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参苓白术散及地氯雷他定糖浆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糖浆。两组均外涂玉泽皮肤屏障修护乳。采用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rtitis, SCORA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并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eosinophils,EOS)。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SCORAD、EOS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CORAD评分、EOS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降脂方治疗脾虚浊瘀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健脾降脂方,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脏B超影像的变化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C、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脏B超病情分级及治疗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健脾降脂方对改善脾虚浊瘀内阻型NAS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B超影像指标及临床证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健脾养血祛风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健脾养血祛风法中药,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经皮水份丢失量皮肤油脂、皮肤弹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TEWL、皮肤油脂、皮肤弹性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法治疗特应性性皮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和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皮肤科特应性皮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1例)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每周2次,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组(n=29例)给予卤米松乳膏外用。根据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程度等进行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按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值)下降到3.37±1.25,对照组下降到4.91±1.48,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AD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应用养血祛风解毒方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炎性因子、皮肤屏障以及皮损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接治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9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进行养血祛风解毒方内服和外用,观察两组皮损情况、炎症因子、皮肤屏障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1个月末皮损面积、苔藓比、渗出、丘疹和红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屏障功能方面:观察组油脂含量和pH值低于对照组,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IgE和炎症因子方面:观察组IgE、IL-5和IL-4均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养血祛风解毒方内服和外用可提升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调节炎症因子和lgE等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皮损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自拟活血祛风汤治疗特应性皮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自拟活血祛风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以自拟活血祛风汤治疗为主;对照组70例用抗组胺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感染等治疗。结果:自拟活血祛风汤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78.6%(P〈0.05)。结论:自拟活血祛风汤治疗特应性皮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与观察健脾益肠方对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12月期间皮肤科门诊64例脾虚型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健脾益肠方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相关血液指标;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及SCORAD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及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以及过敏相关血液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且与口服抗组胺药相比具有停药后不易复发的优势,因此在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益肺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补肾益肺方。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FEV1%预计值、FEV1/FVC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可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外感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健脾补肾益肺方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可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及外感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环孢素A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2018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片20 mg/d联合医用凡士林外用;治疗组口服环孢素A 3 mg/(kg·d)联合医用凡士林外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临床总有效率、SCORAD积分、TIg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SCORAD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血清TIgE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第8周,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SCORAD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血清TIgE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环孢素A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率优于依巴斯汀。环孢素A能迅速控制病情,3 mg/(kg·d)的使用剂量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益气、滋阴益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采取健脾益气、滋阴益肾法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MSE和ADL积分值的变化,以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健脾益气、滋阴益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症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MMSE和ADL积分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ADL量表得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滋阴益肾法治疗老年痴呆症临床疗效显著,有补气活血、化瘀祛痰、益气醒脑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健脾活血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治以健脾活血法,对照组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活血法是治疗老年脾虚气滞血瘀型FC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TACE术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健脾解毒方,并随症加减。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疗效、KPS积分、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指标。结果两组中医症状、肝功能、AFP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KPS积分、γ-GT、AFP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证候疗效、ALB、AKP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TACE术治疗肝癌,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肝功能、AFP等指标影响方面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回顾临床资料,分析特应性皮炎(AD)门诊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瘙痒、睡眠、生活质量、家庭影响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评分标准、瘙痒VAS、睡眠VAS、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12例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与问卷调查。结果 AD最常见的证型为心火脾虚(28.6%),脾虚为最常见病机。生活质量、SCORAD评分、瘙痒、睡眠与不同证型之间无关(P?>0.05);不同某种皮损积分在不同证型中的差异比较显示,红斑在血虚风燥中积分较高,肥厚/苔藓样变积分在脾虚血燥中最高(P?<0.05)。结论 AD的病情具有年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其证型不同;皮损积分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清肺汤对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受体(s IL-2R)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的病情,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 w后血清IL-2、s IL-2R含量。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8.33%,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w后,治疗组s IL-2R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 IL-2R与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5;r=0.40,P0.05)。结论: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具有确实的临床疗效,极大程度地降低血清学s IL-2R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脾降脂方针刺对脾虚湿盛所致肥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空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降脂方(内庭、公孙、足三里、中脘、丰隆)加减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脐周八穴"(双侧滑肉门、天枢、外陵及水分、阴交)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空腹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①2组自身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BMI、腰围、臀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2组临床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组间比较治疗后2组的体重、臀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MI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TC、T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降脂方针刺治疗脾虚湿盛所致肥胖较"脐周八穴"具有更好的疗效,主要体现在减少体重、BMI、臀围,以及TC、TG的降低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润肤保湿软膏对银屑病血虚风燥型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润肤保湿软膏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尿素软膏治疗,4周后依据 PASI 评分法判定疗效;使用Soft5.5皮肤六参数测试仪,对用药前后患者皮损角质层含水量、皮肤中油脂水平及 pH 值进行测定,通过薄层层析、BIO-RAD Ge1Doc 凝胶成像系统、Quantity One 软件分析及 RT-PCR、 Western blot 的方法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皮损神经酰胺( Cer )、水通道蛋白( AQP-3)的含量;比较分析两组间及组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探寻润肤保湿软膏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一定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 pH 值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 pH 值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两组水通道蛋白(AQP-3)、神经酰胺(Cer)的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脂含量、pH 值、AQP-3、Cer 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润肤保湿软膏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显著调节及修复作用,有可能是通过神经酰胺和水通道蛋白对皮肤屏障功能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内服联合尿素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单用尿素乳膏外涂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角质层含水量、皮脂水平及pH值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46.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H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有显著调节及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祛风化痰通络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更明显,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白涂膜剂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涂抹丹白涂膜剂,每晚1次;对照组涂抹2%氢醌乳膏,每晚1次.治疗3个月后评定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的面部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皮失水值(TEWL)、黑色素量.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8.0%,对照组为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EWL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EWL值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1个月时显著增加、TEWL值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TEWL值较治疗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EW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黑色素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白涂膜剂治疗黄褐斑比2%氢醌乳膏疗效更优,且对患者皮损部位的皮肤屏障功能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金鱼外洗方外用治疗不同中医体质小儿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1~6岁异位性皮炎患者,按照脾虚质、湿滞质、心火偏盛质3种不同体质类型分组,每组60例,每种体质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金鱼外洗方配合赛庚啶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以赛庚啶片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瘙痒、睡眠、皮损面积、皮损严重度的积分和SCORAD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各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脾虚质、湿滞质、心火偏盛质患儿的瘙痒程度、睡眠状况(心火偏盛质除外)、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及SCORAD评分均有改善(P0.01);对照组3种不同体质类型患儿的瘙痒程度、睡眠状况(脾虚质和湿滞质除外)、皮损面积(脾虚质和心火偏盛质除外)、皮损严重程度(心火偏盛质除外)及SCORAD评分也均有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3种不同体质类型患儿在睡眠状况(心火偏盛质除外)、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2)疗效方面:治疗组3种不同体质类型患儿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过程中,2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内服赛庚啶片的患者相比,金鱼外洗方外用配合赛庚啶片内服能有效缓解不同体质类型异位性皮炎相关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金鱼外洗方对于脾虚质和湿滞质异位性皮炎患者,重在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而对于心火偏盛质异位性皮炎患者,则重在改善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