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应用。方法对内分泌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0例患者按改革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模式,而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值、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18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92例,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的接触中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94例,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比较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断指再植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急诊留观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12月在急诊留观的100例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在患儿留观期间的遵医依从性和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遵医依从性加强(P0.05),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诊留观患儿家属进行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家属的遵医依从性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策略对预防心脏手术病人精神障碍的效果。[方法]病人按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临床路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医护合作对病人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焦虑水平、护理安全风险事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策略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心脏手术病人心理应激能力和满意度,降低护理安全风险例数,深化了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医院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病人3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6例。对照组住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阶段性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由医生护士合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升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病人的开展效果,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将20名护理人员及6名管床医师组成医护合作小组,共同承担同一组病人的医疗及护理工作.结果:病人满意度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重症护理合格率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均得到提高.结论: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病人能调动医护积极性,使医护间配合更加密切,切实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心衰病人,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4年3-9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心衰病人按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医疗护理,设为对照组;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心衰病人按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医疗护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诊护依从性、平均住院日、NT-pro BNP值。结果 :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诊护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NT-pro BN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能提高心衰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诊护依从性,降低平均住院日及NT-pro BNP值,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医护合作对腰椎术后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对腰椎术后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影响,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方法:将2006年5月~2007年8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07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术后由医师和护士分别依据腰痛评分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医护共同实施术后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排尿训练、康复训练、疼痛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下由护士独立实施术后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经过医护合作,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腰痛评分改善率、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五官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81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一般性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在肝病病人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肝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医护全程诊疗的模式实施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病人饮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饮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可以提高病人饮食指导的效果,促进医护间的合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腰椎功能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腰椎功能及术后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依从性,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促进医护合作,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冯慧兰 《当代护士》2014,(12):106-108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140眼)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满意度95.4%,高于对照组的83.1%(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吴晓芬  李晓红  陈少源 《全科护理》2016,(24):2552-255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对提高围术期病人健康知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手术病人423例,使用投币法随机分组,干预组214例,观察组209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宣教,干预组采用医护合作一体化护理模式病人制订相应的治疗护理计划并对病人进行宣教,对两组病人的健康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晓率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其中疾病康复知识与方法以及健康教育总体情况评分提高最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医护合作模式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并促进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健康宣教能力的提高,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50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593例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下机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在实践医护合作一体化前后对当前医护合作关系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病人中应用医护合作一体化工作模式可降低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对医护关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子化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高血压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子化护理通用路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同一病室采取相同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并比较并发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化临床护理路径增强并优化了对健康教育的控制以及质量的监管,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了全新的护理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脑卒中健康教育的规范化模式.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遵医行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行腹腔镜手术的24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无缝隙护理模式实施前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后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知晓率及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宣教知晓率及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96例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置管(PICC)实施化疗治疗且>5个疗程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程序化护理服务,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比较2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问题发生率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问题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12.5%.结论 程序化护理模式遵循了严格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及厚街医院收治并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病人,其中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42例病人为试验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49例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小组成员全程负责病人从入院评估、查房、围术期管理、健康教育到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病人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提高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P0.05),且病人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能降低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病人的并发症,提高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同时提高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2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