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肉眼脓尿、乳糜尿及含盐类较多的盐类尿外观均混浊,呈乳白色。但三者的概念,成因及临床意义完全不同。脓尿是指尿内含有白细胞及脓细胞。按其含量多少分为“镜下脓尿”及“肉眼脓尿”两种。前者含白细胞及脓细胞较少,仅在显微镜下发现;后者含白细胞及脓细胞较多,肉眼可见尿液混浊,呈乳白色,重者可见脓块。  相似文献   

2.
<正> 尿比重及尿渗透压均是临床反映肾脏功能,特别是肾小管功能的常用指标。本文目的在于找出一种由尿比重推算尿渗透压的简单方法。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本研究共收集140份尿液标本,分为5组。第1组为心衰病员尿液标本,共30份;第2组为糖尿病患者尿液标本,共18份;第3组为慢性肾衰病员尿液标本,共26份;第4组为脑血管病患者尿液标本,共23份;第5组为基本正常人的尿液标本,共43份。收取尿液标本前3天内患者均  相似文献   

3.
乳糜尿     
<正> 一、概述乳糜尿多由丝虫所致一种丝虫病的晚期临床表现。此病从地理分布来看,系以北伟30°到南伟30°。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尤其在亚洲。我国长江沿岸各省及山东、广西、东南沿海广东省也常见。Hippocrate 首先认识到,在尿中能出现脂防,并把脂肪与严重的肾脏疾病联系起来。1651年 Jean,Pecguet,Mellenbroch 发现了淋巴循环。他们认为乳糜尿是由于腹部淋巴管与泌屎系不正常的连接而产生。到了19世纪,Prout(1841年)首先提出分泌学说,认  相似文献   

4.
用尿流计测定尿流率,提供诊断下尿路梗阻的客观数据,已日益为泌尿科医师所注意。我院自1980年起,自制尿流计测定尿流率,所需材料少,制作简便,使用方便,对患者无损伤,能同时测定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总尿流量与尿流时间等四项指标,可用于诊断下尿路梗阻的疾患,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黑尿病为罕见病,现报告一例如下:男性,47岁,已婚,职员,患者以腰痛,黑尿四年而入院。早在43岁时,无明显诱因,也无腰扭伤史而出现腰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发作时,腰部活动受阻,甚至不  相似文献   

7.
尿潜血试验、尿红细胞(RBC)镜检及尿血红蛋白(Hb)浓度测定主要用于各种血尿病人的检查,临床常见于白血病、肾脏疾病、尿路疾病及溶血性贫血等,由于此三种测定方法原理各不相同,测定过程中受尿液中一些干扰物的影响,尤其是尿潜血试纸法受尿液中肌红蛋白及抗坏血酸等物质影响较大。因此,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可提高对血尿病人诊断的准确性。本文通过60例门诊病人的尿  相似文献   

8.
采用测定尿渗透压来判断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在我国已较为广泛应用,尿溶菌酶近年来作为检测肾小管功能缺陷的指标之一[1],亦被临床认可。其目的在于探讨两种检测结果对尿感定位上诊断的实际意义。回顾近几年我室对尿感病人所作的检测,分析结果,供!临床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患者因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成为尿路感染诱因,而使症状逐渐加重,故对这类患者的尿液变化苦用一般尿路感染判定标准进行诊断,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平时尿液所见报告于下。1对象及方法检查对象为我院血液透析110例.男62例,女48冽.慢性肾炎(CGN)62例(56.3%),糖尿病肾病(DM)32例(29.0%),肾硬化(NS)10例(9.0%),肾囊肿(PCK)6例(5.45%)。检查方法:采集患者中段尿作为检样,把尿液一分为二,以15O0r小m1o’离心,对尿沉渣用4O0“显微镜进行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数。另一管作细菌学检验,测定细菌数和…  相似文献   

10.
<正> 尿黑酸尿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因体内尿黑酸氧化酶缺乏,使尿黑酸在体内堆积,经肾脏排泄后,使尿色异常。现将所见一例报道如下: 患儿女,1岁。因尿色异常于1984年11月27日入院。该患儿为抱养儿,抱养时尿色正常,但尿布经水浸泡后呈红色,用肥皂洗涤后立即变成棕黑色,有轻微特殊臭味。如尿液不经处理,放置后自行变色,两天后先变为深红色,逐渐变成棕黑色。  相似文献   

