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峰  于在诚 《安徽医药》2017,21(6):1015-1019
目的 比较微创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分析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根治术的65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开放组包括左经胸食管癌根治术(Sweet)202例,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Lewis)40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8例;微创组包括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颈部吻合(TLE-Neck)242例(其中2例为机器人辅助),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右胸内吻合(TLE-Chest)80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经口置入钉钻头(OrVil)85例.所有病人均无术前放化疗.定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用χ2检验、χ2分割法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657例病人中,1例因胃残端瘘死亡.术后吻合口瘘开放组8例,微创组42例,两组发生率分别为3.20%(8/250)、10.32%(4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61%(50/657),微创组吻合口瘘病人死亡2例,因瘘病死率4.76%(2/42).微创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术式、手术时间、吻合口位置、是否做管状胃,吻合口是否悬吊、术后第2天血清白蛋白、术后是否出现肺部并发症不同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9、5.893、6.438、8.020、8.240、16.670、13.994, P=0.012、0.015、0.011、0.005、0.004、<0.001、<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2天血清白蛋白<35 g·L-1、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微创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03,OR=7.265、4.593,95%CI=2.725~19.363、1.656~12.736).结论 过多采用颈部吻合技术是目前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开放手术的原因之一,颈部吻合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良;术后早期低蛋白血症及肺部并发症是微创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根治术中纵隔负压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经左胸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患者220例分为改良组102例和对照组118例,改良组在消化道重建后,吻合口下方留置纵隔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球;对照组未留置纵隔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及出现吻合口瘘后的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发生吻合口瘘5例,术后出现高热、气促、心悸等症状3例,其余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合并胸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1例行食管支架植入,死亡1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7例,术后均出现高热、气促、心悸等不适;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合并胸腔感染6例,切口感染3例,4例行食管支架植入,2例行二次手术廓清引流,死亡2例。2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最高体温、平均白细胞计数、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纵隔负压引流管不能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可以明显减轻吻合口瘘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减少胸腔感染、切口感染、二次手术廓清及死亡,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出现胸内吻合口瘘患者28例,对胸内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经积极治疗后,24例在20 d-16周内彻底痊愈,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4.29%。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的原因较多,在手术中对吻合方法进行改进、不断提升手术水平,可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加以预防,同时及早诊断与积极治疗可促使吻合口瘘治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区瘘的保守治疗比较,探讨瘘口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152例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及16例发生颈部吻合区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共发生颈部吻合区瘘16例,其中保守治疗12例,瘘口修补术4例,均全部治愈。愈合时间因瘘口大小、胃壁坏死面积及治疗方法不同而异,对瘘口较大的患者,行瘘口修补术,愈合时间为8±3天,而保守治疗愈合时间为35±9天。结论对三切口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区瘘口较大的患者,与保守治疗相比,瘘口修补术是更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程明锦  霍前伦  宁成栋  叶岩 《安徽医药》2017,21(9):1644-1646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的营养风险,并分析其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食管癌并行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的134例患者术前进行NRS-2002评分,总评分≥3分为营养风险组,总评分<3分为无营养风险组,并统计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134例中营养风险组91例,无营养风险组43例.≥60岁营养风险检出率为75.6%,<60 岁营养风险检出率为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I期、Ⅱ期和Ⅲ期营养风险检出率分别为33.3%、70.3%和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风险组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18.68% vs 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术前存在营养风险是术后出现颈部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结论 食管癌患者存在较高营养风险,与年龄和病理分期相关.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提示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概率增加,应积极进行围手术期间的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程储记  朱敏  陈刚 《安徽医药》2019,23(6):1195-1198
目的 评价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血清及胸腔引流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对早期诊断吻合口瘘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安庆市立医院心胸外科确诊为食管癌并行食管癌根治术的住院病人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吻合口瘘组(AL组)、非吻合口瘘组(非AL组)。统计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分析对比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3天静脉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清中IL-6、IL-8、IL-10水平,以及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胸腔引流液中白细胞、IL-6、IL-8、IL-10水平。结果 156例病人中,13例病人发生吻合口瘘(8.33%)。AL组病人住院时间为51(38,5)d,长于非AL组病人(Z=-5.212,P<0.001),两组病人包括术式在内的其他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3天静脉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术前血清IL-6、IL-8、IL-10以及术后第3天胸腔引流液中白细胞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相同基线水平下,AL组病人术后第3天血清IL-6、IL-8、IL-10水平分别为(367.90±173.78)、(467.95±197.22)、(40.73±10.98) pg/mL,高于非AL组(t=5.847,P<0.001;t=7.956,P<0.001;t=9.018,P<0.001);AL组病人胸腔引流液中IL-6、IL-8、IL-10水平分别为(1 596.68±291.07)、(1 149.90±228.33)、(30.52±11.00) pg/mL,高于非AL组(t=14.417,P<0.001;t=9.720,P<0.001;t=6.609,P<0.001)。结论 血清及胸腔引流液中IL-6、IL-8、IL-10水平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行食管癌根治术750例患者临床资料,出现术后吻合口瘘28例,其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左胸入路胸内吻合口瘘19例(弓上13例,弓下6例),Ivor Lewis术后吻合口瘘5例。