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时空分布特征,为食管癌的规范化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2009 - 2015年淮安市食管癌发病数据,计算发病率及空间自相关性,采用时空扫描统计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9 - 2015年淮安市食管癌发病率呈波动变化,平均发病率为66.07/10万。纯空间扫描统计发现2个食管癌发病聚集区,分别是洪泽区和淮安区;时空扫描探测到的一类聚集区为洪泽区,聚集时间为2012年,二类聚集区为淮安区,聚集时间为2010 - 2011年。男女性的扫描结果与总体食管癌发病时空扫描结果相似,男性聚集区范围大于女性,聚集时间多为2009 - 2012年。结论 淮安市食管癌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探索出的高发区域能够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风险因素与食管癌发病的关联提供基础,对淮安市食管癌区域性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2011-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对胃癌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平滑后的胃癌发病率高低值地区分布集中,有明显的聚集趋势。纯空间扫描与时空扫描均探测到该地区胃癌发病存在聚集性,纯空间扫描结果包括永昌镇、五和乡、洪祥镇等三个聚集区,扫描时间为2011-2012年;时空扫描同样得到三个聚集区,但在聚集区类别和大小上与空间扫描存在差异,其聚集时间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男女性时空扫描结果表明男女性胃癌发病也具有聚集性,且女性聚集区范围大于男性。结论 武威市胃癌发病持续走高,防控工作严峻。结合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能够克服区域人口间的差异,准确的找出胃癌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新疆结核病的空间聚集性,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依据;同时,将基于空间点与面的方法相结合,全面解释结核病的聚集效应。方法 利用新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2005-2010年结核病监测数据,基于离散型泊松分布模型,利用SaTScan9.4.2进行时空扫描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二维角度探讨结核病的时空聚集区;采用ArcGIS10.2进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呈现结核病的空间聚集模式。结果 2005-2010年新疆结核病年均报告率为210.75/10万,是全国年均报告率的3倍。结核病报告率在区县水平分布不均,时空扫描分析发现4类聚集区,分别在2008-2010年间有15个区县聚集,集中分布在西南部,聚集强度最高;2005-2007年间有11个区县聚集;2006-2008年间,共探测到2类聚集区,分别包含2个区县;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结核发病热点区主要在西南部及南部,与时空扫描最高聚集性区相一致;冷点区主要集中在北部经济带区。结论 新疆结核病报告率在区县水平存在聚集性,应对发病高风险高聚集区加强监测及管理,制定区域化的结核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4-2011年间云南省注射吸毒者艾滋病流行的时空聚集性.方法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方法,对2004-2011年间云南省各个地区报告的注射吸毒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其空间分布的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系数、相对危险度及对数似然比.结果 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云南省注射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的空间相关性较强,2004-2011年间开远市、陇川县、蒙自县、个旧市等13个县市区为热点区域.SatScan时空扫描侦测出5类聚集区,其中瑞丽市、盈江县、芒市、陇川县聚集的可能性最大(RR=12.98,LLR=4 901.22),个旧市、开远市为第2可能聚集区(RR=12.11,LLR=3 468.14),大理市和昆明市东川区为第3、第5可能聚集区.富民县、西山区、五华区、盘龙区、安宁市、官渡区构成2008年后唯一时空聚集区,为第4可能聚集区.结论 初步判断艾滋病在云南省注射吸毒者中的流行情况有所缓解,防控策略可有所调整.利用时空分析技术对艾滋病监测数据进行时空聚集性研究可以为艾滋病流行趋势的判断和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时空聚集性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和空间自相关系数分析深圳市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流行性腮腺炎时空聚集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表达相应的聚集区域。结果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确定了23个可能的发病聚集区域,一类聚集区域发生在2011年11月27日~12月26日,聚集范围包括沙头角和海山街道(P〈1.0×10^-17),二类聚集区域包括22个,2009年探测到6个,包括4个聚集区域和2个聚集点,2010年探测到7个,包括1个聚集区域和6个聚集点,2011年探测到9个聚集点。呈现大范围聚集区域减少,小范围的聚集点逐渐增多的趋势。23个聚集区主要出现在4~7月份和11~2月份,与深圳市和广东省腮腺炎疫情高峰出现时段相一致。局部自相关分析发现的高-高聚集区域为:2009年海山、沙头角、莲塘、南头和龙岗街道;2011年盐田、海山、平湖和福永街道,结果与时空扫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展示了发病聚集区域,为以后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贝叶斯模型、时空扫描统计量研究2012-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空间分布特征,纳入男性死亡百分比、河流分布因素,估计胃癌死亡相对危险度,为胃癌危险因素分析及聚集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贝叶斯模型(Bayesian model,BYM)、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对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种贝叶斯模型结果均显示2012-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空间分布存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凉州区的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在两种贝叶斯模型的对比中,加入危险因素的BYM模型拟合程度优于单独的BYM模型,胃癌死亡时空聚集结果表明2012年该地区存在2个聚集区,且聚集区与胃癌RR值较高的区域分布相似。结论 2012-2013年武威市凉州区胃癌死亡存在高危险、聚集区,而胃癌高发区域可能与河流污染及其他环境危险因素有关,对胃癌死亡高发区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巢湖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巢湖市2009-2015年HFMD疫情监测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数据库。应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 1.6对建立的GIS数据库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时间-空间扫描统计软件SaTScan 9.4进行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结果 巢湖市2009-2015年共报告HFMD 6 960例。2011年、2013-2015年HFMD发病模式存在空间聚集,局部自相关共探测到14个高聚集区;HFMD存在3个时空聚集区,这些聚集区大部分发生在城区街道。