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HIV感染及AIDS至今依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因而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从硒与细胞因子角度揭示硒与HIV和AIDS在发生、发展中的关系.证明其扮演的重要角色,提示了一种研究HIV和AIDS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HIV引起的AIDS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LA抗原尤其是Ⅰ类抗原的多态性与HIV/AIDS患者病情进展的状况有着明显的关联作用。在对AIDS的病原体HIV病毒的研究过程中,HLA分子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似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本文对目前HLA抗原与HIV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以期进一步加深人们对HIV病毒和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了解,并促进人们更行而有效地对抗HIV/AID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IV携带者或AIDS病人(简称HIV/AIDS)与肝炎病毒感染者的CD4  相似文献   

4.
HIV—1耐药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军强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1,8(5):158-160,F003,F002
随着多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的应用和推广,HIV-1感染者的并发症和AIDS病人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抗HIV/AIDS的治疗效果是极其明显的,但是,HAART应用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HIV-1的耐药性是维持HAART长期疗效的障碍,如何加强HIV-1耐药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产生HIV-1耐药性的分子机制,HIV-1治疗药物及其耐药性与HIV-1基因突变的相关性,HIV-1耐药性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指导意义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HIV-1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与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从HIV AIDS患者应用微量全血法分离中国HIV 1毒株 ,研究HIV 1的生物学特性与HIV AIDS疾病进展相关性。方法 建立微量全血法 ,从HIV AIDS全血标本中分离 17株HIV 1病毒分离株 ;检测这 17株病毒分离株嗜性和复制动力。结果 从 2 6例HIV AIDS病例中分离出HIV 1病毒 ,分离率为 6 5 .4 % (17 2 6 ) ,其中 17例HIV 1感染者的病毒分离率为 5 2 .9% (9 17) ,均为巨噬细胞嗜性 (M嗜性 ,NSI) ;9例AIDS患者的HIV 1病毒分离率为 88.9% (8 9) ,其中 7株为T细胞嗜性 (T嗜性 ,SI) ,1株为巨噬细胞嗜性。通过检测P2 4抗原确定 17株HIV 1病毒分离株的复制动力。在分离到的 17株HIV 1中 ,SI型病毒分离株与AIDS组显著相关 (P <0 .0 5 ) ;AIDS期的病毒分离株的复制动力明显高于HIV感染期 (P <0 .0 5 )。结论 微量全血法可用于病毒分离。 17株分离株的HIV 1复制动力与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呈线性负相关 ,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HIV/AIDS患者NK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HIV/AIDS患者NK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5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HIV/AIDS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的表达。结果:未治疗典型HIV/AIDS患者NK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P >0 0 5 ) ,HIV长期不进展者NK细胞CCR5受体低于未治疗的典型HIV/AIDS患者(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 5 ) ;HAART治疗组NK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显著低于未治疗典型HIV/AIDS患者(P <0 0 1)。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NK细胞上表达的变化与疾病的不同阶段密切相连,对NK趋化因子受体的检测有助于艾滋病疾病进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IL-7对中国HIV/AIDS患者病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敏感酶免法对66例中国HIV/AIDS感染者及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7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与CD^+T细胞绝对值、血浆病毒载量及HIV表型的相关性;并且在体外研究rhIL-7对人PBMC中T淋巴细胞增殖及CXCR4表达的影响。结果中国HIV/AIDS患者血浆IL-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与CD4^+T细胞绝对值负相关(P〈0.01),与血浆病毒载量正相关(P〈0.05)。rhIL-7可在体外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CXCR4表达。结论中国HIV/AIDS患者血浆IL-7水平升高,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疾病进展的相关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抗原受体γδT细胞Vδ1与Vδ2亚群在HIV/AIDS疾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5例HIV/AIDS患者、20例结核病患者以及21例正常健康对照的γδT细胞及其亚群Vδ1与Vδ2细胞的数量进行检测。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HIV/AIDS组的外周血TCR γδ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HIV感染组、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以及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γδT细胞中Vδ1亚群细胞均显著增多(P〈0.001),而Vδ2亚群细胞均显著减少(P〈0.001),均出现Vδ1亚群细胞与啦亚群细胞比例倒置的关系;同时以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组的γδT细胞亚群变化幅度最大,该组Vδ1细胞与Vδ2细胞分别明显高于(P〈0.001)和低于(P〈0.001)HIV感染组和单纯肺结核组。结论 机体在HIV-1或结核菌感染后,其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发生明显变化,且出现Vδ1/Vδ2细胞比值倒置,在合并结核病时其变化加剧。造成这种改变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中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的状况,以控制医源性感染.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例HIV/AIDS感染的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医务人员的HIV/AIDS医源性感染状况,探讨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结果 参与患者手术的医务人员术后未出现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者.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是防止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疾病进展阶段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IV/HCV)合并感染者T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数量变化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HCV感染对HIV感染免疫指标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28例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HCV合并感染者及101例单纯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HLA-DR、CD38)、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结果(1)HIV/HCV合并感染组中,CD4^+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随疾病进展持续下降,其中艾滋病组(AIDS)明显低于无症状HIV感染组(HIV)(P〈0.05),HIV组明显低于长期不进展组(LTNP)(P〈0.01),LTNP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8^+T细胞表面活化受体HLA-DR、CD38的表达依次升高,其中各组间CD8/CD38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组CD4/HLA-DR、CD8/HLA-DR的升高明显高于LTNP组和HIV组(P〈0.01)。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3^+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亦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依次升高,AIDS组明显高于HIV组和LTNP组(P〈0.01)。