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洛美沙星注射液随机对照治疗中、重度急慢性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评价左氧氟沙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左氧氟沙星组59例(男35例,女24例)用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bid,洛美沙星组49例(男25例,女14例),用洛美沙星0.2g静脉滴注bid,5~8d为一疗程。结果左氧氟沙星有效率为92%,不良反应率为3.3%,洛美沙星组分别为84%、6.12%。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12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乳酸左氧氟沙星为治疗组 ,每天 0 .4 g;洛美沙星为对照组 ,每天 0 .4 g,疗程 7~ 10 d。结果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痊愈率 81.7% ,总有效率93.3% ,细菌清除率 91.7% ,其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乳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且大多轻微 ,患者可耐受。结论 :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功能损伤 ,表明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杜珍妮 《海峡药学》2013,25(1):189-190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患外眼感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完成治疗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为100%;治疗后,治疗组细菌培养转阴率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细菌的作用效果明显好于洛美沙星滴眼液,具有更好的杀菌、抑菌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组,每天0.4g;洛美沙星为对照组,每天0.4 g,疗程7~10d.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痊愈率81.7%,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91.7%,其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乳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功能损伤,表明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8,(1):91-93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病原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10月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200例资料,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洛美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病原菌清除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1.52%(P<0.05),病原菌清除率为82.4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4.13%(P<0.05)。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洛美沙星滴耳液,有效清除了致病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两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组60例,0.3 g2次/d,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组58例,0.5 g 1次/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 d。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7.93%,痊愈率分别为71.67%和77.59%,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3%,两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理想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样安全有效,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仿。  相似文献   

7.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建军  金晓东 《医药导报》2010,29(2):214-215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5 g,po,qd;治疗组加用复方玄驹胶囊3粒(每粒0.42 g),po,tid。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按照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 CPSI)及WBC数评估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4.62%)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0.3g/次,2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0.1g/次,2次/d。疗程1-2周。观察两组疗效、胸部X线摄片阴影、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66.7%,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8%和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部X线摄片阴影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小,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序贯法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61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序贯组(A组)31例,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300mg/d,静脉滴注5d,继之以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400mg/d,口服9d;对照组(B组)30例,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0.3g/d,静脉滴注,疗程14d,治疗结束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A、B两组痊愈率分别为41.9%和46.7%,有效率为80.6%和86.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和3.3%,经统计学比较,两组疗效相似(P>0.05),但A组的成本-效果低于B组。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与单纯静脉滴注治疗相比,二者疗效相似,但前者显著降低了总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 ,试验组 4 5例 ,d 1用阿奇霉素 ,0 .5 g ,po ,bid ,次日 0 .5 g ,po ,qd ,连服1wk ;对照组 4 5例 ,用左氧氟沙星 0 .2 g ,po ,qd ,连服 1wk。结果 :2组痊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4 0 ,4 ,1和 2 7,9,9例 ,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 2 2 %和 2 4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口服阿奇霉素在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优于左氧氟沙星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部队机关干部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部机关干部1498人(年龄23~81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部机关干部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8%,高血压的知晓率为70.4%,治疗率为62.5%,控制率为20.2%。结论该部机关干部的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并发症、合并症情况,高血压病治疗现状,对确诊患者进行相关综合预防干预,提高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5109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针对确诊高血压病、糖尿病进行随访干预平均12个月,记录资料。结果调查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9.2%、63.8%、48.2%、18.0%,糖尿病并患高血压达43.02%,高血压并患糖尿病有23.13%,两者与普通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科学干预12个月,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为87.1%、79.2%、25.6%,其中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部分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的合理性大大提高(P〈0.05)。结论高血压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并发症多,危害大,通过科学综合干预,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以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明确青年军人基础心率(BHR,即清醒静息心率)的分布、正常范围,窦性心动过缓(SB)、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的现患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测量江西省某军队院校青年学员(a组,1570人)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测量部分普通驻军官兵(b组,1165人)共2735人(a组+b组)的基础心率。