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敏性鼻炎在我国正常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6%~ 32 % [1] ,而且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 ,一部分病例还可诱发哮喘 ,因此对过敏性鼻炎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积极治疗 ,防止其炎症向下呼吸道蔓延。1 病因病机多数中医学者[2 ,3 ] 认为 ,本病乃肾气亏损、脾失健运、肺气虚弱、卫外不固之人 ,复遇风寒侵袭或异气异味刺激 ,正邪相争 ,肺失宣降所致。李氏[4] 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头发微量元素 Zn、Cu、Mn的检测发现 ,患者 Zn值降低 ,Cu值、Mn值升高 ,其中Zn值降低的顺序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2 治疗2 .1 内治 徐氏[5] 根据鼻粘膜变异辨治过…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鼻炎与肺脾肾水液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感内伤均可致肺脾肾3脏受损,肺气失宣,脾失健运和肾阳虚衰可使机体水液代谢运化失常,津液失运停聚而致该病.治疗中重视3脏的相互作用,尤以调节水液代谢为重,治宜补肺固表、温化水饮,健脾敛气、淡渗利水,温肾助阳、化气行水等.  相似文献   

3.
一、桂枝汤与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凡急性过敏性鼻炎,喷嚏频作,清涕不断,鼻塞失嗅,遇寒更甚,舌苔薄白,脉浮者;局部检查:鼻粘膜苍白,鼻甲水肿,有水样分泌物。属于肺经感受寒邪,失其调和,可用桂枝汤治疗。桂枝汤功能温肺祛邪,调和肺气,用治此疾,效果确实。也可酌加蝉衣、徐长卿之类以加强脱敏能力,卫虚者尚可加黄芪。慢性过敏性鼻炎,表现为病程漫长,微寒微风即狂嚏连绵,涕清如水;局部检查则粘膜苍白;鼻塞似有似无,嗅觉正常;全身症状为身寒怕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精神萎顿;  相似文献   

4.
陈竹副主任医师认为过敏性鼻炎主因是感受风邪,正气不足所致,在治疗上以疏风散邪、通鼻窍、补肺固表扶正为主,同时强调结合中医外治法综合治疗,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总结陈竹副主任医师灵活辨治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证经验,分析陈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邓娟  任勤 《吉林中医药》2011,31(4):308-309
小儿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不足而导致的卫表失固,邪气侵犯鼻窍,治宜扶正祛邪,即补益肺脾肾,兼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窍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中药和西药)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敷贴及激光疗法等,每种疗法都有各自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典型病例调查探索"肺主皮毛"理论内涵及其对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及第五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荨麻疹患者113例作典型病例临床调查,分析总结荨麻疹兼见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1)113例荨麻疹患者中有51例兼见过敏性鼻炎(占45.13%),急、慢性荨麻疹兼见过敏性鼻炎的比较,χ~2=5.271,P0.05;(2)51例荨麻疹中有43例先发有过敏性鼻炎(比例为84.31%),40例慢性荨麻疹中有32例先发过敏性鼻炎(比例为80%)。结论荨麻疹与过敏性鼻炎基本病机皆与"肺"相关,肺失宣发与肃降或肺气虚弱可能是荨麻疹兼见过敏性鼻炎发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体虚感冒合剂由黄芪、黄芩、金银花、白术、防风、板蓝根、桔梗等药物组成,功能为扶正祛邪、益气同表、养阴清热,适用于气血虚弱、表虚失固、反复感冒的患者。根据其功效,笔者还用治慢性单纯性鼻炎,亦同样取得明显的疗效。现将体虚感冒合剂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鼻炎发于肺,源于脾,根于肾,病情亦渐次而重,本文通过阐述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肝失疏泄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疏肝调神法的内涵、疏肝调法神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依据,突出了疏肝调神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观点与选穴,以求提高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5):942-943
文章通过讨论寒邪与过敏性鼻炎发病病因、作用机理、治法方药和临床意义四个方面,探讨了寒邪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无论是外寒还是内寒均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从寒论治过敏性鼻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法  李静  王烈 《中医杂志》2023,(15):1525-1529
总结王烈教授从“肺鼻同治”分期论治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证经验。提出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以“鼻性哮喘”论治,临证分为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发作期以风寒犯肺、内热蕴脾为关键病机,治以散寒清热、通鼻止哮,常用鼻哮汤加减;缓解期以正虚邪恋、痰饮留伏为关键病机,治以理肺化痰、补肾健脾,常用哮痰汤加减;稳定期以正虚不固、伏痰蕴肺为关键病机,治以益气抑痰、固本防哮,常用固哮方加减。临证验方随症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 in ifis,AR),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通过释放组织胺或其它化学活性物质诱发的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属中医“鼻鼽”范畴,占鼻科疾病首位。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有:药物(中药和西药)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特异性脱敏疗法、免疫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及热疗法等,各种疗法均有各自优缺点。本文就近年有关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治疗吴氏[1]将本病分为3型:①肺虚饮停型,治以补肺固卫、温化水饮,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化裁;②脾阳虚弱型,治以温阳健脾、化饮…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鼻炎具有春季易感性,文章从生理、病理及治疗三个方面对中医肺肝在过敏性鼻炎春季易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肺、肝生理功能失健与过敏性鼻炎的春季易感相关。从肺肝角度研究过敏性鼻炎的季节性发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防治该病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芯诚  梁树兰 《新中医》1999,31(3):25-26
慢性鼻炎是急性鼻炎患者免疫球蛋白低下抗病力减弱,或失治、误治等原因使鼻炎迁延不愈而成。慢性鼻炎分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2种。笔者自拟鼻炎平通过调节免疫球蛋白,增强抗病能力,通窍活血散瘀等治疗慢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整理于下。1临床资料本组1...  相似文献   

