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1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T2DM+CHD)患者34例进行对照分析。两组病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FFA、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结果 T2DM+CHD组FFA、hs-CRP、TG和FPG水平与T2DM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TC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FFA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1)。结论血清FFA与hs-CRP含量与T2DM及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方法 129例2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糖、血清Hcy、血清hs-CRP。结果 DN组和DM+CHD组Hcy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1),DM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糖尿病组hs-CRP高于对照组(P0.05),DN组和DM+CHD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血清Hcy和hs-CRP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以及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伴或不伴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炎症标志物与2型DM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根据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及其它检查结果分为4组:A组:对照组19例;B组:DM组25例;C组:冠心病(CHD)组24例;D组:DM合并CHD组26例。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糖、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1)DM组和CHD组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DM合并CHD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DM组和CHD组(P均<0.01);(2)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hs-CRP水平越高;(3)校正了性别、年龄、DM病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BM I)、血脂、血糖等因素的影响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s-CRP水平仍显著相关。结论2型DM和CHD都为炎症反应性疾病,二者并存炎症反应可能更重;血清hs-CRP水平与2型DM心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WBC)参数和血小板(PLT)参数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40例健康者、85例T2DM患者和37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hs-CRP、HbA1c、WBC参数和PLT参数检测结果.结果 T2DM组和T2DM合并冠心病组hs-CRP、HbA1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细胞板体积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健康者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与T2DM组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hs-CRP、HbA1c、WBC参数和PLT参数是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糖尿病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n=72)、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n=32),分别检测血清中胱抑素C(Cys C)、肌酐(Cr)、尿素(U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微量清蛋白(U-mAlb)等项目。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Cys C、hs-CRP、U-RBP和U-mAlb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或P<0.01),并且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越差,Cys C、hs-CRP、U-RBP和UmAlb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T2DM患者HbA1c水平越高,血糖控制越差,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就越高。因此,控制好血糖对预防或延缓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C(CysC)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89例)和T2DM合并CHD(T2DM+CHD)组(62例)]及健康者5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HCY、CysC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血清HCY、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CHD组高于T2DM组(P<0.05);T2DM合并CHD组血清HCY与CysC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5)。结论 T2DM患者体内存在HCY、CysC水平异常,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HCY、CysC水平具有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有助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6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脑梗死组72例,无脑梗死组74例,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T2DM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吸烟史、血尿酸、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和糖尿病病程与T2DM合并脑梗死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hs-CRP是促使T2DM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相关性。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组、2型糖尿病无痛风组和痛风组的UA、TC、TG、HDL-C、LDL-C、LPL、hs-CRP值进行测定,统计分析3组间各生化指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2型糖尿病无痛风组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组TG、LDL-C、hs-CRP、UA水平均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与痛风组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组GLU、TG、LDL-C、LPL、hs-CRP、UA水平均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组UA与GLU、TC、TG、LDL-C、LPL、hs-CRP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0.283、0.422、0.297、0.436;与HDL-C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23。结论 UA、TC、TG、HDL-C、LDL-C、LPL、hs-CRP指标与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密切相关,对这些生化指标的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来该院就诊经首次诊断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4例,单纯T2DM患者56例,体检健康者58例。检测各组IL-6、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研究其在不同人群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和T2DM合并冠心病组空腹血糖、HbA1c、TC和LDL-C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T2DM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hs-CRP可作为预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疾病进程的较为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良平 《检验医学》2012,27(11):944-947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β2-糖蛋白Ⅰ(β2-GPI)复合物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合并CHD患者68例、单纯T2DM患者69例、单纯CHD患者6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60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T2DM合并CHD组血清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单纯CH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CHD组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均与TG和HOMA-IR呈正相关(r=0.219、0.228,P均<0.01);TG和ox-LDL/β2-GPI复合物是T2DM危险因素,ox-LDL/β2-GPI复合物和HbA1C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ox-LDL/β2-GPI复合物与T2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测定143例糖尿病(其中61例并发冠心病,82例无冠心病)患者HbA1C、hs-CRP、D-dimer水平,并与85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HbA1C、hs-CRP及D-dimer含量在健康对照、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合并冠心病患者组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组中,三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HbA1C、hs-CRP和D-dimer水平的变化有利于观察病情,对评价疗效及预防冠心病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病例46例,作为治疗组;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病例30例为对照I组;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Ⅱ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把治疗组与对照Ⅱ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比较后发现,高血压、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ISI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存在一些关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3支病变多见。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多而复杂,临床中应针对上述因素加强综合观察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根据肌电图中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估糖尿病周神经病变情况,分为DPN组7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41例,分别就其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足部踝肱指数、感觉阈值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DPN 组年龄、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均高于NDPN组(P<0.05),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低于NDPN组(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足部感觉振动阈值高于NDPN组(P<0.05)。结果表明,高龄、病程长、高HbA1c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与年龄、病程、HbA1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EH且年龄≥60岁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EH组(n=60)和EH+DM组(n=68),选择同期单纯T2DM患者为单纯DM组(n=63)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61),分析EH合并T2DM患者在不同高血压亚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Lp-PLA2的差异;分析hs-CRP、Lp-PLA2不同亚组中FPG、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差异,分析hs-CRP、Lp-PLA2与HbA1c、SBP、DBP的相关性。结果 EH+DM组、EH组、DM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Lp-PLA2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EH+DM患者随高血压级别的升高, FPG、HbA1c、hs-CRP、Lp-PLA2均升高(均P<0.05);随hs-CRP水平的升高,FPG、HbA1c、SBP均升高(均P<0.05);随Lp-PLA2水平升高,SBP、DBP均升高(均P<0.05); hs-CRP与HbA1c、SBP、DBP呈正相关;Lp-PLA2与HbA1c、SBP、DBP呈正相关;同时HbA1c与SBP、DBP呈正相关,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后,hs-CRP、Lp-PLA2水平升高是EH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s-CRP、Lp-PLA2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EH合并T2DM的严重程度,且hs-CRP、Lp-PLA2是EH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可以反应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及高血压分级情况。  相似文献   

15.
