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视觉运动反应时的测定,确认伴随增龄反应时明显呈梯度延长,而且与心电图ST-T改变以及甲皱微循环指标无明确的相关关系,视觉运动反应时具有独立地反映老上得衰老程度的生物标志意义。  相似文献   

2.
视觉反应时是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指标之一,主要反映受测试者的视觉反应速度和手眼配合能力.为探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对视觉反应时测试结果的影响,我们对461名职工的视觉反应时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混杂因素对视觉反应时测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反应时是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指标之一 ,主要反映受测试者的视觉反应速度和手眼配合能力。为探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对视觉反应时测试结果的影响 ,我们对 46 1名职工的视觉反应时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受测试的对象为 46 1名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在职职工 ,其中男性 2 97名 ,女性 16 4名 ;年龄 2 0~ 5 9岁 ,平均年龄 (33.1± 7.9)岁。二、方法 采用EP2 0 2型反应时测试仪 ,联接SGK Ⅱ型数字计时器 ,在安静的室内 ,对受测试对象进行视觉反应时测试 ,取 5次测试数据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室空气质量的调查是按卫生部爱卫会全国农村住宅卫生标准科研专题研究方案进行的,居室空气质量选择SO_2、NO_x、CO、CO_2,SPM及细菌等六项指标,同时按人均居住面积分三组,即3~4m~2/人,5~6m~2/人,6~9 m~2/人,分别测各项指标。经统计学秩和检验,居室面积不同,居室空气质量指标之间有明显差异。证明居室净高大于2.6米,每人平均居住面积大于6平方米的居室,其空气质量基本上符合居民区大气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5.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旋转光栅视觉刺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光明  张志强  梁平  邵庆  李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7):506-508,F004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视觉皮质对旋转光栅刺激的生理反应,分析其可能的组成成分,用于进一步探索其在弱视治疗中的生理学基础。方法:对旋转光栅物理性质进行分解,分别以旋转光柑、白光作为刺激状态,白光、黑暗作为控制状态,对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查,采用组块模式设计方案,分三个刺激步骤进行,在GE-singa1.5T磁共振成像仪下运用EPI序列采集图像,SPM99软件进行数据离线后处理。结果:通过不同刺激状态组合,发现旋转光栅在激活初级视觉皮质区的同时,也大量激活位于高级视觉皮质区的视觉运动区(V5区),6例均有相同反应。结论:旋转光栅形成的生理刺激,除具有单纯光感觉外,还具有视觉运动的成分。fMRI能直观视觉皮质的活动情况,可用于探索弱视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屈光不正型弱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弱视的视觉运动功能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组块设计方式 ,5例单眼屈光不正型弱视患者与 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两侧单眼的旋转光栅刺激 ,1 .5T磁共振扫描 ,SPM软件离线处理。分别比较弱视样本两单眼间及两组样本间不同的反应水平。 结果 :弱视患者弱视眼的反应体素数目及反应强度均较正常眼低 (tAN=3.2 8,P <0 .0 5 ;tAT=3.77,P <0 .0 5 ) ;正常人双眼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tNN=1 .2 8,P >0 .1 ;tNT=- 0 .0 2 ,P >0 .5 ) ;比较两眼间反应水平差 (IDA) ,弱视组 (0 .6 93± 0 .2 5 8)较正常组 (0 .1 4 3± 0 .35 7)大。结论 :屈光不正型弱视对视觉运动刺激反应下降 ,反映纹外运动区皮质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视觉运动整合(VMI)不同发育水平儿童的脑电功率差异。方法 42名儿童接受VMI测验,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比较VMI高分组、低分组儿童不同脑区的脑电功率差异。结果 ①两组儿童脑电图视觉判别无差异;②慢波、快波、总功率及复合功率于不同脑区均有差异。结论 VMI高分组儿童的脑电活动水平高于低分组儿童,大脑各区的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是视觉运动整合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98名接触噪声工人和136名不接触噪声工人(对照组)进行了短时记忆力(包括数字、图画和联想记忆)、注意力(剂量作业试验)和反应时(视觉运动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力除联想记忆外,数字记忆及图画记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注意力,观察组工人的错误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反应时,观察组工人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工人,差别有显著性(p<0.05)。因此,我们认为注意力和反应时对反映大脑皮质功能状态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今后接触噪声工人体检的参考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查智力正常幼儿到成人的视觉注意发展的变化.方法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筛选出120名智力正常的儿童(5,7,9,11,13,15岁)和20名智力正常成人(年龄从20~30岁)作为被试;实验材料根据经典的视觉搜索范式改编,通过DMDX系统控制材料的呈现和记录被试反应.结果 5岁幼儿的反应时明显长于其他几组儿童和成人的反应时,5,7,9,11,13,15岁儿童和成人的搜索时间分别为:[(2122.58±574.50)ms、(1350.64±279.38)ms、(1148.03±248.87)ms、(977.63±183.92)ms、(789.36±154.93)ms、(778.72±147.53)ms、(803.93±146.83)ms],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而从7岁、9岁、11岁到13岁的儿童的反应时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快,并且每2组之间的反应时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从幼儿期到儿童期视觉搜索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在童年晚期逐渐成熟,该阶段儿童的搜索技能与成人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从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视觉搜索技能的增长量却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视觉运动整合(VMI)不同发育水平儿童的脑电功率差异.