结果 青年军人BHR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a组+b组、a组、b组BHR均数分别为(63.55±9.9)bpm、(62.0±8.8)bpm和(66.0±7.5)bpm;中位数分别为63.0bpm、60.4bpm和66.1bpm;正常值参考范围(中位数法)分别为47~83bpm、45~88bpm和47~84bpm。SB与OSB现患率分别为32.3%和4.9%,45.5%和6.9%,14.5%和2.2%。相关分析示最佳训练成绩、训练月数、军龄与BHR负相关。结论 青年军人中BHR较低,SB和OSB现患率均较高。这不仅与青年军人训练强度高有关,而且与其训练持续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群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并分析与高血压相关联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个社区,对其中≥65岁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自然人群8767例(男性3824例,女性4943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高血压患病率为61.5%(5391/8767),其中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0.7%(2323/3824)和62.1%(3068/4943),高血压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知晓率为87.4%(4712/5391),其中男女知晓率分别为85.5%(1986/2323)和88.9%(2726/3068),知晓率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治疗率为49.9%(2689/5391),其中男女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分别为48.4%(1124/2323)和51.0%(1565/3068),治疗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年龄、BMI、食盐摄入量、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78±7)岁比(77±8)岁,BMI:(24±3)kg/m^2比(23±3)kg/m^2,食盐摄入量≥6/d:42.2%比31.0%,高血压家族史:27.8%比11.7%,高脂血症:6.9%比3.4%,均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BMI(24kg/m^2)、食盐摄入量(≥6g/d)、高血压家族史及高脂血症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年龄(≥65岁):比值比(OR)=1.044,95%置信区间(c1)为1.036~1.052;BMI(24kg/m^2):OR=1.115,95%CI为l_099~1.132;食盐摄入量6—12g/d:OR=1.433,95%,为1.284—1.600,〉12∥d:OR=1.461,95%CI为1.195~1.786;高血压家族史:OR=3.064,95%CI为2.644~3.550;患有高脂血症者:OR=1.580,95%CI为1.260~1.980,不确定自身是否患高脂血症者:OR=0.789,95%CI为0.683~0.911,均P〈0.05]。结论上海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男性高血压的知晓率低于女性。年龄(〉165岁)、BMI(24kg/m^2)、食盐摄入量(/〉6g/d)、家族史及高脂血症为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白内障在教师中患病率及手术率。方法2531位教师体检,进行眼科体检,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观察白内障患病率和手术率。结果白内障(含已手术病例)438例,患病率17.3%;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而且男性的白内障患病率较女性高,为24.8%。白内障已手术病例19例,占白内障4.3%;其中男10例(单眼6例、双眼4例);女9例(单眼2例、双眼7例)。结论白内障是眼科常见致盲病,常规眼科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诊断、及时治疗,提高白内障手术率,减少盲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最佳方式,以获得准确信息,提高科室一级质控的质量,为护理管理措施的制定及改进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采用护理部与科室共同设计的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表对即将出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由护士长、值班护士、责任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以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责任护士月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率、满意率分别为95.17%,98.9%,均显著高于护士长组(42.51%,91.6%)及值班护士组(56.38%,92.4%),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率、满意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护士进行即将出院患者的满意调查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调查的回收率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临床应用计算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 用^99mTc-DTPA清除率测定60例不同疾病住院病人GFR(Tc-GFR),并测血清肌酐,同时以WCP公司测定GFR(WCP-GFR),以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G-CCr)。肾功能不全及正常组WCP-GFR、CG-GFR分别与Tc-GFR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两组WCP-GFR、CG-GFR与Tc-GFR间显著性差异以及WCP-GFR、Tc-GFR间平均差和CG-GFR、Tc-GFR间平均差的显著性差异。结果 WCP-GFR及CG-CCr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GFR,而以WCP-GFR数值更接近Tc-GFR,准确性更高,临床上可代替Tc-GFR。结论 WCP-GFR是一种准确、简便、快捷测定GFR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伟平  林建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00-1601
目的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与HbsAg阳性率关系状况。方法 :从2000~2003年每年对所有新入中山市三乡镇各幼儿园的儿童调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和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结果 :2000~2003年共调查2663名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88.32 % ,2000年与2002、2003年的接种率差异有显著性 (x2=4.89、6.92 ,P均<0.05)。HbsAg阳性率为1.01 % ,2000~2003年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4.47,P>0.05) ,有乙肝疫苗接种史和无接种史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4 % ,6.11 % ,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x2=91.09 ,P<0.005)。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能有效阻断HbsAg的传播 ,该区域学龄前期儿童HbsAg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5至2009年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5至2009年间所有标本中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菌株在标本与病区的分布及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从2005年的0.44增至2009年的1.48;其在呼吸道标本的分离率最高(72.34%),其次是尿液(8.42%)、血液(4.40%);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最高(47.80%);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5年仅有4种>50%,而到2009年仅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50%,其他13种耐药率均>50%;其耐药率均呈递增的趋势,耐药性增幅列前3位的分别是环丙沙星31.7%~75.2%、妥布霉素36.9%~75.2%、庆大霉素40.5%~78.3%。结论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在逐年增加,其对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快速增长,应引起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农村18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农村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乙肝疫苗普种前基础资料,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在我省选择了普种前的5县12村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3285例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感染率(HBV)调查,对血清样本检测HBsAg、抗-HBc、抗-HBs。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4.78%(814/3285),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2.80%(749/3285):接种乙肝疫苗者的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接种乙肝疫苗者;1992~1998年出生的儿童HBV感染率为21.6%,明显低于1984~1991年出生的儿童乙肝HBV感染率(43.37%)和1980~1983年出生的儿童HBV感染率(50.14%)。结论 提高农村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是降低我省乙肝病毒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