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氯化镁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08在延边医学院儿科实验室完成。选用7d龄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15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15只,生理盐水组15只,腺苷三磷酸治疗组15只,腺苷三磷酸-氯化镁治疗组15只,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腹腔内注射腺苷三磷酸及腺苷三磷酸-氯化镁,在缺氧缺血后72h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组织常规固定,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测定脑细胞凋亡细胞数、凋亡百分率及凋亡面密度。结果:进入统计分析的大鼠为73只,模型组和腺苷三磷酸组各有1只大鼠在制作模型过程中死亡。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凋亡细胞数、凋亡百分率、凋亡面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4.24±3.96),(6.93±1.39)个/视野;(48.91±5.66)%,(9.90±1.98)%;(41.00±0.03)%,(7.93±0.0175)%,P<0.01]。②腺苷三磷酸组凋亡细胞数、凋亡百分率、凋亡面密度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及生理盐水组较接近(P>0.05)。③腺苷三磷酸-氯化镁凋亡细胞数、凋亡百分率、凋亡面密度[(16.27±2.55)个/视野,(23.24±3.64)%,(22.00±0.0262)%]明显低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生理盐水组及腺苷三磷酸治疗组(P<0.01)。结论:腺苷三磷酸—氯化镁能通过血脑屏障,抑制脑细胞凋亡,对缺氧缺血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丽  王学燕  乌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65-67,i0001
目的:观察外源性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完成。将60只新生7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假手术组及高剂量激活素治疗组、中剂量激活素治疗组、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缺氧缺血后,治疗组即刻腹腔注射激活素1mL(浓度依次为0.025,0.005,0.001mg/L),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缺氧缺血结束后不同时间点(0,2,6,24,48h,每个时间点2只大鼠)采集标本,观察激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做细胞凋亡分析,观察激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各时间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和治疗组幼鼠的脑组织肉眼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其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最明显且逐渐加重;各治疗组脑组织瘀血情况弱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且于造模6h后的各时间点逐渐好转。②光镜及电镜下,治疗组脑组织细胞结构较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③各组幼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假手术组[(0.76&;#177;0.09)%]明显低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7.46&;#177;0.12)%]及高、中、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5.91&;#177;0.15)%,(3.47&;#177;0.08)%,(5.23&;#177;0.17)%](P〈0.0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05);中剂量激活素治疗组明显低于高、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P〈0.05);后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损伤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内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变化,以及给予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对缺氧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11-01/30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疾病研究室进行。①脑组织肾上腺髓质素测定: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29只单纯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模型组及肾上腺髓质素组各10只,正常组不干预,另外2组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人含体积分数为0.08氧气制备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造模后肾上腺髓质素组即刻腹腔注射肾上腺髓质素2.0nmol/kg(浓度为82μmol/L),48h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取左侧脑组织测肾上腺髓质素含量。②细胞凋亡测试:7日龄Wistar大鼠39只分4组,正常组9只,模型组、肾上腺髓质素组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各10只,正常组不干预,另外3组同前造模。造模后即刻后2组分别腹腔注射肾上腺髓质素2.0nmol/k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5μg/kg。48h后心脏灌注处死,取脑组织,行TUNEL法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细胞凋亡数,凋亡百分率,凋亡面密度及数密度。 结果:6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肾上腺髓质素含量:肾上腺髓质素组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1.81&;#177;0.43),(0.41&;#177;0.02),(1.07&;#177;0.27)ng/g,F=34.82,P〈0.01],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1)。②凋亡细胞数:正常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01),肾上腺髓质素组显著低于模型组[(9.20&;#177;0.53),(23.43&;#177;5.11)个/视野,P〈0.001]。③凋亡细胞数密度和面密度: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01),肾上腺髓质素组低于模型组(数密度:0.0016&;#177;0.0007比0.0049&;#177;0.0009;面密度:0.043&;#177;0.018比0.131&;#177;0.044,P〈0.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与肾上腺髓质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凋亡细胞百分率: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55.5&;#177;5.1)%,(7.6&;#177;3.6)%,P〈0.01],肾上腺髓质素组明显低于模型组[(21.8&;#177;1.8)%,P〈0.01]。 结论:④肾上腺髓质素在缺氧缺血后脑组织内含量明显升高。