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日咳从肝论治管见李书生清水传统医学研究所(741400)关键词百日咳病因病机治法中图分类号R272.560百日咳,中医认为多因外感时行疠气,夹痰交结气道,导致肺失清肃,气冲上逆而成。临证一般以宣肺化痰,泻肺涤痰,清肺养阴之法治疗。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  相似文献   

2.
重用鲜竹沥治疗小儿感冒愈后稠涕不止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为小儿时期常见的多发病,而感冒愈后仍有很多小儿都会出现流鼻涕,临床上中医多从肺论治,采用宣肺滋阴润肺等疗法,实质上,因"肺为娇脏",故他脏的功能失调可影响肺的宣肃功能.特别是小儿为纯阳之体,故感邪之后,邪易从阳化热化火,得病多属阳证、热证,因此在小儿感冒愈后流稠涕不止的辨证治疗上,除从肺论治外,根据病情应从肝论治,肝平肺降而鼻涕自止.  相似文献   

3.
小儿慢性咳嗽其本在肺,与肝的关系密切相关。肝与肺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临证治疗中,要认识到肝疏泄功能失常在小儿慢性咳嗽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从肝论治小儿慢性咳嗽应当四诊合参,灵活辨证论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不可随意妄加治肝之品。凡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肝血不足等因素,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而咳者,皆可从肝论治,宜采用疏肝宣肺、清肝泻肺、柔肝肃肺等治法。但由于从肝论治小儿慢性咳嗽在中医药辨证及治疗等方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统一标准,以冀对小儿慢性咳嗽进行更有效、更全面的治疗,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多病因、异质性肠功能紊乱疾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及外感风寒等致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肺失宣肃及心气受损,浊气上逆,清气下泄,气机升降失常;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瘀血痰浊阻于肠道;治疗应调理脏腑气血,恢复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常用治法有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泻肺肃气、调心安神、理气活血等。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多病因、异质性肠功能紊乱疾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及外感风寒等致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肺失宣肃及心气受损,浊气上逆,清气下泄,气机升降失常;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瘀血痰浊阻于肠道;治疗应调理脏腑气血,恢复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常用治法有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泻肺肃气、调心安神、理气活血等。  相似文献   

6.
咳嗽是内科的一个常见病 ,它的发病和肺密切相关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为病……肺为咳” ,《素问·咳论》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说明五脏六腑皆与咳嗽有关。以下根据临床体会就咳嗽的脏腑论治作简要阐述。1 从肺论治肺为五脏之华盖 ,位居上焦 ,开窍于鼻 ,上连咽喉 ,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肺为娇脏 ,不耐寒热 ,不论外邪还是内邪 ,均可导致肺气失于宣肃 ,肺气失宣而壅滞 ,肃降失常而肺气上逆 ,故治疗咳嗽不能离乎治肺。基于咳嗽的基本病机是肺气宣降失常 ,肺气上逆 ,故治咳关键在于复其宣降 ,使逆上之气得平 ,可…  相似文献   

7.
肺癌发热、肺癌胸水和肺癌胸痛统称为肺癌难症,治疗棘手。中医认为,肺癌发热乃因痰热瘀互结上焦,致上焦郁闭不通,宣发肃降失常,营卫不和所致,与《伤寒论》小柴胡汤证病机相似,故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肺癌胸水是邪毒痰瘀结聚于(胸)肺,肺失宣肃、水停为饮。论治肺癌胸水宜着眼于整体之"虚",以不致泻肺太过,重伤正气为原则;肺癌胸痛主要原因是邪毒蕴结,气滞血瘀,不通而痛。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活血止痛为要。  相似文献   

8.
以往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主要在食管,与肝脾相关,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犯食管胃为发病根本,临床多从肝脾论治以和胃降逆,效果不甚理想。新观点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与肺脾关系密切,中医病机以脾失健运,肺胃不降而致气机失调。治疗应从健脾益气、升降并举入手。  相似文献   

9.
清代名医黄元御创立了中气升降理论。心火上炎宜清降,肺金上逆宜肃降,赖乎胃土之右转;肾水下寒宜温暖,肝木下陷宜升达,藉于脾土之左旋。治疗上强调执中培土,升脾陷而降胃逆。脾胃之升降,即调达阴阳之升降,亦即推运四维肝心肺肾,气血精神之轮转。因此多从扶阳抑阴入手,处处以顾护阳气为先,用药擅培土泻湿、暖脾温肾、疏木清风、降胃敛肺,喜温热而远苦寒,多用甘草、干姜、桂枝、茯苓等药。  相似文献   

10.
肾炎症状复杂,涉及中医病证较多,如“水肿”“血尿”“虚劳”“淋病”等。但从水肿这一主要临床表现来看,肾炎与水肿之关系极为密切,故临床多从水肿论治。而水肿的病机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使水液停聚于体内而出现面目四肢或全身浮肿。三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肺主一身之气,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根据个人体会,将肾炎之水肿分别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则较符合临床实际。从肺论治急性肾炎水肿多由肺气失宣、肺经热毒、肺气壅塞、水邪犯肺、肺阴虚和肺气虚等因引起,可分别以宣、清、降、泻、补五法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水肿属中医水肿范畴。水肿者多由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不利所致。治疗通常采用发汗、利小便、攻逐饮水三法。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泻,性喜条达。肝疏泻功能正常,气机流通,则三焦水道通畅。故特发性水肿的主要病理机制为肝郁脾虚,气滞血淤,三焦气化失常。当从肝论治,理气为先,法取疏肝健脾,行气活血,畅利三焦,方用逍遥散疏肝理气,调和肝脾,药与证合,故而获效。  相似文献   

