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120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因护理措施细致,护理配合到位,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对检查过程不能记忆,检查顺利完成。结论 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血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前准备充分和护理配合默契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
姚晓丽 《护理与康复》2011,10(10):862-864
总结50例喉罩通气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检查前完善患者准备及器械、药物准备,做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检查后做好体位护理及饮食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以提高喉罩通气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刘娟  杨帆  蔡琳  殷小容 《华西医学》2012,(12):1895-1896
目的总结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5月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335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仅1例出现低氧血症但无麻醉意外发生,患者平均检查时间为(12.9±2.27)min。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护理配合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276例患者进行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检查后护理等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全程的护理配合下,260例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有效率为94.2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小儿无痛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小儿无痛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尽气道分泌物后,患者呼吸状态明显好转,脉搏血氧饱和度上升5%~12%,肺部湿哕音较检查前明显减轻;其中32例肺不张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后,不张的肺叶次日胸部x线片复查明显复张,其中8例次日需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后,肺叶亦完全复张,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气管镜检查是比较安全的方法,并发症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的操作和术中密切医护配合及良好的术后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对10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卧位对患者氧合功能和舒适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加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患者检查术后返回病房即给予半坐卧位,将床头抬高20~45°,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仰卧位,比较不同卧位患者的SpO2、呼吸、血压、脉搏和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氧合功能和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早期采用半坐卧位,能提高患者氧合功能和舒适度,减少术后不适感,护理上应重视术后患者的卧位护理.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106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650-265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麻醉,配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106例患者除2人不耐受而放弃外,余皆检查成功。结论: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检查成功的关键,而良好的麻醉效果以及人文关怀是患者顺利配合的基本保证,使患者在检查中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检查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我院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5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精细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或准备必要的应激方案,对于检查过程中及检查结束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检查结束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完成检查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临床应用广泛,采用风险护理管理围检查期护理,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42例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检查前做好患儿准备及仪器、药品准备,遵医嘱予检查前用药;检查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加强病情观察;检查后做好一般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提高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机构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及护理配合。方法 应用聚乙烯1型接头(Swivel adapter)对87例机械通气患者不脱机状态下进行了116人次纤维镜检查,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9次在操作中因SaO2下降至88%以下后再次进入完成,其余操作均一次成功。结论纤支镜检查对机构通气患者是一种完全、简便有效的办法,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在ICU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08例肺移植术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5例出现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经暂停操作、提高氧浓度后重新置入,108例肺移植患者无其他意外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的观察和及时的对症护理是保证肺移植患者术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对其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可使患者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以提高其检查耐受性。方法由专人针对性地对6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观察受试对象干预前后焦虑、血压以及心率变化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护理干预呈正相关。结论在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可使之主动而有效配合纤支镜检查,从而提高检查及肺部疾病诊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魏芳  汪洪  祁小菊 《华西医学》2010,(3):622-623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2008年1月—12月,通过对100例患者的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其心理特点及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恐惧心理、紧张心理、消极心理等;相应的护理干预:教育性干预、行为训练、情感支持、药物干预等。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检查的成功率。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2008年1月—12月,通过对100例患者的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其心理特点及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恐惧心理、紧张心理、消极心理等;相应的护理干预:教育性干预、行为训练、情感支持、药物干预等。结论 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对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慢性咳嗽8周以上的91例患者,经临床检查排除常见病因后,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发现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34例,支气管肺癌6例,气管及支气管粘膜结核7例,支气管息肉1例,诊断阳性率为58.2%。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患者必要的有创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的多项诊疗技术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中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完善护理流程,倡导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选取848例患儿的1 088次诊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儿童的生理解剖和重症心、肺疾病特点,归纳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流程.结果 本研究848例患儿未出现1例术中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其中有651例(77%)患儿术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诊断为重症肺炎,通过镜下肺部灌洗及相关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为治愈,好转;有45例(5%)患儿成功取出异物;未出现1例患儿发生支架脱落或移位.有119例(14%)患儿在标准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道时,出现心率一过性下降、SpO2下降至80%以下,面色发绀,护士及时发现,提醒医生立即退出标准纤维支气管镜后患儿症状缓解,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 充分、合理、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手术时间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脑状态监测仪评价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镇静效果,达到控制镇静剂的使用,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指导护理配合的目的。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急诊ICU病房危重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连接脑状态监测仪评价镇静效果,对照组应用Ramsay评分评估镇静深度,两组分别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丙泊酚用量,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不良事件和护理工作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操作前后PO2差值为(10.954±1.598)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8.289±1.184)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5)。观察组镇静总药量(9.58±2.472)ml,给药次数为(2.05±0.705)次,均少于对照组(12.55±3.096)ml,(2.55±0.567)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5.750,-4.229;P<0.05)。观察组操作准备时间为(57.45±4.282) min,长于对照组(12.45±3.697) min,但用于评估镇静状态、给药的时间为(22.45±4.031)min,明显少于对照组(34.45±7.26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55.177,62.320;P<0.05)。结论将脑状态监测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镇静监测,不仅可以量化监测深度,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还可以提高护理配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留存有完整医疗数据的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将患者统一编号后取随机数字后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可以作为优势方法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纤支镜肺活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验组对行支气管肺活检病人强化心理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较对照组(3.5%)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纤支镜肺活检病人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利于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