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86例达到有创通气治疗指征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3例)通过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43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达到撤机条件所需的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增高(93.0%vs74.4%,P〈0.05),操作用时少[(3.06±0.87)min vs(4.22±0.91)min,P〈0.01];患者耐受率高(76.7%vs51.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2.6%vs 58.1%,P〈0.05);血气分析(SaO2、PaCO2)首次达标所需时间[(25.38±10.15)h vs(32.12±11.62)h,P〈0.01]及达撤机条件所需时间[(3.22±1.46)d vs(4.37±1.61)d,P〈0.01]均较短。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对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岁以上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口服脂必妥片(0.35 g/片),1次3片,3次/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6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胆固醇(TC)[(4.01±0.16)vs(5.68±0.32),P〈0.05]、甘油三酯(TG)[(1.89±0.13)vs(1.92±0.11),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7±0.14)vs(2.80±0.33),P〈0.05]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1±0.12)vs(1.28±0.18),P〈0.05]水平明显升高。低切变率全血黏度[(6.33±1.02)vs(8.58±1.17),P〈0.05]、红细胞压积[(0.33±0.05)%vs(0.41±0.02)%,P〈0.05]、血小板聚集率[(29.50±1.36)%vs(34.45±1.65)%,P〈0.05]明显降低。结论血府逐瘀汤对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早期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12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根据其喂养方式分成2组:母乳喂养组46例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50例。比较2组早产儿院内感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将2组胎便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生后14d的体重增长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4.3%和18%,P〈0.05);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8.7%和24%,P〈0.05);母乳喂养组胎便排尽的时间显著早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73.7±10.1)h和(92.0±21.4)h,P〈0.01];母乳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6.9±1.5)d和(8.0±1.9)d,P〈0.05);母乳喂养组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9.8±1.6)d和(11.3±2.4)d,P〈0.05);母乳喂养组生后14d的体重增长优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199±100)g和(147±75)g,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可降低院内感染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使其较早达到足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故应提倡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并与硫酸镁治疗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l月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应用盐酸利托君;对照组70例应用25%硫酸镁,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效时间缩短〔(20.7±4.2)vs(28.4±3.9)h,P〈0.05〕,妊娠时间延长〔(20.6±1.8)vs(15.3±2.5)d,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7.1%vs15.7%,P〈0.05),住院时间缩短〔(6.2±2.2)vs(11.9±4.2)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无停药。结论利托君抑制早产孕妇的子宫收缩疗效确切,显效快,且围产儿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经由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及溃疡愈合疗效情况、出血停止时间、大便隐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98.3% vs 78.3%);观察组溃疡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 vs 76.7%);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35.0±9.4)h vs(45.9±8.3)h];观察组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5.06±0.69)d vs (6.44±0.82)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7.63±1.1)d vs (8.76±1.3)d];2组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奥曲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白介素(IL-1)、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2周心脏超声测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并检测血清BNP、IL-1。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5.8%(25/38),总有效率为92.1%(35/38),对照组显效率为44.7%(17/18),总有效率为86.8%(33/38),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FS、LVDD、LVSD有显著变化[(35.2±4.7)%vs(47.2±6.2)%;(16.1±0.7)%vs(20.5±0.4)%;(60.2±4.6)mm vs(55.3±4.4)mm;(43.5±5.2)mm vs(36.3±4.8)mm,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FS、LVSD、LVDD也有显著变化[34.3±5.1)%vs(42.4±5.6)%;(15.4±0.8)%vs(17.4±0.7)%;(62.6±3.7)mm vs(59.2±5.7)mm;(44.1±4.0)mm vs(40.3±3.9)mm,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2±6.2)%vs(42.4±5.6)%;(20.5±0.41)%vs(7.4±0.7)%;(55.3±4.4)mm vs(59.2±5.7)mm,(36.3±4.8)mm vs(40.3±3.9)mm,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BNP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的功能,降低IL-1、BNP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久凤  刘锦明  刘正聪 《现代医学》2014,(11):1371-137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健康教育后,掌握健康教育内容观察组有50例(78.13%),对照组有38例(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82±0.9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8±1.12)d(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4 416.18±189.46)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 931.42±224.38)元(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预防性皮肤护理能否减轻西妥昔单抗所致皮疹。方法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应用西妥昔单抗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预防性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皮疹严重程度。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皮疹程度轻(Ⅲ级毒性6.67%vs 22.22%,P〈0.05)、发生时间晚((16.09±5.04)d vs(10.13±2.97)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发生率(76.67%vs 83.33%,P〉0.05)、持续时间((34.35±3.19)d vs(36.47±4.52)d,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皮肤护理可减轻西妥昔单抗所致皮疹。  相似文献   

9.