②肾上腺髓质素可降低缺氧缺血后的脑细胞凋亡,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效果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新乡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择7日龄SD大鼠11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6只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96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又分为术后3,8,24h,3,6,14d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16只。参照Rice等方法制备左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8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的时相点的表达变化,同时对脑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 结果:纳入动物1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术后3,8h白细胞介素18呈低水平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206&;#177;0.021,0.190&;#177;0.015,0.219&;#177;0.012,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术后24h白细胞介素18蛋白水平开始增加,术后3,6d白细胞介素18蛋白水平继续增强,到术后14d达到高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293&;#177;0.075,0.307&;#177;0.052,0.419&;#177;0.038,0.827&;#177;0.068,0.206&;#177;0.021,P〈0.01)。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1~6d逐渐加重,14d坏死区胶质细胞增生明显。 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8蛋白的表达增加,这一时期正发生着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提示白细胞介素18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促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就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体质量280~340g,39只)作为研究对象,电针预处理大鼠百会、大椎穴,电针时间分别为15,30,60,90,120min,间隔1h后,造成局灶性脑缺血。行苏木精-伊红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灶面积百分比和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电针预处理组中除15min组外,大鼠脑梗死灶面积百分比都比缺血对照组减小,脑细胞凋亡数也减少。预处理60min组脑梗死灶面积百分比和18700.2μm^2凋亡细胞数分别为(27.8&;#177;4.2)%和(20.2&;#177;3.0)个,与缺血对照组[(41.0&;#177;7.6)%和(31.0&;#177;4.4)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电针预处理能够保护随后的缺血性脑损伤,且预处理需要达到一定的时间才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早期不同时间点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天津医科大学毒理实验室和天津市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分组:取80只新生7d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缺氧缺血0,2,4,6,8,10,12,24,48h组,每组8只。(爹造模:对照组不结扎也不缺氧,其他各组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2h后置于2500mL密闭玻璃容器中,以2.0L/min的速度输入体积分数为0.08的氧气2h制备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⑧观察指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皮质肾上腺髓质素mRNA的表达,以肾上腺髓质素mRNA/B—actin比值来表示。结果:经补充后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mRNA少量表达,缺氧缺血4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缺氧缺血后8h表达达到最高峰(0.406&;#177;0.092,0.680&;#177;0.165,1.180&;#177;0.218,P〈0.01),其后下降,缺氧缺血48h组与对照组无差异(0.518&;#177;0.153)。结论:新生大鼠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肾上腺髓质素系统可能参与其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肾上腺髓质素能作为早期判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8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140只SD大鼠先用环形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电针组和模型组,分别观察缺血2h后再灌注1d,7d.14d大鼠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40只SD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26只,假手术组18只,电针组54只和模型组54只。①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1.44&;#177;0.62,1.87&;#177;0.73;0.60&;#177;0.50,0.97&;#177;0.50,P〈0.05),再灌注14d电针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20&;#177;0.41.0.27&;#177;0.46,P〉0.05)。②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80.72&;#177;1.37)%,(83.63&;#177;1.33)%,(77.58&;#177;1.30)%;(79.43&;#177;1.25)%,(81.65&;#177;1.65)%,(77.58&;#177;1.30)%,P〈0.001],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比电针组升高更明显(P〈0.001);再灌注14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下降[(78.66&;#177;1.30)%,(78.86&;#177;1.10)%],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缺血再灌注1d和7d后,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14.34&;#177;1.31)%,(18.84&;#177;1.41)%;(6.07&;#177;1.72)%,(8.86&;#177;1.18)%,P〈0.01]。缺血再灌注14d,电针组与模型组间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5.77&;#177;1.07)%,(7.04&;#177;1.65)%,P〉0.05]。④再灌注1,7d后,电针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较模型组轻;再灌注14d后,电针组脑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仍比模型组轻。结论: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可改善其神经行为学表现,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范围,减轻脑细胞超微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8.