结论 巢湖市HFMD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时空聚集性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巢湖市HFMD的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下一步HFMD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风疹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 风疹报告病例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区/县为空间单位,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结果 2010—2019年重庆市风疹发病趋势不稳定,年均发病率为4.57/10万,发病高峰为4—6月。期间共检测到7个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主城区及周边部分区县;2010—2019年时空扫描分析共扫描出2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时空聚集区,2019年4—12月以垫江区为中心的一类聚集区,2011年4—7月以永川为中心的二类聚集区,且聚集区域存在向东转移的趋势。结论 重庆市风疹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风疹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卫生部门应针对性地提早做好预案,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空间自相关性和时空聚集性分布特征,探讨松江区猩红热高发地区和聚集时间,为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方法对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3 32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5.03/10万。猩红热发病季节性显著,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4~10岁,占总发病人数的89.12%,学生、幼托儿童为猩红热高发人群。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松江区猩红热发病呈空间正相关,且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猩红热分布主要呈现“高-高”“低-低”“低-高”模式;分析显示热点区域集中在松江区东北部的九亭镇,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逐年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14—2020年均存在高风险聚集区域,聚集区域为中心城区和东北部,聚集时段多为4—6月或11月至次年1月,与发病高峰基本一致。结论 2014—2020年松江区猩红热发病存在显著季节性和空间聚集性,中心城区和东北部街道/镇是猩红热防控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基于Poisson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对2012-2014年绵阳市各乡镇人口死亡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乡镇为单位收集整理2012-2014年绵阳市的死亡监测数据及人口数据;采用时空扫描统计软件Sa TScan 9.6用于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使用Arc GIS 10.5将扫描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 2012-2014年绵阳市人口死亡累计77 936例,年均死亡率为548.1/10万。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在2012-2014年绵阳市人口死亡存在空间聚集性,分别探测到了15类、10类、12类聚集区。其中2012、2013年的显著聚集区域主要为三台县的各乡镇,2014年的聚集区域则为江油市的各乡镇。结论绵阳市的人口死亡存在时空聚集性,时空聚集性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人口死亡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探索绵阳市人口死亡影响因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时空扫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房山区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时空分布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时空扫描分析呈现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域. 结果 2011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2452例,发病率为259.47/10万,发生聚集性病例126起,位居北京市第一位.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高发时间为5月8日-8月4日,高峰为6月15-21日,发病最可能聚集区域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城区中北部,与丰台区邻接,以7~15 km为半径的区域. 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不是随机分布的,存在明显时空聚集,为房山区今后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手足口病高发热点区域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荆州市不同时期一二期梅毒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19年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资料,根据发病率高低,将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分为2011—2013年(高)、2014—2016年(中)、2017—2019年(低)3个时期,采取趋势面、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3个时期一二期梅毒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9年,荆州市累计报告一二期梅毒4 715例,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趋势面分析得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的高发区域逐步从西北部(2011—2013年)向中部转移(2017—2019年)。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在2011—2013年、2014—2016年呈正相关,且有空间聚集性(Moran’s I=0.333 6、0.210 5,均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一二期梅毒高值聚集区2011—2013年主要集中在公安县、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4—2016年主要集中在荆州区、沙市区、监利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7—2019年主要集中在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P<0.05)。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主聚集区在公安县、江陵县,共24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1年4月11日至2011年8月15日(RR=4.14,LLR=93.55)。