马文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45-14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途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预先设置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透析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总掌握率[88.1%(37/42)]显著高于对照组[50.0%(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P〈0.01)。观察组透析间隔时间[(3.88±0.68)d]显著长于对照组[(3.03±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18.63±4.56)d]短于对照组[(35.34±5.03)d],医疗费用[(8119.12±3047.31)元]显著低于对照组[(12 546.47±3246.1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5、5.36,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0.5%(38/42)]显著高于对照组[73.8%(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非同期队列研究,对实施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各种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各项指标变异系数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路径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3.2±0.6)vs(3.3±0.6)天]、住院总费用[(2817.4±146.2)vs(2838.7±194.0)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住院费用各项比较,路径组药费下降[(484.4±40.7)vs(511.0±59.2)元],但治疗费增加[(445.1±52.4)vs(420.8±50.1)元],两组间的药费和治疗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变异系数比对照组小,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药费下降、满意度提高,临床路径应用于我院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临床路径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对住院日和医疗费用的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同期队列研究,对实施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脑出血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各种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路径组住院总费用下降[(12520.1±922.5) vs(22757.5±21282.5)元]、药费下降[(6772.6±6388.0) vs(12578.8±10546.1)元]、化验费下降[(1649.3±948.4) vs(2337.1±1745.6)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天数缩短[(16.0±6.9)vs(18.1±9.9)天]、检查费下降[(770.7±1064.8) vs(1331.1±2086.2)元]、治疗费下降[(592.5±1108.7)vs(1218.9±2896.1)元],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脑出血临床路径实施后在降低医疗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优化诊疗护理工作流程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指导的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医学指导的临床路径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4856.0±823.0)元]及住院时间[(10.2±2.0)d]明显低于对照组[(6451.0±845.0)元、(11.8±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达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指导的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现实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宋璋  陈允祥  潘少奕 《海南医学》2014,(11):1582-1584
目的探讨缺血性J波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确诊的STEMI患者263例,将入院时经心电图检查未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对照组,共210例,将在首次心电图检测中记录到缺血性J波者列为观察组,共53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院48 h和住院期间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及观察组中患者的QT、QTd、Tp-Te值。结果观察组入院48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48 h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和Tp-Te值分别为(99±22)ms和(142±25)ms,均高于无该症状者的(72±14)ms和(104±21)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QTd、Tp-Te值分别为(91±24)ms和(130±32)ms,均高于对照组的(61±17)ms和(97±22)m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波可作为急性STE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如结合QTd、Tp-Te值能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住院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治疗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①治疗组痊愈率[77.8%(35/45)]及总有效率[100.0% (45/45)]较对照组明显提高[44.4% (20/45)、86.7% (3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平均住院日[(12.1±1.5)d]、住院费用[(4523.0±185.0)元]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3±2.5)d、(6450.8±267.4)元],患者总满意度[100.0% (45/45)]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95.6%(43/45)]较对照组提高[48.9%(22/45)、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缩短其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护理临床路径在阴道产钳助产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阴道产钳助产的产妇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临床路径产妇76例设为研究组.50例未实施护理临床路径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预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孕妇及家属满意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预后率(67.11%)优于对照组(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3.83±1.06)d]少于对照组[(4.11±1.35)d],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住院费用[(6365.35±152.14)元]少于对照组[(6503.04±179.27)元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及家属满意率(92.13%)明显优于对照组(8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产钳助产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提高孕妇预后,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6.
贺彤  陈琳  李青 《海南医学》2014,(16):2375-2377
目的 研究行多次OGTT检查对高危孕妇产前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母婴结局。方法 简单随机选择2012年8~11月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捡查的62例高危孕妇(观察组),分别于孕24~28周及32~35周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量试验检查。选择同期未按照医嘱及时复查的高危孕妇39例为对照组,观察高危孕妇二次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及两组孕妇胎盘异常或早产、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 高危孕妇二次葡萄糖筛查的检出率为16.13%(10/62),明显高于首次葡萄糖筛查的检出率4.84%(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89±0.06)分,高于对照组的(8.25±0.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和婴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12±0.08)d,低于对照组的(8.61±0.17)d,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孕妇增加二次葡萄糖筛查可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合适的依据,明显改善母婴结局,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2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24〈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7±2.2)h比(2.8±1.0)h,(18.1±2.9)h比(2.1±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收治并确诊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退变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开放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观察组60例采取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住院方面的差异,同时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腰椎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49.3±23.2)min vs.(128.4±24.7)min,P<0.05],但其手术失血量、平均切口长度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4±8.2)分vs.(59.5±7.7)分,P<0.05];2组腰椎JOA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26.6±2.8)分vs.(18.5±2.4)分,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