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对癫痫灶定位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 (video EEG)对癫痫定位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 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普通脑电图 (REEG) ,视频脑电图 (V EEG)及术中皮质脑电图 (ECoG)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发现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对癫痫诊断为 99.5 % ,癫痫灶的定位为 94.6% ,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 (P <0 .0 1)。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对癫痫病人癫痫灶定位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诊疗中价值。方法对170例癫痫患者及疑似癫痫患者行视频脑电监测。结果 (1)明确诊断癫痫的140例患者中,91例病史明确,79例发作性疾病通过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其中27人监测到临床发作,发作期及间歇期有明确癫痫样放电,22人未监测到临床发作,但间歇期有异常放电,上述49人根据脑电图可明确诊断为癫痫,另12例有临床发作,但脑电图未见异常,可明确排除癫痫的诊断,3例考虑为心因性发作,进行暗示治疗,效果好。15例无临床发作,脑电图正常,因有临床发作,不能完全排除癫痫,建议复查脑电图。(2)对明确诊断癫痫的140例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确定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14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通过对170例发作性疾病的患者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对鉴别痫性和非痫性发作提供了客观依据,明确了诊断。癫性疾病根据放电部位、数量、频率、波型可确定癫痫的发作类型,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防止医源性难治性癫痫的发生,并对治疗、减药、停药提供客观依据。对于难治性癫痫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可以准确定位致痫灶,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对癫痫的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在颞叶癫痫手术中的作用。方法:比较44 例颞叶癫痫手术患者术前长程视频脑电图和术中颅内电极脑电图的情况。结果:术后经1~5 年的随访, 36 例(81.8%)患者无癫痫发作(Engel-I 级), 6 例(13.6%) 患者临床发作明显减少(Engel-II 级), 2 例(4.5%) 患者仍有癫痫发作(Engel-III 级), 但程度减轻, 发作时间缩短。40 例(90.9%) 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术中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定位准确, 对手术切除颞叶癫痫病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行无创或有创检查,进行术前综合评估,采用额颞翼点切口,经外侧裂入路、皮质脑电图监测下实施手术。对术前评估方法,术中脑电图监测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根据24h发作期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和磁共振成像、PET-CT等检查进行致痫灶的定位,16例术前置入颅内电极明确致痫灶的位置,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20例癫痫发作基本消失(85%),3例发作基本减少(70%),2例发作减少>50%,其中4例出现短期并发症。术后2年所有手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平分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发作期)和磁共振成像、PET-CT发作期/发作间期检查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可靠手段,颅内电极置入是术前准确定位的必要手段,外侧裂入路可以满足颞前叶切除或选择性切除颞叶内侧结构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5.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对癫痫患者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患者诊断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对322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男200例,女122例;年龄4个月~83岁,病程1个月~32年。内科治疗206例,手术治疗12例,其它104例(其中修正拟诊断癫痫患者94人,不能确定是否为癫痫者10例)。所有患者均按如下操作进行:32导双视频脑电图仪进行常规检查。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盘状镀银电极,用胶布和网帽固定。常规加蝶骨电极(年龄较小者不做此项),描记24 h清醒、睡眠脑电,包括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实验。采用多种组合导联方式进行回放分析视频脑电资料确定癫痫的分型、分类、定侧及定位方面的信息。分析患者发作症状学、视频脑电结果及影像学资料初步筛选可以手术的患者。筛选出的患者,再次进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要求至少监测3次以上的习惯性临床发作后,进入到术前评估阶段,定位致痫灶。手术中均常规进行术中监测,验证致癫痫灶后切除。若头皮脑电监测到的致癫痫灶范围较广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则需要2次手术完成即埋置颅内电极后再次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本组322例中异常脑电图218例,正常脑电图94例,不能确定是否异常者10例(嘱患者动态观察,定期复查脑电图)。监测到患者本人或家属认定的临床发作共94例,其中根据异常放电情况确定为癫痫者88例,排除拟诊断癫痫者6例。确定发作类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3例,失神发作2例,肌阵挛1例,复杂部分性发作5例,复杂部分继发全面发作6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3例。206例患者接受规范药物治疗,1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患者随访疗效满意。手术患者中颞叶内侧癫痫6例(包括2例颞极蛛网膜囊肿),外伤性癫痫2例,先天性脑软化灶2例,额顶叶肉芽肿2例。手术患者随访至今1月~1年,术后均无发作。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在癫痫诊断和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拟诊为癫痫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脑电图监测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中,经长程视频脑电图检出可疑脑电图异常和脑电图大致正常的患者21例、49例,检出率分别为10.5%和24.5%。脑电图异常患者共检出130例,占65.0%,以局灶性异常为主,共79例,在所有脑电图检出异常的患者中占60.8%;睡眠期的检出率(91.6%)显著高于清醒期(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电图异常的患者中,确定为癫痫样发作的患者有88例,确诊癫痫综合征的患者63例。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以为医生提供癫痫患者的脑电-临床关系、癫痫的发作类型、时间、病灶特点等多项信息,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及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病人进行电生理学、CT、MRI及ECT检查,确定手术方案,术中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切除致痫灶。结果:本组病人癫痫停止发作14例(56%),药物控制良好10例(40%),无效1例。无严重神经功能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皮层脑电图监测有利于准确定位致痫灶,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学、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对1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确定手术定位方法和手术方案。术前评估和术中脑电图监测显示为局灶性改变者行致痫灶切除术,检查提示一侧半球萎缩或多灶性改变者,术中行半球切除或胼胝体部分切开。结果:13例患者术后Engel分级均为Ⅰ~Ⅱ级,其中10例患者达到Engel Ⅰ级。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其余12例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效果理想,尤其是有局灶性结构异常、发作形式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发作的症状学特征及脑电图特点, 探讨额叶癫痫的病灶定位及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 并对其中12例患者施行颅内皮质电极记录脑电图。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定位致痫灶, 行手术切除。术中采用脑皮质电极(ECoG) 探测定位,选用或联用胼胝体切开术(CCS),局部痫灶切除及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MST) 。结果额叶癫痫的发作临床症状学表现与癫痫病灶有临床关联,结合VEEG监测可发现特征性脑电活动,颅内电极记录可进一步精确定位致痫病灶,30 例额叶癫痫患者经上述2~3种方法联合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结论观察临床症状学及颅内电极记录有助于揭示其脑电活动变化。对于难治疗性额叶癫痫, 准确定位致痫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顽固性癫痫病灶的脑电图定位诊断。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产7310型脑电图机,按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和特殊电极放置,并加用美解眠诱发及反复多次检查。结果:72例顽固性癫痫患经多次脑电图、癫痫导联检查和美解眠诱发确定了痫灶。结论:本组中有61例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切除痫灶,痫灶均与术前定位相符。  相似文献   

11.