14.
戴天木 《新中医》2000,32(8):53-53
笔者临床运用《金匮要略》温阳方剂 ,辨治炎症性疾病 ,每获佳效 ,兹举验案如下。1 桂枝加黄芪汤治过敏性鼻炎张某 ,男 ,2 5岁 ,1 994年 1 0月 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 1 0余年。每于晨起即阵发性鼻痒 ,继而喷嚏频作 ,鼻塞不通 ,清涕如注 ,片刻后复常。发作时伴恶风 ,头微汗。平素易患感冒 ,纳差。某医院诊为过敏性鼻炎 ,迭服中西药未能根治。诊见 :面形瘦 ,舌苔薄白 ,脉浮缓。证属卫阳不固 ,外受风寒 ,肺窍不利。治以温阳固表 ,祛风散寒 ,宣肺通窍。方用桂枝加黄芪汤加味。处方 :黄芪 2 0g ,桂枝、白芍、生姜、白术、防风、苦杏仁、苍耳子…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辨治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报道展示了中医药辨治过敏性鼻炎的现状和进展,证实了中医药辨治该病的优势,现小结如下。1内治诸法 杨和钧在“变应性鼻炎防治中应用祖国医学气学理论的重要性”论文中强调:①坚持以“真气”、“正气”为防治变应性鼻炎的根本。②卫气与免疫有密切关系,补气固表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根本途径之一。③中医以“气”代表心肺等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深入研究气学理论,从经络与气的关系升华至与免疫的关系,作为防治变应性鼻炎的根本。郭裕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体内抗原一抗体受外界致敏源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介绍张慧琪副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通过讨论风邪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应用疏风兼扶正这一治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古籍对过敏性鼻炎的论述,属中医"鼻鼽"范畴;现代学者多认为肺、脾、肾虚损为其内因,风寒异气之邪侵袭为外因;其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属本虚标实,其发展、转归与肺的功能状态关系密切;临证治疗多重视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导致风寒趁虚侵入机体的发病机制。文章报道了陈明教授巧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验案,指出过敏性鼻炎治疗除从祛风散寒、益气固表、培补肺脾外,还应注意久病及肾、肾阳不足、肺失温煦发病的始动病机,重视助阳与解表并行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炎是一个总的名称,根据病因、病理和症状的不同,一般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及慢性干燥性鼻炎三种。此外,还有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王书臣教授从肺肾论治过敏性鼻炎的经验。王书臣教授认为肾精不足,肾阳亏虚,肺卫不固是过敏性鼻炎的关键病机;久病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病机;风邪犯鼻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诱因。治疗多从肺肾出发,温肾阳,益精气,固肺卫,通鼻窍;兼顾调畅气机,疏肝解郁,搜风通络,祛风散邪以通窍。  相似文献   

20.
逄冰  赵锡艳  彭智平  周强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01-1203
过敏性鼻炎多因卫表不固,风寒之邪入侵,壅滞鼻窍,肺失宣肃而致,病程日久主要涉及肺、肾两脏.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根据“以证为基,以症为靶,以病为参”思想,抓住二者阳虚恶寒的证候以及过敏性鼻炎指证性症状,参考现代药理学成果,并与六经、脏腑、八纲辨证方法相结合,选择以《伤寒论》经典名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