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中风发生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给予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及中药灌肠护理等措施后,60例患者中56例排便功能良好,可定时排便,3例患者感觉有便意,仅1例效果不佳.结论 对于中风发生便秘的患者,中医护理对于促进排便功能恢复,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诱发再次中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便秘是中风后患者出现的一个常见病症,又是引起中风,再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加之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导致患者气血虚弱,况且中风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多气血亏虚,胃肠燥热,津液不足,易致便秘,故中风后便秘以虚秘为主,便秘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便秘本身,排便时用力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或颅内压升高,导致新的脑血管意外发生,便秘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着负面影响。因此,中风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中风的恢复至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中风患者便秘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79例中风伴便秘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中风便秘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加强饮食和循征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创造排便环境,79例患者的排便状况明显改善,便秘发生人次显著减少。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中风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便秘辩证施护经验.方法:对30例中风便秘患者从中药内服.饮食调理、针灸按摩等方面进行辩证施护.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辩证施护后28例在3-7 d便秘消除,另外2例10d仍未缓解,经肥皂水灌肠后排便,30例均生命体征平稳,在住院期间未再次发生脑卒中或其它并发症.结论:对中风患者病人便秘进行辩证施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 将9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入院后第4日即行穴位按摩,2次/d,连续10d;记录患者每日的排便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为52.08%,观察组中风后便秘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按摩对中风患者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方法简便,普通护理人员均可掌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提肛运动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发生便秘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果导、开塞露纳肛,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并辅以提肛运动,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1月内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按摩辅以提肛运动能改善中风患者胃肠功能,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7.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超过3日以上,以大便于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中风患者中便秘是常见的并发症,也导致中风病再次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本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普通通便药长期服用,疗效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以头针腹针为主,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便秘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中风后便秘患者40例,其中脑梗死33例,脑出血7例,均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且无严重并发症.40例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6~78岁,平均64岁.中风后未排便时间最短72小时,最长144小时.  相似文献   

8.
中风患者便秘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素琴 《光明中医》2010,25(6):1094-1095
<正>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临床有40%~65.38%的中风患者可伴有便秘的症状[1],长期卧床的中风偏瘫患者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90%以上[2]。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  相似文献   

9.
中风后便秘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增加及运动量的减少,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趋向年青化.中风患者的恢复期常伴发便秘,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如羊屎或团块状,排便困难并非大便干结,临床上一般认为2天以上无排便,提示便秘存在.这不仅影响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由于便秘腑气不降通,将会影响其它症状的治疗,因此,对于中风患者的便秘的调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润肠通便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立  刘晓婷 《光明中医》2011,26(12):2445-2446
目的探讨润肠通便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分别应用润肠通便法、复方芦荟胶囊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排便频率、排便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出现腹泻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总有效率均有显著疗效;治疗后治疗组在排便时间、总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在排便时间上两组无明显差异;但出现腹泻不良反应者,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润肠通便法对中风恢复期便秘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包热敷联合神阙灸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实施排便训练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实施盐包热敷联合神阙灸治疗。比较两组中风后便秘疗效;便秘症状消失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住院日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排便积分;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中风后便秘疗效、便秘症状消失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住院日数、生活质量、排便积分相比较常规组更好,P 0.05。联合治疗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相似,P 0.05。结论:盐包热敷联合神阙灸治疗中风后便秘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便秘辩证施护经验。方法:对30例中风便秘患者从中药内服。饮食调理、针灸按摩等方面进行辩证施护。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辩证施护后28例在3—7d便秘消除,另外2例10d仍未缓解,经肥皂水灌肠后排便,30例均生命体征平稳,在住院期间未再次发生脑卒中或其它并发症。结论:对中风患者病人便秘进行辩证施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除中风后遗症患者便秘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将64例中风后遗症患有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艾灸气海穴配合大黄粉外敷上巨虚穴,治疗3周后观察2组患者排便次数、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评分、排便时间、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排便次数、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评分、排便时间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气海穴配合大黄粉外敷上巨虚穴可有效解除中风后遗症患者便秘,安全简单,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便秘是临床中风的伴随症状之一 ,发生率较高 ,对中风的预后与转归具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芪蓉润肠口服液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作用 ,比较了其对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及混合性中风后便秘的疗效。临床资料所有病例为 1996年 3月~ 1999年 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 :(1)经头颅CT或MRI检查 ,有中风病史 ;(2 )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间隔在 72h以上 ;(3)便质干结 ,甚则如羊粪或团块 ,排便费力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 ;(4)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证 ;(5 )除外由器质性病变 (如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15.
骨折患者由于损伤疼痛、卧床、排便姿势改变等原因极易引起便秘,其便秘发生率可达80%以上,尤其伤后1~5d便秘发生率最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肠蠕动减慢.更易发生便秘。便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老年患者因用力排便引起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运用埋线疗法观察俞募配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72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每周1次,疗程为4周;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口服乳果糖口服液,首日30 mL后改为每日20 mL,早餐时一次服用,疗程为4周。4周后针对两组便秘症状评分及排便次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便秘症状评分及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说明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中风后便秘优于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鲁丛丛  崔建华 《新中医》2019,51(2):232-234
目的:观察大黄神阙穴贴敷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合并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偏瘫合并便秘的患者共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之上采用大黄神阙穴贴敷,疗程均为7天;观察2组治疗后便秘临床疗效,患者7天内排便情况及便秘发生情况。结果:便秘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2%,对照组为64.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出现大便干结、需要缓泻剂、排便费时、排便有残留感等症状的病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后第1~7天,观察组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黄神阙穴贴敷对中风偏瘫后便秘患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中风后便秘是指患者在中风后出现的排便困难或排便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中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大便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嗳气反胃,大便带血等症。1病因病机中风后便秘属于中医学"便秘"的范畴。便秘是中医的一个病症,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脑卒中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及排便方式的改变,活动减少,脱水利尿药物的应用,饮食因素,疾病本身的原因等等导致便秘发生。临床症状常以排便时间较长、大便干燥、排除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帮助。我们通过对中风便秘患者的饮食及中医适宜技术的一系列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简版:正文:中风即对应现代西医概念的脑卒中,包含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脑血管病囚其高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正逐渐成为人群主要致死病因,尤其在我国,脑血管病已跃升为死囚首位,其中中风已逐渐成为第二大致死病因。中风后遗症状较多,患者受体位、饮食、心理、药物等影响,便秘等排便障碍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有学者统计中风急性期住院患者,便秘率为60.2%,60岁以上患者便秘发生率为71.4%,而申风后大便失禁发生率为6.45%。排便异常不仅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