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40例婴幼儿MP感染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0例婴幼儿MP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无规律发热、咳嗽,较小年龄组伴喘憋现象。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大部分以肺纹理增粗增多为主,65例MP肺炎胸部X线主要以右下肺叶小斑片影为多,肺外并发症多,以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为主。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有效,婴幼儿MP感染还应注意综合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临床特点. 回顾性8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婴幼儿病例48例,占57.8%;3岁以上患儿35例,占42.2%.婴幼儿病例中肺部出现湿口罗音者24例,占50%;3岁以上患儿中肺部出现湿口罗音者7例,占20% ,二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婴幼儿病例中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4例,占29.1%;3岁以上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8例,占15.5%;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病例与3岁以上患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病例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而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支原体肺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近年来发现婴幼儿及新生儿发病并非少见,现将笔者在进修期间收集的26例新生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胸膜肺炎样病原微生物,无细胞壁,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的流行,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的特点,患儿常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肺部哮鸣音突出等临床表现,部分患儿病情较重,常出现肺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正> 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婴幼儿及老年人少见。但我院自1989年5月~1995年12月收治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8例,占同期肺炎支原体感染142例的28.57%,其中31例误诊为其它疾病,误诊率达81.58%。分析误诊原因除与临床医生对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加上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临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血瘀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的表现和原因多种多样,除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外,肺部感染也常常引起血瘀证.下面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其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血瘀证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探讨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和研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niae,MP)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咽拭子MP—DNA检测,然后用被动凝集法对呈现阳性的患儿进行血清MP—IgM滴度检测。并记录临床表现及体征。结果:对120例患儿检测及临床记录,MP—DNA阳性数为64例(占53.3%),其中MP—IgM阳性数为34例(28.2%),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应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尽早进行MP—DNA、MP—IgM检测、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各自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70例,分成婴幼儿组(0~3岁)和年长儿组织(3-1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特异性抗体出现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咳嗽、持续发热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表现,但婴幼儿多见中度发热、喘憋多、痰鸣音明显,肺部体征明显,胸部X线表现以小斑点状阴影为主;年长儿多见高热、干咳为主,顽固剧烈,肺部体征少,胸片以大叶性改变为主。婴幼儿特异性抗体IgM出现时间晚,滴度低。结论:不同年龄儿童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特异性抗体出现时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已往认为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多见于年长儿 ,近年来 ,婴幼儿 MP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为探讨婴幼儿 MP的特点 ,笔者将本院收治的 5 8例婴幼儿 MP与同期收治的 114例儿童 MP作一比较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 ,经常规支原体抗体测定 ,急性期抗体滴度≥ 1∶ 32或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 4倍以上升高者结合临床表现及 X线特点 ,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年龄 10月~ 14岁 ,≤ 3岁 5 4例 (婴幼儿组 ) ,其中男 2 9例 ,女 2 5例 ;>3岁 114例 (儿童…  相似文献   

10.
血瘀证的表现和原因多种多样,除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外,肺部感染也常常引起血瘀证。下面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其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血瘀证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葛家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59-60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对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7例白细胞轻度增高,50例胸片改变,40例支原体抗体阳性,12例咽拭子支原体培养示支原体生长,50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应重视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壮年时期临床最多见的肺炎,婴幼儿发病亦不少见,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靠呼吸道飞沫传播,四季均有发病,以秋冬季为高峰;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并且每隔3-6年出现一次小流性.现就其临床诊治进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623例不孕不育患者标本支原体和药敏检测,了解该群体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珠海浪峰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及鉴定药敏试剂盒检测.结果:623例标本中,阳性标本156例,占25.1%;Uu+Mh混合感染标本23例,占3.7%;单一Uu感染129例,占20.8%,单一Mh感染4例0.64%.药敏结果: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最敏感对环丙沙星、壮观霉素、氧氟沙星耐药率高.结论::该人群支原体感染Uu感染率最高,临床首选药物应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以便指导临床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91.3%)、伴随咳嗽(78.3%),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低、哆音者仅1/3;所有病例X线发现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改变;血沉增快者95.7%。用红霉素一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体征及胸部×线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行病原学、血清学栓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支原体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4例,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以干咳、发热为主,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是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以肺内表现为主,阿奇霉素与罗红霉素治疗效果相当,但是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效果。方法:分析12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要点,采用随机、双盲、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少痰为主,严重时可出现肝损害、湿疹等肺外改变,在本组资料中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复杂,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有效,且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衰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给酚妥拉明和多巴胺各0.3~0.5mg/(kg.次),溶于10%葡萄糖30~50ml静滴,每分钟5~8滴,根据病情6~8小时可重复1次。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8%。结论: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衰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均显示近年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自2004年至2005年来我科治疗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者16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时,对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的意义.方法:选用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89例(观察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70例(对照组),对血清心肌酶谱(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及心电图进行对照检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到36例(40.44%),其中AST异常13例(14.604%),LDH异常30例(33.70%),肌酸磷酸激酶CK异常14例(15.73%),CK-MB异常26例(29.21%);心电图异常18例(20.22%);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有16例(22.85%),其中AST异常6例(8.57%),LDH异常12例(17.14%),肌酸磷酸激酶CK异常5例(7.14%),CK-MB异常10例(14.28%);心电图异常10例(14.28%).观察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更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引起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异常,临床可常规检测,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采取保护心肌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