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小明  陈贵丰  罗罡  胡秋荣  刘斌 《广东医学》2004,25(12):1407-1408
目的 观察、评估Bio -gide生物膜、Bio -oss骨粉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作用。方法 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 16例患者共计 2 1枚种植体 ,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Bio -oss骨粉 ,Bio-gide生物膜覆盖。术后、Ⅱ期手术前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Ⅱ期手术后转移关系 ,进行烤瓷全冠修复。结果  3枚种植体覆盖黏膜少许裂开 ,1枚种植体缺损处新生骨组织较少 ,Ⅱ期手术前脱落 ,其余均有较多的新骨生成。结论 Bio -gide生物膜、Bio-oss骨粉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2.
徐锡平 《中外医疗》2010,29(4):55-55,57
目的观察评估国产BME-10X医用胶原膜与骨又生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15例患者共计22枚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国产骨又生骨粉及国产BME-10X医用胶原膜覆盖。术后,Ⅱ期手术前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Ⅱ期手术后进行瓷全冠修复。结果2枚种植体覆盖粘膜少许裂开,1枚种植体缺损处新生骨组织较少,其余均有较多的新骨生成。结论国产BME-10X生物膜及骨又生骨粉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种植术中使用医用胶原膜对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对 31例种植术中发现骨量不足的骨缺损区和即刻种植术中种植体与拔牙创间骨间隙较大区域采用医用胶原膜覆盖并严密缝合 ,术后 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连接种植体上部结构时摄X线片 ,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性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植入种植体 47枚 ,其中 39枚种植体植入后使用了胶原膜 ,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 ,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 39枚种植体中有 15枚种植体于术后 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 ,4个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 ,用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 医用胶原膜在种植术中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 ,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前牙区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牙区骨高度或骨宽度不足的缺牙区植入Ankylos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种植体与骨缺损区植入天博骨粉,并覆以海奥可吸收生物膜GBR,增加骨量。结果 18例种植25枚种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结论在前牙区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下,引导骨再生技术有利于再生骨的重建及种植体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种植术中使用医用胶原膜对术后骨融合期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对31例种植术中发现骨量不足的骨缺损区和即刻种植术中种植体与拔牙创间骨间隙较大区域采用医用胶原膜覆盖并严密缝合,术后1周,1个月,2个月,4个月连接种植体上部结构时摄X线片,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性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31例患植入种植体47枚,其中39枚种植体植入后使用了胶原膜,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39枚种植体中有15枚种植体于术后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4个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用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医用胶原膜在种植术中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利用,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可铸造基台在牙列缺损(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临床上对50例牙列缺损(缺失)患者采用可铸造基台种植系统,植入种植体,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完成种植修复.结果 70枚可铸造基台对各类牙列缺损(缺失)进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中,有1枚种植体植入4个月后,发生修复前脱落,有1枚8个月后基台固位螺丝折断而拔除,失败的两例均于6个月后再行种植体植入手术.随访2年,无松动、功能良好,无粘结固位冠脱落和烤瓷崩裂脱落.一次植入修复手术成功率97.1%,累计成功率100.0%.结论 可铸造基台具有精确可靠、稳固、操作简单、多样化的优点,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赵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15-1016
目的探讨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例14个牙位骨种植技术区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间隙和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全部种植体上部结构采用烤瓷冠修复,修复后随访期1年-3年。结果除1枚骨种植体于修复后6个月松动外,3年存活率为92.8%.结论选择合适病例,取得初期稳定性十分重要,对于种植体与所拔牙的骨壁之间的间隙及骨缺损部分,采用人工骨和可吸收生物膜引导新骨再生。填充间隙和缺损区,促进新骨形成,增加稳定性。即刻牙种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HA涂层种植体即刻种植的治疗效果,探讨HA涂层种植体在即刻种植术中临床应用的前景。方法 对26例因外伤、残根、牙周病等原因需拔除患牙的患者,在拔除患牙的同时即刻植入36枚国产HA涂层种植体,种植体与拔牙创间较大的骨间隙用HA颗粒充填或胶原膜覆盖以引导骨再生,4~6个月后二次手术,连接上部结构并完成修复。修复后对种植体稳固性、牙槽嵴丰满度、骨吸收、骨融合情况等进行临床和X线的连续观察。结果 26例36枚HA涂层种植体连续观察1年~3年4个月,成功23例32枚,失败3例4枚,其中1例植入的2枚种植体中有1枚未形成骨结合,成功率88.9%。结论 即刻种植术具有保持牙槽嵴高度,有效防止骨吸收,缩短患者无牙期,尽快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等优点,有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可铸造基台在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临床上对60例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采用韩国Osstem及瑞典Nobelbiocare2种种植系统,共植入146枚种植体,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其中38枚采用可铸造基台完成种植修复.结果 38枚可铸造基台修复的患者,随访5年,功能良好,种植体无松动、无粘结固位冠脱落和烤瓷崩裂脱落,一次植入修复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可铸造基台具有精确可靠、稳固、操作简单、多样化的优点,远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21例Anthogyr种植系统的种植修复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Anthogyr种植系统在牙列缺损或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对121例牙列缺损或缺失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植入种植体148枚,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完成种植修复,采用种植体成功标准进行1~4年的临床评价。