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总结毒蕈中毒致老年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并探讨其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毒蕈中毒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毒蕈毒素作用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生理性肾功能改变、血容量不足、肾毒性药物等是重要因素.结论:早期诊断治疗,早期清除毒物,洗胃、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是救治毒蕈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毒性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7):133-133
人工肝联合护肝药物治疗毒蕈中毒性肝炎3例报告——徐钨鸽等(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116033);《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2):124—126 [目的:回顾毒蕈中毒性肝炎的综合救治经验。方法:3例重度毒蕈中毒致中毒性肝炎患者在应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用4周。  相似文献   

3.
中毒性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11):113-114
人工肝联合护肝药物治疗毒蕈中毒性肝炎3例报告——徐钨鸽等(大连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116033);《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0(2):124—126 [目的:回顾毒蕈中毒性肝炎的综合救治经验。方法:3例重度毒蕈中毒致中毒性肝炎患者在应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用4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毒蕈中毒性肝炎的综合救治经验。方法3例重度毒蕈中毒致中毒性肝炎患者在应用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用4周。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人工肝联合护肝药物治疗毒蕈中毒性肝炎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MODS)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0~2007年救治的56例急性毒蕈中毒并发中毒性肝炎、急性肾衰竭、中毒性脑病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隔日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交替使用;对照组26例,单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透析4 小时串联灌流2小时,每日1次,疗程7~10天.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患者黄疸、意识障碍、少尿或无尿等明显改善,血清酶水平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20.0%;对照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57.7%.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较单纯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能明显降低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早期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血浆置换(PE)对于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预防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2005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中心,对11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进行PE,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PE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9例肾功能正常,2例有肾功能损害。结论及时进行PE是预防砷化氢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欧式鹅膏毒蕈中毒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临床病理信息。方法:收集的一家3例毒蕈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毒蕈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结合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食用自行采摘并烹制的蘑菇,用量不等,潜伏期8~12h,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和轻度肝损伤,经毒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欧式鹅膏。给予血液净化和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肝肾功能逐渐恢复。肾活检病理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结论:欧式鹅膏毒蕈中毒可引起严重急性肾损伤和轻度肝损伤表现,肾脏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经积极救治临床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灌流(HP)在急性毒蕈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6例急性毒蕈中毒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PE、CRRT和HP治疗。结果 6例患者死亡2例,治愈4例。结论 PE联合CRRT、HP对毒蕈中毒疗效肯定,但对中毒时间长、肝功能严重受损及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毒蕈中毒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9.
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是各种毒蕈中毒中最为严重的类型,常并发多脏器损害,死亡率高达80%。由于该型中毒早期的临床表现与胃肠为型相似,临床上常因未能及早识别病情的发展而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使病人失去救治机会。近年我们收治的8例中,5例死亡病人即是与早期救治不及时有关,有关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是各种毒蕈中毒中最为严重的类型,常并发多脏器损害,死亡率高达80%。由于该型中毒早期的临床表现与胃肠为型相似,临床上常因未能及早识别病情的发展而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使病人失去救治机会。近年我们收治的8例中,5例死亡病人即是与早期救治不及时有关,有关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毒蕈中毒3638例临床分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毒蕈中毒的认识和认知,探讨毒蕈中毒的临床分型、特征和预后。