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氧化应激、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坎地沙坦干预组(Cand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Cand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坎地沙坦8mg/(kg·d)灌胃。12周末取血及心脏标本,测定血糖、心脏质量指数(HMI)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及测算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测定血清和左心室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变化;Western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左心室心肌NF-κB p65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HMI、LVMI显著增加(P<0.01),血清及心肌MDA含量显著增高,GSH含量及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心肌NF-κB p65及TNF-α表达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CVF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Cand组HMI、LVMI降低(P<0.05),血清及心肌MDA含量降低,SOD及GSH明显增高(P<0.05);Cand组心肌NF-κB p65及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1);心肌间质纤维减少,CVF下降(P<0.01)。结论:坎地沙坦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NF-κB活化、下调TNF-α表达,抑制糖尿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167-172
目的观察黄芪甲甙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大鼠通过永久性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穿线不接扎;造模24 h后,黄芪甲甙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甲甙20 mg·kg~(-1)·d~(-1),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每日1次,连续2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即刻及给药1、3、7、14 d描记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观察ST段变化。给药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短轴的缩短率(LV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2、TLR4、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1、NOD2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过程中,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甙组大鼠分别死亡0、4、2只。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大鼠造模后即刻及给药后1、3、7、14 d ST段值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黄芪甲甙组大鼠给药后3、7、14 d ST段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黄芪甲甙组大鼠LVDD、LVDS显著扩大(P<0.01),LVEDV、LVESV显著增加(P<0.01),LVFS、LVEF显著下降(P<0.01);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和心肌组织中TLR2、TLR4、NOD1、NOD2 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血浆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NF-κB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心肌组织中e NOS mRNA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黄芪甲甙组与假手术组大鼠血清NF-κB水平和心肌组织中e NOS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甙组大鼠LVDD、LVDS显著缩小(P<0.05),LVEDV、LVESV显著下降(P<0.05),LVFS、LVEF显著增加(P<0.05);血清IL-1β、IL-6、TNF-α、NF-κB水平和心肌组织中TLR2、TLR4、NOD1、NOD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和心肌组织中e 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芪甲甙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 NOS信号系统和抑制TLR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LY294002对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大 鼠模型心肌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模型组(n=36),模型组前6周 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DCM大鼠模型,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2周后(8周末)每组随机处死6 只存活大鼠;9~16周将建模成功的24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DCM组(n=12)和LY294002组(n=12),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 LY294002,16周末处死所有存活大鼠。8周末及16周末,所有存活大鼠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 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8周末及16周末处死大鼠的心肌组织行HE及Van Gieson(VG)染色,计算心肌胶原容积 分数(CV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模型组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NT- proBNP均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明显下降(均P<0.01),符合DCM的特征;与 DCM组比较,LY294002组LVEDD,LVESD,NT-proBNP均减低,LVEF及LVFS均增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示:与 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间质明显纤维化且CVF明显增加(P<0.01),与DCM组比较,LY294002组心肌间质纤维化改善 且CVF下降(P<0.01)。结论:LY294002可减轻DCM大鼠模型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不同表达与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之间关系以及其在心肌间质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C 组)16只,采用0.05% ISO[5 mg/(kg·d)×10 d]皮下注射制作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2)早期干预组(Pa组)12只,造模同时给予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 100 mg/(kg·d),腹腔注射56 d;(3)晚期干预组(Pp组)12只,造模10 d后同样应用罗格列酮46 d;(4)空白组(B组)8只.建模后观测各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PPARγ mRNA水平、左室心肌组织羟脯氨酸浓度、胶原容积积分(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并检测PPARγ、TGF-β、CTGF、MMP9表达.结果 在观测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CVF、心肌组织羟脯氨酸浓度和PPARγ、TGF-β、CTGF、MMP9表达上,Pa组、Pp组和C组均较B组明显增加(P<0.05),Pa组和Pp组均较C组明显减少(P<0.05),Pa组减少更明显.结论 PPARγ可能在心肌间质纤维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促进心肌胶原合成的重要信号分子.PPARγ活化可减少TGF-β、CTGF、MMP9表达和胶原沉积,从而减缓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早期干预效果更明显,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CTGF的过度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54-57
