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首次发生于围绝经期,是以焦虑不安、情绪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对工作、生活失去兴趣.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妇女体内内分泌的改变与这种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同时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也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芳  吴新华 《光明中医》2009,24(9):1783-1784
围绝经期是中年妇女进入老年期前必经的生理过渡时期,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仅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其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避免和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缩短围绝经期的时间以及安全渡过围绝经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顺义区医院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顺义区医院收治的72例妇科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针对围绝经期症状、心理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主要心理因素症状为易怒、常感烦恼、不满意等;主要症状体征为失眠健忘、潮热汗出、情绪烦躁、腰颈酸痛、口干舌燥.结论围绝经期症状与妇女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相关,针对个性特点,配合精神和心理方面治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学称其为绝经前后诸证,认为女性在围绝经期阶段会出现肾中精气衰退,天癸逐渐衰竭,冲任二脉虚损,月经将至停闭,导致生殖功能逐渐的下降并最终丧失,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症状的出现,临床上主要以焦虑和抑郁最为常见[1],对妇女的身心健康、生活及工作危害极大。因此,研究和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对保障妇女身心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2012-05-2013-05,我们采用益坤宁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50例,并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牛秀伟  龚瑾 《河南中医》2012,32(12):1699-1699
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这是女性衰老的自然规律,多数妇女可以顺利渡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致使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用血府逐瘀汤、自拟更年一号、温胆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绝经期前后的常见病,尤其多发生于40~60岁的妇女,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我们应用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慧  孙洪军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30-1031
围绝经期综合征倍受社会关注,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的精神、生理、心理的相关症状,极大地影响该生理阶段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更甚者导致精神心理障碍,因此,能否寻求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减少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又能达到治疗最有效的结果,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导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症状群,其发生率约占更年期妇女的30%,约5%~20%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药物治疗。现代医学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简称HRT)能明显缓解绝经期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绝经前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部分中年女性逐渐出现早更现象,这类患者经受疾病的困扰,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常处于焦虑状态。中医和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各有侧重,现就本病的治疗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就中医而言,其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症、郁证、脏躁、虚劳、失眠、心悸、汗症等范畴,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主要精神神经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多疑等.笔者对近几年围绝经期妇女获得的心理支持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国内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有关更年期症状和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本文总结贾晓航副教授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辩治方法.贾师针对围绝经期病理特点,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以补肾阴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妇女的平均寿命已达76.85岁,围绝经期妇女在人群中已占较大的比例[1]。妇女该病的发病趋势愈加年轻化,如不及时针对病因给予对症治疗,将严重困扰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本文将主要从肝肾两方面来论述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对提高生命质量的需求,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70%,如何增进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医疗任务[1].近两年,我院运用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对3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进行了治疗,其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绝经前后诸症与西医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应,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此期间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月经失调、潮热、出汗、心悸、易激动和有失落感等症状.这些症状发生的种类、持续的时间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症状轻者可顺利度过围绝经期,症状明显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应给予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蒙西医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的影响,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进行蒙西医结合的健康教育。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进行有效的蒙西医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心理状况,提高保健意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较多。围绝经期的自然生理变化使围绝经期妇女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其中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围绝经期抑郁症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医学干预,会加深其恐惧感和紧张感,进而精神症状出现或更严重,给围绝经期妇女带来一定痛苦。为了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本院应用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德珍  覃颖 《河南中医》2014,(5):911-912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66例4围绝经期妇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习惯,观察组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进行相应生活调护,1个月后统计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评分表的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潮热盗汗、眩晕、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定、总分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生活调护指导,可以有效预防、减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景彦林  杨修昭 《光明中医》2012,27(4):668-66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约1/3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的症状而需要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激素替代疗法,但因其存在诸多禁忌证以及远期致癌风险,故临床使用存在局限性.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擅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而闻名中外,笔者幸承教诲,受益匪浅.本文将夏桂成教授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思路与方法作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调查正常围绝经期妇女和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及体质与证型的关系,以此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和预防。方法:以100例正常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对照组,以180例被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设计统一的调研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正常围绝经期妇女的体质主要为阴虚质、平和质、肝郁质及血瘀质;围绝经期综合症易患因素主要有负性刺激事件、较差的家庭关系、脑力工作者及内向性格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体质主要为肝郁质、阴虚质及痰湿质,2组体质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体质有极大的关系,通过调节妇女的体质可以及早的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