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二级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建筑布局、设备设施、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现状。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04家新疆二级以上各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4家医院CSSD中,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医院有50家,手术器械和口腔科器械交供应室管理的医院分别有47家和19家,建筑位置为独立平房的医院有51家,分区明确,各区域之间设缓冲区的医院分别有65家和62家,有82家医院的CSSD洁污不交叉不逆流,有56家医院CSSD配全自动清洗机,有34家医院CSSD使用绷带或线绳打包。结论:新疆二级以上部分医院存在分散式管理,建筑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清洗、消毒灭菌不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卫生消毒工作现况,为卫生监督部门建立区域性(社会化)消毒服务机构管理政策与模式,实现消毒服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及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开展区域性消毒供应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消毒灭菌工作现况、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服务质量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43.48%的CSSD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不完善;8.70%的CSSD建筑布局欠合理;部分CSSD设备配置不足;人员防护装备不同程度欠缺;各机构均能按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法要求定期监测;消毒灭菌服务工作存在问题为包装、灭菌包标识、转运质量和服务质量4个方面。结论 上海市区域性CSSD在设施、设备方面与现行规范差距较大,存在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隐患,须加强监督力度,改善管理方法,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清洗消毒灭菌基本情况,进行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评价。方法 对省内3种背景下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清洗消毒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其中部分机构进行现场采样,评估其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果 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的清洗消毒工作存在供应模式落后、专业人员紧缺、基础建设不完善、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问题,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低。结论 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清洗消毒专业培训,完善相关设施,增加技术支持,提高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为加强CSSD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甘肃省县级以上各级医疗机构CSSD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4家医院,CSSD实行集中管理有9家;内镜、口腔科器械由CSSD集中处理仅3家;外来器械集中处理8家。有3家医院的CSSD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部分医院的CSSD的清洗消毒装置及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不齐全。结论所调查的医疗机构CSSD管理与现行行业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建筑设施不符合标准,设备落后或不足,消毒灭菌质量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JP2〗了解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CSSD区域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阜阳市医疗机构CSSD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阜阳市241家医疗机构,设有CSSD的有74家。在所调查的CSSD中,多数设置不均衡、布局流程不合理、设备设施配备不齐全、监测不规范、信息化可追溯水平较低。有86.72%的基层医疗机构认为建立区域化CSSD很有必要,有66.39%认为回收配送的频次为每周2次以上较为合理。结论 阜阳市医疗机构CSSD设置不均衡,存在诸多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化CSSD的意愿较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持续改进方法干预,比较PDCA实施前后设备管理、环境状态、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评分及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包装合格率。结果: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后CSSD的设备管理评分、环境状态评分、包装质量评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评分、临床科室满意度评分及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湿包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CSSD采取PDCA持续改进方法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乡镇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的管理现状。方法便利选取基层医疗机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在眼科器械集中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管理者素质和器械预处理、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结果共发放32份问卷,回收32份有效问卷。5家医疗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管理眼科器械;2家器械管理者是工人;7家未接受器械处置岗位培训;23家医疗机构实施预处理,2家使用自来水;3家采用超声清洗,15家采用单独清洗;24家采用酶清洗剂,11家清洗液非一用一换;3家采用非流动水漂洗器械;7家使用棉布包装材料;23家应用环氧乙烷灭菌法,8家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结论重庆基层医疗机构应将眼科手术器械纳入CSSD集中管理,完善人员岗位培训,提升管理者素质,进一步规范器械预处理、清洗、灭菌环节管理,降低器械感染风险,保障眼科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8.
