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汉、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8年6月-2009年10月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433例汉族和103例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发病共同危险因素为绝经年龄晚、肿瘤家庭史、遭遇重大挫折,其中腌渍食物摄入次数多为汉族妇女乳腺癌单独的危险因素(OR=2.729,95%CI=1.762~4.228),肉类摄入次数多(OR=2.744,95%CI=1.784~4.221)是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单独的危险因素;月经规律(OR=0.475,95%CI=0.252~0.893)、蔬菜摄入次数多(OR=0.498,95%CI=0.348~0.712)为汉族妇女乳腺癌保护因素;初潮年龄晚(OR=0.676,95%CI=0.536~0.812),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OR=0.496,95%CI=0.269~0.618),活产次数多(OR=0.306,95%CI=0.097~0.965)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保护因素。结论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发病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唐山地区女性乳腺癌的环境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病理确诊的166例女性乳腺癌病人匹配对照后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农药暴露年限长、放射线检查次数多、体重指数高、精神刺激、行经年数长、流产次数多为危险因素;而水果、豆制品摄入次数和生育胎次多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室内杀虫剂使用年限长(OR=1.747,95%CI:1.163~2.624,P=0.007)、有机溶剂暴露年限长(OR=2.221,95%CI:1.005~4.125,P=0.037)、体重指数高(OR=1.661,95%CI:1.110~2.486,P=0.014)、精神刺激(OR=1.923,95%CI:1.352~3.968,P=0.041)为危险因素;水果摄入次数多(OR=0.751,95%CI:0.591~0.954,P=0.019)、豆制品摄入次数多(OR=0.732,95%CI:0.570~0.939,P=0.014)和生育胎次多(OR=0.314,95%CI:0.129~0.766,P=0.011))为保护因素.市区组与县郊区组的环境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别.[结论]唐山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中,室内杀虫剂使用、有机溶剂暴露、饮食因素等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饮食因素与女性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对于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在唐山市各大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7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匹配对照进行一般情况和10a内的饮食摄入情况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每周摄入蔬菜(OR=0.368,95%CI:0.177~0.763)、水果3次以上(OR=0.485,95%CI:0.271~0.867)、每月摄入豆制品3次以上(OR=0.320,95%CI:0.173~0.591)为保护因素,且摄入频率与乳腺癌发病呈剂量-反应关系(经趋势性检验,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精神刺激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2.286,95%CI:1.277~4.092);蔬菜(OR=0.591,95%CI:0.401~0.871)、豆制品摄入(OR=0.594,95%CI:0.423~0.833)及生育胎次多(OR=0.249,95%CI:0.087~0.716)为保护因素。结论蔬菜、豆制品的摄入对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中国女性乳腺癌部分危险因素的作用,探索乳腺癌的病因。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2006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2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初潮年龄(年)OR=1.54(95%CI:1.3437~1.7654);哺乳OR=0.68(95%CI:0.4779~0.9782);口服避孕药OR=1.33(95%CI:1.0627~1.6589);良性乳腺疾病史OR=2.62(95%CI:2.0275~3.3804);吸烟OR=1.86(95%CI:1.5394~2.2415);饮酒OR=0.81(95%CI:0.6196~1.0686);饮茶OR=0.86(95%CI:0.7646~0.9728)。结论:初潮年龄、口服避孕药、良性乳腺疾病史及吸烟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哺乳及饮茶则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糖尿病药物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为乳腺癌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北京垂杨柳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首次就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417例新发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糖尿病诊断5年内的)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北京垂杨柳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年龄≥30岁有T2DM病史(诊断5年内)的女性438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且无其他肿瘤病史,年龄≥30岁,病例间无任何血缘关系。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乳腺癌其他危险因素及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使用情况。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混杂因素的调整使用多元logistic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及婚姻状况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动吸烟、流产史、工作或家庭压力及无体育锻炼与糖尿病者患乳腺癌有统计学关联,OR(95%CI)分别为:4.986(3.330~7.465)、2.357(1.780~3.122)、3.036(2.221~4.149)及1.687(1.199~2.374),其他因素,如吸烟史、饮酒史、月经初潮、绝经、母乳喂养、体质指数、产第一胎年龄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强度、月收入、被动吸烟、体育锻炼、流产史、工作或家庭压力及体质指数后,二甲双胍药物与乳腺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OR=0.170,95%CI:0.125~0.259),磺脲类药物与乳腺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OR=2.357,95%CI:1.460~4.025),胰岛素与乳腺癌发病无统计学关联(OR=1.236,95%CI:0.969~2.857)。