结果:Anthogyr种植系统种植修复累计成功率为97.9%。结论:Anthogyr牙种植系统具有较好的种植修复效果,是值得推广的种植系统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缺牙区行种植义齿修复,观察种植义齿修复缺失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102例缺牙患者缺牙区植入65枚StraumannSLA种植体,60枚Ankylos种植体,3~6月行上部结构修复.结果 125枚种植体在骨结合期仅1枚种植体顶端骨结合较差,无脱落现象.5枚愈合基台在骨结合期出现松动,2例冠螺丝在修复后1月观察期出现松动.修复缺失牙91枚,短期观察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无失败病例.结论 种植义齿修复是缺失牙修复的一种有效方式.StraumannSLA和Ankylos种植系统是两个可靠的种植系统,结合两者的优点,可满足不同骨质及区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上前牙单牙缺失伴牙槽骨萎缩导致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唇侧骨板骨吸收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植入22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观察7~36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种植体丢失。结论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患者,应用垂直纵向骨劈开联合骨挤压和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可避免因钻骨造成骨量缺失,保存骨量,提高GBR成功率,拓宽了种植手术适应证的范围,获得种植体的Ⅰ期植入,大大改善修复后美学效果,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Straumann牙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traumann牙种植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牙或牙列缺失患者42例,植入ITI Straumann牙种植体98枚,其中2例为即刻种植,2例为下颌肿瘤术后种植体支持的功能性重建.6周~3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口腔卫生、种植体周骨结合状况及骨吸收速度、种植体周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结果 种植成功率98.98%.1枚即刻种植体第1年唇侧牙龈退缩2.5 mm,其余种植体第1年周围骨吸收距离(0.93±0.27)mm;第2年后种植体周围骨均稳定,无吸收.4枚种植体植入后分别出现愈合帽松脱及上部结构松动,病人对舒适度及咀嚼效率评价良好.结论 Straumann牙种植系统有负载时间早、潜入与非潜入种植皆宜、手术次数少、疗程短以及成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劈开增量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护理要点,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9例上颌前牙区菲薄牙槽骨行劈开并同期人工牙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配合过程及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 术后1个月,牙槽嵴宽度增加达2~4 mm,1枚种植体出现松动脱落,其余种植体稳固.结论 当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厚度为3.0~4.5 mm时,采用骨劈开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术前物品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熟练配合,术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及口腔护理是确保种植术成功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即刻植入Anthogyr种植体共22枚,其中15例18枚种植体术区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问的问隙和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全部种植体上部结构采用烤瓷冠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期1~5年。结果除1例1枚种植体于修复后5个月松动外,其余病例在观察期内临床效果良好,5年累积存活率为95.45%。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前提下,只要种植体能取得初期稳定性,对种植体与拔牙窝间存在的间隙或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处理,即刻牙种植可以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Ankylos种植体用于修复单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择90例单牙缺失患者,采用Ankylos种植体进行潜入式种植手术,部分骨量不足的患者,同期使用膜引导骨再生术、上颌窦内提升术及上颌窦外提升术.Ⅱ期手术2周后,按照常规方法完成金钯合金烤瓷冠修复.术后随访,检查修复体与基台的稳定性以及种植体周围牙龈...  相似文献   

17.
超薄钛膜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牙种植应用超薄钛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18例牙种植病例,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植入人冻干脱钙骨再覆盖超薄钛膜,黏骨膜软组织瓣复位固定超薄钛膜.同期牙种植或3~6个月后行牙种植.[结果]共植入超薄钛膜19片,牙种植体28个.19片超薄钛膜就位良好,3片超薄钛膜小部分暴露,未予取出局部冲洗清洁,保持在位3个月.18例患者骨缺损满意修复,28个牙种植体全部愈合.[结论]超薄钛膜是一种良好的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材料.  相似文献   

18.
HA涂层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东  林氢伟 《铁道医学》2000,28(1):20-21
观察HA涂层种植体即刻种植的治疗效果,探讨HA涂层种植体在即刻种植术中临床应用的前景。方法对26例因外伤,残酹,牙周病等原因需拔除患牙的思考,在拔除患牙的同时即刻植入36枚国产HA涂层种植体,种植体与拔牙创间较大的骨间隙用HA颗粒充填或胶原膜覆盖以引导骨再生,4-6个月后二次手术,连接上部结构并完成修复。修复后对种植体稳固性,牙槽嵴丰满度、骨吸收、骨融合情况等进行临床和X线的连续观察。结果26例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引导骨再生膜技术重建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5例部分牙槽嵴萎缩或缺损者采用手术在牙槽嵴区植入骨粉 ,加盖双层可吸收胶原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嵴。结果 :于 3、6个月分别行X线片检查 ,手术区可见骨质生长 ,牙槽嵴形态恢复良好。结论 :使用引导骨再生膜技术能修复重建牙槽嵴 ,为牙种植体的植入及义齿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牙列缺失和缺损患者行即刻种植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MSL)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广汉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治疗的64例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即刻种植联合MSL的23例为即刻种植+MSL组,行GBR同期种植的41例为同期种植+GBR组,术后随访12~24个月,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种植体植入后骨整合良好,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情况发生,种植体植入成功率均为100%;即刻种植+MSL组术后上颌窦低高度平均提升(4.17±1.14)mm;同期种植+GBR组所有患者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稳定,新骨能与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种植体稳固,未发现明显病理性骨吸收;两组术后随访显示,所有种植体均稳定,骨结构良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义齿3个月后,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理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即刻种植联合MSL或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