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与呼吸道黏液分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许多病理状况下,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囊性肺纤维化时,呼吸道腺体分泌的黏液过多及黏稠度增加,导致气道阻力增加,影响黏液的清除,容易引起病原菌在呼吸道的驻留和增殖,加重感染。目前对呼吸道黏液分泌和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杯细胞和黏膜下腺黏液性细胞对黏蛋白的分泌和黏液素(mucins,MUC)基因对黏蛋白的表达调控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和对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AQP-5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生理盐水组、ALI组和血红素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后观察4h,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检测大鼠血清中IL-8及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AQP-1、AQP-5及H0-1的表达。结果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ALI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显著升高(P〈0.001),血清IL8含量升高(P〈0.05);血红素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及IL-8含量均低于ALI组(P〈0.05),肺损伤炎症减轻。②血红素组AQP-1、AQP-5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LI组(Pd0.001)。③ALI组大鼠血清cAMP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血红素组cAMP含量较ALI组增加(P〈0.05)。结论HO-1可以上调AQP-1、AQP-5的表达,减轻ALI时的肺水肿,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8的表达实现的。cAMP可能参与了AI。I时AQP-1与AQP-5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RDS)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NRDS患儿120例进行治疗并做预后评估,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不同预后状态患儿的血清AQP-5浓度,并绘制AQP-5的ROC曲线,进一步评估NRDS的预后价值;所有患儿根据ROC曲线的预测临界值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并发症及转归情况;考察AQP-5表达与临床数据关联;COX多因素回归确定NRDS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不同预后患儿的血清AQP-5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AQP-5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差;以AQP-5水平2.42μg/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88.3%;根据预测的临界值,分为低风险组(AQP-5浓度≤2.42μg/L)88例和高风险组(AQP-5浓度2.42μg/L)32例;低风险组患儿所需的氧疗时间、使用PS例数及其住院时间都要少于高风险组(P0.05),且具有更少并发疾病,疾病预后及转归效果均明显好于高风险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分娩方式、出生窒息、胎盘异常、阿氏评分(Apgar评分)及妊娠高血压对NRDS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COX回归可知,AQP-5水平(Hr=4.685,95%CI1.833~11.974)、胎龄(Hr=4.125,95%CI1.182~14.396)、分娩方式(Hr=2.680,95%CI1.081~6.646)、胎盘异常(Hr=3.017,95%CI1.242~7.328)及Apgar评分(Hr=3.278,95%CI1.486~7.231)是NRDS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QP-5与NRDS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可以作为NRDS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AQP-5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假手术组腹部探查取出盲肠后还纳腹腔,空白对照组不做手术处理。在造模后3、6、12、24h,每组各取出5只大鼠,处死后取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AQP-1、AQP-5mRNA和蛋白。结果模型组造模后6h光镜下可见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充血、肺间质肺泡水肿、灶性出血,12h时上述改变最明显;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造模后6、12、24h时AQP1、AQP5mRNA及蛋白表达较同时点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均降低(P均〈O.01);iS模后6、12、24b时AQPl、AQP5mRNA及蛋白表达较同组3h均降低(P均〈0.01)。结论AQP.1、AQP.5表达降低在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通道蛋白5(AQP5)主要分布于分泌性组织或腺体细胞,其异常表达与多种水代谢紊乱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AQP5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AQP5在肾脏生理及肾脏相关疾病中的意义,并探讨了其作为慢性肾脏病早期诊断指标或干预手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A5(HSPA5)对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分别用高浓度(1×10~(-5) mol/L)、低浓度(1×10~(-11) mol/L)的雨蛙肽建立胰腺腺泡细胞损伤模型。分别将pcDNA3.1-HSPA5、pcDNA3.1、shHSPA5和shCon以脂质体法转染胰腺腺泡AR42J细胞,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HSPA5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SPA5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和低浓度的雨蛙肽均能造成胰腺腺泡细胞损伤,且HSPA5在其中高表达。敲减HSPA5可加重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过表达HSPA5可减轻胰腺腺泡细胞损伤,还可以逆转雨蛙肽对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作用。结论 HSPA5可修复雨蛙肽对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这将为胰腺炎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流感嗜血杆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嗜血杆菌常定植于呼吸道,诱发气道局部炎症,导致上皮受损,它与慢支急性加重有关,现就该菌诱导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和表达前炎症细胞因子及其合成的有关分子机制、生物学效应及对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AQP-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 方法收集48例结直肠癌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结肠癌17例,直肠癌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AQP-5在上述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结肠癌组织中癌细胞AQP-5(+)表达率为64.7%(11/17),其中高、中分化癌组织病例中,呈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33.3%,而8例低分化病例中,阳性8例,阳性率为100.0%,二者表达差异显著(P<0.01)。