目的研究心包开窗术在重度心肌钝挫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重度的心肌钝挫伤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建立大鼠重度心肌挫伤模型,记录撞伤前、撞伤后3 h及心包开窗术后2 h心率(HR)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等指标。结果急诊心包开窗术8例,抢救成功6例;大鼠撞伤后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压(LVSP)明显下降,而心率(HR)、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较前上升(P0.05);心包开窗术后大鼠心率明显好转,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压(LVSP)上升,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较撞伤后下降(P0.05)。结论心包开窗术是治疗重度心肌钝挫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同时观察纤维化指标,探讨IBS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 mg·kg1)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于第4、12、24周测定常规心功能参数(LVEF)、左室后壁校正IBS值(IBS%)、IBS周期性变异幅度(CVIB).同期检测心肌纤维化指标:心肌羟脯氨酸含量(HPC),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容积分数(CVF)及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心肌胶原蛋白在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光镜与透射电镜对心肌行组织学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IB%明显增高(P<0.05),CVIB第4、12周时尚无明显变化(P>0.05),第24周时明显降低(P<0.05),LVEF值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组心肌纤维化指标HPC、CVF、PVCA、胶原蛋白Ⅰ和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2)IBS%与HPC、CVF、PVCA、胶原蛋白Ⅰ和Ⅲ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3)电镜发现糖尿病组心肌细胞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间质胶原增生.结论 胶原蛋白Ⅰ持续性增加是糖尿病模型鼠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监测IBS可以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曲尼司特(tranilast,Tra)对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C),余30只一次性给予链脲佐菌素30 mg·kg - 1·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曲尼司特低剂量组(Tra1)及高剂量组(Tra2)(100、200 mg/(kg·d))各10只.饲养12周,测定血糖、心脏质量指数(HMI);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测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HMI明显增高(P<0.01),+dp/dtmax和-dp/dtmax显著降低(P<0.01);与DM组相比,HMI明显下降(P<0.01),+dp/dtmax、-dp/dtmax显著升高(P<0.05).DM组大鼠心肌肌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纤维明显增多,CVF明显升高(P<0.01).与DM组相比,曲尼司特各剂量组上述变化均有改善,CVF呈现不同程度下降(P<0.0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左室心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DM组相比,曲尼司特各剂量组心肌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1),以曲尼司特高剂量组改善明显(P<0.01).结果 曲尼司特可抑制心肌纤维化,对糖尿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糖尿病心肌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参麦注射液+比索洛尔)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VEDV和LVESV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成药参松养心+通心络胶囊对日本大耳兔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心梗后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将24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对照组、心梗药物干预组(参松养心+通心络),以前降支动脉结扎术建立心梗模型(除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于结扎术后给予参松养心原粉0.4 g/(kg·d)+通心络原粉0.3 g/(kg·d)灌胃8周,其他两组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8周。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对照组LVESD、LVEDD、LVEDV、LVESV均增大(P<0.05),LVFS、LVEF均减少(P<0.05)。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心梗药物干预组LVESD、LVEDD、LVEDV、LVESV均减少(P<0.05),LVFS、LVEF均增大(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通心络可以有效改善心梗后心脏的功能,发挥抗心梗后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1例首次AMI患者按发病到达医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两组,6h内为A组共30例行急诊PTCA,6h后为B组共31例行延迟PTCA.两组均于术后3d、1个月、3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TCA术后3 d、1个月和3个月.A组LVEDV、LVESV和LVEF均显著优于B组(P<0.05、P<0.05和P<0.05).A组1个月时与3d比,LVEDV及LVESV显著缩小(P<0.05和P<0.05),LVEF显著增加(P<0.05);3个月时与1个月比LVEDV、LVESV、LVEF仍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B组1个月时与3 d比,LVEDV、LVESV和LVEF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与3 d比,LVEDV、LVESV明显降低(P<0.05),LVEF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急诊PTCA能挽救濒死心肌,抑制左室重塑,改善左心功能,其效果优于延迟PTCA,延迟PTCA虽不能显著改善左心功能,但可抑制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