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趣味游戏语言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85例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根据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语言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接受趣味游戏语言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中语言能力和适应力两项的得分以及患儿家属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语言和适应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总满意度分别为73.81%(31/42)、95.35%(41/43),干预组患儿家属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趣味游戏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及适应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口肌训练。康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Gesell发育量表语言发育商(DQ)值及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esell发育量表语言DQ值及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语言认知训练相比,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诊断为语言发育迟滞的患儿明显增多,逐渐引起家长及医务人员的重视。但是语言发育迟滞的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项目较为单一且治疗效果缓慢,很多文献报道了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中的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语言功能及智力。但是针灸是有创治疗,家长与患儿不易接受。穴位按摩有效地规避了针灸的缺点,因此探讨穴位按摩对语言及智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对发育迟滞患儿语言功能及智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康复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发育迟滞患儿15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80例和干预组7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语言训练、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干预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测评。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第1次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为中期评估,于6个疗程后进行第2次评估为末期评估。结果 6个疗程后,干预组患儿语言功能、智力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语言功能、适应性行为的发育商(DQ)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语言功能、适应性行为的DQ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3个疗程、6个疗程后,干预组患儿语言功能、适应性行为的DQ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明显改善发育迟滞患儿的语言功能及智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口肌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肌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语言发育[Gesell发育量表语言行为发育商(DQ)]评分、焦虑情绪[Spence儿童焦虑量表-简版(SCAS-S)]评分和言语功能[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54/60),高于对照组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esell发育量表语言行为DQ评分和CRRCA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C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口肌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语言发育评分和言语功能评分,降低焦虑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口肌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5.
刘丹  许诗浩  黄月 《罕少疾病杂志》2024,(1):128-129+136
目的 探究引导式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就诊我院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临床资料,以引导式教育在我科室推行时间(2019年10月)为分界线,将推行前(2019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60例样本纳入对照组,将推行后(2019年10月-2020年5月)接受引导式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60例样本纳入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语言行为能力[Gesell发育量表(GDDS)]、社会适应能力[中文版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ABAS-Ⅱ)]评分变化;比较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患儿发育商[中文版Griffiths发育评估量表(GDS-C)]差异。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GDDS、ABAS-Ⅱ评分均有提升,且观察组患儿更高(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GDS-C语言能力改善情况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 引导式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商提高,增强其语言行为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脑瘫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共11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单独行语言康复治疗,实验组56例在语言康复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发育状况及语言发育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Gesell发育量表各行为评分、语言表达及理解评分、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针灸能够提高脑瘫患儿伴语言障碍的发育及语言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的效果.方法 4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康复护理教育、家庭康复训练教育和指导,定期随访.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半年后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儿的语言、社交行为发育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适应能力也有提高(P<0.05),显示明显的追赶效应;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发育商,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改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听觉统合训练联合语言功能训练对智力缺陷患儿语言和适应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智力缺陷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语言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听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语言发育和适应性发育水平(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比较两组康复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训练后,观察组语言评分、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觉统合训练联合语言功能训练可有效提高智力缺陷患儿语言功能、适应性功能、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语言功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应用小组语言训练模式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1例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一对一模式训练,观察组(56例)给予小组语言训练,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疗效、构音障碍及语言发育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81.82%),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语言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的构音障碍,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节省临床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奖励法语言训练在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将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奖励法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行经颅磁刺激,两组患儿均连续干预3个月。使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对干预前后两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另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记录两组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1例患儿,观察组脱落10例,有效例数30例,对照组患儿脱落11例,有效例数30例。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Gesell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CARS、ABC以及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期间均未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相较于单一奖励法语言训练,联合使用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发育及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脑性瘫痪合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认知及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语言智龄及相应发育商(DQ).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评分、适应智龄和语言智龄均较前提高,观察组的评分及智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适应DQ值、语言DQ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的语言DQ值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采用针灸结合早期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能明显提高患儿智力水平、改善其言语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性发育落后(GDD)患儿应用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AME)方案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智力水平、运动功能及发育商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3例GD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57例增加GAME方案,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的变化],发育商(DQ)[治疗前后DQ总分与各区评分],智力水平[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结果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儿TMQ、GMQ及F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运动、粗大运动、适应性评分及D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常规康复训练的GAME疗法应用于GDD患儿效果明显,可显著增强患儿运动功能,促进认知功能及智力水平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软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7例软瘫患儿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手段进行康复,研究组患儿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进行康复。对治疗前后的效果分别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Gesell发育量表(G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儿的GMQ、FMQ、TMQ和DQ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治疗12周后的GMQ、FMQ、TMQ和DQ改善幅度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软瘫,可帮助其运动功能康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焦氏头针配合智九针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33例,治疗组采用焦式头针配合智九针加上语言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语言训练,6个月后采用S-S法和Gesell量表(0~6岁)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S-S法评估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3.98%,对照组总有效率59.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esell量表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儿语言能力DQ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语言能力DQ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焦氏头针配合智九针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智力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HIE78例,分为治疗组(神经节苷脂钠+早期智力干预)41例,对照组(单用神经节苷脂钠)37例。于患儿6个月龄时应用Gesell量表评价2组患儿发育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大动作能、精细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5个能区的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智力干预对改善HIE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具有积极作用,能改善脑损伤患儿的感知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鲁旭文  何莉丽 《浙江医学》2024,46(2):187-190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行为和大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和参加集体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重度听力障碍患儿经助听器干预后语言发育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7月52例听力障碍患儿,根据听力障碍程度分为中度组22例、重度组17例及极重度组13例,均在6月龄前开始验配助听器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接受声场下行为测听评估听力状况,并在干预后6、12、18个月分别接受Gesell发育量表测试语言发育商(DQ)。同时选择同期35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不同时期听阈和DQ得分。结果经助听器干预后,中度组、重度组听阈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极重度组听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中度组、重度组DQ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极重度组DQ得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配戴助听器可使中度与重度听力障碍小儿获得较满意的语言发育商,但对极重度者有所限制,对这类患儿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注射联合语言康复训练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康复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注射治疗,比对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前后的发育商、语言商和个人-社交商以及治疗后患儿的理解和表达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发育商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发生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会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语言商和个人-社交商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理解水平和表达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注射与语言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加快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的恢复,有利于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韩旭 《中外医疗》2014,33(4):86-86,88
目的探讨语言训练在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8例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参考组,各为54例,参考组患儿采用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通过合理分组,进行小组语言训练,治疗6个月后采用Gesell测试量表对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5.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采用小组语言训练与一对一语言训练效果无异,方便操作,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中医院84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语言、社交行为等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语言、社交行为与适应能力等发育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细运动、大运动等发育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语言及沟通能力,促进其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