直肠癌病变中癌细胞AQP-5(+)表达率为70.9%(22/31),13例高中分化病例中,阳性者6例,阳性率46.2%,18例低分化病例中16例呈阳性,阳性率为88.8%,二者具有差异(P<0.05);两种类型肠癌CD10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AQP-5有助于显示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对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鑫  张书玲  周岩  张国计 《山东医药》2010,50(32):25-26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3(AQP-3)在临床不同型期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息肉形成的关系。方法取87例鼻息肉组织和32例下鼻甲组织,鼻息肉组中Ⅱ型1期25例、2期31例、3期17例,Ⅲ型14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QP-3在下鼻甲黏膜组织和不同型期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QP-3在鼻息肉黏膜上皮下组织的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P〈0.01);鼻息肉黏膜上皮下组织AQP-3的阳性细胞率Ⅲ型高于Ⅱ型各期(P〈0.05),Ⅱ型2、3期又高于Ⅱ型1期(P〈0.05)。结论 AQP-3与鼻息肉的形成密切相关且在临床不同型期鼻息肉中的表达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豆蔻酰化富丙氨酸激酶C底物与气道黏液分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黏液是由气管、支气管杯状细胞及黏膜下腺体分泌的黏性胶状液体,构成气道表面液体层,覆于气道黏膜表面,起到润滑、保湿和气道保护作用.可吸附吸入的粉尘颗粒、碎屑、衰老细胞以及细胞产物,随后被黏液纤毛运输系统清除,维持正常下呼吸道在生理状态时的无菌状态.在病理情况下,多种因素可导致气道黏液分泌异常及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使管腔阻塞以及呼吸道细菌定植,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囊性纤维化等疾病的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不同部位小肠黏膜5-羟色胺(5-HT)水平及肠嗜铬细胞(EC细胞)数量是否改变。方法选取24例便秘型IBS(IBS-C)、26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和26名健康人,行小肠镜及结肠镜检查并取十二指肠降段、近端空肠和回肠末段黏膜,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HT含量和EC细胞。结果IBSC患者近端空肠黏膜的5-HT含量与健康人相比有统计学意义(122±54ng/mg蛋白比188±91ng/mg蛋白,P〈0.05),而十二指肠降段和回肠末段黏膜5-HT含量(182±90ng/mg蛋白、61±35ng/mg蛋白)与健康人相比(256±84ng/mg蛋白、93±45ng/mg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D患者不同部位小肠黏膜5-HT含量与健康人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C和IBSD患者不同部位小肠黏膜EC细胞数量与健康人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1BS患者小肠黏膜5HT信号系统异常是其发病机制之-,但是在IBS-C和IBS-D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5-脂氧合酶(5-LOX)蛋白及5-LOXmRNA的表达及其与UC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取32例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根据内镜及组织学进行分级,同时收集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标本2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32例UC患者内镜分级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3例 组织学分级1级19例,2级9例,3级4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LO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加 5-LOX蛋白表达与内镜分级之间存在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之间不相关(P>0.05).结论 UC患者结肠黏膜中5-L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5-LO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可作为UC治疗的靶位,在UC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MUC5Ac基因在人正常胆囊、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黏膜组织中粘蛋白的表达规律的研究,探讨其在上述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BCl单抗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UC3AC粘蛋白的表达。结果MUC5AC粘蛋白在正常胆囊阳性表达率为54.2%,粘蛋白弥漫均匀分布于胞浆的两极区域;在结石性胆囊炎:胆红素结石和胆固醇结石中粘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4%、61.1%,在胆固醇结石黏膜表面的分布与正常组织相同,在胆红素结石黏膜的分布主要位于腺腔表面;胆囊腺瘤性息肉的MUC5Ac粘蛋白的表达最高,达79.2%,有50%的标本呈过表达,主要在柱状细胞表达,呈颗粒状分布。结论MUC5AC粘蛋白可在正常胆囊黏膜组织中存在;和 炎症性病变关系不大;但在正常黏膜向癌前病交(如胆囊腺瘤性息肉)转化过程中呈上调表达,提示黏膜的异常转化可能和粘蛋白基因(也可能是癌基因)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沉默多囊蛋白1(PC-1)和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对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增殖和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特异性抑制PC-1和AQP-2的表达,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WT9-12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分析细胞基质分泌的变化。结果实验表明,下调细胞中PC-1的表达,在转染24、48、72和96h后,对WT9-1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2.55%,17.79%、24.69%和35.81%;而下调AQP-2表达,转染72和96h后抑制率为6.77%和8.73%。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下调PC-1可使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而下调AQP-2表达对细胞周期和凋亡无明显的影响;ELISA检测发现沉默AQP-2的表达能抑制Ⅰ型胶原的分泌[(5.53±1.72)比(9.04±2.83)μg/L,P0.05]。结论应用RNAi可通过下调PC-1的表达抑制WT9-1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而下调细胞AQP-2的表达则可抑制细胞基质Ⅰ型胶原的分泌抑制肾囊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中5-羟色胺(5-HT)和5-羟色胺3受体(5-HT3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六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化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5-HT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下5-HT3R阳性细胞的表达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肠中5-HT3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中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黏膜下层5-HT3R阳性细胞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肠中5-HT3R mRNA的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健脾化湿颗粒可以降低5-HT水平,5-HT3R水平及其mRNA表达量。结论健脾化湿颗粒可能通过降低结肠黏膜5-HT含量,减少结肠5-HT3R的表达量,减弱5-HT3R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改善内脏痛觉敏感状态,消除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6.
