(P0.05)。TIPS组术后总胆红素逐渐升高,在第1、3、6月分别为(38.1±10.5)μmol/L、(49.4±10.8)μmol/L和(52.3±11.7)μmol/L,显著高于术前的(26.7±8.6)μmol/L(分别为t=4.898,P0.01;t=9.587,P0.01;t=10.28,P0.01),术后第12月TBil为(30.8±10.9)μ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2,P=0.089),而TIPS联合GCVE的TBil在术后第3、6、12月显著低于TIPS组(分别为t=6.187,P0.01;t=7.006,P0.01;t=3.958,P0.01)。TIPS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逐渐升高,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PS联合GCVE在术后第3、6、12月的PT显著优于TIPS组(分别为t=2.082,P=0.042;t=3.137,P0.01;t=2.04,P=0.046)。结论 TIPS联合GCVE对肝硬化患者术后Child-Pugh评分较单纯TIPS组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术前CT/MRI检查门静脉系统指标预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接受CT和MRI检查,随访3个月,观察PVT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在随访3个月末,在87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发现PVT者46例(52.9%),均为PVT Ⅰ级,门静脉附壁血栓45例(51.7%),其中伴肠系膜上静脉附壁血栓14例(16.1%);46例PVT组门静脉直径为(16.7±2.2) mm,显著大于41例非PVT组【(14.8±1.5) mm,P<0.05】,门静脉流速差为(8.4±5.5) cm/s,显著高于非PVT组【(6.1±3.6) cm/s,P<0.05】,脾容积为(1370.8±370.1) cm3,显著大于非PVT组【(1205.2±357.3) cm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OR=0.869,95%CI=0.608~1.246)、门静脉流速差(OR=1.185,95%CI=1.079~1.317)和脾容积(OR=3.427,95%CI=2.215~5.302)均是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CT/MRI检查指标可以预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及时处理和预防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