方法 42名儿童接受VMI测验,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比较VMI高分组、低分组儿童不同脑区的脑电功率差异.结果①两组儿童脑电图视觉判别无差异;②慢波、快波、总功率及复合功率于不同脑区均有差异.结论 VMI高分组儿童的脑电活动水平高于低分组儿童,大脑各区的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是视觉运动整合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时间与空间,一直被作为视觉形式的修辞手法和视觉语言的要素。随着视觉艺术学的发展,来自语言学的名词——“共时”与“历时”也被借用到视觉语汇中,成为描绘视觉形式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常用词语。视觉语言的共时性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对象,静观的视觉语言。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形态与形式变化,是动态过程的对象的历时性视觉艺术。视觉形式中的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交替变化所表达的是共时性与历时性交叠的视觉艺术。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the dynamic aids to help students to combine human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during study,and to understand and memoriz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ntents us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analog organs and system.Methods:The design of the aids was based on our innovation.The linear movement is derived from the number of lines,the thickness of a line,distance and angle between lines.Therefore,according to the effect of line stripes,the strip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1)the parallel straight lines which meet the following criteria-12 stripes per cm,the equal thickness of the stripes,the equal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stripes and printable on a transparent film;(2)the straight line and curved stripes which meet the following criteria-an equal or unequal linear fringe space between the stripes,the curve stripes being drawn by a mathematical equation,and being digitalized and stored in a computer.Results:(1)Demonstrating a dynamic effect:The parallel straight stripes with a 12 percentimeter space between the stripes were printed on a transparent film.The film was termed"the moving film"as its effect was displayed while moving the film.Another static film was made.The static film shown different directions.After the moving film was overlaid on the static film,slowly moving the film produced a wave-like spread.(2)Producing a dynamic film:The quality of a dynamic film was determined by the quality of the"static film".The first was to design and draw the drawings,and leave space for generating dynamic sense to prepare the paste,with the detection of dynamic effects until satisfaction.It appeared impossible to draw the difficult curvilinear motion in fringes by hands.We input mathematical equations into the computer and connected the automatic plotter to draw.A variety of drawn"static diagram fringe pattern as the library was stored in a computer to access at any time.Conclusions:Making anatomical dynamic film using the principle of linear motion is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the dynamic aid for anatomy teach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雌鼠动情周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方法用小鼠阴道涂片将小鼠动情周期进行分期,将其置于水迷宫中,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搜索实验。结果在动情周期中,鼠在动情前期、动情期和动情后期找平台所需时间[(18.38±13.78)s,(24.09±14.7)s,(23.06±14.79)s]显著短于动情间期(62.39±39.35)s,以动情前期最短;运动速度[(14.72±3.28)cm/s,(15.62±7.79)cm/s,(14.82±4.78)cm/s]显著快于动情间期(10.37±3.73)cm/s,鼠经过平台所在区域的运动速度显著慢于其他各区域;鼠在平台所在区域搜索的时间显著长于其他各象限,以动情前期鼠最短。