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欣  陈赟  施雁 《护理学杂志》2014,29(9):92-94
介绍了Donabedian质量评价模式,包括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Donabedian理论在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情况,并基于文献分析了以Donabedian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提出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关系如何进一步研究给出建议,以此建立更加科学严谨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糖尿病护理质量提供评价工具。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构建糖尿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93.75%和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5,2轮专家咨询后各项指标变异系数0~0.110,协调系数0.143~0.295。最终形成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有较好的适用性,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糖尿病护理质量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指标导向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和Deming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糖尿病专科护理评价指标对全院57个护理单元每季度实施检查、监督,每个护理单元抽查2名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定期分析数据、持续改进,规范统一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的操作、仪器管理及健康宣教。比较实施前及实施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院内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完成与达标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糖尿病专科技能达标率、住院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物使用时间与方法知晓率、血糖仪管理达标率、联络护士工作手册完成达标率较实施前逐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糖尿病专科联络护士监控科室专科质量工作模式,有利于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的控制和不断改进,促进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判PICC护理质量优劣提供可行方法,从而科学评定PICC护理结果并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三维质量结构"要素-环节-终末"模型搭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逻辑关系,结合2016年INS发布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初步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条目,采用Delphi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47。最终构建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的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较全面,操作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PICC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护理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用于评价护理院质量。方法以Donabedian质量理论"结构-过程-结果"为基础构建护理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采用Delphi法遴选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的护理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护理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较全面,操作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护理院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PICC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国内外PICC质量评价组织结构、护理过程及终末质量方面进行综述,提出需建立PICC专业化组织,实施专业化管理,以循证为依据开展PICC临床实践,构建PICC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教学医院的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和访谈法,初步建立3个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表,然后运用德尔菲法对评价表中的各级指标进行两轮函询。结果教学医院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护理临床实习质量综合评价表、带教老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表、护理临床实习管理质量综合评价表。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2轮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33%、100%。结论教学医院护理实习与带教质量评价体系可靠性较高,可作为教学医院评价护理临床实习与带教质量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8.
从护理病历质量评价的理论框架、指导原则、评价维度、评估工具等方面综述护理病历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护理病历质量评估工具的构建应立足于充分的理论基础,结合各专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并依托计算机技术融入临床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护理病历的系统评价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徐丽 《护理学杂志》2001,16(9):556-557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共同遵守的原则或规范 ,标准也是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尺。护理质量标准是衡量护理工作的准则 ,是护理管理的重要依据 ,也是指导护士工作的指南。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先进的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简称护理标准 )的制定如何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现代质量管理的要求 ,更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 ,是护理管理者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就目前我国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述如下。1 护理标准陈旧 ,应及时修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专家会议和德尔菲法对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结果 确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3级,共设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13项2级指标和10项3级指标.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在于科学评价专科服务效果,改进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专家会议和德尔菲法对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结果确立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3级,共设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13项2级指标和10项3级指标。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创伤脊柱外科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在于科学评价专科服务效果,改进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方法运用动态评价理论,从教学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扎实,护理职业能力强,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高。结论该评价体系可以为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教育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黎敏仪  罗艳华 《护理学杂志》2019,34(15):104-107
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是护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督导和提升护理高等质量的关键。归纳分析中美两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现状,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内容,旨在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焦点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天津、江苏、湖南、山东等23个省、市的36名专家就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进行函询与论证.结果 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6;第2轮专家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较第1轮增大,均在0.38及以上(均P<0.01).最终确立了包含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5项三级指标的中医院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 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整体护理质量的量化管理,是目前护理管理研究的热门问题。本文利用数学中的“综合评价”理论为工具,尝试对护理工作质量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价模型,将病人评价、医生评价作为衡量护理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本科室进行试验。初步评价的结果是比较合理和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及焦点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德尔菲法对北京、天津、江苏、湖南、山东等23个省、市的36名专家就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进行函询与论证。结果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6;第2轮专家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较第1轮增大,均在0.38及以上(均P〈0.01)。最终确立了包含8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95项三级指标的中医院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可为进一步建立适合中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维和医院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30名军队护理管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指标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形成包含5项一级指标、33项二级指标的赴苏丹维和二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专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可在完成信效度验证后用于我国维和医院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使护理教育评价更加客观合理。方法在参考教育评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初步评价体系,通过改良的专家咨询法对评价体系各条目进行2次筛选。结果形成性评价体系包括师生因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及相应的四级指标。结论本评价体系涵盖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客观因素,适用于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课程分段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文献查阅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对32名静脉治疗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4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8、0.909,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328。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结论以护理要素、环节、终末质量模式为框架,运用Delphi法构建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信,可用于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Donabedian质量理论构建手术室工作人员锐器伤结构—过程—结果指标,探讨在该质量理论指导下的三维指标在手术室锐器伤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47名作为调查对象,2020年1至12月采用常规预防锐器伤管理措施为干预前数据,2021年1至12月在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