方法检索国内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公开发表的毒蕈中毒191篇文献,共报道了毒蕈中毒3466例,我院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毒蕈中毒患者172例,共3638例毒蕈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型的探讨。结果胃肠炎型571例,全部治愈;急性肾衰竭型1450例,治愈1414例(97.5%),死亡36例(2.5%);中毒性肝炎型1010例,治愈841例(83.3%),死亡169例(16.7%);神经精神型214例,治愈197例(92.1%),死亡17例(7.9%);溶血型73例,治愈71例(97.3%),死亡2例(2.7%),不同类型毒草中毒疗效和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型不详者320例,其中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222例,治愈98例(44.1%),死亡124例(55.9%),无法分型者98例,治愈90例(91.8%),死亡8例(8.2%)。结论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中毒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毒蕈中毒的类型和分型应符合临床报道的病例资料及特征,教科书和专著报道的毒蕈中毒分为4型,这与毒蕈中毒临床实际情况和本研究结果不相符。因此,根据本研究3638例毒蕈中毒资料,临床应分为5种类型:(1)胃肠炎型;(2)急性肾衰竭型;(3)中毒性肝炎型;(4)神经精神型;(5)溶血型。是否存在混合型,有待进一步观察更多的毒蕈中毒临床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毒蕈是指不能食用的大型有毒真菌。目前我国发现150余种,其中毒性很强的有10余种,剧毒蕈主要是毒伞、白毒伞、鹿花菌等。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高。毒蕈服用少量即可产生明显中毒症状,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而老年人因为年龄因素,可能同时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当发生急性中毒发生时,机体对毒物代谢能力差,可加重原有器官衰竭的情况,病情较重。现将我科救治的老年患者毒蕈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症状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对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及救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例中毒患者均成功救治,1例出现二次中毒。结论经口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短,临床主要表现为惊厥、全身抽搐。早期彻底洗胃、防治脑水肿和控制癫痫发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苯巴比妥使用要早,减量要慢,配合血液灌流和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灵芝煎剂成功抢救鹅膏毒蕈中毒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食用蘑菇与有毒蘑菇在形态上极为相似 ,因此 ,因误采误食而致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鹅膏毒蕈是有毒蘑菇的一种 ,毒性甚为剧烈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 ,误食后 ,死亡率甚高。我院采用中药灵芝煎剂对 12例重度鹅膏毒蕈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治疗 ,临床疗效好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2例均为本院急诊科 2 0 0 2年收治的急性重度鹅膏毒蕈中毒患者 ,其中男女各 6例 ,年龄 14~ 6 9岁 ,平均 35 .5岁。全部病例于食野蕈后至出现急性呕吐、腹泻、腹痛症状的时间 (潜伏期 ) 3~ 6h ,平均 4 .5± 1.1h ;食入野蕈到就诊时间最短者为 10 .1h ,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鱼胆中毒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鱼胆中毒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观察临床症状,记录尿量,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肝功能、心肌酶谱。结果10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血液透析对鱼胆中毒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毒蕈中毒6例     
徐庆山  刘春光 《肝脏》2009,14(6):514-514
毒蕈又称毒蘑菇,农村地区自采新鲜野生覃食用者较普遍。食用毒蕈导致中毒。易致群体发病,严重者可致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毒蕈所含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和累及的脏器损害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正>有机氟中毒可导致患者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严重者还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纤维化、肺水肿,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救治的关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4例有机氟吸入性中毒患者不同时期CT影像表现,旨在探讨有机氟致肺损伤CT影像表现及演变特点。1对象与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有机氟吸入中毒患者共计24例,所有患者均为氟化学工厂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发病规律、发病机制、并发症及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17例治愈出院,5例发展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7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心肌损害、肺内感染,死亡1例。结论轻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经积极治疗均可痊愈出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致心脑急慢性损害,可发生迟发脑病,且以上大多都存在于中重度病人中,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积极救治,到医院接受及时、系统、足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其病情凶险,病情重笃,以口服中毒者多见,如不及时救治,其病死率很高。本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时正确洗胃,尽早使用阿托品,正确使用复能剂,重视液体补充和对症治疗,及时处理呼吸肌麻痹,避免反跳诱因,认识反跳的早期症状等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内科》2017,(1)
<正>目前,急性CO中毒病死率在全球急性中毒中仍高居首位,CO中毒不仅可致心脑损害,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功能衰竭(NRML-ARF),患者病情凶险,预后差[1]。我院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成功救治急性CO中毒致NRML-ARF患者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