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氯氮平与喹硫平联合氟哌啶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6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末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阴性因子评分、PANSS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小,阴性因子评分略小于对照组;治疗后4、8、12周末TESS评分,研究组患者均与对照组接近,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均能明显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氟伏沙明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用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喹硫平治疗,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Y-BOC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用x2检验和t检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Y-BOCS评分2、4、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Y-BOCS评分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喹硫平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伏沙明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喹硫平治疗,且降低喹硫平使用剂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喹硫平(思瑞康)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分成2组,研究组53例,口服喹硫平治疗,对照组54例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第8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4.3%,时照组92.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治疗4周末,研究组PANSS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研究组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喹硫平治疗女性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对内分泌系统影响小,更适合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喹硫平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患者氨磺必利和喹硫平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效率(P>0.05)和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氨磺必利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01);喹硫平组患者则于治疗4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01);治疗4周(P<0.05)、8周(P<0.05)、12周(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分明显优于喹硫平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刘红  罗汝琴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483+2494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tit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TESS发生率比较,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喹硫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各41例。合用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单用组患者单纯给予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2周。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合用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SANS总分及部分分量表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刘显阳  岳晓斌  王姗  党伟  贾杰  房明  王赞利 《吉林医学》2010,(25):4256-4257
目的:研究喹硫平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符合CCMD-Ⅲ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PANSS抑郁症状4个因子至少一个因子分评分≥4分,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6周,采用PANSS评定疗效,采用PANSS因子分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92.1%,利培酮组为9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和利培酮的PANSS抑郁因子分在治疗4周后均有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不良反应为嗜睡,体重增加。利培酮有锥体外系反应、泌乳、月经紊乱、体重增加、激越等。结论:①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②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喹硫平组优于利培酮组;③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  相似文献   

8.
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1):1154-1155
目的:对喹硫平(商品名启维)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与奋乃静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8周的治疗,两组PANSS各因子分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喹硫平组有效率86.7%,奋乃静组有效率83.3%,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喹硫平组低于奋乃静组,喹硫平组较少合用苯海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奋乃静相似,对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奋乃静,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栗新 《当代医学》2016,(33):187-188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淡漠退缩采取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接诊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淡漠退缩患儿170例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80例采取奋乃静治疗,而研究组90例采取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对比2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2周、4周、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淡漠退缩患儿经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7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I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有效率分别为81.9%、85.3%.喹硫平锥体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以喹硫平和氯丙嗪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是,喹硫平组阴性症状评分的下降要高于氯丙嗪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要低于氯丙嗪组(P〈0.05)。结论: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阴性症状优于氯丙嗪,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阿立哌唑加西酞普兰)和对照组(阿立哌唑),每组30例。观察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阴性因子分在第4周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O.05),而对照组阴性因子分则在第8周末显著降低(P〈0.01),且第8、12周末研究组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O.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郭赛玲 《河北医学》2009,15(8):934-93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舍曲林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对6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舍曲林和安慰剂,疗程12周。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各评定一次。结果:治疗第8周起合用组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同时联用舍曲林可改善阴性症状,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氯氮平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氯氮平合并喹硫平、氯氮平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53.3%;研究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0.O%,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氮平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分裂症优于单用氯氮平,副作用少且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50周。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血清催乳素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奎硫平组PANSS总分减分率45.9%,有效率93.3%;奋乃静组分别为43.9%及90%;两组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50周后,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奎硫平组不良反应显著较少。结论:奎硫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但价格较高,可能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疗效和预后观察。方法:选取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CBT合并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奥氮平组)各30例,研究组在口服奥氮平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CBT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及随访结束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同期对比,PANSS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半年随访时,研究组SDSS大部分项目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3%和51.7%,研究组与对照组停药率分别为6.7%和31.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T合用奥氮平治疗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比单一药物治疗更具有优越性,近期疗效更明显,治疗依从性更好,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疾病药物合并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李俊亚 《吉林医学》2011,(36):7654-7655
目的:探讨抗精神疾病药加用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用抗精神疾病药治疗的基础上,随机抽取29例给予抗精神疾病药加用氟西汀作为治疗组;其余作为对照组;疗程12周。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与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8周起合用组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合用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疾病药同时联用氟西汀可改善阴性症状,并对患者的体重增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强迫症状的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氟伏沙明合并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奥氮平组)各30例。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PANSS、Y-BOC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伏沙明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较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提高伴发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