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痛经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称“经行腹痛”。现代医学在临床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的下腹疼痛、坠胀及其他不适感,以未婚未产女性为多见,属功能性痛经。而继发性痛经则多数伴有器质性病变。本文所论为功能性即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2.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颈粘连、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属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继发性痛经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3.
痛经是伴随月经的疼痛,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者称为痛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笔者于1997年1月~2005年1月采用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3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3例均为我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疼痛一般呈痉挛性,有时伴有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症状。祖国医学则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产生与气滞、寒凝、血瘀、痰阻、体虚及情志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妇女中痛经的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53.2%,重度痛经的发生率为13.55%。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毫针、艾灸、温针灸及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的观察报道的文献进行比对、分析,来阐述中医疗法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正>痛经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又称"经行腹痛"。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为功能性痛经,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多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周期性症状,如下腹部疼痛、坠胀,或者痛及腰骶,甚至剧烈疼痛而至晕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针灸疗法具有简便、高效、安全等特点,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妇女在月经前后或月经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本病以青年妇女多见。西医学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两类,其中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痛经(PD)或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常于婚后或分娩后自行消失[1]。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用调经汤治疗,对照组用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及痛经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5.7%;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痛经症状积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总计72例。结合治疗方法不同,进行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参照组各36例)。试验组3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接受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参照组3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接受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患者腹痛、食欲不振以及心悸气短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可以快速改善原发性痛经在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温针灸并拔罐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也称为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育女性,往往在结婚或生育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温针灸并拔罐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有独特优势。现将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痛经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是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常见妇科疾病~([1])。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也可以称之为功能性痛经,主要发生群体为青春期少女和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女性。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认为与体内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雌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2年9月,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81例。年龄16~25岁,中位数19岁。病程2个月~3年,中位数1年。临床表现为经期或经行前后下腹部疼痛、坠胀,部分患者伴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部分患者下腹部轻微压痛。轻度痛经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中度痛经给予四物汤口服,重度痛经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并评价疗效。结果:本组8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9个月,中位数6个月。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痛经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本组治愈73例,好转8例。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春期女学生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 对789名学生是否痛经,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痛经者397人占50.3%,其中平和体质占70.2%,但痛经学生平和体质兼有病态气虚、阳虚偏向体质占80%.结论 痛经的发生与体质有相关性,温经法能调整偏气虚、阳虚体质并治疗痛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共识法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和证候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为修订《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报道类文献484篇,书籍类文献41部,提取文献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专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函审、共识会议、行业专家论证会,最终形成《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原发性痛经(修订)》中医证候部分。结果确定原发性痛经6种证型,即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湿热瘀阻证、肝肾亏损证、阳虚内寒证,并修改完善各证型下的证候构成要素。结论文献研究法、专家问卷调查法、专家共识会议法联用,为获得规范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分型和证候构成要素提供了有力依据,初步形成了原发性痛经规范化证候分型及证候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4.
痛经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痛经为常见妇科疾病,一般在女子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具有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有时会痛引腰骶,严重者可出现剧痛难忍,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昏厥逆等。现痛经动物模型为病理模型,且以西医指标为主。基于对痛经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分析及对其现有动物模型的大量实验研究,形成了如下痛经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痛经对高校护生经济、情绪及学习的影响,为痛经对女性身心危害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危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资料.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护理专业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答卷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048份,收回有效问卷907份.痛经女生中,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痛经症状者108例,占调查总人数的11.91%,痛经对高校护生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痛经组高校护生压抑、沮丧、恐惧不安、痛苦、对生活无兴趣等不良情绪明显高于无痛经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经对高校女生学习也产生一定影响.结论:需积极控制女性痛经症状,以减轻其对女性的身心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医专女生原发性痛经多发证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校在校女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其常见证候类型并探求其有效治疗方法。结果: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最多,占42.9%,人的心理和精神素质对疼痛感受的影响很大,故中医推拿结合心理治疗即“身心按摩”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松振腹法联合心理疏导是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比较有效的“身心按摩”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F2a含量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给广大的妇女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导师胡晓华教授从事临床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吾师认为导致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为寒凝血瘀,故自拟温经止痛方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痛经是育龄期和青春期女性的常见疾病,月经期间以下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通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血管加压素分泌来减少肌肉痉挛以减轻疼痛症状。然而,当患者长时间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中草药被认为是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中药方剂是通过缓解子宫收缩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作用。中医认为,气虚引起的月经疼痛是由于血液滞留造成的。整个人体的血液不足和寒冷是痛经的另外两个原因。基于此,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中药方剂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分泌,抑制环氧合酶合成,降低细胞内Ca2 +和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反向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因此,中药方剂,尤其是在补充和替代医学的领域内,可能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更有益的有效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立极针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远期疗效。方法:将76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立极针法组和体针组,每组各38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在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及半年后随访。使用腹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痛经症状评分量表等作为疗效观察指标,排除脱落患者后,比较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各项指标的评分。此外,认真观察并记录研究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结果:立极针法组脱落2例,传统体针法脱落1例,经过治疗后,立极针法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体针组(P < 0.05),2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在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 < 0.05),其中体针组半年后随访数据较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随访数据有所上升,2组间比较,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随访(P < 0.05)、半年后随访(P < 0.01),立极针法组明显优于传统体针法。立极针法和体针组治疗满意率分别为91.67%、72.97%。2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立极针法能有效缓解痛经症状及其引起的全身不适,远期疗效稳定持久,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远期疗效确切;此外,患者对立极针法的治疗满意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65例痛经患者,内服自拟中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三棱,莪术,徐长卿,延胡索,香附,祁艾,川楝子,荔枝核),配合温箱灸等治疗。3个月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2例、有效4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76%。结论:中药结合温箱灸能够明显改善痛经,取代止痛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