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处方退药的原因,尽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全年处方退药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内共调配门诊处方764512张,其中退药处方1449张(0.19%)。退药的原因包括不良反应、患者要求、收费原因、药物禁忌、重复开药、患者住院。结论医院应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门诊处方药物退药率。  相似文献   

2.
320张中成药退药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海  张呈 《中国药房》2007,18(27):2157-2158
目的:分析门诊中成药退药原因。方法:收集退药处方320张,按7种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分析。结果:1年内共调配中成药处方36.07万张,其中退药处方320张,占总处方量的0.088%;退药原因依次为:不良反应、服药禁忌、开错药品、重复开药、调整治疗方案、处方超量、其他。退药涉及科室依次为:内科(91张)、骨科(66张)、中医科(42张)、外科(28张)、神经科(19张)、皮肤科(12张)、妇科(11张)。结论:有关科室及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和审方质量,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门诊药房退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26530张,其中退药处方482张,占0.38%;退药原因由患者因素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368张(76.3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98张(20.33%);药品原因16张(3.32%)。结论必须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加强医师、药师、患者之间的沟通,规范执行用药退药规定,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降低门诊患者退药率。方法收集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150张,分析各种退药原因。结果退药原因以药品出现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患者病情变化转入院、处方量大药价高。结论临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需严格执行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行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退药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全年退药处方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内共调配门诊西药处方63709张,其中退药处方1497张(0.23%)退药主要原因为不良反应(69.34%),其余为服药依从性差、重复开药、患者住院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患者既往用药史的问诊,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降低门诊处方药物退药率。  相似文献   

6.
陈清心 《海峡药学》2015,(3):208-209
对2012年全年处方退药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全年门诊退药处方831张,退药的原因包括不良反应,医师操作失误,药房缺药,重复开药,患者拒服,处方量大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方法统计门诊2008年退药处方230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菌药物退药多,不良反应和用药不合理退药是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的原因,加强用药合理化,减少门诊退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并针对退药原因探讨相关应对措施,以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药房2013年1-12月期间219610张门诊处方中527张退药处方,分析其科室来源、退药原因,进而探讨其应对措施。自2014年1月起实施门诊药房退药应对措施,对比该措施实施前后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发生率,以检验该应对措施的效果。结果(1)退药处方科室构成比:527张退药处方中,内科253张(48.0%),儿科160张(30.4%),外科58张(11.0%),妇产科47张(8.9%),其他9张(1.7%)。(2)退药原因:527张退药处方中,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者318张(60.4%)。医师原因退药处方张173张(32.7%)。患者自身原因退药处方张27张(5.2%)。药师原因导致退药处方9张(1.7%)。(3)应对措施实施效果:经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门诊药房退药率从2013年的0.24%显著降低到目前的0.18%( P<0.01)。结论门诊药房退药在医疗机构中较为普遍,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仍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悦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47-848,856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退药原因,减少门诊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门诊药房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退药处方218张,按退药率、退药原因、退药剂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注射剂退药多,退药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结论:通过分析退药原因和退药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门诊退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韩学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24-1025
目的 探讨门诊退药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某医院调配的所有门诊处方,统计退药申请单的退药原因及构成比.结果 4年间门诊处方324800张,退药处方360张,占总处方量的0.11%( 360/324800),其退药原因构成比:不良反应172例(47.8%)、医务人员因素(处方不当、处方错误、大处方超量处方、缺乏沟通)100例(27.8%)、患者因素88例(24.4%).结论 诸多因素影响门诊退药.提高药品质量,规范医生行为合理用药,加强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宜药品;药师加强处方审核提供咨询服务,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云璐  刘雪丽  杨海  朱键堂  周学锋 《中国药房》2012,(29):2777-277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928张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最常见,由其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779张(83.9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139张(14.97%);由收费员(财务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6张(0.65%);由药品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4张(0.43%)。建议从完善医院退药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财务人员药学知识培训、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等方面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北京医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宏  齐伟  王涛 《首都医药》2014,(20):12-14
目的:总结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门诊药房西药退药处方872例,中药退药处方198例,并分别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西药退药原因主要有医生操作失误272张(31.2%),不良反应177张(20.3%),患者病情变化、住院及死亡109张(12.5%),患者拒绝用药74张(8.5%),不合理用药33张(3.8%)等,其中前4项为主要原因,共计632例,占退药总例数的72.5%。中药退药原因主要为不良反应45张(22.7%),患者拒绝用药45张(22.7%),医保拒付、患者家中有药37张(18.7%),医生操作失误26张(13.2%),患者病情变化、住院及死亡22张(11.1%),不合理用药23张(11.6%),其中前4项为主要原因,共计153例,占退药总例数的77.3%。结论医院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采取建立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合理检查流程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菊 《中国药业》2012,21(5):37-38
目的 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退药处方1400张,汇总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门诊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拒用,共1 008例,占全部退药的72.00%.结论 医师、药师应共同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寒寅  孟德胜 《中国药业》2010,19(11):37-38
目的总结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12月门诊退药处方1122例,并汇总分析。结果门诊退药原因主要有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不合理用药、患者入院、病情变化、医生操作失误等,其中前3项为主要原因,共计948例,占退药总例数的84.49%。结论医院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采取建立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职业素养、合理化检查流程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门诊药房近年退药情况,分析退药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2017年1-12月退药处方641张,从门诊药房退药原因、退药种类和退药剂型等方面分析导致退药的因素。结果门诊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54.29%;抗菌药物是退药种类最多的药品,在退药剂型中最多的为粉针剂型。结论医院应加强对退药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的退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方法:根据我院2009年1—12月458份眼科门诊患者的退药处方,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458份退药处方中,因不良反应而要求退药的382例,占总数83.40%,其他各类原因共占16.60%。结论:应加强眼科合理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进一步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全峰 《中国药事》2009,23(7):721-72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方法根据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488份门诊患者的退药处方,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488份退药处方中,因不良反应而要求退药的185例,占总数的37.91%;因诊断后住院退药62例,占12.70%。结论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退药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收集整理2009年1月至12月退药处方594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依从性差196张(33.00%),不良反应170张(28.62%),医生不合理用药等157张(26.43%),其他因素71张(11.95%)。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8.96%)、儿科(14.14%)、急诊科(12.29%)。结论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理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及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的门诊处方共2 4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理处方2 297张,占95.71%;不合理处方103张,占4.29%,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规范处方36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4张,超常处方33张。人均用药4.58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29.35%,使用注射剂的处方为16.8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0%,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65.38%,人均药费168.72元。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邓云锋 《首都医药》2014,(24):18-20
目的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f1诊西药房调配的1107360张处方中有742张退药处方,退药率为0.67‰。退药科室位居前3位分别是呼吸科、急诊科、消化内科,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4.82%、9.84%、9.84%;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47.17%;其次是患者拒绝用药以及医师错开医嘱,分别占全部退药的26.95%和10.38%;退药类别以抗菌药物居多,占全部退药的44.20%,其次为中药类和诊断用药,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3.21%和10.65%。结论建议规范退药程序,并加强医师、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减少退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