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对30例>36孕周高危妊娠的胎儿心电图(FECG)的总结。方法将所有高危孕妇同时分别作NST和B超监测,并对以上两项结果作对照。结果经分析认为:FECG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是否正常的一种客观检查指标。异常FECG提示胎儿宫内缺氧;FQRS>0.05秒或FST段改变时要注意脐带绕颈和羊水过少;而FQRS振幅>30uV时要注意羊水过少或胎儿体重≥3500克,并认为FQRS>0.05s,振幅>30uV及FST段改变,可作为异常FECG的重要指标。结论其检出胎儿异常率和敏感性与NST和B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1587例胎儿心电图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FEC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浙江省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FECG-D型胎儿心电图仪经孕妇腹壁间接进行1587例FECG检测。结果胎儿心动过速44例,胎儿心动过缓8例,胎儿早搏6例,ST段改变 45例,先心2例,胎儿心律不齐13例,FQRS时限增宽9例,FQRS振幅增高39例。结论 FECG是判断胎儿在子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它能早期反映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尽早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对脐带和羊水异常预测较无负荷试验敏感。 FECG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胎儿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FECG)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孕35周以上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产前均作FECG,并同时作胎儿监护无负荷试验(NST)。结果:FECG测试成功率98%,发现异常FECG18%,异常FECG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脐带受压、羊水混浊。FECG和NST预测脐带受压的异常阳性率分别为67%和27%,预测羊水污染中,异常FECG及NST分别为67%和25%。结论:FECG对脐带受压、羊水污染预测均较NST敏感,能早期反映胎儿宫内缺氧,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安危的一种客观检查指标,且操作简单,对母儿均无损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胎儿心电图(FECG)诊断胎儿宫内缺氧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查手段.它能反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区分胎儿心电微细变化,是传统听诊和其它电子监护仪器不能替代的新型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和处理胎儿宫内缺氧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对321例孕妇进行胎儿心电图监护,把较完整的正常和异常胎儿心电图各100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危妊娠中胎儿异常心电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像在高危妊娠监测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24-42周妊娠孕妇,其中,无任何临床症状与指征的正常妊娠40例,存在异常因素的高危妊娠40例,以FHR,FQRS时限,R振幅,FST段为观察指标,判断分析胎儿宫内生存情况。结果孕期高危因素存在率、手术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与FECG异常结果成正比。结论胎儿心电图仪是胎儿监护特别是高危儿监测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电图改变特点,探讨GDM患者胎儿心电图(FECG)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GDM(GDM组)与200例健康孕妇(健康组)胎儿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GDM组检测出异常FECG112例(56%),对照组38例(19%),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GDM对胎儿心脏有明显影响,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特点是以胎儿心律不齐、FQRS增宽、FQRS高电压最为常见。因此对于GDM孕妇应加强胎儿心电监测。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对胎儿心电图(fetal electrocardiogram,FECG)的研究,认为经腹壁间接胎儿心电图的QRS(FQRS)波形及波幅无诊断价值,FQRS时限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之间存在线性关系,y=2472.36+30659.58x,可以根据FQRS时限预测胎儿体重。  相似文献   

8.
