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天麦消渴片对肥胖伴胰岛素抵抗(IR)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糖、脂代谢及生殖激素方面的影响。方法:在饮食运动控制基础上应用天麦消渴片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持续12周,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相同时间点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LH/FSH水平的变化。结果:70例患者中57例(81.4%)月经和排卵功能改善,其中2例(2.85%)妊娠。BMI较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WHR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2hPG、FINS、PINS、HbA1c、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LH、T和LHWSH均显著下降(P〈0.05),但FSH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异常的糖代谢、脂肪代谢、调节生殖激素水平,恢复排卵功能。  相似文献   

2.
胡红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64-65,6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因一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6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先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达因一35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再接受尿促性素一绒促性素(HMG—HC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先接受达因一35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再接受HMG—HCG促排卵治疗。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指数(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观察组的LH、T、FINS、BMI显著降低(P〈0.05),FSH、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LH、T显著降低(P〈0.05),FSH、E2、FINS、BMI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H、T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因一35可促进HMG—HCG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排卵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特点,并对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3例,分为肥胖组(n:55),非肥胖组(n=38),所有患者均检测LH、FSH、PRL、E2、T及胰岛素、A2、FPG,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观察指标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与非肥胖组比较,肥胖组具有较低的FSH、E2,具有较高的BMI、LH、PRL、T、A2、I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具有较高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雄激素血症在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具有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特征。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87例(PCOS组),其中52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或腰臀比(WHR)≥0.85者为肥胖组(OB-PCOS);35例BMI〈25 kg/m2,WHR〈0.85者为非肥胖组(NOB-PCOS)。正常对照组102例,为月经正常的中学生,同样分为肥胖组(OB-CON)22例,非肥胖组(NOB-CON)80例。所有对象均测定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比值、空腹胰岛素及稳态模型指数(HOMA-IR)、空腹血糖、血脂,测定人BMI及WHR,记录月经史。结果:对照组初潮年龄为(13.0±1.3)岁,96%在初潮后2年内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初潮年龄为(12.0±1.5)岁,86%的患者在2年内未能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血清T、LH、PRL、LH/FSH比值、空腹FINS、HOMA-IR、TC、TG及BMI、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OB-PCOS组高于NOB-PCOS(P〈0.05)。96.3%PCOS患者卵巢超声提示多囊样改变。结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为肥胖,月经初潮提前及持续月经不调,存在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刘畅  张治芬 《浙江医学》2014,(2):108-111
目的:分别比较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青春期健康人群、青春期PCOS胰岛素抵抗(IR)与非IR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指标,认识青春期PCOS的IR及其与生殖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青春期PCOS组)88例,青春期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87例,并根据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指数(HOMA- IR)将青春期PCOS患者分为IR组(40例)和非IR组(48例)。测定LH、FSH、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总睾酮(TT)、FBG、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LEP)和脂联素(ADPN)水平,并加以对照研究。结果(1)青春期PCOS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青春期PCOS组LH、LH/FSH、DHEAS、TT、FAI、FINS、HOMA- IR、LE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HBG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FBG、ADPN未见有统计学差异。(2)青春期PCOS IR组与非IR组的比较:IR组LH明显低于非IR组,而DHEAS、FAI均明显高于非IR组,两组间LH/FSH、TT无统计学差异。IR组SHBG明显低于非IR组,且SHBG与BMI (r=-0.31,P<0.05)、血DHEAS (r=-0.225,P<0.05)均呈明显负相关。IR组FINS、FBG、HOMA- IR均明显高于非IR组,且FBG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348,P<0.05)。IR组LEP水平明显高于非IR组,而ADPN明显低于非IR组,且LEP水平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605,P<0.05),ADPN水平与BMI呈明显负相关(r=-0.418,P<0.05)。结论 PCOS在青春期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IR发病率增高,并与高雄激素血症、肥胖相互作用,形成内分泌代谢的恶性循环,促进PCOS疾病进展,使得代谢综合征等远期并发症风险增高。脂肪因子ADPN和LEP或可成为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预测指标,但还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口服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患者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8例,口服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18例,仅口服达英-35治疗,两组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测量腰/臀比值(WHR)及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A组治疗后LH、LH/FSH、T及WH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B组治疗后LH、LH/FSH、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WHR明显升高(P〈0.05)。