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学龄期脑瘫儿童的构音障碍与脑瘫类型、运动功能、智力及语言发育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Frenchay 活动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语言发育评定法(S-S)对全校102 名脑瘫学生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脑瘫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不同障碍程度在构音8 个分项的障碍表现不同。构音障碍的程度与脑瘫类型、智力水平及语言发育水平相关,与粗大运动障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情况。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67 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分低龄组、高龄组)进行测试。结果低龄组(≤6 岁5 个月)患儿平均总智商(71.10±15.95),高龄组(>6 岁5 个月)平均总智商(73.12±16.02),总智力低下率44.78%,低于脑瘫患儿的平均智力低下率。高龄组言语智商明显优于操作智商(P<0.01),Bannatyne 四因素中概念因素和获得因素的分测验得分高于空间因素和序列因素分测验(P<0.05)。结论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智力水平落后,但优于脑瘫患儿的平均智力水平,其智力结构存在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脑瘫患儿智力和适应行为发展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169例脑瘫患儿的智力和适应行为进行评估,然后对这两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69例脑瘫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平均分均比正常儿童智力的平均分低,并且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的平均分均低于70;总智力缺陷有93例(55%),其中缺陷程度为轻度43例(46.23%)、中度36例(38.71%)、重度13例(13.98%)、极重度1例(1.08%),且操作智力损伤显著多于言语智力损伤(P<0.001);总体社会生活能力有缺陷113例(66.86%)、独立生活能力缺陷104例(61.54%)、运动能力缺陷147例(86.98%)、作业能力缺陷133例(78.70%)、交往能力缺陷73例(43.20%)、参加集体生活能力缺陷115例(68.05%)、自我管理能力缺陷90例(53.25%),除独立生活能力与参加集体生活能力外社会生活能力其他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P<0.001),其中,运动能力缺陷最大,交往能力缺陷最小;韦氏智力量表评定的结果与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的结果存在显著相关(P<0.001)。结论脑瘫不仅导致患儿的智力损伤,而且导致大部分患儿智力缺损,并且智力缺陷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操作智力的损伤对脑瘫患儿的总体智商影响更大;绝大多数脑瘫患儿的适应行为有缺陷,并且各分项能力的缺陷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学龄期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与智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对93例学龄期脑瘫儿童进行评估。结果粗大运动分级结果与智商无相关性(r=0.184,P>0.05),粗大运动分级结果与社会适应行为无相关性(r=0.056,P>0.05)。结论学龄期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与智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儿童智商水平与粗大运动分级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粗大运动功能(GMF)分级与智商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使用GMF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对90例患儿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足徐动型患儿的总智商(IQ),语言智商(VIQ)在正常范围内,但与正常儿童平均水平相比仍偏低(P<0.05),VIQ与操作性智商(PIQ)无显著性分离(P>0.05);痉挛型患儿及总体受试患儿的平均IQ、VIQ和PIQ低于正常范围(P<0.05),VIQ与PIQ分离(P<0.05);痉挛型患儿的智商与GMF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手足徐动型患儿智商与GMF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不同类型脑性瘫痪儿童的智商水平与智力结构存在差异,智商值与粗大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儿童学习成绩与智力和记忆力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学习成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学习成绩影响报道较多。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既可测试儿童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观察儿童的智力水平;又可了解儿童智力的结构特征。因此国内外运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研究学习情况、智力特征的报道较多。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除测智商外.加测记忆商,同时分析学习成绩与智力、记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白静  吴艳妮  周春兰 《护理学报》2009,16(19):55-57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就诊的学习困难的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方法对在儿科门诊就诊、因学习困难家长要求进行智力测量的102例中小学生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本组学习困难的中小学生智力测验结果显示:51例(50.0%)智力正常,边缘水平21例(20.6%),轻度智力低下18例(17.6%),中度智力低下12例(11.8%);不同性别学习困难的中小学生间智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智力水平较女性高;本组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总体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智商与言语智商差值≥15分的患者中,言语智商远大于操作智商者与操作智商远大于言语智商者比较,其智力水平较高。结论对于学习困难中小学生,及早运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测量可有效评定患儿智力水平,筛选低智商患儿,并注重其智力结构分析,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促进学习成绩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智力水平,探讨相关因素对智力水平的关系,作者对王店、栖真、建设3乡350例学龄前儿童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既可测试儿童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观察儿童的智力水平,并对母亲的智力水平、文化程度与儿童智商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智力水平及韦氏儿童智力分测验结构。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32例患儿和30例正常小儿进行智力评估。结果:ADHD患儿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除词汇、知识外,其余各分测验及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IQ与VIQ之间的平衡性较差。结论:ADHD患儿的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水平为低,且智力发展不平衡者较多。  相似文献   

10.
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儿童的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情况,并观察其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对患儿智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CR)对45例脑性瘫痪(包括轻、中、重度患儿)患儿进行测试,并比较其智商及智力结构间的差异。结果 本组脑性瘫痪患儿的平均总智商为( 70. 02±19. 50),较正常人群偏低;语言智商(79. 80±18. 88)与操作智商( 64. 24±19. 28 )进行比较,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各患者Bannatyne四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序列因素分值较低;另外,不同严重程度的脑性瘫痪患儿智商及智力结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滞后,其智力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现象,而且其运动功能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