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病,未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静脉性溃疡。离断小腿内侧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交通支离断术(Linton手术)要求在下肢足靴区做长切口,易致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切口不愈合等并发症,且易残留,复发率高。自从Hauer等首先成功应用筋膜下腔镜治疗下肢交通支功能不全以来,腔镜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近年我院应用筋膜下腔镜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将  相似文献   

2.
杨学全 《天津医药》2003,31(6):358-358
笔者10年来 ,采用腹股沟皮纹上方切口显露股、隐静脉 ,皮肤浅筋膜下点式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瓣膜及 (或 )交通静脉瓣膜机能不全120例 ,取得明显效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我院1992年10月—2002年4月收治患者120例 ,其中男76例 ,女44例 ;年龄25~75岁 ,病程2~20年。全组病例均存在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 ,合并足靴区湿疹样皮炎78例 ,静脉性溃疡36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98例 ,膝下平面手术22例。经顺行静脉造影80例。1.2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同时行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1)隐—股静脉入口显露 :腹股沟皮纹上1 5cm顺皮纹…  相似文献   

3.
李胜婕  刘珍  孙越胜 《江西医药》2008,43(3):270-271
下肢浅表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继发于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的下肢浅表静脉曲张,传统的抽剥术难以凑效,开放式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出血较多,容易遗漏病变的交通支,皮肤切口难愈合[1]。我科采用在腔镜引导下超声刀离断交通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腿部交通支静脉的超声探测方法以评估彩超对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探测有手术结果的84例肢体的功能不全的小腿交通支静脉,并按声像图进行超声分型。研究了交通支静脉的出现规律。结果超声共检出180条小腿部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声像图可分为条状血流型和网状血流型。临床症状分级越高的肢体,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出现率越高。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肢体95%出现深静脉的返流。结论超声可以较清晰和准确地显示小腿部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常见下肢静脉病变,它主要是由于近侧股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引起血液倒流,导致静脉瘀血与高压症状。1993年12月~1996年3月我院血管外科应用静脉外肌样形成术治疗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5~63岁;病程5~20年。临床表现下肢静脉曲张并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18例;小腿肿胀、胀痛、沉重感9例;皮肤溃疡8例,溃疡史4个月至15年,其中3例曾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术后复发。18例下肢均行深…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一旦伴有小腿静脉交通支的倒流,皮肤将迅速发生营养性变化,脱屑、变薄、增硬,有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下肢静脉交通支结扎术是治疗静脉溃疡和复发性静脉曲张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1938年Linton阐述了应用下肢静脉交通支结扎术成功治疗静脉溃疡以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作深筋膜下超声刀离断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该12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内镜作深筋膜下超声刀离断交通支静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激光闭塞。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1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例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超声刀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男,41岁,工人。因腹胀、纳差、双下肢多发迂曲团块30余年伴小腿溃疡经久不愈于2007年2月3日第一次入院。患者无肝炎病史。人院查体:慢性病容,腹壁和阴囊可见静脉“蚓状”曲张,肝肋下可触及,脾大肋下3指,移动性浊音(+),双小腿肿胀并可见多处迂曲静脉团块,足靴区、小腿部分皮肤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9.
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7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7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其中5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6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例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作用。方法260例,314条肢体,分别在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比较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的检出率。结果两种统计学方法结果发现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等特点,可以精确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在临床上适宜作为下肢交通支功能不全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1.
纠正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治疗重度下肢静脉功能不全(severe ve nous insufficiency,SVI)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交通静脉结扎术因创伤大,有手术切口愈合延迟、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现已较少应用。笔者2002年12月-2003年8月应用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ubfascial indosc perforator srugery,SEPS)治疗原发性SVI12例共20条肢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腔内电凝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应用腔内电凝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44例,46条下肢。对其中42条下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腔内电凝治疗,对4条合并交通支功能不全形成小腿活动性溃疡者联合行腔镜下交通支夹闭术。结果本组随访3~36月,平均10~24月,44例患者均疗效满意,曲张浅静脉消失,未见有再复发,且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静脉腔内电凝联合手术是一种具有微创、有效、恢复快、安全易行、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临床非常常见,由于存在足靴区慢性炎症及营养性改变,治疗十分棘手[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一直是治疗此类患者的最主要手术治疗方法,但因为创伤大、活动受限、伤口不美观[2-3],患者往往不甚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对60条肢体进行检查,并对照顺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研究其诊断可行性.结果 超声共检出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212条,以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为金标准,超声检查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85.8%,准确性为91.9%.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是一种简便而无创性的检查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栋  刘忠民 《贵州医药》2010,34(8):723-724
1985年德国人Hauer首先将腹腔镜技术引入治疗下肢静脉疾病,开展了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手术( 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手术切口远离病变区操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2002年5月至2009年7月我科采用腹腔镜治疗高龄老人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7月采用静脉外肌袢形成替代瓣膜功能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 12例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 3例。年龄 43~ 6 2岁 ,左下肢 9条 ,右下肢 5条 ,其中 2例病人双下肢均有病变 ,共有患肢 14条。病程 4~ 16年。主要临床表现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浅静脉曲张 ;小腿肿胀增粗及沉重感 9条 ,足靴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溃疡 5条。其中 3例曾做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 ,术后复发。1 2 术前检查  14条下肢均行深静脉顺行造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0例患者56条肢体施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并同时行浅静脉手术。结果患者浅静脉曲张,下肢沉重感及肿胀均消失,足靴区溃疡愈合,1例继发血栓形成。结论本手术操作简便,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经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4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人施行经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效果明显,所有病人色素沉着、皮肤瘙痒明显改善,溃疡于8~40天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操作简便,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叶雨生  余昌俊 《安徽医药》2004,8(5):345-34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例患者施行股浅静脉壁环形缩窄术,并同时行浅静脉手术.结果患者浅静脉曲张,下肢沉重及肿胀均消失,足靴区溃疡愈合,无继发血栓形成.结论股浅静脉壁环形缩笮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进型内镜在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改进型内镜治疗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例共23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切口感染、出血,溃疡愈合,随访无复发。结论改进型内镜在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中应用具有安全、便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