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探讨脑胶质瘤放疗后的早期变化.[方法]31例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在放疗前后1周内分别行MRI平扫+增强+DTI检查,分析肿瘤瘤体区及剂量相关区域的FA、ADC值变化.[结果]肿瘤瘤体区放疗后FA及ADC值均升高,放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60Gy时正常白质FA值放疗后升高,50~60Gy、30~40Gy、20~30Gy区域的正常白质放疗后FA值均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60Gy、50~60Gy、40~50Gy、30~40Gy、20~30Gy区域的ADC值升高,但放疗前后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前、后肿瘤瘤体区FA、ADC值变化能较早提供肿瘤对放疗反应评估.  相似文献   

2.
郭慧  张敬  张云亭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0):631-633,F002
 目的 初步研究DTI在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8例高级别胶质瘤、6例转移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TI检查 ,测量患侧感兴趣区ADC、FA值 ,部分求出与对侧相应部位兴趣区比值 ,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肿瘤实性部分、肿瘤囊性部分ADC值及瘤周水肿ADC比值、FA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水肿周围正常白质ADC及FA比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水肿周围正常白质ADC、FA比值的测定有利于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DTI较常规MRI可更好地观察肿瘤与脑白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联合应用磁共振波谱(MRS)和扩散张量成像(DTI)监测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物质代谢和微观结构变化.方法:对80例确诊为鼻咽癌并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放疗前和接受剂量为20、40和60 Gy时分别进行常规颅脑MR、双侧颞叶MRS和DTI成像,动态观察不同剂量时颞叶波谱形态、主要代谢物比值以及DT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结果:NAA/Cho、NAA/Cr和Cho/Cr比值在放疗前分别为1.37±0.11、1.92±0.15和1.43±0.21,在放疗过程中逐渐降低,放疗结束时分别为0.93±0.12、1.04±0.09和1.05±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47、0.038.DTI的ADC值由6.342±0.22升高至7.046±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FA值由0.365±0.04降至0.34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脑损伤首先表现为物质代谢障碍,而后出现微观空间结构上的改变.MRS和DTI能从分子水平评价放射性脑损伤的动态演变过程,为早期干预脑损伤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脊柱转移瘤放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放疗前、后2个月的磁共振图像,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及DWI序列。比较常规MRI序列与DWI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对照分析30例患者放疗前、后的DWI信号、ADC值。[结果]放疗前常规MRI扫描共发现病灶48个,累及42个椎体。DWI序列发现病灶56个,累及48个椎体。放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MRI,SET1WI上脊柱转移瘤信号不变或略有下降。FSET2WI上20例信号轻度下降,10例不变。而在临床症状有改善的26例病例中,相对于放疗前,转移瘤DWI信号明显降低。在b=650s/mm2的DWI中,脊柱转移瘤放疗前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0.72±0.21)×10-3mm2/s,放疗后ADC值升高到(1.32±0.22)×10-3mm2/s;相邻正常椎体骨髓的ADC值较转移瘤低,且放疗前后没有变化。f结论]DWI序列既可以提高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也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脊柱转移瘤的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蔡志超  池琦 《现代肿瘤医学》2019,(11):2005-200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量参数,是否可以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方法:选取抚矿总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60例,依据WHO肿瘤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A组)27例,低级别组(B组)33例,分别给予患者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及DTI,观察图像信号变化规律,并测量DTI定量参数FA值与ADC值。结果:ADC值组间比较,A组病人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值,与B组病人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内对比,周围水肿带ADC值大于瘤体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组间对比,A、B两组肿瘤主体和瘤体周围水肿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内对比,瘤周水肿带的FA值大于肿瘤主体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定量参数可以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并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将60例脑转移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组(A组)及单纯伽玛刀治疗组(B组).A组先全脑放疗40Gy/20F/4W后,复查颅脑MRI或CT,如果有残留,则继以伽玛刀治疗,周边剂量8Gy~26Gy,一次照射:B组单纯伽玛刀治疗,肿瘤周边剂量16Gy~32Gy,一次照射.分别对两组不同病灶数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分层研究显示:单个病灶者两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而两个以上病灶者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的生存率高于单纯伽玛刀治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单个病灶的脑转移瘤可单纯行伽玛刀治疗:而多发病灶的脑转移瘤,建议全脑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7.