梁玉红  余光琴 《实用医技》2007,14(35):4856-4857
目的:总结脑皮层电生理监测下癫痫病灶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术前行脑电监测确定癫痫灶的位置,根据监测定位开颅,在全麻下暴露致癫区及周围皮层,在脑表面置放电极进行皮层脑电图的监测和描记,结合术前的综合评价,明确致癫灶的位置和范围,切除癫痫灶。结果:术后12例患者全部治愈,恢复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脑电监测护理及脑电监测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对患者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癫痫手术前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给予癫痫组与对照组静脉应用大剂量纳洛酮,通过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观察受试对象的脑电图变化。结果癫痫组脑电图明显异常,两组脑电图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x2=25.62,P〈0.01)。结论纳洛酮诱发癫痫结合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能准确定位致痫灶,为癫痫外科手术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结合长程视频脑电图在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病灶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以万宁市中医院放射科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比较头颅磁共振形态测量和长程视频脑电图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癫痫诊断阳性率的一致性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ideo-EEG)对于癫痫诊治的价值,总结监测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124例拟诊为癫痫的发作性患者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4例发作性患者监测到73例临床发作,其中57例确诊为癫痫,9例为非癫痫,7例暂无诊断结论;确诊的57例癫痫患者发作前脑电图均有异常改变。结论 v-EEG在癫痫诊断、癫痫灶定位上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熟知监测相关知识和精心护理是监测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并切除或热灼癫痫灶对伴癫痫症状脑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6例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肿瘤患者,术中通过皮质脑电图确定癫痫灶,应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再根据皮质脑电图所确定的癫痫灶进行切除或热灼,术后随访2~48个月。结果 16例患者切除肿瘤前均可通过皮质脑电图描记到癫痫波,肿瘤及癫痫灶完全切除后,癫痫波完全消失者15例,1例功能区脑肿瘤患者虽多次皮质热灼,但仍可见偶发棘波。术后15例癫痫发作停止,1例有部分性发作,术后应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 应用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下切除脑肿瘤并同期切除和(或)热灼癫痫灶,是一种控制脑肿瘤切除术后癫痫发作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定位致癫痫灶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颅内埋置电极脑电图(iEEG)监测定位致痫灶的意义和安全性。方法头皮脑电图(sEEG)监测致痫灶定位困难的顽固性癫痫患者27倒。采用颅内硬膜下和/或脑内电极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根据术中癫痫放电的表现,术后病理结果,疗效和脑电图复查结果分析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结果18例埋置硬膜下电极,7例联合应用硬膜下电极和深度电极,2例埋置深部电极,颅内电极埋置1—6d,平均3.1d,脑电监测24—140h,平均70h。根据癫痫发作初始期iEEG23例患者准确定位了致痫灶。无颅内出血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那些无创检查不能明确致痫灶的患者iEEG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方法对66例颞叶癫痫患者采用术前综合评估,采用扩大额颞“问号”手术切口,皮层脑电监测引导下实施手术,对术前评估方法,术中脑电监测的意义和手术方法选择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术后随访(13±6)个月,Engel s效果分级:53例(80.3%)Ⅰ级,7例(10.6%)Ⅱ级,6例(9.1%)Ⅲ级、Ⅳ级。3例出现硬膜外血肿,12例出现短期并发症,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和MRI是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对设计切除方式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20例继发性癫痫人脑手术时皮层脑电图的监测结果,利用术前常规脑电图对癫痫灶初步定位,手术中用皮层脑电图测定致痫灶的准确部位和范围,监测手术切除的效果,对手术的成功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陈刚  王峰  伍湘伊 《新疆医学》2007,37(6):71-73
癫痫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我国癫痫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约20%~30%的患者为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近年来神经外科在脑皮层图(ECOG)监测下行顽固性癫痫致痫灶切除术取得了较大进展,使至少60%~80%顽固性癫痫患者可通过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外科手术治疗的顽固性癫痫病人常因恐惧和情绪激动而诱发癫痫发作,术中需皮层脑电图监测进行准确定位,麻醉和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20例继发性癫痫病人颅脑手术时皮层脑电图的监测结果。利用术前常规脑电图对癫痫灶初步定位,手术中用皮层脑电图测定致痛灶的准确部位和范围,监测手术切除的效果,对手术的成功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