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的影像学状况,以便在治疗中减少易诱发的疾病。方法:对125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肝胆B超检查,并行有关项目的比较。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结果的异常阳性率为39.28%,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为24.70%,占整个阳性率的62.88%。异常阳性率因年龄、病程的长短不同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年老和病程长者阳性率较高,而阳性率与性别、精神分裂症的类型不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胆显著,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2.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要谨防冬季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幼儿计划免疫工作。对于体质差、易感染疾病的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可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注射,同时还可给孩子服用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等中药,以加强预防流行型感冒。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蚁丽芬  朱少毅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45-845,847
目的: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脾、肾等脏器的影像学状况,以便在治疗中减少易诱发的疾病。方法:对233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肝、胆、脾、双肾四脏器的B超检查,并行有关项目的比较。结果: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四脏器B超检查结果的异常阳性率为37.9%,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21.67%),占整个阳性率的57.18%。异常阳性率因年龄、病程的长短不同而具显著性差异(P<0.05),年老和病程长者阳性率较高;而阳性率与性别、精神分裂症的类型不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脏显著,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做到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便利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该院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A组采取噻托溴铵治疗,早晚服用2.5μg;B组采取噻托溴铵治疗,晚上服用5.0μg;C组采取安慰剂治疗,比对3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6.66%,与C组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B超检查异常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对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和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1055名患者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对不同病程及服药时间、年龄段、性别、疾病类型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B超检查阳性率27.0%,其中脂肪肝发生率(12.7%)占阳性率的46.6%;年老、病程及服药时间长的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明显高于年轻、病程及服药时间较短的患者(P0.05);不同性别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出现药源性肝损伤,需定期随访、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药本来是用来治病的,可是,您是否知道应用某些药物治病,会引起口腔疾病,甚至会使喉部及声带受到影响?那么,哪些药物会引起口腔病变呢?一、可酿成牙齿疾病的药物:孕妇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若服用土霉素、四环素,可引起婴儿的牙齿着色,使其变成“四环素牙”,严重者可致婴儿牙齿的珐琅质缺损和牙齿发育不全。8岁以下儿童若服用上述药物可使恒牙着色;若服用速尿、氯喹、氢氯噻嗪、奎尼丁、甲糖宁、别嘌呤醇等,可引起天疱疮样牙龈炎;若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大仑丁)会引起牙龈增生等病症。此类疾病的发生率约占服上药者的20%。二、可诱发口炎和舌炎…  相似文献   

7.
长期定时、定量、有规律服用降糖药是糖友有效控制血糖的基本要求。因糖尿病患者以身患多种疾病的中老年人居多,每天都要服用多种药物,而每种药物用法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年龄大、记忆力欠佳,所以易发生漏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外感疾病中“疫病”范畴,同一邪气侵入人体,由于个体体质的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都会有所差异。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不同体质的人对外邪的易感性不同,可根据体质对易感人群进行“未病先防”;体质因素影响疾病传变的趋向,可通过调理偏颇体质而避免从化,以达“既病防变”;体质类型不同,预后也有差异,调理好个体自身气血阴阳偏颇之根本,才能“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含有吡嗪酰胺药物引起血尿酸升高导致的继发性痛风。方法对6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多次血尿酸检测;选择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组30例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均排除肾脏疾病、血液疾病、免疫风湿等疾病;检查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0”均无异常。结果30例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血尿酸在服药后一至两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血尿酸增高后引起痛风发生的患者仅为3例,另30例未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在同期治疗未发现血尿酸增高现象。结论抗肺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可引起血尿酸增高导致继发性痛风的发生,发生率约为10%,停药后约15~30d症状逐渐好转直到消失,或服用别嘌醇/丙磺舒5~lOd症状可完全消失,也可用布洛芬、大亚芬克、阿司匹林等镇痛药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0.
杨淑芳  李宇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19+2522
目的: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肝胆B超检查异常情况。方法:采用东芝6000超声诊断仪,对持续服用抗精神病药(≥5年)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450例进行肝脏、胆囊B超检查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同时对不同病程及服药时间、年龄段、性别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肝胆B超检查的结果异常168例,阳性率37.3%。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阳性率及脂肪肝发生率、胆结石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阳性率因病程的长短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而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脏显著,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做到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强的松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长期服用强的松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学、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的测定结果。结果 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示ST段不同程度升高;血清心肌酶(CK-MB)及肌钙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长期服用强的松患者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加强对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宋建新 《肝博士》2010,(2):25-26
<正>慢性乙肝的治疗与急性疾病不同,存在易进展、易复发、难以彻底根除的特点,因此,一般需较长时间(2~3年以上)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因对疾病缺  相似文献   

13.
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损害骨骼肌,造成神经肌肉接头处递质传递障碍,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劳累后加重,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减轻,随着临床与神经免疫研究的进展,近来研究提示重症肌无力为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除骨骼肌受累外,还可累及运动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胃肠道平滑肌、心肌等。尤其合并的心肌损害临床易造成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爸爸今年60多岁,平常感冒时,总吃速效感冒胶囊。前一段时间我带他去社区门诊,医生说,老年人最好不吃速效感冒胶囊,可我爸却不以为然,觉得速效感冒胶囊既便宜又好使,为什么吃不得。请问,医生说的有道理吗?黑龙江徐梓明徐梓明读者:社区医生的话是有道理的。临床观察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服用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胃出血。老年人服用速效感冒胶囊为什么易发生胃出血呢?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老年人大多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机体抵抗力较弱;②老年人的胃粘膜已发生退行性改变和萎缩,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减弱,…  相似文献   

15.
水飞蓟素可用于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疾病,甲硝唑用于治疗原虫和厌氧菌的感染。当肝炎病人同时患有阿米巴病、并可能同时服用水飞蓟素和甲硝唑时,需考虑两药的相  相似文献   

16.
论服用中药     
中医中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同疾病斗争的主要工具;中药内服法是治疗疾病的常用途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药物的作用,而勿略了服用中药时应注意的方法和时间,以致药效不能很好的发挥;适时服用中药是保证药效的重要方面,具体应根据药物的特性、肠胃的状况和疾病的需要来确定。1解表药凡经过发汗解表使人体出汗以致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等。服用此类药物须立刻卧床休息,同时适当提高室温,添衣加被以助汗出。凡出汗,只宜遍体微汗,因中医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尤其是湿热毒邪受侵,汗过最易伤…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州卫生科学中心等单位为时3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每天2次,每次服用2片阿斯匹林,可防止本来高度易患者发生脑卒中。178例曾患有轻度中风即所谓暂时性脑缺血的患者,服用阿斯匹林,仅12%重犯;同时期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暂时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研究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脏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较不服用他汀类药物者明显减少。本文介绍了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他汀类药物对不同疾病患者抑郁症的影响及其抗抑郁症的机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抑郁症程度或患抑郁症的风险,改善抑郁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妇女服用的口服避孕药,除了能够避孕之外,还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作用。 1.预防盆腔感染。服用口服避孕药可减少盆腔感染的发生。在美国,由于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每年约有五万人免除了盆腔感染疾病之苦。因为服用避孕药者的宫颈粘液变稠,可抑制细菌扩散。  相似文献   

20.
心理治疗合并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患者常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长期失眠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心身疾病,严重时还可以影响社会功能。治疗失眠临床多用安定类镇静安眠药物,长期服用可出现健忘,消化功能减退,易成瘾等副作用,远期疗效较差,我们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失眠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