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老年脑梗死伴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76例老年脑梗死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穴取人迎、合谷、曲池、足三里、太冲,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共治疗8周(40次)。监测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白昼SBP、DBP,夜间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白天、夜间及24h的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变异性(DB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配穴针刺法对改善老年脑梗死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至2015年10月31日有关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及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人迎穴对收缩压即刻降压作用较明显,而对舒张压即刻降压作用不明显;针刺组方对即刻血压、24h平均血压、日间血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日间收缩压变异性及夜间血压变异性都有明显下降作用,而夜间平均舒张压及日间舒张压变异性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即刻降压方面,针刺组方优于针刺人迎穴,综合监测血压及波动情况后,针刺组方对收缩压的改善优于对舒张压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Dong YS  Xing SL 《针刺研究》2012,37(3):233-236
目的:观察百会、四神聪穴留针法及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探讨治疗高血压的更优疗法。方法:将2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选取百会、四神聪穴,针刺得气后留针8h;药物组早晨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分别于治疗后0.5、2、4、6、8h末测量两组患者右上肢血压,对比两组血压情况。结果:针刺组患者2h末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4h末收缩压到达最低(P<0.01),6h后收缩压开始回升,于8h末收缩压恢复至针刺前水平(P>0.05);药物组患者于0.5h末开始收缩压较治疗前持续下降(P<0.05,P<0.01),8h末仍见血压缓慢下降(P<0.01);0.5h末及8h末针刺组收缩压高于药物组(P<0.01)。两组舒张压均于治疗后2h开始较治疗前下降,且持续到8h(P<0.05,P<0.01);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四神聪穴留针法降低收缩压起效较慢,维持时间较短;对舒张压的影响与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常规口服硝苯地平的基础上,观察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对80岁以上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神经肢体功能、血压负荷及清晨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0例卒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为水沟,配以内关、三阴交穴,留针20 min,患侧上极泉、尺泽、委中穴,不留针。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口服30 mg,每日1次,共治疗6周。观察组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以人迎为主穴,配以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穴,采用严格的手法量学针刺,留针20 min。两种针刺方法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后,间隔2 d继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即6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血压、24 h血压负荷,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清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I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醒脑开窍针刺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卒中伴高血压患者的基础上,"活血散风针刺法"可以进一步改善神经及肢体功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清晨血压水平,特别是舒张压,明显改善收缩压负荷和舒张压负荷。  相似文献   

5.
殷春  杜宇征 《中国针灸》2012,32(9):776-778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血压病血压的即刻作用及长期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于每日14:00-16:00针刺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记录患者每日针刺前以及针刺5 min、15 min、30min的血压值,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3个月.比较同一天内针刺各时点与针刺前血压,比较每隔15天针刺前与第1天的针刺前血压.结果:同一天针刺各时点收缩压较针刺前收缩压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天、第15天、第30天及第60天各时点舒张压较针刺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叉(均P<0.05);治疗3个月期间,每隔15天针刺前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第1天针刺前比较均下降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既可降低即刻血压,又可维持降压效应,起到长期平稳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0例血压控制未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方法,观察4周。于血液透析前及透析结束后测量血压,观察2组患者血压变化,评价耳穴贴压对MHD患者透析高血压的改善作用。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透析结束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好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高血压达标率为42.86%,对照组高血压达标率为1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透析及药物治疗基础上佐以耳穴贴压治疗MHD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评价"风池+颈夹脊"配合"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调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优势性。方法:将9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30例,脱落3例)、针刺1组(30例,脱落2例)、针刺2组(30例,脱落1例)。药物组予单纯口服拜新同治疗,每日早7:00口服30 mg,连续6周;针刺1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予"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穴取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针刺2组在针刺1组治疗的基础上配用"风池+颈夹脊",行针时间为每日清晨8:00~10:00,每日1次,每周5次,共6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6周后各时点的清晨血压水平、达标率和症状评分,随访3个月、6个月的清晨血压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2、4、6周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2周后,3组患者清晨血压及清晨血压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6周后,针刺2组清晨血压低于针刺1组,且针刺1组和针刺2组均低于药物组(均P0.05);随访3、6个月,3组清晨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2、4、6周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针刺1组和针刺2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均P0.05),针刺1组和针刺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池穴+颈夹脊"配合"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为主的综合疗法对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患者头痛、眩晕、耳鸣等高血压相关症状,效果优于"活血散风、调和肝脾"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联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法和整脊疗法联合颈夹脊穴针刺法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治疗前后的差值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疗法联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峰比值、平滑指数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收缩压、舒张压负荷也有显著降低(P<0.05).收缩压谷峰比值为76%,舒张压谷峰比值72%,收缩压平滑指数为(1.34±0.13),舒张压平滑指数为(1.26±0.22).