了解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现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温州市某区基层医疗单位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13所医院中有独立消毒供应室的医院占23.1%,有消毒供应室专职工作人员的医院占15.3%。80%以上医院消毒供应室没有实行分区管理,没有洁污通道等必要的布局。该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清洗设备配备和器材的配置率均在15%~23%,基本设施配置不到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对有管腔和齿缝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15.39%~69.23%。结论 该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的建筑布局、硬件配置和制度管理到位率较低,清洗质量得不到保证,应依照行业标准加强消毒供应室基本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控制现状,探讨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的对策。方法 2016年9月~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调查表,通过实地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2种方式,对宁夏地区39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CSS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33.33%的医院采用手工清洗,56.41%的医院配置了清洗消毒器,38.46%的医院配置了低温灭菌器,干热灭菌器都未配置;洗涤用水和灭菌蒸汽用水使用自来水的医院分别占25.64%和17.95%;51.28%的医院配置了放大镜,1所医院配置了ATP生物荧光检测仪,都未进行清洗消毒器清洗效果检测;每一灭菌批次进行批量监测的医院占66.67%;采用自含式生物阅读器、送检验科进行生物培养的医院分别占87.18%、10.26%。结论宁夏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需优化设备设施配置,加强过程质量监测及控制,不断提高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为规范管理中医医院CSSD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2019年对河南省不同级别中医医院的CSSD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11家医疗机构的CSSD 107家,70.09%的CSSD建筑面积少于500 m2|有50.47%的CSSD与手术室有专用电梯或通道|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CSSD人员超半数是大专学历,三级医院CSSD 63.20%的人员是本科以上学历。三级、二级、一级医院CSSD人员未参加培训的比例分别是5.2%、24.32%、33.52%,多仓清洗机配置比仅15.89%,仅有32.71%的医院有追溯系统。43.93%的医院普通罐具送往CSSD集中清洗消毒,75.70%的医院血罐送往CSSD集中灭菌。刮痧板的处理方式主要是自行或集中消毒。结论 河南省二级以下中医医院CSSD建筑布局不规范,人员学历较低,培训不到位,设施设备及信息追溯系统相对落后,中医器具处置不合理。需规范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加大人力、培训、设施设备、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中医诊疗器械消毒措施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戴李中  马红丽  朱亚君 《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74-1076
目的建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以绍兴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服务中心,配备专业人员、专用的物流系统和标准器械包,对市区18家基层医院实施复用无菌物品集中配送。结果实行区域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复用器械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均较原先有提高,器械使用损毁较原先减少;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并投入使用,其运营成本较自建1家消毒供应中心明显低。结论建立并应用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可使区域内医院的复用器械清洗、包装、灭菌质量提高,使资源得以整合,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促进清洗质量提高。方法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和由器械厂商提供的自行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采用放大镜下目测和残留蛋白测试两种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结果放大镜目测检查试验组合格率99.65%;对照组合格率66.67%。蛋白质残留测试,试验组合格率98%;对照组合格率30%。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灭菌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市28家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器械敷料集中管理,全市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实施效果明显,增强了消毒供应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器械敷料周转利用率增高;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显著提高。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既保证提供合格消毒物品,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医院感染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宜宾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管理情况,为建立区域性的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宜宾市8县2区的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263家医疗机构,有集中消毒供应室67家,所有消毒供应室均配备了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他硬件设施设备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配置较二级以下单位好;专职人员中护理人员占64.29%,二级以下医院消毒供应室专职人员配置不足,46.27%的负责人参加过消毒供应管理岗位培训,38.81%有消毒供应岗位培训证;2017年三级、二级和二级以下医院消毒供应室总成本平均分别为782.17万元、23.93和1.40万元;仅13家消毒供应室承担了区域化消毒供应的工作,有196家无消毒供应室的医疗机构由县医院、医药公司或自行签订代消服务协议等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结论 宜宾市消毒供应设置不均衡,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专职人员和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在清洗消毒和检查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应加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区域化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以提高基层医院的清洗质量。方法调查我市33所基层医疗机构(一级医院16所,二级医院17所)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结果 33所基层医院在整体化供应室、中心供应、清洗消毒区域、清洗设备、洗涤程序规范化方面调查合格率均低于60%,且器械清洗合格率均较低。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平均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6. 00%、14. 00%。结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设备落后,缺少规范化,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市口腔诊疗场所消毒工作质量,为规范管理和指导口腔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抽样检测方法,对成都市153家口腔诊疗场所消毒管理与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成都市市级口腔诊疗机构90%以上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牙钻手机,基层口腔诊疗机构只有80%左右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牙钻手机;多数口腔诊疗机构没有单独清洗间、清洗装置和非接触式洗手装置。本次共采集口腔诊疗机构不同消毒对象样品1 065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6.71%。结论成都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较好,但基本消毒设施配置不够齐全,需要加强基本消毒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口腔器械由门诊口腔科护士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期间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结果实施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口腔器械从科室自行处理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处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区级综合医院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本区域17家公立医院进行调查,比较其在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前后器械清洗、包装、无菌物品的合格率以及湿包发生率和运营成本的变化。结果:区级综合医院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后,各医疗机构的器械清洗、包装、无菌物品的合格率、湿包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同时,各医疗机构运营成本也大幅度降低。结论:区级综合医院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是切实可行的,既能提高各医疗机构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又节约成本,对控制医院感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重复投资,实现了社会资源共享,保证了该区域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中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医疗联合体内32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比较在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前后复用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无菌物品合格率以及运营成本的变化。结果 依托医联体内大型医疗机构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工作后,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器械清洗、消毒、包装、无菌物品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1)。同时,各基层医疗机构运营成本也大幅度降低。结论 依托医联体内大型医疗机构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既能提高各基层医疗机构的清洗灭菌质量,又节约成本,保证了医联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实现医联体内的标准化医疗服务体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尚菊  陈杰  潘志梅  杜兴   《护理与康复》2020,19(2):73-75
目的总结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创建与管理模式,提高相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进行充分的运行前准备,制定相关制度、流程,开展品管圈活动:制定各环节交接记录单、制作器械图谱、各医疗机构器械包分颜色包装、发放宣教材料等,加强质量监管及质量监测,定期反馈整改,加强人员培训及监管等.结果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后交接合格率由创建初期84.4%升至97.2%,清洗合格率由95.9%升至99.4%,包装合格率由98.1%升至100.0%,灭菌物品合格率由98.8%升至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创建与规范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提升了灭菌物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