所有吻合口瘘患者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胸腔内引流、纵隔脓腔冲洗以及放置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结果 颈部吻合口瘘患者均治愈出院,3例胸腔内瘘患者死亡,其余胸腔内瘘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包括1例食管内置入支架患者。结论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是食管癌术后的吻合口瘘治疗的关键。积极的保守治疗是处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长胃肠减压的时间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其处理的影响.方法将21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胃管留至术后10~12天,持续胃肠减压,同时经肠内营养管滴注瑞能;对照组于术后5~7天拔除胃管并进食流质饮食.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6%,死亡率为0.9%;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死亡率为6.5%(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延长胃肠减压的时间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低吻合口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共手术治疗的689例食管癌、贲门癌病例,总结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体会。结果:共发生吻合瘘12例(1.7%),其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无一例死亡。胸腔内吻合口瘘8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2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管理是降低吻合口瘘的关键;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于405例食管癌切除术术后食管胃吻合重建,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情况。结果 405例食管癌发生吻合口瘘23例,发生率为5.6%。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很复杂,与手术操作、术式、残胃与食管的血运、吻合口张力、胸腔感染及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程义金  张强  郑世营  蒋东 《中国医药》2012,7(8):981-982
目的 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11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发现吻合口瘘后9例患者2~3周愈合,2例3~4周愈合.无内瘘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4个月~1年,11例患者均存活,无吻合口狭窄发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在预防及治疗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深圳市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因直肠癌在胃肠外科住院治疗期间的患者中,选取易发生吻合口瘘高风险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研究组)和末端回肠造瘘术(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康复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以及发生吻合口瘘后的治疗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P=0.618)、性别(P=1.000)、肿瘤距齿状线距离(P=0.914)、TNM分期(P=0.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P=0.345)、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例数(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P=0.283)、术后进食流质时间(P=0.636)、术后排气时间(P=0.492)、术后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P=0.942)、术后住院天数(P=0.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施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与末端回肠造瘘术相比,同样可以预防或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②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免除了肠造瘘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根治切除术治疗的9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有13例患者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对这1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胸内吻合口瘘有12例,无患者死亡.颈部吻合口瘘有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 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合理术式,强化术后护理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7例食管癌切除用管状胃成形术重建上消化道的食道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并发症防治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方面的优势.结果 本组无死亡,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胸胃瘘发生,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返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管状胃成形术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有效解决食管癌术后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胸胃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腹腔淋巴结的清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吻合口瘘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5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进行必要的食管冲洗及口腔护理,术后采取胃肠外及营养及胃肠内营养相结合,并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呼吸功能稳定等措施预防吻合口瘘。结果35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讨论通过综合的有针对性预防护理,可有效地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我院25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系统回顾。术前给予充分准备,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术后做好口腔护理,实行有效的胃肠减压,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加强颈部伤口及病情的观察,指导合理饮食。结果256例患者术后并发食管胃吻合口瘘3例,颈部吻合口瘘12例,均采取保守治疗,死亡4例,余均治愈。结论完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断、治疗、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Dixon术的17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吻合成功,172例直肠癌手术共发生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为1.74%,分别发生于术后第4、7、9天,均经采用非手术综合性治疗措施,分别于术后第47、29、20天治愈。结论综合性措施对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加上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差,极易引起循环、呼吸衰竭[1]。因此,积极妥善的护理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笔者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 对127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一阶段67例发生吻合口瘘10例,肠内营养支持疗法一般以米汤、鱼汤、肉汤等为主;第二阶段60例吻合口瘘8例,其肠内营养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瑞能、瑞素)为主.结果 第一阶段10例吻合口瘘中有6例死亡,病死率占60%;第二阶段吻合口瘘8例,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食管癌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 对127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一阶段67例发生吻合口瘘10例,肠内营养支持疗法一般以米汤、鱼汤、肉汤等为主;第二阶段60例吻合口瘘8例,其肠内营养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瑞能、瑞素)为主.结果 第一阶段10例吻合口瘘中有6例死亡,病死率占60%;第二阶段吻合口瘘8例,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食管癌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