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腹膜原发癌较少见 ,易与卵巢癌腹膜种植及恶性腹膜间皮瘤相混淆 ,以往未引起人们重视。我院自 1992年至 1999年共收治腹膜原发癌病人 6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特点例 1,38岁 ,因腹胀、腹水拟“卵巢癌”两次化疗后行全子宫 双附件 阑尾 大网膜切除术 减瘤术 盆腔淋巴清扫术 ,术中见癌结节局限于盆腹膜 ,子宫、卵巢外观基本正常 ,残瘤 <0 5cm ,术后给PAC方案化疗 8次 ,至术后 2 4个月时行二次探查术 ,结果阴性 ,现已无瘤存活 2 9个月。例 2 ,44岁 ,因腹块、腹水拟“卵巢癌”两次化疗后行全子宫 双附件 阑尾 大网膜切除…  相似文献   

2.
未成熟型畸胎瘤伴腹膜神经胶质瘤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成熟型畸胎瘤伴腹膜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标本做常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具有未成熟型畸胎瘤Ⅱ级的组织学表现,大网膜有形态单一、分化成熟的神经胶质结节种植,GFAP染色显强阳性.临床行左侧附件 大网膜切除,术后给予化疗,随访至今无异常.结论未成熟型畸胎瘤伴腹膜胶质瘤病罕见,腹膜种植成熟的神经胶质提示未成熟畸胎瘤可能有分化成熟的趋势,其治疗主要根据未成熟型畸胎瘤分期与分级,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和联合化疗,临床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严金金  熊树华  刘佳 《江西医药》2021,56(3):290-295
目的 对比分析腹膜外/经腹膜淋巴结切除分期术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首诊伴淋巴结肿大的中晚期宫颈癌(IIB-IVA期)40例,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成腹膜外组(n=20)和经腹膜组(n=20),分别行腹膜外及经腹膜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分期术,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结果 腹膜外组和经腹膜组均完成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腹膜外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快,术后至放疗开始时间短,分别为:119.45±10.12vs141.15±8.03min,51.50±7.63vs71.50±10.01ml,26.0±2.87vs52.65±11.52h,9.00±0.92vs12.35±1.76d,且术中血压平稳,肠粘连肠梗阻及淋巴囊肿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放射性肠炎轻,跟经腹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切除个数41.20±2.95vs42.10±4.68个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结论 虽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伴淋巴结肿大的中晚期宫颈癌腹膜外淋巴结切除分期术较经腹膜入路更具优势,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55岁。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年。因"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切口渗尿5月"于2010-01-10入院。患者2002-11行"腹膜后肿瘤剥除+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病理:腹膜后脂肪肉瘤,子宫平滑肌瘤。2004-02行"全子宫切除+腹膜后肿瘤切除+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腹膜后  相似文献   

5.
顺铂致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女,56岁,因卵巢癌复发于2008年5月13日入院。既往因绝经8年,阴道出血2个月伴腹胀,检查发现盆腔肿物,于2005年7月26日于外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为:  相似文献   

6.
患者,46岁,GOPO因卵巢透明细胞癌IC期术后复发,拟行化疗入院。患者于2008-04—22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盆腔淋巴结清扫+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手术切净。病理:左卵巢透明细胞癌,右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冲洗液(一),子宫、淋巴结、大网膜、阑尾均未见癌转移。术后PC方案化疗6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的临床价值。方法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352例(观察组)与新式剖宫产术中原版术式(对照组)198例,就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手术指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与原版术式两种方式相比,具有防止术后粘连、降低患者二次剖宫产或其他原因开腹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副损伤风险等优点,因此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红群  李道旺 《安徽医药》2012,(9):1283-1285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例腹膜的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大网膜、肠系膜、腹膜以及子宫、双侧附件、大小肠管的浆膜面等均见有大小不一的结节,伴大量腹水。该例镜下主要为不规则腺管状结构,少数乳头状,被覆单层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嗜酸性胞质。免疫组化:HBME-1++,EMA+,Calreti-nin+,Vim+。结论腹膜恶性间皮瘤侵袭性强,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刘移忠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63+66-63,66
目的:探讨胃癌腹膜转移的螺旋CT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胃癌腹膜转移主要表现为肠系膜、大网膜的密度增高模糊,内见条索状、结节状阴影,可有壁层腹膜的增厚、结节,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严重时出现腹盆腔包块、肠梗阻等征象。结论:螺旋CT对于诊断胃癌腹膜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治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卵巢来源的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到今收治的8例卵巢来源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B超和CT检查,8例均行减瘤手术,3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腹膜黏液腺瘤清除术+阑尾切除。结果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多见,8例均来源于卵巢,5例术后死亡,1年内死亡3例,最长存活达3年,3例术后行腹腔化疗,1例存活达2年,2例各为2009年9月及2010年10月手术+腹腔化疗存活至今。结论提高预防能减少腹膜假性黏液瘤发生,手术联合腹腔化疗对腹膜假性黏液瘤有效。  相似文献   

