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卫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513-1514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睾酮(T)、总雌二醇(E2)、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的变化,探讨该变化与男性T2DM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男性T2DM89例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男性66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T、E2、SHBG、胰岛素水平。并对胰岛素与性激素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T2DM组空腹血糖、餐后120min血糖、空腹胰岛素和餐后120min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2、sH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T2DM组T、E2、SHBG与空腹胰岛素、120分胰岛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血清性激素是反映男性T2DM代谢变化的指标之一。②男性T2DM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其改变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方法】正常男性60例,T2DM男性7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男性T2DM患者血浆T降低,E2升高,FSH、LH浓度较正常人高。男性T2DM患者性激素与胰岛素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男性T2DM患者人体内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试验中脂肪细胞分泌功能.方法 通过T2DM组、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样本,观察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瘦素、抵抗素,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动态变化,分析T2DM患者脂肪细胞和胰腺β细胞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分泌功能变化.结果 葡萄糖耐量过程中,T2DM患者脂联素、瘦素、抵抗素、胰岛素餐后分泌下降(P<0.05).结论 脂肪细胞分泌缺陷与β细胞分泌缺陷相关,细胞膜转运障碍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机体多细胞功能障碍与T2DM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胃转流(GBP)术后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GBP术后胃肠道肠促胰岛素的降糖机制.方法 选自接受GBP术的非肥胖T2DM患者28例;同期住院的28例非糖尿病患者.检测非肥胖T2DM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浓度,进行比较.非肥胖T2DM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空腹及餐后2·h血清GLP-1浓度,术后各时间点血清GLP-1浓度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非肥胖T2DM患者GBP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空腹及餐后1h.2h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非肥胖T2DM患者GBP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清GLP-1浓度均高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血清GLP-1浓度呈增高趋势,直至术后6个月最高(手术前后空腹比较P=0.045,手术前后餐后2h比较P=0.048).结论 GBP术后血清GLP-1浓度增加可能是治疗非肥胖T2DM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性激素水平与与年龄的变化的关系检测方法:90例IGT患者为随机抽取的医保人员分为50岁、50-60岁、>60岁三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清性激素六项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孕激素(P)和垂体催乳素(PRL)。结果IGT患者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2小时,FSH水平>60岁组显著高于<50岁组(P<0.05),而PRL水平>60岁组显著低于<50岁组(P<0.05),其余性激素水平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T患者性激素水平随年龄增长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以FSH和PRL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浓度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胰岛素和C肽释放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南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92例,以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为依据分为A组[7.0mmol/L≤FPG11.1mmol/L],B组(11.1mmol/L≤FPG14.0mmol/L)和C组(FPG≥14.0mmol/L)。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各组在空腹时与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后于0.5、1.0、2.0、3.0h分别采集静脉血2mL,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其各点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空腹时胰岛素及C肽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后对照组与T2DM患者A、B、C 3组胰岛素、C肽水平均上升,对照组于餐后1.0h升至峰值,餐后3.0h逐渐恢复正常,而T2DM患者于餐后2.0h升至峰值,至餐后3.0h有所下降,但仍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T2DM患者A、B、C组在0.5、1.0、2.0h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血糖升高而降低,测定胰岛素及C肽能够为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抑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对糖尿病(DM)患者血糖水平及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BDI)对就诊的25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有无合并抑郁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资料的差异,对DM的相关因素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有抑郁的T2DM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P〈0.05);抑郁患者患DN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结论】抑郁可影响T2DM患者血糖控制,并且是发生DN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医院收治的12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T2DM自我管理行为量表(2-DSCS)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分为较好组65例和较差组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分析患者2-DSCS评分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26例T2DM患者的2-DSCS评分为(70.58±20.15)分.较好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DSCS评分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r=-0.289、-0.214、-0.233,P<0.05).结论 T2DM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血糖控制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比例及C肽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406例T2DM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结合临床诊断出其中的LADA患者,并与非LADA T2DM患者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C肽等指标的比较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空腹C肽和餐后2 h C肽用于鉴别LADA与T2DM的临界值。结果 406例T2DM患者中共确诊LADA患者39例(9.61%)。LADA患者的空腹血糖[(13.5±10.5)mmol/L]、餐后2 h血糖[(15.2±11.5)mmol/L]和Hb A1c[(10.2±2.5)%]均明显高于非LADA T2DM患者[(10.1±8.9)mmol/L、(12.5±11.5)mmol/L、(7.8±2.6)%,P均0.05];LADA患者空腹C肽[(0.45±0.25)μg/L]和餐后2 h C肽[(1.05±0.26)μg/L]均明显低于非LADA T2DM患者[(1.35±0.55)μg/L、(4.12±2.25)μg/L,P均0.05]。空腹C肽和餐后2 h C肽鉴别诊断LADA与T2DM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865和1.595μg/L,诊断LADA的敏感性分别为97.4%和99.5%,特异性均为100.0%。结论在临床诊断为T2DM的患者中,检测胰岛自身抗体可检出其中的LADA患者,空腹和餐后2 h C肽可作为LADA与T2DM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葡萄糖75 g)后胰高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T2DM 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均禁食12小时以上后行 OGTT,采集0(即空腹)、0.5、2小时血样,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GLP-1浓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结果 T2DM 患者的0、0.5、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及 HbA1 c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T2DM 患者0.5小时胰岛素及2小时 GL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及0、0.5小时GL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餐后 GLP-1水平的上升与进餐刺激有关;T2DM 患者口服葡萄糖后 GLP-1的分泌水平可能与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和内分泌 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62例PCOS合并T2DM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拉鲁肽(1.2~1.8mg/d)和二甲双 胍0.5g/d,治疗12周。评估治疗前后各项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糖 (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改善 (P <0.05),利拉鲁肽组治疗后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 (LH)、睾酮(T)水平明显降低(P <0.05)。治疗前后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改善PCOS合并T2DM 患者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并有助于改善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2.
