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科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根据临床需要,我们制备了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经临床试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的配制1.1 处方 氧氟沙星0.3g,地塞米松磷酸钠0.05g,95%乙醇40ml,甘油20...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复方氯霉素滴耳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氯霉素滴耳液中的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结果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氯霉素在0.02652~0.212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19%;地塞米松磷酸钠在0.01068~0.08262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0.4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可用于复方氯霉素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方林可霉素滴耳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以盐酸林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为主药,制备滴耳液,采用旋光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含量。结果:小制剂中主药盐酸林可霉素在浓度为20.0~40,0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值为0.62%。结论:本制剂制备简便,质量稳定,以旋光法测定含量,简便、快速,适宜于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甲松滴耳液治疗顽固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85例患顽固性外耳道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复方甲松滴耳液,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观察2组治疗后的体征、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51例(92.7%);对照组有效21例(7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甲松滴耳液治疗顽固性外耳道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复方司帕沙星滴耳液的药效学与临床疗效.方法:本品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对比,用15只家兔作耳部刺激性和药效学试验,并临床观察细菌混合感染35例(耳炎、中耳炎)患者,治疗剂量为5次/d,1~2滴/次,疗程7~14 d.结果:家兔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1.43%和91.30%,患者临床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1.43%和88.5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55%和93.3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刺激性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司帕沙星滴耳液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慢性弥漫性耳道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复方庆大霉素甘油剂的制备及应用赵明花张守英钟广宁(山东省金岭铁矿医院淄博市255081)口腔溃疡是常见病。我院研制了复方庆大霉素甘油剂并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1处方硫酸庆大霉素32万u,地塞米松磷酸钠4mg,盐酸达克罗宁1.2...  相似文献   

7.
复方氟罗沙星滴耳液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氟罗沙星滴耳液制备及质量控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氟罗沙星与甲硝唑为滴耳液之主药,用HPLC法测定主药含量。结果:制剂稳定,氟罗沙星在11.8~94.4ug/ml,甲硝唑在39.6~316.8ug/ml的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4和0.996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和101.2%,RSD分别为0.76%和0.72%,临床疗效确切。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自制复方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药效学与临床疗效。方法以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对比,用15只大白兔作耳部刺激性和药效学试验并对细菌性混合感染(耳炎、中耳炎)30例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观察,给药方法为每次1~2滴,每日5次,疗程7~14d。结果大白兔病原体转阴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18%和77.61%,临床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病原体转阴率分别为92.59%和76.9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刺激性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自制复方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慢性弥漫性耳道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联立方程组新解法在复方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及氯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滴耳液中二组份的含量。方法:采用新Vierordt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及氯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滴耳液中氯霉素、水杨酸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氯霉素的含量。结果:以278,302nm分别为复方氯霉素洗剂中两组分的测定波长,以无水乙醇为空白,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100.32%,0.16%和99.95%,0.23%,以242,278n  相似文献   

10.
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皮肤刺激实验:20只家兔分为2组:皮肤完好组和皮肤破损组,每组10只,给家兔一侧涂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1 ml,另一侧涂生理盐水1 ml,均1次/d,连续涂药7 d,对皮肤反应进行观察性评分.皮肤过敏实验:豚鼠30只,分为3组: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组、1%2.4-二硝基氯苯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3组分别于豚鼠脱毛区各涂药0.5 ml,于6、24、48和72 h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急性毒性实验:小鼠100只,分成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每组50只,2个组各分5个剂量组:皮下注射组剂量分别为40、32、26、20和16ml/kg,腹腔注射组剂量分别为32、26、21、16和13 ml/kg,给药后连续7 d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并计算LD50及95%可信限.疗效研究:中耳炎模型家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3个不同剂量治疗组、氧氟沙星滴耳液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3个不同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0.8、0.5和0.2 ml,均3;K/d滴耳,阳性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0.5 ml,3次/d滴耳,空白对照组不给药,治疗1周后对中耳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未引起皮肤红斑、水肿及过敏反应;小鼠皮下及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25.55 ml/kg和22.58 ml/k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3个剂量组与氧氟沙星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3.3%~100%和66.6%.结论:复方莫西沙星滴耳液为治疗中耳炎的安全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1.
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的光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磷酸钠眼液对光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眼液的含量,在不同光源条件下研究其稳定性。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眼液在避光条件下稳定,在自然光和荧光照射条件下不稳定,在紫外条件下相对稳定。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眼液应在避光条件下保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耳炎康滴耳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制订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制订制备工艺标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主药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对照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简便易行。耳炎康滴耳液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 95 0 %,氧氟沙星滴耳液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 6 3 3%,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药组方合理,疗效显著,制备方法可靠,易于操作,适合医院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为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乌司他丁,5万单位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病死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9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均显著升高,治疗组呼吸频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梅清华  吴洋  励石寒  高玲 《药品评价》2005,2(2):134-135
目的制备石柏滴耳液,制定质量标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家兔法观察滴耳液刺激性,对照法考察临床疗效。结果所制得的滴耳液质量合乎要求,总有效率89.2%,对照组82.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石柏滴耳液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高峰  顾平  汪旭  钟志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17-2421
目的探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海安县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0.5 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 L中,1次/d;且对照组缓慢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5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3 d后剂量调整为5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指标,眩晕、耳鸣发生率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纯音听阈、低频区听阈和高频区听阈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和眩晕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8例。其中62例患儿予以常规护心治疗作为对照组;66例患儿在普通护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作为观察组。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以及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96.9% vs 93.5%,P>0.05);但显效率(57.6% vs 33.9%,P<0.01)及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P〈0.05)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加入到10%葡萄糖500 m L中,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部症状、全身症状、乏力、活动、焦虑和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炜  陈仁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50-1954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次,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2 d,自第2天复查凝血指标,若纤维蛋白原(FIB)1.0,则用量减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不同程度耳聋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度、中重度、重度耳聋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均明显上升,而FIB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黏度(HS)、中切黏度(MS)和低切黏度(LS)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凝血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科学的碳酸氢钠滴耳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专属性较强的"双指示剂法"测定碳酸氢钠滴耳液中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含量.结果:碳酸氢钠浓度在39.12μg/ml~782.4μg/ml范围内,与消耗盐酸滴定液体积呈良好线性(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完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检验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厂家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检验分析。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其高效液相图谱、紫外图谱有差异。结论:建议完善现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