(2)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AIDS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5),CD4^+T细胞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CD4/HLA-DR、CD8/HLA-DR、CD4/CXCR4、CD3/CXCR4明显升高(P〈0.01);HIV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1),CD4/CXCR4明显升高(P〈0.05);LTNP组各项指标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IV/HCV合并感染组的HIV病毒载量随疾病进展不断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病毒载量在疾病不同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疾病进展,HIV/HCV合并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HIV病毒载量逐渐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相比,合并HCV感染可通过破坏机体天然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活化和受体表达,加速HIV感染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来的报道,全世界有5000000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3000000人死于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的广泛流行将给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研发一种安全而有效的HIV疫苗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到目前为止,研究显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以有效的控制HIV复制并减慢AIDS病程,因此成为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以重组蛋白为主的传统疫苗不能够有效的诱发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因此不能有效的控制HIV-1的复制和传播。近来,一种被称为基因疫苗(geneticvaccine)的新技术平台给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带来新的希望。这种以包括DNA疫苗和重组病毒载体疫苗为主的基因疫苗可以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胞内并表达为内源性蛋白,并凭借MHC Class I旁路提呈给免疫系统而诱发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因此以基因疫苗为主的技术策略正被广泛应用于抗HIV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检测HIV早期感染的血清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世界范围内AIDS预防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于识别出早期感染的人群(新发感染人群),进而估计HIV的发病率,掌握HIV感染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早期感染人群进行干预和有效控制,以遏制HIV的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分析了12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有关资料。结果 12例AIDS合并肺结核者X线胸片显示病灶超过4个肺野9例。出现空洞6例,痰抗酸菌涂片阳性3例,9个月短化方案(2HRZE/7HR)治疗肺结核。5例完全疗程,停药观察1-2年半,病灶稳定,生活质量良好,死亡4例。结论 肺结核合并HIV/AIDS时胸片病灶广泛,痰抗酸菌涂片阳性率较低,9个月短化方案抗结核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HIV引起的AIDS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LA抗原尤其是I类抗原的多态性与HIV/AIDS患者病情进展的状况有着明显的关联作用。在对AIDS的病原体HIV病毒的研究过程中,HLA分子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似乎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本文对目前HLA抗原与HIV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以期进一步加深人们对HIV病毒和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了解,并促进人们更行而有效地对抗HIV/AID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4—2016年山东省新诊断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VL)抑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艾滋病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描述HIV/AIDS接受治疗后VL抑制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VL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6年山东省新诊断HIV/A...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LTNP)T细胞表面IL-7(Interleukin-7,IL-7)受体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LTNP组、HIV组、AIDS组及健康对照组(每组各20例)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7受体的表达,并分析IL-7受体表达与血浆中IL-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LTNP组CD4+T、CD8+T、中枢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效应记忆性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表面IL-7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HIV感染组(HIV组)、AIDS病人组(AIDS组)(P<0.05),LTNP组初始T细胞(Na ve T cells,Na ve)、终末分化效应记忆型T细胞(Terminally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td)表面IL-7受体表达水平与HIV组、AID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AIDS患者IL-7受体在CD4+T和CD8+T细胞上表达的百分率与血浆IL-7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CD4+T细胞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与病毒载量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细胞表面IL-7受体表达与HIV疾病进展密切相关,LTNP组T细胞保持较高水平的IL-7受体表达,可能是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宿主遗传背景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机体后个体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HIV易感性,而且影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进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一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与疾病相关基因的技术方法.目前,共有22项与HIV/AIDS相关的GWAS,发现了多个与HIV感染及AIDS进程相关的易感基因和位点.这些结果对研究宿主遗传背景在HIV感染中的作用、AIDS进程的预测及疫苗的研发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HIV/AIDS的遗传背景及其相关的GWAS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HIV/AIDS患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国HIV/AIDS患者HI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方法 将覆盖HIV-1 P15、P17和P24 Gag全长的94个重叠多肽作为抗原,用IFN-γ ELISPOT方法检测HIV/AIDS患者HIV-1特异性CTL功能。结果 HIV-1抗原多肽P17-15、P17-16、P24-7、P17-8,P24-28最易被HIV/AIDS患者特异性CTL识别。HIV感染者识别HIV-1多肽的数量和强度均高于AIDS患者。结论 我国HTV/AIDS患者体内存在识别不同HIV-1 Gag多肽的特异性CTL,且HIV特异性CTL功能与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 Tcell,Treg)频率、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的表型和频率。采取MACS磁珠分选CD4^+CD25^+T细胞,利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CD4^+ CD25^+T细胞在特异性HIV抗原刺激下对CD4^+ CD25-T细胞的增殖影响。结果HIV/AID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频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V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频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DS患者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IV R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性(P〈0.01)。CD4^+ CD25^+ T细胞具有抑制HIV特异性的CD4^+ CD25^- T细胞的增殖作用。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D4^+ CD25^+ T细胞能抑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HI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促进HIV病毒复制,与形成持续HI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SHIV是SIV基因组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以HIV部分基因片段来取代SIV相应基因而构建的一种重组病毒。SHIV与亲本株病毒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能在CD46^ 细胞、PBMCs、巨噬细胞中复制,并能引起猴发生AIDS症状。另外SHIV能诱使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可以作为侯选疫苗株,在AIDS预防中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