林辛 《安徽医学》1995,16(2):57-58
<正> 胎儿心电图(FECG)是一种置电极于孕妇或胎儿体表,以获得胎儿心脏动作电位及其在心脏传导过程的图形。它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查指标,对早期诊断和处理胎儿宫内缺氧、先天性心脏病及优生优育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流测定预测胎儿缺氧在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诊断及围产儿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产妇17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脐动脉血流检测仪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其中血流异常孕妇设为异常组,血流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观察脐动脉血流与胎儿宫内缺氧程度、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异常组提示胎儿宫内缺氧,且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产前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可以了解胎儿胎盘循环状态,对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判定、围产儿预后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胎儿心电图(FECG)能反应胎心的瞬间变化,有利于及早诊断宫内缺氧及其它宫内异常,对提高围产儿监护质量有重要意义。1996年5月~1997年4月,我院应用国产胎儿心电图仪,对160例胎儿进行测试,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廖虹  曾延龄  郑楚  谭世诚 《华夏医学》2007,20(2):282-283
目的:了解胎儿心电图在胎儿宫内缺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FECG-D型胎儿心电图仪对210例孕妇检测,发现异常胎儿心电图54例,进行临床追踪、产程观察、相关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胎儿宫内缺氧占83.33%。结论:FECG对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 (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D)的比值 (S/D)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测定 2 38例待产孕妇的脐动脉血流速度 ,据S/D值分为正常组 (S/D <3)和异常组(S/D≥ 3) ,对两组的胎儿宫内缺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组的羊水粪染、羊水过少、脐带异常、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脐动脉S/D值的测定可帮助了解胎儿在宫内缺氧的程度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无创伤性胎儿监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黎明 《当代医学》2009,15(15):40-43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测定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诊断、预后、围产儿监护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脐动脉血流检测仪,对妊娠24~41周孕妇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比较脐动脉血流与胎儿宫内缺氧程度、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脐动脉血流异常组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脐动脉血流异常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前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可以了解胎儿胎盘循环状态,预测胎儿宫内缺氧,脐动脉血流测定异常与否与妊娠结局有密切的相关性,动态监测对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判定、围产儿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检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124例,高危妊娠孕妇3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诊断胎儿是否宫内缺氧。结果:通过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预测宫内缺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正常妊娠组中检测准确率为85.71%,高危妊娠组中检测准确率为83.87%;高危组胎儿脑颅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时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降低,产前检测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及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有效预防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的脑-胎盘率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对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该院2013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分娩的185例孕34~41周的胎儿脐动脉(U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的搏动指数(PI)计算脑-胎盘率(PIMCA/PIUA),同时进行胎心监护检查,根据结果分为4组:A组为脑-胎盘率及胎心监护均正常;B组为脑-胎盘率正常,胎心监护异常;C组为脑-胎盘率异常,胎心监护正常;D组为脑-胎盘率及胎心监护均异常。对各组的胎儿宫内缺氧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等宫内缺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胎儿正常比率(98.6%)明显高于其他3个组(83.3%、82.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病率(66.7%)明显高于B 、C组(16.7%、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16.7%、17.6%)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胎盘率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对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脐带绕颈胎儿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B超检测指标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78例正常妊娠 (对照组 )和 33例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组 )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根据胎儿MCA的Vs <4 3.0 ,Vd <11.0 ,S/D <4 .0 ,RI <0 .6 ,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对照组有 8例宫内缺氧 ,占 10 .2 %。脐带绕颈组有 2 4例合并胎儿宫内缺氧 ,占 72 .7%。尤其是S/D ,RI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产前B超检测对了解胎儿大脑血循环状况 ,及时预防胎儿宫内窘迫 ,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检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124例,高危妊娠孕妇3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诊断胎儿是否宫内缺氧。结果:通过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预测宫内缺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正常妊娠组中检测准确率为85.71%,高危妊娠组中检测准确率为83.87%;高危组胎儿脑颅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正常组(p <0.05)。结论: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时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降低,产前检测胎儿颅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及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有效预防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18.
胎儿电子监护在妊娠胆汁淤积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在妊娠胆汁淤积症(ICP)中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ICP孕妇全部进行胎儿电子监护;对38例孕妇行脐动脉血流分析;观察所有孕妇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宫缩应力试验(CST)或催产素激惹试验(OCT)异常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P<0.05);无负荷试验(NST)、声刺激试验(VAS-T)正常者和异常者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但NST无反应型伴有脐血流异常或皮肤瘙痒>3周或胆汁酸增高>正常5倍时,其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与单纯NST无反应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OCT或CST在ICP孕妇产程中,预测围产儿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NST与临床多项指标综合分析可作为预测ICP胎儿宫内缺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型超声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成象技术对胎儿心率、脐带、羊水等进行观察,并做出超声诊断.结果: 胎儿心率、胎动异常是判断胎儿有无缺氧及缺氧程序的重要指标;而脐带、羊水异常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超声诊断与产后符合率99.5%.结论: 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快捷、准确,为临床观察产程、选择生产方式和时机提供了依据,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孕晚期胎儿宫内安危,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产前无应激试验(NST)已广泛应用于孕中晚期,成为及时反应胎儿生物物理活动的主要指标。但NST的阳性预测值低,仅为10%-40%,从而人为增加剖宫产率,我院将胎儿心电图(FECG)与NST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NST的假阳性率,提高对胎儿宫内情况及出生结局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