结论雌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与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罗维  刘登  艾贺玲  胡敏  朱瑜  陈琦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1):2632-2637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静安区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和彭浦镇高龄(年龄≥80岁)悬空老年人224例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对医疗服务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分析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7.3%。高龄悬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以一般为主(占39.0%)。不同居住情况、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种数、自评视力状况、自评听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护理服务使用评价、每周感到孤独时间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佳,且自评健康状况、自评视力状况、生活起居情况、下楼活动能力、护理服务使用经济压力、每周感到孤独时间是高龄悬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这对于进一步完善高龄悬空老年人护理服务、生活服务等社会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觉对空间记忆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青年组(3月龄)30只,分实验1组(蒙眼组);实验2组(摘眼组);对照组三组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Morri’s水迷宫空间搜索试验和定位航行试验分四象限进行,每天上、下午两时段,每时段4次共8次,每次历时2分钟。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较正常组在定位航行试验所经历的时间更长,空间搜索试验平台象限游泳路程随机变化,与其它象限无明显差别。而正常组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占总路程的百分比均高于其它象限。提示蒙眼组与摘眼组空间记忆能力和搜索策略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0例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其余13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诊;手术治疗4例,2例视力保存在0.5以上,2例失明;保守治疗6例,4例视力良好,1例视野有轻度向心性缺损,1例失明。漏诊患者后经确诊行保守治疗,8例放弃治疗,其中9例失明,3例有光感,1例视力保存在0.1。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所合并的视神经损伤极易被漏诊、误诊,掌握其诊断要领及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对其进行及时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一毛纺厂116名接触稳态噪声的女工的视机能改变及与工龄和听力下降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稳态噪声可延长工人的暗适应时间和使近视力下降,且随工龄延长和听力降低而下降,而对远视力和色觉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对女工的早期危害,为女工劳动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应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组合(NCTB)”对某电信局寻呼台64名VDT作业女工的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试。结果接触组消极情绪状况中的紧张、愤怒、疲劳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情绪状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反应时、最快反应速度和最慢反应速度,均显著慢于对照组(P〈0.01);数字译码、视觉持留记忆、手提转敏捷度测试中的惯用手和非惯用手操作、目标追击-Ⅱ测试中的正确打点数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数字广度测试中的顺序、总和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控制了年龄混杂因素条件下,简单反应时中的最慢反应速度,工龄≥5年组显著慢于工龄〈5年组(P〈0.05);数字广度(总和)得分,工龄≥5年组显著低于工龄〈5年组(P〈0.05)。结论电信VDT作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康胶囊0.8 g,3次/d,连续服用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4周。采用MMSE智能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能力等变化;用Bless-Roth行为量表(BR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能力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可预见未来人类在地下空间生活与工作占比时间会越来越多,然而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及其机制研究依然空白。本文系统提出深地医学研究的战略构想,以期揭示地下空间环境对生命体生理和病理,以及对人心理的影响及机制,并研究应对策略。本文系统概括了深地医学研究进展及构想,构建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不同深度地下空间人居环境参数(温度、辐射、气压、围岩性质、微生物等)的模型构建、定量表征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②深地环境下生物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变、稳态维持和生物节律模式;③不同岩层、岩性的物性特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地下区域岩性环境变迁对生物体的生长贡献模式;④地下空间的建造深度、结构类型、物理环境及作业时间与人类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关系;⑤深地环境下细胞生长、代谢及能量交换规律、应答反应、生长响应、衰老和适应机制;⑥深地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特征、发育变化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⑦深地模拟舱及深地环境下生物医学技术、设备研发。课题组在岩层覆盖厚度达1 470 m地下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深地医学实验室,并已开展多个不同深度水平深地医学的相关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