11.
张彤艳 《河北医药》2002,24(3):235-235
例 1 患者 ,48岁 ,孕 3产 3。因发现下腹肿物 3年 ,伴腹胀 ,下腹隐痛 1年于 2 0 0 0年 8月 17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因腹痛曾用抗生素治疗有所好转 ,门诊拟诊“巨大卵巢瘤”收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下腹膨窿 ,可及一如孕 7月大的小肿物 ,质软 ,似囊性感 ,无压痛。妇科检查 :于盆腔内触及如孕 7月大小肿物 ,宫体及双附件未触及。于 2 0 0 0年 8月 2 3日行盆腔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肿物自宫底呈菜花样向腹腔四周生长 ,呈暗红色 ,与两侧腹壁、前后腹膜、大网膜、子宫双附件广泛粘连 ,上达隔肌下缘 ,下至子宫直肠陷凹 ,并种植于膀胱表面。…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0岁。1999-04行腹部小切口输卵管绝育术,术后逐渐出现下腹部疼痛,腹肌不敢用力,不敢直腹及平卧;经常出现胃区不适,食欲不振、腹胀、恶 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遂入我院治疗。入院后行双合诊检查可触及子宫与腹壁切口相粘连,局部有压痛,活动子宫时牵拉痛加重。行钡剂灌肠X线示:横结肠位置 (上接第125页) 明显降低。初步诊断为:输卵管绝育术后大网膜综合征。经过常规手术前准备后,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大网膜及子宫浆膜与腹壁切口相粘连,大网膜牵拉横结肠向下移位。分离与腹膜相粘连的大网膜,子宫浆膜,切除过长的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7岁。宫内孕41周第1胎,初产头浮,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所见:在大网膜、腹膜表面上有6个大小不等的半透明状乳白色肿物,直径约0.2~1.8cm,质地较硬,无蒂,基底宽与腹膜相连。其中1个位于膀胱后壁腹膜表面,直径0.7cm。术中切除其中3个肿物送检。病理检查:大体见4块不整形组织,其中部分为实性共计2 cm×1.5 cm。部分为囊性,囊腔直径最大为 1.5cm,囊壁厚约0.1cm,内壁较光滑,内含透明清亮液体(图1)。镜检:为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囊壁,部分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大部分表面衬以复层无角化的鳞状上皮,间质显著蜕膜样变(图2、3)。病…  相似文献   

14.
徐剀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203-205
目的讨论临床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内确诊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在临床中均发生月经停止、月经量减少或是停经后阴道出血,7例患者发现盆腔肿块。患者通过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或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6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均存活至今,临床检测没有发现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论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灶情况及患者的分期、生育情况进行方案治疗,高分化的病症后期预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rk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情况,以改进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方法对300例二次剖宫产术中粘连情况进行比较。其中Stark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113例(A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89例(B组),在Stark式剖宫产的基础上缝合腹膜,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术后二次剖宫产98例(C组)。比较3组患者腹壁切口愈合情况,以及腹膜、大网膜、膀胱子宫反折腹膜愈合粘连情况。结果腹壁切口愈合良好,瘢痕纤细:A组76.11%(86/113),B组23.59%(21/89),C组83.67%(82/98)。大网膜、腹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A组粘连率70.79%(80/113),以子宫下段与腹壁下段粘连为主。B组31.46%(28/89)以大网膜与腹壁腹膜切口处粘连为主。C组21.42%(21/98)。以大网膜与腹壁腹膜切口处粘连为主。腹壁切口愈合情况:A组、C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大网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情况:A组比B组、C组粘连明显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腹横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下腹纵切口。不缝合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网膜、小网膜及盆腹膜不同组织取材在胃癌腹膜微转移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6例胃癌患者大网膜、小网膜及盆腹膜CK20mRNA,另以6例胃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6例经腹手术非胃癌患者同类标本作为阴性对照,通过统计学分析研究三种组织取材方式在胃癌腹膜微转移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6例胃癌患者中,大网膜检测阳性率为41.62%(15/36)、小网膜检测阳性率为13.89%(5/36)、盆腹膜检测阳性率为36.11%(13/36)。大网膜检测阳性率高于小网膜和盆腹膜,但与盆腹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例胃癌组织检测均为阳性,6例经腹手术非胃癌患者同类标本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大网膜检测胃癌腹膜微转移阳性率高于盆腹膜和小网膜,且取材方便,无副损伤及并发症,可作为组织取材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孙颖  王健 《河北医药》2011,33(23):3679-3680
女性盆腔腹膜后肿瘤与卵巢肿瘤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解剖位置毗临,临床表现相似,超声无特殊的声像图改变;虽两种疾病均需手术治疗,但盆腔腹膜后肿瘤多为恶性,又位于盆腔深部,邻近大血管,手术的难度较大,不少医生在术中感到切除困难而手术切除不彻底,甚至放弃手术,或因手术准备不充分而发生不该发生的并发症。故术前准确的定位诊断,术前确定合理的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盆腔腹膜移植阴道成型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静玉 《河北医药》2004,26(3):282-283
我院收治2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均行盆腔腹膜移植成型术,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金发  潘明 《安徽医药》2006,10(9):692-692
腹膜间皮瘤为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临床罕见,而恶性间皮瘤仅占腹膜间皮瘤10%~20%[1]。笔者遇见1例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现将其治疗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2005年4月发现腹腔多发包块,并压迫输尿管,无腹腔积液。4月28日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多发包块,部分融合粘连。由于手术切除困难,故仅行活切术。术后病理为腹膜恶性间皮瘤。术后半月在我科给予中下腹部放射治疗(60Co),200 cGy次,每周5次,TD50Gy。放疗期间放疗前0.5 h应用放射增敏剂—希美纳静滴,1.25 g/次,隔日一次。另放疗期间应用“VAP”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化学感受器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后腹膜化学感受器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1例手术探查发现腹膜后肿瘤,行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后腹膜化学感受器瘤,治愈.讨论化学感受器瘤属低度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能完整切除者予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