陈爱静  郭聪华  杨媛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387-1389,1393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该院内分泌科确诊并收治的T2DM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52例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观察组进行血糖控制治疗1个月,根据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分为有效组、基本有效组、无效组,比较3组患者hs-CRP、Lp-PLA2、HbA1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s-CRP、Lp-PLA2与HbA1c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hs-CRP、Lp-PLA2、HbA1c对T2DM患者病情转归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hs-CRP、Lp-PLA2、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hs-CRP、Lp-PLA2、HbA1c水平低于基本有效组,基本有效组hs-CRP、Lp-PLA2、HbA1c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hs-CRP、Lp-PLA2均呈正相关(P<0.05);hs-CRP、Lp-PLA2、HbA1c联合检测对T2DM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hs-CRP、Lp-PLA2、HbA1c可作为评估TWDM疗效和预后的敏感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该病患者近期病情转归的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寻找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新方法。方法 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根据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6例;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30例(年龄、性别与糖尿病两组匹配)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的空腹血浆PAI-1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等相关指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2型糖尿病两组血浆PAI-1水平、Homa-IR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O.05);超体质量肥胖组[男腰臀比(WHR)≥0.90,女WHR≥0.85]血浆PAI-1水平高于非肥胖组(男WHR%0.90,女wHR〈0.85)(P〈0.05);相同WHR水平间PAI-1水平依正常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逐渐升高;PAI-1与BMI、WHR、FINS、总胆固醇、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PAI-1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2型糖尿病、冠心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浆PAI-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及其发生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300例,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分为无DR糖尿病组、背景期DR组和增殖期DR组3组各10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所有入选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定比较血清25-(OH)D和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T2DM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与DR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2型DR发生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组糖尿病病程和血清25-(OH)D、HbA1c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DR进展,正常对照组、无DR糖尿病组、背景期DR组和增殖期DR组4组糖尿病病程逐渐延长,血清25-(OH)D水平逐渐下降,HbA1c水平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糖尿病病程及HbA1c水平与DR呈正相关(P<0.01),血清25-(OH)D水平与DR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和HbA1c是2型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25-(OH)D是2型DR发生的保护因素(P<0.01);血清25-(OH)D是2型DR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能促进了DR的发生和发展,与DR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纤维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筛选T2DM患者539例,依据腹部超声分为T2DM组(n=234)、T2DM+NAFLD组(n=305),再依据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评分(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fibrosis score,NAFLDFS)分为<-1.455排除纤维化亚组、-1.455~0.676可疑纤维化亚组、>0.676诊断纤维化亚组,行骨密度检查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及血脂等血清学指标。结果:与T2DM组相比,T2DM+NAFLD组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股骨干及全部股骨的骨密度及T值下降(P<0.05)。与-1.455~0.676亚组及<-1.455亚组相比,>0.676亚组股骨颈、Ward’s三角的骨密度及T值下降(P<0.05)。T2DM组和T2DM+NAFLD组骨量异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存在差异(48.29%vs 65.90%,P<0.01);<-1.455亚组,-1.455~0.676亚组,>0.676亚组骨量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48.39%vs 67.98%vs 82.5%,两两比较均P<0.01)。相关性分析示:NAFLDFS与股骨颈、Ward’s三角的骨密度及T值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控制年龄、性别、BMI、病程、FBG、ALT、HDLC、HbA1C及载脂蛋白B(APOB)后,NAFLDFS评分是骨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1.455~0.676亚组相对于<-1.455亚组骨量减少的风险增加(OR=2.235,95%CI 1.040~4.803,P<0.05);>0.676亚组相对于<-1.455亚组骨量减少的风险增加(OR=4.463,95%CI 1.221~16.308,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肝纤维化患者骨密度减低,两者具有相关性,进展性肝纤维化是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与血管生成素2(Ang-2)比值对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本院)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98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将98例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42例)和单纯T2DM组(56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ng-1、Ang-2、Ang-1/Ang-2。结果 微血管病变组的体质量指数、FPG、HbA1c、HOMA-IR、Ang-2均高于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Ang-1/Ang-2低于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病变组的病程长于单纯T2DM组,FIN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2DM组的体质量指数、FPG、FINS、HbA1c、HOMA-IR、Ang-2均高于对照组,Ang-1/Ang-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2与病程、HbA1c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1、0.391,P<0.05),Ang-1/Ang-2与病程、Hb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8、-0.423,P<0.05),Ang-1、Ang-2、Ang-1/Ang-2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625、0.737、0.902,约登指数分别为0.134、0.549、0.744。结论 血清Ang-2在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中呈高表达,而Ang-1/Ang-2则明显降低,且Ang-1/Ang-2对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诊的6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监测和计算患者的DC值,收集C肽、HbA1c、FBG、LDL-C、HDL-C、TG、TC、PCT、IL-18、CRP水平的相关资料。按照DC值大小对患者进行分组(DC>4.5 ms,视作低危值;DC在2.5~4.5 ms,视作中危值;DC<2.5 ms,视作高危值)。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血糖、血脂、炎症因子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T2DM患者DC值的因素。结果按照DC值不同将69例T2DM患者分为A组(低危值,24例)、B组(中危值,22例)、C组(高危值,2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的HbA1c、FBG、LDL-C、TG、TC、PCT、IL-18、CRP水平有显著差异,且A组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