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部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科研及临床中一直探索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低视力及盲的发生,本文回顾相关文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及手术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测及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及激光治疗疗效。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对60例(120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嫡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对有适应证者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测,依照内分泌科控制血糖,同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行格予样光凝治疗,Ⅳ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Ⅴ期行玻璃体切割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经过1年随诊病情趋于稳定,个别需要补激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治疗有效阶段缺少症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理的激光参数对不同分期视网膜病变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是确保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稳定的因素。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增多趋势。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减少失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常见的全身性疾病,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我国四大致盲眼病之一,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本科2008 年2 月至2010 年12 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3 例(152 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1:1配比的形式对60例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依从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OR<1,P<0.0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OR>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治疗,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其所患疾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及教育后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价表,对10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所患疾病的防治知识调查和评价.结果 75.7%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近70.O%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造成的视力下降经治疗后难以恢复正常视力;46.7%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最终会导致失明;79.4%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治疗方法;近半数的患者缺乏视网膜病变防治的相关知识.进行教育后,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水平,改变了患者的信念及行为(P<0.01),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普遍缺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能使之掌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提高依从性,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运动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运动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85.82%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运动前没有携带糖尿病卡片和食物;半数以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运动前没有穿宽松的衣服和鞋袜、没有做到每周运动至少3~5次、未做到每次运动30 min以上;70%以上的患者未做到餐后1 h进行运动、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做整理运动,且未达到最适宜的运动量;97.01%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未做到运动前后监测血糖。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无论在运动治疗的安全性,还是在运动治疗的合理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运动治疗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1:1配比的形式对60例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依从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OR&;lt;1,P&;lt;0.0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OR&;gt;1,P&;lt;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治疗,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灯盏花素注射液眼部雾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配合经验。认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护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双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并进行相应治疗,3个月后复查,对新发生的病变及残留病变进行治疗。结果268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重于检眼镜下所见,对400眼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药物或激光光凝治疗,视力稳定。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对其进行准确分期的可靠手段,在复查随访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传统的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激光技术已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2009年8月收治了1例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更好的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方法:对我院53例住院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其在入院时与出院时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经过我科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出院时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较入院时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在早期药物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原则是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前提下,纠正由于高血糖造成机体的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网膜血流量.对于严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增加手术和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激光、手术治疗以及仍处于研究阶段的基因疗法和移植治疗的现状。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5-01/2001-1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治疗相关的文章,检索词“diabeticretinopathy,treatment”,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应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3-1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治疗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包括处理组和对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符合研究目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5篇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文章,15个实验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10篇为重复研究。资料综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合理有效地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移植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所应用药物主要为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受体、肌醇的补充、醛糖还原酶、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和抑制因子促进剂、抗氧化剂、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激光光凝治疗包括全视网膜光凝技术、局部光凝术、黄斑格子样光凝术。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从以前的单纯控制血糖发展到激光光凝,以及到70年代末开展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等,现在综合应用这些治疗手段,已能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减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失明率。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能够根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人们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找到一种药物能够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目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在这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可因治疗不及时而致盲,对患者危害较大,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安全的三大疾病之一,除了疾病本身给患者生活造成不便外,随着病情的进展,其产生的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药内服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因此,该文对近些年来医家们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药方剂内服法医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重要致盲眼病之一。基因治疗从分子水平抑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提出了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新思路。基因载体的选择和基因转入的途径是两个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各种抑制因子是治疗的靶点,血管抑素及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等细胞因子在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眼底病。据统计,病史在2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病人99%并发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病人60%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我院眼科中心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共收治眼底病病人339例,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135例,占39.8%,均采用手术、激光光凝术治疗。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糖尿病患者以2型为主,2型糖尿病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相对特异性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视网膜微血管血流改变及视网膜缺血缺氧密切相关[1].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激光、手术治疗以及仍处于研究阶段的基因疗法和移植治疗的现状。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5—01/2001—1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治疗相关的文章,检索词“diabetic retinopathy,treatment”,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应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3—1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治疗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包括处理组和对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符合研究目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5篇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文章,15个实验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10篇为重复研究。资料综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合理有效地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移植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所应用药物主要为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受体、肌醇的补充、醛糖还原酶、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和抑制因子促进剂、抗氧化剂、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激光光凝治疗包括全视网膜光凝技术、局部光凝术、黄斑格子样光凝术。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从以前的单纯控制血糖发展到激光光凝,以及到70年代末开展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等,现在综合应用这些治疗手段,已能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减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失明率。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能够根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人们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找到一种药物能够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目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在这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总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24例(30只眼),玻璃体出血6个月未吸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结果24例随诊6个月~4年,患者血糖控制平稳,视网膜平伏,未见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发。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护理比较棘手,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仍可挽救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