11.
朱××,男,25岁,大学刚毕业在某中外合资企业从事日语翻译。自1994年8月分来自觉头胀头痛,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四肢无力,人日消瘦,纳便如常;在绍兴市区各大医院求诊未见好转。经B超、X光、血生化(全套),直至CT(头颅)检查均未见特殊病变。因全身乏力不能自支,骶腰酸痛难受,头部诸症无减,无力骑自行车,行走也觉双腿重滞,尿频而多,经尿检,发现精子满野。余无殊。西医诊为:前列腺炎。用回春通淋丹、泌尿灵及大量抗生素等,均未见寸效,反复多次尿液镜检皆为精于满野;心情恐惧,而慕名前来男科求诊。此时,已转展2月余。 10月12日初诊,患者面色咣白,目眶凹陷,神疲萎弱,唇干舌燥,语言无力。自诉:有手淫史,但近年因自觉乏力而停止,腰骶酸重,尿清频,夜间无遗精,白天无滑精。检查:阴茎发育正常,但瘘软,阴囊上缩。睾丸偏小,无肿胀,无压痛,亦无其他特殊病变,尿道口清洁,裤无精斑,包皮宽松。尿检:全尿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证实含钙尿石形成的尿危险因素是24小时尿高pH、钙、尿酸、草酸和低镁、钠/肌酐、渗透压/肌酐。本组测定值不宜计算形成结石的相对概率,宜采用判别分析。判别值为—22.620,正常人符合率为100.00%,病人为80.56%,两者判别能力有极显著性意义。其中钙、尿酸和草酸对尿石形成的贡献率较高,因此,尿石防治的重点应控制这3个因素。此外还讨论了各危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及用雷达图形象地表示尿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少尿是指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毫升而言,如果24小时内尿鼍少于100毫升或12小时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在无尿路梗阻情况下,少尿或无尿常是肾功能不全的表现,是病情危险的征兆,应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呼叫120尽快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急诊检查和治疗,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14.
一、概念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者,称为少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100ml 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或尿闭。二、少尿或无尿疾病的分类1.肾前性少尿或无尿(功能性肾衰竭)(1)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2)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5.
用Clinitek200型尿十项分析仪(简称尿分析仪)对100例门诊患者尿标本及自配系列模拟血尿标进行红细胞检测,并与显微镜检查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法阴性符合率100%;阴性和阳性总符合率72%(以阴性和阳性标本结果完全符合的例数计算)阳性结果符合率59.4%(以两法检测结果完全相符的例数计算)两法的符合率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及pH值下降而下降,就其原因进行了探讨,提示:在常规工作中尿分析仪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晨尿标本和新鲜尿标本对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影响.方法 入选101例疑有尿路上皮癌或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的患者,随机分配入晨尿组与新鲜尿组,各取不同尿液标本行脱落细胞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组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晨尿组对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为31.4%,低于新鲜尿组的敏感性55.9% (P<0.0...  相似文献   

17.
18.
尿动力学检查中尿道内尿管对尿流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自由排尿和经尿道尿管压力-流率测定的尿流参数,探讨尿管对尿流测定的影响。方法:47例泌尿系症状患者,第1组为11例能在自由排尿时排尿而在压力-流率测定时不能排尿的患者,第2组为36例2次检查皆可排尿的患者(包括5例小儿患者)。每个患者都进行了自由排尿(无尿管)和压力-流率测定(有尿管)2次检查。然后比较2次检查的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残余尿(PVR)、排出尿量(VV)和达最大尿流时间(Tmax)。结果:11例成人(23%)患者带尿管时不能排尿。31例(66%)成人患者2次检查皆可排尿,2次尿流参数比较显示Qmax、Qave、Tmax和P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例小儿中2次检查的5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年人尿管对尿流Qmax、Qave和PVF测定结果有影响。在小儿尿管对尿流测定影响较小。因此,对于成年人为了排除尿管对尿流测定的影响在进行压力-流率测定前应常规进行自由排尿测定各项尿流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细菌尿与脓尿的关系。方法:195例患者于治疗前认真清洗和消毒会阴部,然后取中段尿送培养,有细菌生长者作菌落计数及药物敏感试验,依据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菌尿(尿中无细菌生长)、低菌尿(尿中细菌<105个/ml)及高菌尿(尿中细菌≥105个/ml)3组。将全部患者的脓尿按以下标准分为3组;轻度脓尿为尿液中白细胞5~20个/HP;中度为21~30个/HP;重度为>30个/HP。将脓尿与细菌数量的差异作显著性检验。结果:195例中,轻度脓尿55例,中度60例,重度80例。无菌尿109例,低菌尿48例,高菌尿38例。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的脓尿及菌尿均应认真对待,严重再发性感染应精密随访,加强治疗及预防。反复发作者应当用抗生素半年以上。应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并经常排空膀胱。性交后排空膀胱可减少再感染机会,但睡前服1次预防量的抗菌药可能会更有效。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的尿培养细菌计数低于105/ml,因此,关于细菌尿对有症状患者的诊断价值,值临床医师和微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下面是关于高胱氨酸尿症两篇译文。由于本症多见于幼年及青年(20岁以下)易与发病于同年龄的马凡(Marfan)氏综合征较难鉴别,误诊病例已有发生。多年来报告马凡氏综合征的文献不少,但对高胱氨酸尿症的,国内只裴琼华等(1978)报告兄妹两人同患本症的文章,因此,特提出高胱氨酸尿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与马凡氏综合征的有关鉴别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