周伟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56-165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两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第一时相胰岛素及C肽分泌。【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及第一时相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较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对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2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末血清催乳素(PRL)、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差异,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抑郁症组男性LH、E2和女性PRL、FSH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后1、6周末男性患者PRL、T、E2和女性PRL、T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内分泌异常,安非他酮可引起抑郁症患者性激素分泌变异。  相似文献   

14.
王依屹  张珏  鲁传翠 《检验医学》2012,(10):806-80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与餐后2 h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T2DM患者(根据亚洲糖尿病论坛的推荐分为控制良好和控制不良2组)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FFA及餐后2 hFFA。以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的FPG、2 h PG、FFA、2 h FFA、HbA1c、HOMA-IR均明显增高(P<0.01)。T2DM控制不良组各项指标均高于控制良好组(P<0.05),FFA、2 h FFA与HOMA-IR、HbA1c、FPG、2 h PG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分别为0.910、0.876,0.851、0.759,0.908、0.746,0.769、0.674,P<0.01)。结论 T2DM患者体内FFA浓度的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明显相关性,与T2DM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肥胖与性激素相关性。方法 T2DM患者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测量腰围,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检测2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记录糖尿病病程。分析性激素与其余指标相关性。结果 T2DM组的平均腰围、TC、E2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T水平低于对照组;腹型肥胖使E2升高,T降低,E2与腰围相关性最大;E2与TC、病程、TG呈正相关,T与TC、病程、Hb A1c呈负相关。结论男性T2DM的T水平降低,E2的水平增高。男性T2DM肥胖者比非肥胖者E2水平更高,T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次尿C肽/肌酐比重(UCPCR)在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别测定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尿C肽、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C肽、餐后2 h血C肽、24 h尿C肽,分析UCPC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UCP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2型糖尿病UCPCR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2 h血C肽、24 h尿C肽(r=-0. 261,r=-0. 372,r=-0. 492,r=0. 358,r=0. 675,r=0. 583; P 0. 05)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尿C肽/肌酐比值可用于评估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胰岛素泵联合西格列汀(CSII+Sig)强化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初诊断T2DM患者71例,采用CSII+Sig强化治疗,测定治疗前后3餐前、3餐后2 h及睡前血糖,计算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 C肽与空腹C肽比值(C2/C0)、30 min胰岛素增量与葡萄糖增量比值(△I30/△G30)、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结果治疗后,3餐前、3餐后2 h及睡前血糖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胰岛素剂量、FBG、2h FBG、Hb A1c、C2/C0、Visfatin、合理饮食以及适量运动与血糖2年控制效果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与初诊断T2DM患者血糖2年控制效果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对初诊断T2DM患者,CSII+Sig强化治疗方案可长期控制血糖,合理饮食以及适量运动是血糖2年控制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功能.方法 分析T2DM患者及健康者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胰岛素(Ins)的动态变化.结果 T2DM患者IL-1、IL-6、TNF-α、Ins分泌异常,空腹值偏高,服糖后分泌下降(P<0.05).结论 单核/巨噬细胞与胰腺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与T2DM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餐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T2DM早期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确诊T2DM患者201例,按CAIMT分为CAIMT增厚组(CAIMT〉0.9mm)103例及CAIMT正常组(CAIMT〈0.9ram)98例,另选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脂负荷餐,采集空腹及餐后4h的血标本,测定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及餐后4h甘油三酯(4hTG)。使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各组受试者的CAIMT。【结果】①T2DM组血清hs—CRP、4h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2DM组中CAIMT增厚组hs—CRP、4hTG显著高于cAIMT正常组(P〈0.01)。②T2DM患者hs—CRP、4hTG与CAIMT均呈正相关(P〈0.01),hs—CRP与4hTG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及餐后高脂血症与T2DM患者早期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改变.方法 将40例PCOS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同期选择2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结果 PCOS患者治疗前各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经中药治疗后血清FSH 、LH、T 水平明显降低,E2明显增高.治疗前、后比较LH、FHS、E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治疗PCOS可促进FSH和雌激素的分泌,提高排卵率和受孕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