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热病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危险性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世界各国在接种黄热病减毒活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资料、以及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在开展黄热病疫苗接种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黄热病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包括YEL-AND和YEL-AVD等严重并发症在内的各种不良反应,其发生与疫苗的自身情况及接种对象的体质、健康、生理状况密切相关。结论为防止各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实施接种人员应根据接种者的机体情况及其在旅行过程暴露于黄热病的危险程度,做出危险性评估,决定其有无接种必要。同时要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做好疫苗使用后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两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和Vero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Vero细胞乙脑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在湖南省沅江市和衡东县筛选8~20月龄无乙脑疫苗免疫史(基础免疫组)和1.5~3岁完成了基础免疫(加强免疫组)的二组健康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沅江市的观察对象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衡东县的观察对象接种Vero细胞乙脑疫苗。然后从每个市县的二组观察对象中抽取部分对象检测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脑中和抗体滴度,并观察其接种不良反应。结果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Vero细胞乙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两种疫苗的接种不良反应以全身发热为主,分别占不良反应的95.4%和92.3%,发热72h后恢复正常。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2.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3.1;加强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3.2%,GMT为1:28.6。Vero细胞乙脑疫苗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3.2%,GMT为1:25.1;加强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3.7%,GMT为1:32.4。结论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Vero细胞乙脑疫苗安全、有效,可在预防控制乙脑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热病疫苗接种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不良反应的危险因子、危险人群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研究全球黄热病流行概况及其对人类的严重威胁、黄热病疫苗及接种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接种禁忌症、危险人群等,深入探讨目前黄热病疫苗接种现状和急需改进的措施。结果结合新《国际卫生条例》草案提出国境口岸应具备的预防、应对和处理黄热病疫苗接种所致突发事件的能力。结论国家应严格规范黄热病疫苗的生产,国际旅行保健中心应加强对黄热病疫苗使用的管理,卫生检疫部门应做好疫苗所致不良反应事件的预防和疫苗使用后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观察驻吉林省灾区某部新兵进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灭活疫苗I型及甲肝(HAV)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反应性及免疫原性,为部队防疫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名新兵随机分为HFRS灭活I型疫苗及HAV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观察组,对照组为(单独接种HAV减毒活疫苗单甲组、单独接种HFRS灭活I型疫苗的单出组)。观察接种后反应性及HFRS灭活疫苗接种后,测特异性IgG荧光抗体,计算阳转率,HAV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用酶联反应竞争抑制法检测血清中抗-HAV(IgG)抗体OD值并进行对比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组及单甲、单出组疫苗接种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一人发病;联合接种组抗-HFRS抗体的阳转率及抗-HAV(IgG)抗体的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单出接种组及单甲接种组。结论:HFRS灭活疫苗I型及HAV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是安全的,有效的,而且免疫效果优于单独接种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冻干和液体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在衢州市选择24~36月龄和18~25岁人群,分2组接种冻干和液体甲肝减毒活疫苗1针,观察免疫后48h内局部和全身反应,检测免疫后6周血清甲肝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儿童和成人接种2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后,均未见有明显接种反应,疫苗安全性良好。冻干疫苗接种组和液体疫苗接种组,接种前甲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41%和25.9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接种后6周,甲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和72.5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60.85mIU/ml和48.56mIU/ml,接种后两组间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冻干疫苗较液体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选择部分18~24月龄健康儿童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使用统一的"疫苗接种日记卡"观察记录疫苗接种后副反应,于免后28 d采集血清检测抗-HAVIgG。结果共接种18~24月龄健康儿童354人,14 d内副反应发生率10.73%,发热反应发生率为7.06%,未观察到严重异常反应;检测有效血清标本333份,免后28 d抗-HAV阳性率为92.79%,抗-HAV GMT为14.60 mIU/ml。结论国产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由蚊子或蜱类为媒介传播,主要在南美洲和非洲流行,病死率高达20%以上。黄热病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存在疫苗毒株毒性恢复的潜在危险,近年来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都有接种疫苗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例接种疫苗后偶合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确认,为类似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岳阳市华容县报告的某例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患儿发病、诊疗、接种史、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由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会诊。结果接种疫苗合格有效,接种人员具有资质,接种程序规范,各级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表明患儿发热、皮疹等多种临床症状由偶合川崎病引起,疫苗接种与发生川崎病的关联性极小。结论患儿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与川崎病的发生无因果关系,判断为疫苗接种的偶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甲肝减毒疫苗是我国使用多年的常规疫苗,对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的发生和流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使用的液体甲肝减毒疫苗由于运输贮存要求高,近年已逐步被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所代替。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但以往的疫苗安全性评价存在现场范围小:观察人群单一、样本量偏小等不足。因此,我们针对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现场接种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于2004年3~4月率先完成了现场接种,现将疫苗接种后副反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准确掌握镇原县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在全县范围内抽查30个村210例于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进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原有的卡介苗、乙肝疫苗(全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等5种疫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为99.52%~1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逐年上升(P<0.01),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明显低于麻疹-腮腺炎-风疹3联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2联减毒活疫苗(P<0.001);新增的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等4种疫苗接种率为65.59%~94.7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第2剂及A群流脑疫苗第1剂、第2剂合格接种率逐年上升(P<0.05),乙脑减毒活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接种率明显低于第1剂次(P<0.001)。结论镇原县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接种率较低,要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加强新增扩免疫苗的接种,加大对大龄儿童接种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儿童及时、全程、合格接种。  相似文献   

11.