颅脑X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颅脑X刀治疗恼转移瘤的疗效。方法98例有原发灶或转移灶病理报告的脑转移患者进行颅脑X刀治疗,边缘剂量8 Gy/次,共4次,隔日1次。并在颅脑X刀治疗前或后进行了全脑放疗,2 Gy/次,共20次。对其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2~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随访率为94%。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分别为10个月、41%。单发脑转移瘤与多发脑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分别为12个月、45%与7个月、38%,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临床缓解率为83%,6个月的病灶控制率为82.0%。病灶体积≤14.1 cm~3和>14.1 cm~3的控制率分别为85%和60%(P=0.029),放疗前肿瘤坏死率分别为13%和60%(P=0.000)。肿瘤中心发生坏死的病灶21个,其病灶控制率为62%,低于无坏死病灶87%的结果(P=0.013)。不同病理类型脑转移病灶的局部控制率无差异。结论颅脑X刀治疗能延长所有病理类型脑转移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体积≤14.1 cm~3的脑转移病灶的局部控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颅内肿瘤脑水肿与脑浸润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MRI不同序列研究颅内肿瘤脑水肿程度与脑浸润程度的关系。方法1. 选择颅内肿瘤52例,其中脑胶质瘤30例,脑膜瘤22例,诊断经病理证实;建立不同颅内肿瘤的脑浸润病理标准,并以此标准分入各亚组;2. 利用MRI常规成像和DT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成像,分别测量肿瘤的EI值(水肿指数,edema index)和瘤周水肿区的 FA值 (分量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ADC值(表观平均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3. 比较分析不同肿瘤间以及不同脑浸润程度间的EI值和FA值的关系。结果1. 在有无脑浸润的肿瘤组间比较,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和E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胶质瘤和脑膜瘤组间比较,FA值、ADC值和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在全部肿瘤及胶质瘤、脑膜瘤组内统计分析,EI值与FA值均无明确相关性(P>0.05),EI值与ADC值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从影像分析的角度来看,颅内肿瘤脑水肿程度与脑浸润程度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早期脑白质微观损伤情况及其与受量关系。方法 3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分别在放疗前1周内,放疗结束后第1天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和神经认知量表测试。采用基于全脑体素的分析方法计算部分各项异性(FA)、平均扩散率(MD)、平行本征值(λ‖)、垂直本征值(λ⊥),并将放疗前后的各组数据行配对t检验。亚组分析采用等分法,按照被试受照的颞叶平均剂量不同等分为3个组,组与组之间有相同剂量间隔,比较不同剂量组照射前后全脑变化情况,所有统计学结果均进行FDR校正。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后全脑多个脑区FA、MD、λ‖、λ⊥值均有显著改变(P<0.05),发生显著改变脑区FA、MD、λ‖、λ⊥值分别为 0.455±0.016、(9.893±0.403)×10-4、(13.441±0.412)×10-4、(8.231±0.429)×1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λ‖、λ⊥值随颞叶剂量增加,放疗后发生改变范围和程度增加,尤其高剂量组(平均剂量为 25~35Gy组)发生显著改变的范围较中剂量组(15~25Gy)和低剂量组(5~15Gy)扩大(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刚刚放疗结束时,借助DTI技术可以在早期观察到脑白质的微损伤。颞叶所受的平均剂量的高低可能是影响这些微损伤程度的原因之一。未来或许可以借助此类成像技术寻求更精确的危及器官安全剂量阈值,也可以在放疗结束早期评估脑损伤高风险人群,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射波刀治疗的4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并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行MRI扩散加权成像扫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46例脑转移瘤患者径智能射波刀治疗后,治疗好转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2.6%和95.7%,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6%和52.2%,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行MRI检查的31例患者(45处病灶)治疗后ADC值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肿瘤弥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及其在脑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39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脑膜瘤10例,胶质瘤17例,转移瘤12例),采用PhilipsAchieva 1.5 T磁共振行常规MRI和DTI,在工作站上重建部分各向异性(FA)图、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和三维白质纤维束图,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鉴别良性脑膜瘤亚型及其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脑膜瘤患者,术前均行头部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加做DTI检查。结果: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部分各向异性(FA)值明显高于其它亚型脑膜瘤,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亚型间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弥散张量成像能直观地显示肿瘤与重要神经纤维束的关系,纤维束受累情况与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FA值可以作为鉴别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与其它良性亚型脑膜瘤的重要参数之一,从中可获得术前关于其软硬度的信息。弥散张量成像对指导脑肿瘤手术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放疗并用榄香烯治疗脑转移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放疗同时加榄香烯与单纯放疗治疗脑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脑转移癌患者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综合治疗(放射治疗+榄香烯)27例,单纯放疗28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全脑总剂量40 Gy/4.5周。给药方法放疗同时每日经中心静脉给榄香烯400 mg。结果放疗开始后两周内综合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77.8%)明显优于单纯放疗(53.6%);两组肿瘤消退率(CR)分别为70.4%和3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治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少,程度轻;单纯放疗的患者骨髓抑制多,程度重。