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慢性中耳疾病的患者中,听骨链的损伤、连续性中断是引起中耳传声变压机制破坏,造成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进行听骨链重建(Ossicular chain reconstruction,OCR),恢复中耳传声变压功能是鼓室成形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尽管自体或异体的听骨、皮质骨、软骨、牙齿都是可行的听骨替代材料,但近年来研制出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陶瓷、金属为代表的人工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听骨链重建。作者现就目前临床适宜人工听骨链重建材料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社江  习国平  马喆  郝艳芳  蔡爱军 《医学综述》2011,17(10):1583-1584
目的通过自体听骨与人工听骨在听骨链重建术中远期疗效的对比观察,寻求听骨链重建术更好的材料。方法对接受人工听骨(PORP)植入进行陈旧性中耳炎听骨链重建的患者及接受自体听骨植入进听骨链重建的患者,随访半年以上、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行疗效对比分析。计算语言频率(分别为0.5、1、2 kHz)平均听力,比较PORP植入及自体听骨植入的疗效。结果两组植入物鼓膜修补术后纯音测听语言频率,听力提高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所有患者均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至3年PORP植入组发现6例听骨脱出,自体听骨植入组未发现听骨吸收及排出现象,仅1例鼓膜再穿孔(胆脂瘤型中耳炎)。结论自体听骨是听骨链重建中理想的材料,优于PORP。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听骨链术后听力改善情况以及采用自体和人工材料重建听骨链在听力改善的差别.方法 对接受鼓室成形术中使用自体听骨、多孔聚乙烯听骨者进行听骨链重建的随访资料完整的84 例(84 耳) 其中采取自体砧骨者40 例、多孔聚乙烯听骨者44 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听力统计以手术前后500、1000、2000 和4000Hz 的平均气导听阈值及平均气骨导差值计算.结果 听骨链重建术中自体听骨组术后平均气导听阈缩小(10.98±2.13) dB、气骨导差缩小(6.13±2.11)dB.多孔聚乙烯听骨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值缩小(19.31±2.71)dB,气骨导差缩小(12.68±2.13)dB.两者与术前相比气导听阈值、气骨导差均有所降低,并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工听骨组听力改善优于自体听骨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体和人工听骨链重建材料都可以有效提高气导听力,人工听骨材料提高听力的程度优于自体听骨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对人工听骨链重建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行人工听骨链重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MSCT检查,分析MSCT多平面重建对人工听骨链重建术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MSCT多平面重建显示,45例患者中有35例人工听骨连接完好且未见中耳炎症;4例人工听骨连接完好,中耳有炎症但未累及听骨链;2例人工听骨连接完好,中耳有炎症且累及听骨链;2例可见听骨链和周围组织间发生钙化连接;2例人工听骨移位脱出。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SCT评分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的等级相关系数r=-0.771,P<0.05,相关性显著。MS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1%、100%、97.78%。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可清晰显示人工听骨位置和形态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人工听骨链重建术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纳米生物陶瓷在听小骨重建及乳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以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材料的生物陶瓷听骨假体替代中耳听骨缺损的生物相容性、手术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健康、白色豚鼠12只(24耳),双侧听泡置入HA块,1-4个月后每月3只断头取双侧听泡(6个),行植人物表面接触缘大体形态学及扫描电镜检查。临床应用HA行中耳手术47例,包括听骨链重建、外耳道后壁重建、乳突填充。结果 12只豚鼠23只听泡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植人物界面形态良好,结构完整,边界清晰。临床鼓室成形术病例术后愈合良好,听力较术前提高16dBHL;耳道后壁重建1例外耳道后壁感染,乳突填充病例术后外耳道宽敞,上皮愈合良好,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HA作为听骨替代物及重建材料,以其优良的理化生物相容性在听骨链重建术、乳突填充外耳道后壁重建中均为合适的应用选择,所设计的HA听骨假体在材料选择及外形尺寸方面均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83年起开展鼓室成形术145耳,其中听骨链重建22耳。本文就22耳听骨链重建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体会予以总结,供同道参考。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47岁。4例为双耳手术。胆脂瘤型中耳炎4耳,乳突根治术后1耳,鼓室硬化症12耳,粘连性及静止期中耳炎听骨病损6耳。同种材料(砧、锤骨及鼻中隔软骨等)重建听骨链17耳,自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先天性耳道闭锁重度传导性聋的生理缺陷,开展耳道—鼓室成形、异种异体听骨链重建术。4例先天性耳道闭锁,3例伴中耳畸形和耳廓缺如,1例伴中耳畸形和悬雍垂畸形。术中见鼓室狭小,鼓膜缺如,代之坚硬骨板,听骨链严重畸形,面神经走行明显变异,中颅窝硬脑膜下垂,乙状窦前移。在手术显微镜下行乳突轮廓化;重建鼓室、耳道;钛质听骨重建听骨链;移植筋膜行鼓膜成形。术后随访46~164日,听力较术前提高20~45dB。就手术适应证,术中面神经保护及听骨链重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听骨链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5例听骨链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重建听骨链,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气导听力提高20 dB的6例;提高16.6dB的1例;提高10 dB的7例;1例在出院时听力提高了23.5 dB,1个月后听力下降,考虑听骨链又有中断。结论听骨链中断的患者,在头、耳部外伤治疗1个月后仍呈传导性耳聋,应考虑听骨链中断,即行手术探查,手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重建听骨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上鼓室封闭和外侧壁重建技术在防止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复发或听骨链运动受限中的效果。方法 (1)上鼓室成形技术:对病灶清除后听骨链完好者,重建上鼓室外侧壁、采用2种材料:①“骨水泥”板(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元粘合剂与自体乳突皮质骨粉黏合而成);②耳廓软骨。(2)上鼓室封闭技术:用骨粉和凝血酶纤维蛋白元黏合剂将上鼓室完全封闭。结果 150例术后观察3~5年,无继发性上鼓室严重内陷和继发性胆脂瘤。术后鼓膜再穿孔8例(5.33%)。97.5%上鼓室成形听力改善;80.8%上鼓室封闭 听骨链重建术听力改善,另21例未重建听骨链。结论 上鼓室封闭和上鼓室成型可以防止胆脂瘤复发。上鼓室外侧壁重建还可保证听骨链的正常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上鼓室封闭和外侧壁重建技术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i F  Wang Z  W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3):1617-1618
目的 观察上鼓室封闭和外侧壁重建技术在防止鼓室成形术后胆脂瘤复发或听骨链运动受限中的效果。方法 (1)上鼓室成形技术;对病灶清除后听骨链完好者,重建上鼓室外侧壁,采用2种材料;(1)“骨水泥”板(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元粘合剂与自体乳突皮质骨粉黏合而成):(2)耳廓软骨。(2)上鼓室封闭技术;用骨粉和凝血酶纤维蛋白元黏合剂将上鼓室完全封闭。结果 150例术后观察3-5年,无继发性上鼓室严重内陷和继发性胆脂瘤,术后鼓膜再穿孔8例(5.33%)。97.5%上鼓室成形听力改善;80.8%上鼓室封闭 听骨链重建术听力改善,另21例未重建听骨链。结论 上鼓室封闭和上鼓室成型可以防止胆脂瘤复发。上鼓室外侧壁重建还可保证听骨链的正常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