结论 3个时期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均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区域逐步缩小,2017—2019年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为疫情高发地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Haiti has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TB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with an estimated 170 cases per 100,000 in 2019. Since 2010, control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targeted case-finding activities in urban areas, implementation of rapid molecular diagnostics at high-volume TB centers, and improved reporting. TB analyses are rarely focused on lower geographic units; thus, the major goal was to determine if there were focal areas of TB transmission from 2011 to 2016 at operational geographic levels useful for the National TB Control Program (PNLT).METHODS:We created a geocoder to locate TB cases at the smallest geographic level. Kulldorff’s space-time permutation scan, Anselin Moran’s I, and Getis-Ord Gi*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lusters of TB.RESULTS:With 91% of cases linked using the geocoder, TB clusters were identified each year. Getis-Ord Gi* analysis revealed 14 distinct spatial clusters of high incidences in the Port-au-Prince metropolitan area. One hundred retrospective space-time clusters were detected.CONCLUSION:Our study confirms the presence of TB hotspots in the Ouest département, with most clusters in the Port-au-Prince metropolitan area. Results will help the PNLT and its partners better design case-finding strategies for these area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1-2014年长沙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时空分布,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1-2014年长沙市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在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的基础上,使用SatScan软件进行以月为时间单位、以乡镇为空间单位的时空聚集性分析,利用MapGI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编制病例时空聚集区域图。 结果 2011-2014年长沙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00 199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散居儿童占总发病人数的76.03%;发病高峰期基本呈现双高峰状态;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纯时间聚集性分析探测到时间维度为4-7月;纯空间聚集性分析所锁定的一级聚集区域均含有星沙街道、泉塘街道、湘龙街道、小河乡;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4年长沙市手足口病聚集时间为2014年的4-6月,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沙市中部和东南部地区。 结论 2011-2014年长沙市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和高发区域。防控的关键期在4-7月,重点人群是1~4岁的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和松江区流动孕产妇利用保健服务的障碍因素。方法:定量调查:以上海市闵行区和松江区各1个计划免疫门诊作为研究现场,调查当天3岁以下外来儿童的母亲共195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其孕产期保健状况。定性访谈:对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4名医护人员、4名流动妇女和2名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结果:56.4%的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上海市最低工资水平以下的占40.0%,61.0%的调查对象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障计划。产前建卡率为74.9%,产前检查率为97.9%,产前检查9次完成率为42.1%;孕期并发贫血的患病率为36.4%;住院分娩率为98.5%,但剖宫产率高达44.6%,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2.6%;合格产后访视率仅为18.5%。政府对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但73.3%的调查对象对所有优惠政策都不知晓。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接受保健服务的障碍因素:①流动人口孕产妇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保健意识较弱;②社会保障不足,政策宣传和实施不到位;③基层卫生人员缺乏,无法满足流动人口日益增高的卫生保健需求。  相似文献   

16.
金淑平  付建立  赵长君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37-2638,2641
目的了解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05—2011年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状况与分布特点,对德城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初探。方法对2005—2011年德城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结核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德城区2005—2011年肺结核病病例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6.06%(12/198)上升到2011年的33.11%(101/305);流动人口病例登记率由2005年的25.00/10万(12/4.8万)上升到2011的99.02/10万(101/10.2万);流动人口病例增长率明显高于该地人口病例增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5,P0.01);流动人口病例发现以因症就诊为主,菌阳病例比重大,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体力劳动者多。结论德城区流动人口特殊群体结核病发病明显上升,结核病发现率逐年提高,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应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7.
方伟  朱凤华  毕丹红  华月中 《职业与健康》2013,(22):2988-2989,2991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2008--2012年度结核病疫情,了解该地区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降低肺结核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无锡市惠山区肺结核病例统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13.0、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结果惠山区年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39.07/10万,新涂阳登记率为16.19/10万。患者中男性病例975例,患病率为27.21/10万;女性425例,患病率为11.86/10万;男性肺结核患病率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1,P〈0.05)。除0—4岁组其余均有发病,其中15~24岁、25~34岁、35~44岁组病例数较多,占发病总数的57.21%。患者以农民、民工为主,共计988例,占活动性肺结核总数的70.57%。洛社、堰桥、钱桥等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患者发现例数相对较多。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11、12、1月份病例数较少。结论该区活动性结核患者以从事体力劳动的男性青壮年为主,根据结核病发病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为有效的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