12.
胃轻瘫是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胃部疾病,“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痿”为胃之功能废而无用。本文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理论,从肺的功能探析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思路。肺气耗伤则气血运行不畅,胃部无以荣养,致胃受纳功能失司;忧(悲)过极、肺气郁滞则肺宣降失常,致胃通降功能不利;肺失肃降则肠胃失于虚实交替运行,致胃运化功能失常。故而提出益肺补气以和胃、消忧畅肺以调胃、通腑理肺以降胃的治疗思路,从而改善胃受纳腐熟、通降运化的功能,促进胃动力的恢复,以期为临床上从肺论治胃动力障碍性疾病提供现代医学依据,拓宽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肺主气属卫,卫气源于肾而固于肺。若因肺气虚,无力助脾宣发五谷形成卫气,也无力推动卫气循行,则卫气不足,循行失常,导致失眠的发生。若肺宣发肃降无权,津液运行乏力,水道不通,液聚为痰,痰郁化热,痰热扰心,出现心烦不寐之症,肺失肃降,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而急躁不寐。肺藏魄,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当脏腑功能失调,令神不安于舍即产生不寐。此外,肺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的相互作用亦与不寐有关。但是,临床上从肺论治不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不寐从肺论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以完善中医治疗不寐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肺胃相关原理和临床实践所得,总结了百日咳从胃论治6法。即:降胃顺气法、清胃利肺法、温胃化痰法、泄胃肃肺法、和胃调肝法、培土生金法,并分别介绍了各种治法的适应证候、常用方药,并列举验案加以说明,还认为百日咳从胃论治,扩展了临证思路,补充了前人治法,有利于提高中医药对百日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黄疸是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的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多从肝胆论治。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笔者认为黄疸病位在脾肺,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困、肺失宣肃、湿郁中焦、脾色外现,治疗当从脾肺论治。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热郁、寒湿、痰饮等多种邪气阻滞胃中,影响气机升降调畅,胃失和降,循经犯肺,肺失宣肃,气逆作咳的结果。临床表现虽以咳嗽为主,但病程是以胃食管反流为核心病理基础。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以胃失和降,肺气上逆,气机失调为发病基础,采用通降和胃法论治,不仅符合“胃宜降则和”的生理特性,也顺应“从胃治咳”以达养胃治肺的效果。在审证求因,明晰人体生理病理的情况下,恢复胃腑通和之性,调畅肺脏肃降之能,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17.
降逆法归属于传统“八法”之中 ,鲜有单独立论 ,但在临床实践中 ,多有应用且与其他各法配合。由于病者的身体禀赋表现 ,各种疾病病症常反映出寒热虚实的不同 ,以及气血、经络、脏腑功能上的变化 ,其病机则主要为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临床上若能够灵活运用降逆法 ,恰中病机地立方、遣药是取得疗效的关键。1 平喘宣肺降逆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而肺主一身之气 ,既维持肺的呼吸功能 ,又主宗气的布散全身。同时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 ,若肺失清肃 ,气不得降 ,即可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肺气上逆及痰饮、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18.
刘非  刘桂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3):187+194-187,194
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多为实证,临床治疗多以祛邪利肺为主。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外感咳嗽在祛邪的同时不能忽略补正,以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位在肺,可直接补肺,亦可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通过补脾达到补肺的效果。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根据五行中肺与脾之间的生化关系,从脾胃的角度论治外感咳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分析其从脾胃论治外感咳嗽的医案,探究其临证思路,或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路志正从肝论治咳嗽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可以导致咳嗽,非独在肺,临床上慢性咳嗽的论治多以肺、脾、肾为主,路志正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情志因素在咳嗽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肝论治咳嗽尤为重要。凡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肝血不足、肝肾亏虚、肝经郁热、肝经受寒、肝气滞血瘀等因素,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而咳者,皆可依肝咳论治。肝咳的治疗,以宣肺化痰止咳治其标,疏肝养肝以治本。文章在总结路志正教授治疗肝咳经验的基础上,从肝咳的历代文献、肝咳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法、临床验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冀希对咳嗽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田军彪教授从肝论治眩晕,认为眩晕发作主要由肝疏泄失常,气机逆乱,肝藏血乏源,脑窍失养所致。又与脾、肺、心、肾四脏关系密切,其中肝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出现肝火犯肺、肝火扰心,上扰脑窍;肝疏泄不及,气机郁滞,克制脾土,导致清阳难升;肝藏血乏源,累及心、肾,出现心肝血虚、肝肾不足,髓海失养,皆可进一步加重眩晕症状。治疗上主以疏肝、清肝、养肝、平肝,辅以健脾、泻肺、养心、清心、补肾,同时顺应四时之气,调节患者情绪,注意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