流感嗜血杆菌常定植于呼吸道 ,诱发气道局部炎症 ,导致上皮受损 ,它与慢支急性加重有关 ,现就该菌诱导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和表达前炎症细胞因子及其合成的有关分子机制、生物学效应及对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对其SP-D(肺表面活性物质D,Pulmonary surfactant D)、AQP-5(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Lung tissue water channel protein 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儿(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9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无创高频(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N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onstant frequen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组。NHFOV组予NHFOV治疗,CMV组给予CMV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在治疗前、治疗12、24、48、72h监测两组患者的呼吸动力学、血气指标以及血清SP-D、AQP-5水平。结果NHFOV组的有效率为93.61%,显著高于CMV组(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NHFOV组的气漏、呼吸相关性肺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显著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FOV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CMV组(P0.05);两组患儿的Pa O_2、Pa CO_2、Pa O_2/Fi O_2、OI、RI、p H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FOV组的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在各时间点均明显改善,均显著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P-D、AQP-5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在治疗24h内两组患者的SP-D、AQP-5水平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各时间点NHFOV组的血清SP-D、AQP-5水平显著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FOV治疗新生儿ARF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氧合功能,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究过敏性鼻炎(AR)患者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在鼻黏膜分子水平上的损伤表现和严重程度。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鼻中隔偏曲手术的40例患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其中AR患者21例(AR组),非AR患者(对照组)19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蛋白水平上观察及评估黏液分泌标志物Mucin 5AC(MUC5AC)和纤毛标志物acetylated alpha-tubulin(acet. α-tubulin)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R组黏液分泌的总免疫荧光强度增加32.365%,纤毛长度缩短将近1/2,纤毛脱落评分上升将近3倍,纤毛总免疫荧光强度下降24.555%。结论 AR患者黏液分泌量显著增加,纤毛排列不齐、变短、稀疏以及脱落增加可能是导致AR患者鼻腔黏膜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继而加重AR症状严重程度的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因子Mcm5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85例食管胃镜活检存档蜡块标本中survivin和Mcm5的表达情况,其中11例食管正常黏膜,9例不典型增生,10例原位癌及55例浸润癌。结果食管活检组织中,survivin和Mcm5蛋白在由正常向癌转变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高,两者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Mcm5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激活及增殖因子Mcm5功能的增强,同时检测胃镜活检标本中两个指标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反义IL-5载体构建及其对IL-5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ao BA  Xiong WN  Xu YJ  Zhang ZX  Cao Y  Tang YJ  Ye T  Du CL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98-301
目的构建含反义IL-5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asIL-5,观察rAAV asIL-5对哮喘大鼠CD+4T淋巴细胞IL-5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反义IL5rAAV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asIL-5/rAAV,磷酸钙沉淀法将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asIL-5/rAAV、包装质粒pXX2、辅助质粒pXX6共转染入病毒包装细胞293细胞中,合成rAAV asIL5,Southernblot测重组病毒的滴度;将rAAV asIL5转染经密度梯度法和免疫磁珠法分离的哮喘大鼠CD+4T淋巴细胞,用半定量RT PCR、ELISA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内IL5mRNA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构建并鉴定了rAAV asIL-5,滴度为1.3×1011病毒颗粒/ml;(2)病毒转染孔的相对吸光度值为1.0515±0.1477,低于对照孔(1.4271±0.1655,P<0.01);(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5的含量病毒转染孔为(12.0840±1.4769)ng/L,低于对照组[(15.3590±1.2685)ng/L,P<0.01]。结论rAAV asIL-5能够抑制哮喘大鼠CD+4T淋巴细胞IL5mRNA和蛋白表达,为研究哮喘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