A、B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LH、LH/FSH及T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组WHR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口服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疗效优于单用口服达英-3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耐克罗米芬(CC)的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治疗组)。A组:30例患者单独用克罗米芬联合高纯度卵胞刺激素(CC+FSH-HP)促排卵。B组30例用二甲双胍治疗3mo后用CC+FSH—LP促排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代谢指标的变化,体重指数(BMI),血清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促排卵结局及妊娠影响。结果服用二甲双胍后,LH、T、FINS水平下降及排卵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mo,6例(20%)患者恢复月经,5例(16.67%)患者恢复自然排卵,3例妊娠(10%),27例未妊娠者继续服用二甲双胍联合CC+FSH—HP促排卵,23例排卵,5例妊娠(18.51%),未用二甲双胍组,有18例排卵,5例妊娠,妊娠率16.67%,两者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FSH—HP用量小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5.456)。OHSS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应用胰岛素增敏剂降低FINS,二甲双胍/CC/FSH—HP序骨用药能减,胗FSH—HP用量和oHSS发生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分泌紊乱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不孕门诊就诊的不孕妇女212例为研究组,根据月经是否规律分为月经正常组(99例)和月经紊乱组(113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生殖健康妇女186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不孕组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空腹胰岛素(FINS)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促卵泡激素(FSH)低于对照组(P〈0.01);月经紊乱组PRL和LH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月经正常组,促卵泡激素(FSH)低于对照组和月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二醇(E2)和睾酮(T)的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月经正常组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分泌紊乱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内分泌激素检测对女性不孕患者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分型的临床超声特征及内分泌指标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4例不同分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给出的亚太地区肥胖诊断标准,将其分成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每组各27例。借助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测量阻力指数(RI),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游离睾酮(FT)等内分泌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患者的卵巢体积为(12.2±4.6)mL,比非肥胖组[(10.7±2.1)mL]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的FINS浓度[(14.9±6.7)mU/L]、胰岛素抵抗(HOMA—IR)(4.0±3.4)明显高于非肥胖组[(8.14.3)mU/L、(1.4±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组患者的FSH浓度[(5.8±1.9)U/L]高于肥胖组[(4.7±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子宫动脉RI与PRL浓度呈负相关(r=-0.58,P〈0.05),卵巢体积与HOMA—IR呈正相关(r=0.47,P〈0.05)。非肥胖组患者卵巢卵泡数量与LH/FSH和FT浓度呈正相关(r=0.34、0.31,均P〈0.05),卵巢体积与FT浓度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 肥胖和非肥胖PCOS患者其超声特征以及内分泌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应用地塞米松配合促排卵药物)和对照组34例(单独应用促排卵药物),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平均生长率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比较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血清T值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LH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血清FSH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卵泡生长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能降低PCOS患者血清T,对促排卵治疗能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患者瘦素(Leptin) 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观察了解复方醋酸环丙孕酮(Diane- 35)以及复方醋酸环丙孕酮(Diane- 35)联合二甲双胍对并发高胰岛素血症(HI)的PCOS 患者Leptin 及其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检测50例PCOS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Leptin 浓度以及黄体生成素(LH) /卵泡刺激素(FSH)比值、睾酮(T) 、空腹血糖(FPG) 、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并进行比较.然后将其中26例合并HI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A、B组, A 组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Diane- 35) 治疗, B 组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二甲双胍(Met)治疗,各3 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PCOS患者Leptin、LH/FSH、T、FINS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tin水平与BMI、FINS呈正相关(P<0.05),与T及LH/FSH无相关性;治疗前,A、B组年龄、BMI、Leptin、LH/FSH、T、FIN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T、LH/FSH下降显著(P<0.05), BMI、Leptin、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Leptin 、FINS、T、LH/FSH均降低(P<0.05),BMI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Leptin、FINS 、T、LH/FSH较A组低(P<0.05),BMI 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Leptin水平异常, Leptin 与PCOS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密切相关.Diane- 35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合并HI的PCOS患者血清中Leptin、FINS及T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单用 Diane- 35.  相似文献   

12.