结论榄香烯对脑转移癌放疗有协同作用,可以促进肿瘤消退,同时能减轻放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MR全身弥散成像(WB-DWI)对恶性肿瘤全身转移及寻找原发灶的诊断价值以及评估其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已知转移灶寻找原发灶病例以及10例已知原发灶寻找转移灶病例行全身WB-DWI检查。11例患者同时行同位素骨扫描(SPECT)检查。对WB-DWI图像与常规MR图像和SPECT图像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原发灶与转移灶ADC值进行定量分析,应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7例已知转移瘤寻找原发灶病例,14例WB-DWI确定原发灶,经病理或其他影像学证实为原发灶13例,假阳性1例,余3例阴性病灶,经病理或其他影像资料证实未见原发灶2例,1例心影后方1.5 cm肺癌WB-DWI漏诊,经CT及穿刺细胞学证实为肺腺癌,经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原发灶与转移灶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同时行骨扫描及WB-DWI患者,二者均阳性8例,骨扫描假阳性1例,WB-DWI假阳性1例,另1例二者均为假阴性的病灶位于左肋弓前方疼痛结节,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转移结节,WB-DWI与SPECT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B-DWI对全身转移灶及寻找原发灶方面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且WB-DWI对原发灶及检出其他部位转移灶方面明显优于SPECT,WB-DWI有望成为筛查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转移及寻找原发灶的一种新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3月1日,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共5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全脑放疗比较,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脑转移的近期疗效(OR=4.27,95%CI:2.67~6.83,P〈0.00001),但消化道反应较严重(OR=1.78,95%CI:1.11~2.8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头痛(OR=1.34,95%CI:0.82~2.18,P=0.24)、白细胞(OR=1.41,95%CI:0.81~2.44,P=0.22)和血小板下降(OR=2.26,95%CI:0.82~6.20,P=0.11)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全脑放疗比较,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可显著提高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近期疗效,但同时加重消化道反应,临床应用时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分割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1~4个脑转移瘤患者接受全脑放疗30~36Gy/(15~30f·3~3.5w)后加立体定向分割放疗25Gy/(5f·1周)(WBRT+SRT组)。30例1~4个脑转移瘤患者接受单纯全脑放疗30Gy/(10f·2周)(WBRT组)。分析两组患者的1年局控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WBRT+SRT组和WBRT组1年局控率分别为76.3%、23.5%(P〈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46.7%、13.3%(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分割放疗(WBRT+SRT)治疗脑转移瘤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1~4个脑转移瘤病灶患者的1年局控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鼻咽癌治疗前瘤灶、复发瘤及放疗后非复发瘤的MR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差异,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鼻咽癌及其复发瘤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其ADC诊断阈值对鼻咽癌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鼻咽癌治疗前患者(初诊组)103例、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复发组)39例和放疗后非复发患者(非复发组)51例,分别行常规MR平扫、增强扫描及DWI序列(b=0、800 mm2/s)扫描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ADC值的差异性;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对3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鼻咽癌初诊组和复发组的ADC诊断阈值,分别计算其诊断鼻咽癌治疗前瘤灶、放疗后鼻咽部复发瘤和放疗后非复发瘤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约登指数,比较二者ADC诊断阈值的诊断效能。结果非复发组与初诊组、复发组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约0.05);复发组与初诊组患者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采用常规MRI检查诊断鼻咽癌复发瘤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8%和74.5%;取0.851×10-3 mm2/s作为初诊组的ADC诊断阈值时,其对治疗前瘤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8.0%、94.9%和0.929,对复发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76.9%、98.0%和0.749;取0.887×10-3 mm2/s作为复发组ADC诊断阈值时,其对复发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7.2%、94.1%和0.813。采用Z检验对3种检查法诊断鼻咽癌复发瘤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显示其中MR DWI复发组ADC诊断阈值对鼻咽癌复发瘤的诊断效能最高(Z=2.044,P=0.041)。结论 DWI有助于鼻咽癌及其复发瘤的检出及诊断,且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通过鼻咽癌复发组获得的ADC诊断阈值较通过鼻咽癌初诊组获得的ADC诊断阈值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前瞻性研究对比高分辨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扩散峰度成像(DKI)预测鼻咽癌放疗反应。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41例均行IMRT。所有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达计划剂量后1~2 d)行常规MR、高分辨率DWI和DKI检查,并于放疗结束后3、6、9个月和1年行常规MR随访。按照Resist1.1标准评估疗效,将患者分为放疗敏感组(RG) 和放疗抵抗组(NRG)。分析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的DKI参数平均峰度系数(Kmean)、平均扩散系数(Dmean)和高分辨率 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41例患者中36例为RG组,5例为NRG组。除放疗前的Dmean和ADC值外,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其他参数均不同(P=0.000~0.013)。放疗结束时Kmean值预测局控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 91.3%(临界值为0.30,AUC为0.924;95%CI为0.83~1.00)。结论 放疗结束时的Kmean值具有早期预测鼻咽癌放疗疗效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