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逍遥逐瘀汤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盆腔积液及包块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4例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逐瘀汤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盆腔积液多少、盆腔包块大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盆腔积液量、盆腔包块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盆腔积液量、盆腔包块大小均较治疗前下降或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较对照组下降或缩小明显(P0.05)。结论:在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应用逍遥逐瘀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的缓解其疼痛程度、缩小盆腔包块、促进盆腔积液的吸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6月接收的8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各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药治疗,研究组进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平均盆腔积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合并盆腔积液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盆腔积液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通络止痛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将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络止痛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盆腔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及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盆腔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子宫和卵巢的PI和RI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低于对照组(P <0.05),子宫PSV指标和卵巢PSV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和卵巢的PI和RI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络止痛汤能够调节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盆腔血瘀微环境,缓解患者寒凝血瘀络阻症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炎净颗粒内服联合中药方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湿热蕴结证)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炎净颗粒内服联合中药方灌肠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测定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下腹痛、白带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Yystolic Velocity,PSV)水平更高,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by Index,PI)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盆炎净颗粒内服联合中药方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蕴结证)疗效确切,利于促进子宫血液微循环的改善,凸显出中医内外合治盆腔炎性病变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妇科千金胶囊对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共2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61例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金鸡胶囊治疗,脱落1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盆腔疼痛、包块积液、体征症状、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74.54%)治疗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9.26%),且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盆腔积液、盆腔包块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无任何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疗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盆炎1号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将77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盆炎1号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12%,对照组为80. 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盆炎1号方口服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47例S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盆炎净颗粒口服,10 g/次,3次/d;康妇消炎栓外用,l粒/次,1次/d,疗程1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口服,0.2/次,2次/d;甲硝唑片口服,0.4g/次,2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为(4.52±2.14)分,低于对照组的(10.57 ±3.75)分(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54%,优于对照组的78.08%(P<0.05).结论: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B超检查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治疗前B超检查显示盆腔包块、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积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盆腔包块、附件增粗以及盆腔积液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症状消除,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57-559
目的:探讨丹芍消炎合剂联合静脉抗生素预防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亚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丹芍消炎合剂联合静脉抗生素治疗)和对照组41例(单纯静脉抗生素治疗),经治疗后,对比两组在2个月后盆腔积液和盆腔包块的改善情况、两组中初发患者的超声输卵管造影结果,以及两组在半年后的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在2个月后,治疗组在减少盆腔积液方面疗效达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69.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缩小盆腔包块方面疗效达61.8%,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32.9%),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输卵管通畅程度(有效通畅程度71.9%)高于对照组(有效通畅程度37.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9.5%(2/42)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9.5%(9/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半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芍消炎合剂联合静脉抗生素治疗能显著减少盆腔积液、缩小盆腔包块,有效减少输卵管黏连的发生,并且可以降低盆腔炎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有明确预防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盆炎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予盆炎方汤剂口服治疗,14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和疼痛率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炎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朱氏盆炎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结果: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率5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1.7%,对照组有效率4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征评分、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芍消炎合剂联合抗生素对急性盆腔炎的临床干预效果,为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丹芍消炎合剂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积液、盆腔包块变化以及相关炎性指标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其相关炎症指标、中医症候评分以及盆腔积液和盆腔包块状态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PCT水平以及WBC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相关炎性指标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腔积液和盆腔包块均有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0(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31(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芍消炎合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可以显著减轻盆腔炎症,减小盆腔积液以及盆腔包块大小,改善临床症状,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3.
郤书颖 《河南中医》2022,(10):1582-158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丹黄祛瘀胶囊口服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丹黄祛瘀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妇科检查评分、盆腔积液量、女性性生活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妇科检查评分及盆腔积液量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性交痛维度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丹黄祛瘀胶囊口服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性交痛。  相似文献   

14.
梅慧华 《新中医》2022,54(18):88-91
目的:观察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 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 例。2 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微波理疗治疗,治疗组给予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2 组均治疗7 d,随访3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盆腔包块直径、盆腔积液量、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后,2 组盆腔包块直径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盆腔积液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盆腔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盆腔积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 个月,治疗组复发率3.39%,对照组复发率15.6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疗效确切,可缩小盆腔包块、减少盆腔积液、减轻炎症反应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验方通管汤内服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予中药通管汤内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积液量、盆腔包块缩小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盆腔积液量及盆腔包块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盆腔炎性积液吸收及盆腔炎性包块消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热除湿祛瘀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97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除湿祛瘀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对比两组盆腔积液的变化,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主观疼痛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水平;对比两组的低切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比较两组下腹痛、白带增多的消失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盆腔积液、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降低,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 0.05)。两组治疗后的IL-2明显升高,GM-CSF、MCP-1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2高于对照组,GM-CSF、MCP-1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的低切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FIB显著降低,以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 0.05)。研究组患者下腹痛、白带增多的消失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除湿祛瘀汤联合穴位按摩可提高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疗效,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和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炎净口服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静滴,观察组加服盆炎净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ID症状体征量化评分、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学指标(CD4、CD8、CD4/CD8)、盆腔积液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92%,47/49)高于对照组(81.63%,40/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D评分、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hs-CRP、TNF-α、IL-1β、CD8降低,CD4、CD4/CD8升高;组间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和3个月后PID评分、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加减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108例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外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情况。B超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积液和盆腔包块消失或减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79.6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RP、ESR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盆腔积液和盆腔包块显著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加减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炎舒方联合盐酸克林霉素对急性盆腔炎(acute pelvic infcammatory disease,APID)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APID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炎舒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包块和盆腔积液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血液流变学和血清TGF-β_1、IL-18、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炎性包块直径小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1);同时盆腔积液深度低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7.9%(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值、低切值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8、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GF-β_1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炎舒方联合盐酸克林霉素可有效改善APID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和血清TGF-β_1、IL-18、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慢盆方治疗8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就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慢盆方汤剂口服,对照组予金刚藤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且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慢盆方用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