结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为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而磺脲类药物为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胰岛素与乳腺癌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攀钢集团总医院子宫肌瘤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子宫肌瘤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攀钢集团总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女性纳入病例组,同期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正常女性纳入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体检资料、生活习惯、生育情况和不良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子宫肌瘤发病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423例,对照组451人,两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民族和学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 (OR=1.089,95%CI:1.030~1.151)、腰围≥80 cm (OR=4.423,95%CI:1.503~13.015)、腹壁脂肪厚度20 mm (OR=3.602,95%CI:1.902~6.823)、流产1~4次(OR:5.380~35.874,95%CI:3.466~63.496)、食用豆制品频率≥3次/周(OR:2.020~3.727,95%CI:1.367~5.897)、SAS评分(OR=2.308,95%CI:1.341~3.972)和SDS评分(OR=2.119,95%CI:1.457~3.081)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流产、食用豆制品频率高、抑郁和焦虑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唐山市原发性乳腺癌新发女性患者48例与相应非肿瘤患者48例。以问卷调查收集各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生理生育、环境暴露和职业接触、既往病史、心理等信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AT2的野生型等位基因WT、突变型等位基因M1、M2和M3突变频率,分析NAT2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危险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结果被动吸烟大于或等于10年(OR=3.957,95%CI:1.589~10.002)、居住地环境污染(OR=33.571,95%CI:4.270~263.967)、职业接触(OR=9.400,95%CI:1.127~78.405)、烹调时使用排油设备(OR=0.177,95%CI:0.060~0.529)、农药的使用(OR=28.200,95%CI:3.576~222.389)等是乳腺癌的环境危险因素。携带M2、M3等位基因可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63(95%CI:1.155~5.707)和2.083(95%CI:1.068~4.062),而M1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突变杂合子基因型(WT/Mx)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05),而两组间突变纯合子(Mx/Mx)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45,95%CI:1.141~11.015)。慢乙酰化表型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快乙酰化表型者的3.364倍(χ2=7.599,P<0.05)。分层分析发现NAT2慢乙酰化表型与被动吸烟大于或等于10年存在交互作用(OR=9.917,95%CI:1.597~61.597)。结论 NAT2基因多态性和部分环境危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病存在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8.
郭辉  吴美平  王峰  陈鸿钧  王霞 《中国校医》2022,36(5):347-349
目的 分析食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膳食指导。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8年2月—2020年10月南阳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报告系统中527例疑似食源性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阳性确诊率,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在外就餐、是否食用海产品等信息,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527例疑似食源性感染患者中,阳性163例,阴性364例;阳性率30.93%(163/527)。年龄、季节、是否在外就餐和是否食用畜肉、海产品、水果蔬菜是发生食源性感染的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岁(95%CI 2.258~9.125,OR=4.539)、夏秋季节(95%CI 1.136~7.426,OR=2.904)、在外就餐(95%CI 2.269~30.416,OR=8.307)、食用畜肉(95%CI 1.854~32.169,OR=7.723)、食用海产品(95%CI 2.398~24.387,OR=7.647)是发生食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食用水果蔬菜(95%CI 0.251~0.876,OR=0.876)是发生食源性感染的保护因素(P=0.005)。结论 年龄<5岁、夏秋季节、在外就餐、食用畜肉、食用海产品是食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食用水果蔬菜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妇女生殖生育因素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妇女生殖生育有关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4月共收集119对病例和对照,病例来源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对照来源于成都363医院,以按年龄±1~2岁匹配,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条件/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119例乳腺癌患者中,流产数≥3个为31例,占26.1%;对照组为6人,占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83,P<0.05);病例组雌激素使用时间≥1年为24例,占20.2%;对照组为11人,占9.2%(χ2=5.181,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流产数≥3个是总体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OR=6.10,95%CI=1.79~20.7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在绝经前组,流产数(OR=4.69,95%CI=1.10~19.91)、雌激素使用时间≥1年(OR=3.69,95%CI=1.12~12.15),是绝经前组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多次流产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使用雌激素时间≥1年会增加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月经生育因素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有关乳腺癌月经生育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22篇,采用可信区间方差分析法计算各相关因素的ORc及95%CI。[结果]各研究因素的ORc及95%CI分别为:初潮年龄ORc=0.540(0.450~0.648)、结婚年龄1.376(0.815~2.322)、初产年龄1.558(1.253~1.937)、生育与否0.718(0.320~1.616)、生育胎数0.97(0.705~1.335)、哺乳0.391(0.253~0.605)、哺乳时间0.94(0.884~0.999)、人工流产1.844(1.442~2.358)、绝经与否1.869(1.014~3.444)、绝经年龄1.034(0.706~1.515)、行经期1.223(1.034~1.446)、月经紊乱3.217(2.278~4.542)、月经周期0.446(0.372~0.535)、口服避孕药1.400(0.977~2.006)。[讨论]初潮年龄、哺乳和哺乳时间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初产年龄、人工流产、绝经及行经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婚年龄、生育、生育胎数、绝经年龄、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和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关系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