Zhao Y  Xu JJ  Zhu MW  Lin JF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5):1729-1734
目的 了解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内分泌代谢紊乱特征.方法 167例青春期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肥胖型(OB-PCOS组)90例、非肥胖型(NOB-PCOS组)77例.325例月经正常的15~18岁女中学生为对照组,其中肥胖(OB-CON组)18例,非肥胖(NOB-CON组)307例.问卷调查月经史,并对进行临床体征评分及内分泌、代谢指标测定.结果 (1)正常青春期女性近95%在初潮2年内建立规律月经.对照组激素指标的第95百分位数为生理高限值:总睾酮2.77nmol/L,游离雄激素指数(FAI)4.64,黄体生成素(LH)16.1 IU/L,LH/卵泡刺激素(FSH)1.54,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11.02μmol/L;空腹胰岛素(FINS)和HOMA-IR的75%位点值为生理高限值分别是13.13和2.69 mIU/L;青春期PCOS患者月经初潮年龄(12.7岁)较对照组(13.1岁)提前,84.85%的患者未能在初潮后2年内建市规律月经.(2)青春期PCOS患者肥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3)青春期PCOS患者的总睾酮、FAI、DHEA-S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而OB-PCOS组的FAI显著高于NOB-PCOS组;78.44%患者雄激素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4)青春期PCOS患者FINS、HOMA-I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1;OB-PCOS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高于NOB-PCOS组;患者中有53.19%FINS、47.52%HOMA-IR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5)PCOS组LH水平、LH/FSH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OB-PCOS组的LH、LH/FSH比值显著高于OB-PCOS组.(6)95.21%的青春期PCOS患者卵巢超声影像多囊性改变符合鹿特丹共识的诊断标准.结论 青春期PCOS的基本特征为月经初潮提前并存在持续性的月经失调;循环中雄激素及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青春期水平;普遍存在病理性胰岛素抵抗和卵巢多囊性增大;肥胖发生率增高且肥胖型PCOS病情较重;NOB-PCOS组中LH、LH/FSH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西布曲明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及对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单纯性肥胖患者 [体重指数 (BMI)≥ 2 5kg/m2 ]70例 ,随机分为B组 (口服盐酸西布曲明片10mg/d)和C组 (口服安慰剂 1片 /d) ,共治疗 12周 ;另选 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A组 ) :BMI<2 3kg/m2 ,均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观察空腹血糖 (FPG)、血清空腹胰岛素 (FINS)、血清瘦素 (leptin)的变化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1/ (FPG×FINS) ],对瘦素与上述指标和ISI的相关性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 12周后 ,B组体重、BMI ,腰围、臀围显著下降 (P <0 .0 0 1) ,但C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肥胖受试者在治疗前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ISI明显低于A组 (P <0 .0 1) ;但B组用西部曲明治疗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ISI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C组用安慰剂治疗后上述指标无变化。在肥胖受试者中 ,影响瘦素最主要的因素依次为性别、BMI,胰岛素、ISI(R2 =0 .6 6 1,F =12 .6 6 2 ,P <0 .0 1) ,去除性别、BMI的影响后 ,瘦素与胰岛素呈著显正相关 (r=0 .5 97,P <0 .0 1) ,与ISI明显负相关 (r= 0 .4 6 8,P <0 .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人群中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分析,探讨瘦素与PCOS伴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35例PCOS伴有NAFLD的患者为脂肪肝组,同期选择35例PCOS不伴NAFLD的患者为非脂肪肝组,健康女性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建立个人病例档案,测量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及腰臀比(wasit hip ratio,WHR);检测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泌乳素(prolactin,PRL)、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瘦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等指标。结果  两组PCOS的瘦素、W、BMI、WHR、T、LH、LH/FSH、FINS、PBG、HOMA-IR、LDL-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F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COS伴NAFLD的瘦素、W、BMI、WC、HC、WHR、FINS、PBG、HOMA-IR、TG、LDL-C、ALT较不伴NAFLD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脂肪肝组的瘦素水平与年龄、W、BMI、WC、HC、WHR、FINS、HOMA-IR及TG呈均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控制与体脂有关的如W、BMI、WC、HC、WHR,脂肪肝组的瘦素水平与HOMA-IR、TG仍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  瘦素水平异常与PCOS伴NAFLD的形成密切相关,及早重视瘦素干预,对于防治PCOS伴NAFL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次0.5 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患者临床有效率、脂联素(adiponectin,APN)、血清瘦素(leptin,LE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ence index,HOMA-IR)水平、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指数及黄体生成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LH)、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LH/FSH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19%,对照组有效率7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APN水平升高,LEP、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leptin/adiponectin,L/A)、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FINS)、HOMA-IR、LH、T及LH/FS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卵巢体积缩小,窦卵泡数目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增加、BMI指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PN水平较高,LEP、L/A、FPG、FINS、HOMA-IR、LH、T及LH/FSH水平显著降低(P0.05),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及BMI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测其机制可能与APN水平的升高,LEP、L/A、FPG、FINS、HOMA-IR、血清性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耐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耐克罗米芬PCOS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曲唑+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排卵妊娠情况、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FSH、E2、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周期取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瘦素(LEP)、脂联素(APN)、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LEP、FINS、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能调节耐克罗米芬PCOS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排卵妊娠情况及胰岛素抵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加针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药加针刺组各40例。两组均建议运动和饮食控制相结合以减轻体质量,中药组口服补肾化痰通络中药,中药加针刺组中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血糖(FPG)、胰岛素(FINS)的变化,评估胰岛素抵抗(IR).[结果] 中药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7.5%.体重指数(BMI)、LH/FSH、T、FINS、IR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BMI、T、FINS、IR治疗后中药加针刺组明显低于中药组(P<0.05),LH/FSH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化痰通络中药加针刺治疗肥胖型PCOS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