两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基础免疫的血清抗体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考察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在新沂市和邳州市分别对 14 1名和 99名无乙脑疫苗接种史的 12~ 2 4月龄儿童 ,分别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 ,在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采血用反向被动凝集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抗体。结果 :14 1名经减毒活疫苗免疫的儿童 ,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的 2 2 70 %上升至免疫后的 87 2 3 % ,GMT由 1∶12 60上升为 1∶46 13 ;99名用灭活疫苗初免 2针的儿童 ,抗体阳性率由 13 13 %上升至 67 68% ,GMT由 1∶11 83上升至 1∶2 2 5 3。对免疫前抗体阴性的儿童 ,分别注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后 ,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83 49%和 62 79%。两种疫苗的安全性均好 ,接种后仅 17人 ( 0 0 7% )有轻度发热 ,11人 ( 0 0 4% )出现局部红肿。而减毒活疫苗出现反应的人数又少于灭活疫苗。本次观察表明 ,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高于灭活疫苗 ,安全性好 ,接种次数少 ,适宜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黄热病疫苗不良反应构建下的出境人员接种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估。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福清分中心疫苗接种室进行预防接种的出境人员共13 300人次,收集接种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信息,并对其病理反应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收集接种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2 086例,一般反应发生率为15.50%,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19%,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局部红肿、周身发热等。结论黄热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红肿、周身发热、全身乏力等,基本和预期的结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纯化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筛选405名8~20月龄无乙脑疫苗免疫史和419名18~36月龄并仅接种一次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二组健康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接种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观察其接种不良反应,并在两组观察对象中抽取193名用细胞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脑中和抗体。结果纯化乙脑疫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2%;免疫成功率为78.9%;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2.47%,GMT达1:23.1,1年后抗体阳性率为60.91%,GMT为1:10.9,加强免疫后1月抗体阳性率高达93.24%,GMT为1:28.6,基础、加强免疫前后抗体滴度分布、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乙脑疫苗,值得在控制乙脑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监测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探讨黄热病疫苗与多种疫苗不同部位同时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对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7—2010年预防接种者进行回访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回访8 730人次,23 494针次。其中接种黄热病疫苗3 702人次,共有1 081人报告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报告率为12.38%;按接种针次计算为4.60%,报告的不良反应以一般不良反应为主,占99.99%,未出现1例异常反应。结论黄热病疫苗与多种疫苗不同部位同时接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对宜春市适龄儿童接种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并进行安全性观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0 000例18~24月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儿童中共报告1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0万。其中异常反应4例,均为过敏性皮疹,异常反应发生率13.33/10万;一般反应8例,发热为主要症状,一般反应发生率26.67/10万。91.67%的不良反应发生在24 h内。全部病例均在短时间内痊愈,无严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减毒活疫苗安全性以及免疫效果。方法把甲乙肝联合疫苗同乙型脑膜炎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于洁净级小白鼠后观察不良反应,并在45 d后对其做免疫原性的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减毒活疫苗组小白鼠均无毒副作用产生,且都产生免疫,肝脏和小脑的病理切片均无病变产生。结论同时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减毒活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有效地应用疫苗预防和控制学龄前儿童风疹,方法 对学龄前儿童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并于3年后进行免疫效果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结果 儿童在接种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后3年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83.50%,保护率为97.94%。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接种风疹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应扩大对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的接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东莞市一种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于接种后30 min、6h、24 h、48 h、72 h、4~10 d对受种者进行随访,通过电话或自动报告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受种者接种后情况均登记在《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安全观察登记表》,使用Excel2003和SPSS13.0进行分析. 结果 2011年7月26日-2012年9月30日,东莞市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6/万,病例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76.19%)为异常反应,多为(86.36%)24 h内出现症状,以皮疹为主要表现. 结论 东莞市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轻症为主,接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2004年对湛江市赤坎区寸金管区156名2~10 岁儿童进行调查,检测抗 HAV水平。[结果]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后1个月抗 HAV阳性率为76 47%,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1个月抗 HAV阳性率为 100%。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后抗 HAV阴性的儿童,加强接种减毒活疫苗1月后抗 HAV全部阳性,几何平均浓度为 508 mIU/ml;加强接种灭活疫苗1月后抗 HAV全部阳性,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3 013 mIU/ml。[结论]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者需要加强接种,用灭活疫苗加强接种比用减毒活疫苗产生的甲肝抗体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 (H2 株) 在小学生中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431 名6~9 岁甲肝易感小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H2 株), 对照组接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结果: 全部接种对象均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免疫后观察组抗-HAV 阳转率在T3 和T12时分别为85.44% 和85.64% ,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2.93% 和28.32% 。结论: 两组的抗-HAV 阳转率差异有显著性, 表明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 (H2 株)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