结论:"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满意的谷峰比值、平滑指数,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平衡针灸针刺降压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平衡针灸法针刺降压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评分、血糖、血脂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降压穴10min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针刺降压穴30min、60min、120min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CHO、TG、LDL-C、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针刺降压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10min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即明显下降,长期治疗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血糖血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用皮炎洗剂联合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急性手部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手部湿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患者各30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皮炎洗剂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皮炎洗剂联合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共同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对3组湿疹患者的瘙痒、角化、红斑、皮损面积、脱屑等症状进行评分,观察评分的变化情况;用皮肤病生存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1组患者、对照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6.7%和63.3%,均低于治疗组的有效率90%,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EAS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以治疗组患者的降幅更突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生存质量有所改善,DLQI评分有所下降,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患者、对照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分别为10.0%和16.7%,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炎洗剂联合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能有效改善急性手部湿疹患者的皮损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许军峰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49-651
通过整理石学敏教授医案、著作及跟师实践,总结了石学敏教授在经筋刺法方面的学术思想:1)经筋刺法内容广泛,非单一的"燔针劫刺"。2)主张治疗经筋病"疏利经筋"是关键。3)重视局部取穴。4)把"调神"与"经筋刺法"有机结合。5)治疗痿病,主张"补益经络气血,调节神机功能"为大法。6)治疗痛症,主张"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腹胀病人采取耳穴压豆法促进肛门排气、消除腹胀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腹部术后发生腹胀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耳穴压豆的方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法。结果:观察组在取得总有效率的比例上较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上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能促进术后患者在短时间内排气排便,且操作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度米芬渗透泵片在额面部火器伤软组织损伤的抗菌作用。方法10只犬采用钢珠弹致伤额面部,度米芬渗透泵片植入伤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软组织伤后各时间点的药物浓度,观察用药前后损伤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截取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组织做需氧及厌氧培养。结果度米芬渗透泵片在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伤后24h内放置度米芬渗透泵片的额面伤组织继发损伤轻,无明显感染。未用药的伤口组织近伤道0.8cm内严重坏死,伤口24h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明显,坏死呈进行性加重,且6h开始出现细菌感染。随时间的延长,感染的细菌明显增多,以需氧菌为主。结论度米芬渗透泵片是额面部火器伤软组织感染预防用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脐部给药制剂相关文献,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的用于脐部给药的制剂作为主要参考,对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剂型、品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中药脐部给药制剂作为中医药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生产工艺粗糙、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科学的药理临床证据、生物药剂学研究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丹田降脂丸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丹田降脂丸1g,2次/d。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2月。结果:两组TC、TG、HPL-C、LDL-C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田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与他汀类药物比较,除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血压作用,特别适用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30例,采用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取鱼际、尺泽、通里、大陵、曲泽、血海、阴陵泉、照海、三阴交、太溪等穴,实施经筋刺法。针刺结束后,选取34个穴位,用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来测定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分级法来评定;参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标准》(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值、积分值进行评定。结论:经筋刺法结合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有效地减轻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艳祥  孙遂捷  许静一 《河北中医》2011,33(9):1351-1353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体针对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48 h予针刺治疗.对照组50例予体针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头针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统计临床疗效,采用简式Fugl - Mey...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缺血中风患者首次发病后1 年内中医证候与地区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的《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采集全国范围内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结果:北方地区受试者以气虚证、内火证和痰湿证为主,华中地区以气虚证为主,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以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北方地区内火证的比例明显高于华南地区,北方地区痰湿证的比例明显高于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血瘀证的比例明显低于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结论:内火证和血瘀证的分布受地区因素影响显著,存在南北差异,北方地区以火为主,而华南地区以瘀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B)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N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腹针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腹针治疗。2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变化;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残余尿量低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膀胱容量高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76.7%,对照组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日平均排尿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及LUTS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日平均单次尿量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生活质量评分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日平均排尿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及LUTS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单次最大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NB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