林燕  王玲  赵一岭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67-69,i0002
目的:观察给予外源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7d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各组又分为造模后6,24,48,72h组4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②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模型组大鼠结扎右颈动脉,手术后即刻分别腹腔内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10U/g)及同体积生理盐水,手术后2h两组大鼠吸人体积分数为0.08氧气和体积分数为0.92氮气的混合气体2h,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模型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模型。假手术组分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③各组大鼠在造模后相应时间点断头处死,采用TUNEL法检测大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经补充后7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6h右侧海马CA1区出现凋亡细胞[(19.10&;#177;5.90)个],24h显著增高,48h达高峰[(65.70&;#177;8.33)个]后逐渐下降,但72h仍高于假手术组[(28.70&;#177;5.74),(0.60&;#177;0.84)个,F=71.587,P〈0.01]。②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各个时间点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均少于模型组(P〈0.01),尤其在24h最明显[(28.20&;#177;7.77),(60.30&;#177;7.75)个,t=-9.251,P〈0.01]。 结论:外源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能抑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脑组织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焰  陈群  丁浩中  曾因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176-178,F0003
背景:灯盏花素作为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具有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作用。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海马中三磷酸腺苷的含量,以及对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区组设计。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四院麻醉科,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5在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取蒙古沙土鼠90只,随机分为9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1h组、脑缺血再灌注12h组、脑缺血再灌注24h组、灯盏花素+脑缺血组、灯盏花素+脑缺血再灌注1h组、灯盏花素+脑缺血再灌注12h组、灯盏花素+脑缺血再灌注24h组,10只/组。灯盏花素注射液(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批号990103,每毫升含黄酮4.5mg)。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灯盏花素各组在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10mL/kg,其余组同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抽取6只行三磷酸腺苷含量及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测定,其余4只进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检查。在缺血期间监测鼓膜温度(反映脑温),并维持鼓膜温度于(37&;#177;0.2)℃,以避免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实验鼠脑海马三磷酸腺苷含量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变化。②各组实验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纳入蒙古沙土鼠90只,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各组海马三磷酸腺苷含量和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变化:与脑缺血再灌注24h组比较.灯盏花素1,12,24h组三磷酸腺苷含量均明显提高[(0.25&;#177;0.08),(0.81&;#177;0.12),(0.58&;#177;0.07),(0.43&;#177;0.09)mmol/kg,P〈0.01],Na^+-K^+-ATP酶活性均明显上升[(1.23&;#177;0.43),(5.09&;#177;0.36),(3.67&;#177;0.37),(2.71&;#177;0.42)mmol/(g&;#183;h),P〈0.01],Ca^2+-ATP酶活性亦明显上升[(0.58&;#177;0.35),(2.14&;#177;0.41),(1.64&;#177;0.39),(1.39&;#177;0.40)mmol/(g&;#183;h),P〈0.011。②各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学变化:脑缺血后7d,低倍镜下见:脑缺血再灌注1,12,24h组锥体细胞带变薄、稀疏,甚至消失;而灯盏花素各组锥体细胞带明显比脑缺血再灌注各组宽厚。高倍镜下见:脑缺血再灌注1,12,24h组锥体细胞大部凝固性坏死,核膜完整、核仁清楚的存活锥体细胞数较少;而灯盏花素各组存活锥体细胞明显多于脑缺血再灌注1,12,24h组。结论:灯盏花素能够明显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三磷酸腺苷含量,且再灌注初期升高尤为显著,同时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亦呈相应提高趋势,具有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脑梗死对肺脏的影响及针刺的干预效应。 方法:实验于1997-08/1997-12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取Wistar大鼠103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组与针刺组又分为3h,6h,24h,48h 4个时相。正常组20只;模型组3h,6h,24h时相各lO只,48h时相12只;针刺组3h,6h,24h时相各10只,48h时相11只。模型组大鼠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建立脑梗死大鼠模型。针刺组采用人中穴和内关穴进行针刺,造模同模型组。所有大鼠均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脑、肺组织及血液中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一磷酸腺苷含量并计算能荷水平。 结果:103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变化:正常组高于模型组和针刺组[(26.94&;#177;2.67),(22.09&;#177;1.46),(23.83&;#177;1.05)pmol/g,P〈0.051。②肺组织三磷酸腺苷变化:正常组高于模型组,且低于针刺组[(14.39&;#177;1.82),(12.34&;#177;0.84),(14.72&;#177;3.12)pmol/g,P〈0.051。③血液中三磷酸腺苷变化:正常组高于模型组和针刺组[(15.65&;#177;2.56),(10.32&;#177;2.49),(13.98&;#177;3.60)pmol/g,P〈0.051。 结论:脑梗死发生后脑组织、肺组织和血液的能量代谢均有异常,针刺人中穴、内关穴后可显著改善脑组织和肺组织的能量代谢,从而达到保护脑组织和肺脏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