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首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病人21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105例,对照组10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焦虑程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更加配合治疗且满意度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使病人更愿意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MEC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行MECT治疗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1、2、3次前焦虑、恐惧情绪及配合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疗程完成的次数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在治疗1、2、3次后焦虑、恐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完成次数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或控制患者精神症状,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24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0例,对照组214例,两组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被试的焦虑症状,于干预前和每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评定被试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血压、心率、情绪变化及满意度状况。结果研究组心律加快、血压升高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紧张情绪缓解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放松训练,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病人的焦虑状况,采用依从性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放松训练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满意度提高(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实施放松训练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邹晖  张燕红  朱园  徐进宇  吕园  曹香  徐敏  钱瑞莲 《护理研究》2014,(11):4050-4051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放松训练,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病人的焦虑状况,采用依从性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放松训练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满意度提高(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实施放松训练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69-2370
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总优良率为77.59%。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8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恐惧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益于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患者的恐惧感以及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63-964
选择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对两组进行评定。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及护理内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前、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观察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前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2例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面对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与屈服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中所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心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创机械通气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舒适护理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恐惧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促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5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焦虑状态、紧张与恐惧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紧张和恐惧、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程序建立AIDET沟通标准用语,将2013年8—10月住院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说教式沟通方式,观察组采用AIDET沟通程序及标准用语,利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两种沟通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及焦虑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99,6.51,10.87,10.23,6.19,7.9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7,χ2=7.16;P<0.05)。结论运用AIDET沟通模式能有效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30 min(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同时采用同一血压计测量血压,检测心率.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实施有计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稳定血压、降低心率,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依从性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34例精神障碍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评价心理干预对病人疗程的影响。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病人达到规定疗程的病人数增加,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结论:心理干预可增加病人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情况和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是一项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采用QOL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再出血次数、出血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HAMD、HD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能有效减少出血次数、出血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并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4、6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愈率(65.0%)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除嗜睡和失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运用无抽搐电休克安全有效,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增加,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抗精神病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2组均观察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治疗前,2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1、3、6周后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实验组以上时点的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周后,2组WAIS-R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减轻药物导致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提高用药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朱芹  蔡琳  孙玲玲 《当代护士》2014,(11):82-8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按首次治疗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精神科及全麻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按预先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在治疗前及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简明精神量表(BPRS)、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及满意度评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BP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NOSIE-30评分则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可以有效规范精神科治疗操作中的护理程序,提高患者自我处置技能,提升患者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